煮雞蛋的蛋黃呈青色,不能吃?

2020-12-14 騰訊網

傳言:煮雞蛋的黃髮青說明有毒,長期食用會增加腸癌風險。

真相:煮太久了而已,放心吃。

有很多朋友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剝開煮雞蛋準備享用,驚覺蛋黃外面覆蓋著一層綠色的物質。

其實這純粹是因為煮太久了。

雞蛋中的蛋白質富含半胱氨酸,這是一種含硫的胺基酸,加熱後會產生硫化氫。硫化氫與蛋黃中的鐵元素發生反應,就形成了灰綠色的硫化亞鐵,覆蓋在蛋黃表面。

硫化亞鐵挺安全的,跟有毒、致癌也沾不上邊。

如果看著不順眼,下次別煮那麼久就可以啦(但儘量煮熟)。

監製丁哥哥 42 號

封面圖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相關焦點

  • 你會煮雞蛋嗎?原來我們以前煮雞蛋的方法都是錯誤的
    雞蛋每個家庭都有,也有很多人習慣每天早上吃個煮雞蛋,補充營養,那麼說到煮雞蛋,你真的會煮嗎?看似簡單的煮雞蛋,實則學問大著呢。很多人煮雞蛋習慣的做法是用開水煮,提前先將水燒開,然後再把雞蛋放進去煮,怕雞蛋煮不熟就煮好長時間,長時間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黃皮呈青色,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那麼,怎麼樣煮雞蛋最健康也最有營養呢?
  • 為什麼吃水煮雞蛋時,蛋黃上有一個「小黑點」?到底還能不能吃
    因每個人情況不同,如果你有吃素食的習慣,或者是每天的飲食都屬於蛋白質攝入不足,每天吃兩個雞蛋也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如果每天攝入畜禽肉類都超標,就要相應減少雞蛋的個數。而對於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人群,雖然在2016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取消了對膽固醇含量的限定,但安全起見,每天攝入膽固醇含量最好不超過300mg,每天吃半個雞蛋即可。同時,要注意高膽固醇的豬腦、羊腦、肥肉等美食。那雞蛋怎麼吃最好呢?說到雞蛋的吃法可謂是多種多樣,蒸、煮、煎、炸樣樣都行,要說營養能夠保留最全面的還是水煮雞蛋。
  • 煮雞蛋不能只用清水!多加一步,蛋殼一碰就掉,蛋黃嫩營養好
    雞蛋是人人都能吃起的優質蛋白質,人體吸收利用率非常高。現在夏天天氣熱有些人嫌肉油膩沒胃口,早餐吃1個煮雞蛋,能為我們的身體提供必需的營養物質。早餐吃個雞蛋不僅有營養也更耐餓,很多減肥人士早上必吃一個水煮蛋。
  • 水煮蛋,蛋黃外面出現1層烏青能吃嗎?看營養專家解鎖正確煮雞蛋
    可能有的朋友要說:水煮蛋,一種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食物製作方法,加水煮蛋,這恐怕幾歲的小兒也能輕鬆完成的事兒,就不要在這裡拿來說了。還真不是這樣,可別小看了這水煮蛋,竅門還真不少。朋友們有沒有發現,有時候煮出來的水煮蛋,蛋黃外面會出現一層烏青黑綠的東西?這層烏青黑綠的東西是什麼物質?能不能吃呢?吃了後對人的身體有什麼影響?是不是一下子出現了一連串的問題呢?
  • 闢謠|煮雞蛋的蛋黃變青之後還能吃嗎?雞蛋煮多久最好?
