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120名大學生威海劉公島共同祭奠甲午英烈

2020-12-13 齊魯網

  齊魯網7月3日訊(威海臺 姜丹)7月3號上午,海峽兩岸120名大學生在劉公島北洋海軍忠魂碑前共同祭奠甲午英烈,表達緬懷之情。

  祭奠活動現場,來自臺灣世新大學、玄奘大學以及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的120名學生整齊列隊,肅立在北洋海軍忠魂碑前,向甲午英烈敬獻花圈。在誦讀祭文後,兩岸學子集體向英烈三鞠躬,表達深切的緬懷之情。

  臺灣世新大學學生陳芷若表示:「甲午戰爭對我們比較陌生,只是課本上的一段文字,可是今天來到這邊,這樣的儀式,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當時這樣傷痛的情況,好像是我們一個未曾擁有的共同回憶。」

祭奠活動結束後,學生們參觀了劉公島丁汝昌紀念館、海軍公所以及臺灣梅花鹿、長鬃山羊生活館等地,並聽取了甲午戰爭歷史專題講座。這次活動是威海市紀念甲午戰爭12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在威期間,學生們還將參訪山東大學(威海)聽取中華文化歷史講座,考察威海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及威海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等。

  臺灣世新大學教授沈超群說:「特別沉重在國殤這種氛圍,因為臺灣沒有這麼大規模的戰爭遺蹟,會讓我覺得真的對國殤這兩個字有重新的定義和看法。兩岸能夠持續地接觸、持續地溝通,就像甲午戰前一樣,那種民族情感才是我覺得兩岸現在最珍貴、最需要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

,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70名臺灣大學生登劉公島感受歷史文化
    中國臺灣網9月