    營養充足,吃起來也方便,完美的早餐少不了完美的蛋,但是煮蛋真的是個技術活。很多人認為煮雞蛋是很簡答的事兒,燒開水、扔進去、撈出來,齊活兒!可是這樣看似簡單的事經常會出現:「蛋碎了」「蛋青了」「蛋沒熟」等各種問題。某養生節目還傳言稱:煮10分鐘以上的雞蛋,蛋黃髮青就不能吃了,有毒、會增加癌症風險。
  • 水煮蛋蛋黃外發綠屬正常,煮雞蛋有「黃金8分鐘」
    很多人習慣早上吃一個煮雞蛋。有人發現,雞蛋煮的時間長了,蛋黃外面會有發綠的現象。還有人說,吃這樣的雞蛋會致癌。那麼,煮久的蛋黃外面為什麼會發綠?吃這種雞蛋會致癌嗎?煮雞蛋究竟要煮多久才合適呢?為什麼雞蛋煮的時間長了蛋黃外面會發綠呢?
  • 怎樣煮雞蛋,才能蛋黃嫩蛋殼容易剝?老廚師告訴你兩個小竅門
    導語:怎樣煮雞蛋,才能蛋黃嫩蛋殼容易剝?雞蛋的吃法五花八門,有煮雞蛋、雞蛋湯、雞蛋羹、炒雞蛋等等,但營養學家認為吃煮雞蛋能夠比較全面地吸收雞蛋的營養,而且還建議每人每天食用兩個雞蛋,就能夠滿足人體所需的蛋白質。
  • 每天早上吃一個煮雞蛋,但要注意「2個不」,為了健康,要牢記!
    煮雞蛋,看似簡單,其實也是有竅門的!想要做出又嫩又滑的煮雞蛋,可不是隨隨便便加點水煮一煮那麼簡單,得用科學的方法煮才行……大多數人煮雞蛋,都是直接扔進鍋裡,煮多久完全看心情。這樣煮好的雞蛋,完全沒有嫩滑的口感,營養還會流失。有時候發現雞蛋還會爆裂,這是什麼原因呢?
  • 煮雞蛋有講究 雞蛋煮太久好脂肪會「變壞」
    雞蛋的烹飪方法有很多種,其中煮雞蛋應該是最為常見的。很多人都認為煮雞蛋操作簡單,但煮雞蛋的講究並不少,特別是關於時間的把握。今天,人民網科普中國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煮雞蛋的那些事兒。一方面,雞蛋煮太久會破壞其營養素。
  • 愛吃煮雞蛋的注意了,為了家人健康,牢記「2不吃」,很多人不懂
    愛吃煮雞蛋的注意了,為了家人健康,牢記「2不吃」,很多人不懂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煮雞蛋,只用清水是「外行」!多加1樣,軟嫩好剝殼,不懂可惜了!』雞蛋價格便宜,營養豐富,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
  • 煮雞蛋,幾分熟最好吃?這個時刻表要牢記,想吃幾分就幾分
    煮雞蛋,幾分熟最好吃?這個時刻表要牢記,想吃幾分就幾分要說雞蛋的哪一種吃法最有營養,首選的就是水煮蛋,做法也非常簡單,準備好清水和雞蛋一起煮,將雞蛋煮熟就可以吃了。那麼在煮雞蛋時,幾分熟的雞蛋是最好吃的?
  • 煮雞蛋時,應該用冷水煮還是熱水煮?煮幾分鐘,雞蛋才更好吃?
    在吃早餐的時候,有很多的人也都會選擇吃上一個煮雞蛋,不僅能夠補充營養,也可以達到很好的飽腹感,不過在煮雞蛋的時候,也有一些人會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煮雞蛋時到底應該用冷水煮還是用熱水煮呢?煮幾分鐘雞蛋的口感才更好呢?
  • 早上吃煮雞蛋,其實很多人都吃錯了,這幾大誤區請堅決避免
    但正常情況下,吃太多雞蛋會給消化和代謝系統增加負擔,不僅不能吸收雞蛋的營養,還會給健康帶來威脅,儘管是營養食物,我們也要適量攝入。那麼,吃雞蛋會有哪些誤區?只吃蛋清不吃蛋黃有很多人只喜歡吃蛋清或者蛋白,這種吃法其實是不正確的,蛋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而蛋清也可以中和蛋黃中的高脂肪攝入。所以我們要吃全蛋才能攝入更豐富的營養,特別是不能丟棄蛋黃。
  • 煮雞蛋時,直接下鍋煮是錯的!多加1步,蛋黃嫩口感好易剝殼
    水煮雞蛋是我們日常吃得最多的食品之一,記得小的時候媽媽就經常用茶缸給我們煮雞蛋來吃。如今長大了,身邊健身減肥的朋友仿佛都離不開它了,用他們的話說:「雞蛋的蛋白高,飽腹感強,是最合適減脂餐」。
  • 煮雞蛋到底需要多長時間
    煮雞蛋是雞蛋最常見的吃法之一,主要將雞蛋放入水中煮熟而成。那麼雞蛋到底要煮多久呢?這裡做個實驗供大家參考,可以根據時間煮出自己想要的雞蛋:中火煮,在水剛剛沸騰的狀態下就開始計時,可能存在誤差僅供參考。1分鐘:蛋清只稍有一點凝固,還是生雞蛋的味道,這時雞蛋裡還是有一些細菌未完全殺滅,建意不要吃。3分鐘:蛋清開始凝固,蛋黃已變色,但還是生雞蛋,建意不要吃。5分鐘:這時蛋清很嫩,可以看到蛋黃外層已經開始凝固。7分鐘:蛋清看起來很滑嫩,蛋黃還沒有完全凝固,咬下去有蛋黃液流出。9分鐘:蛋清已煮熟,蛋黃還不完全熟,呈半生熟「糖心」雞蛋。
  • 煮雞蛋時,別只用清水煮!多加1步,蛋殼一碰就掉,蛋黃嫩營養好
    現在我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日三餐成為標配,俗話說「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注意合理飲食,合理搭配起來。一起我們都喜歡吃油炸食品當早餐,比方說油條,油餅和窩窩頭,成為早餐的標配,但是現在很多商家,油炸的食用油,不是大品牌食用油,還有就是食用油的二次利用,吃起來非常不放心。煮雞蛋時,別只用清水煮!
  • 煮雞蛋時,別再只會用清水煮了,牢記這1招,蛋殼不破,好剝皮
    雞蛋是我們身邊非常普通的一個食材,而且雞蛋是非常有營養的,大家在平時多吃一些雞蛋也是能夠補充我們體內所需要的營養元素,許多人每天都會吃雞蛋,雞蛋裡面還有很多營養物質,大家都知道的,除了蛋白質維生素之外,還有大量的鐵、鈣、鉀,所以說大家在平時每天都吃上一個雞蛋,對我們的身體是非常好的
  • 雞蛋雖好,你卻不知道雞蛋千萬不能煮,你真的會煮雞蛋嗎?
    但是你們知道嗎,其實煮雞蛋也是要注意這些問題的,千萬不要隨便煮,這樣會出大事的!近年來,喜歡吃溏心蛋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多了,雞蛋的蛋黃要流心,絆著米飯或是麵條吃,美滋滋的。但是溏心蛋的選擇很重要,能夠做溏心蛋的一定要是無菌蛋,也就是殺過毒的雞蛋,如果是我們平時在菜市場或是超市裡買的土雞蛋,那是絕對不行的。在蛋黃未熟透時,雞蛋裡含有多種病菌,有引起食物中毒的風險。
  • 煮雞蛋時,不能直接下鍋,多加一步,煮出來的雞蛋又嫩又好剝殼
    煮雞蛋時,不能直接下鍋,多加一步,煮出來的雞蛋又嫩又好剝殼。要說冰箱最常有的食物是什麼,那肯定是雞蛋,我想家家戶戶的冰箱都有。雞蛋價格低廉且保存時間較長,低溫冷藏一般能放半個月到一個月,雞蛋也不會變質。
  • 外國人如何做煮雞蛋
    (編譯:stellasun)關於煮雞蛋,許多烹飪書上都是這麼說的:煮溏心蛋需要3-6分鐘,煮透需要8-10分鐘,蛋黃硬度介於兩者之間的煮雞蛋需要6-8分鐘。但對想煮出完美溏心蛋的朋友們來說,從科學的角度看,3-8分鐘這個窗口也太大了,而且好多重要的參數也並沒有確定下來:雞蛋的大小有影響嗎?是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還是室溫保存的?用開水煮還是冷水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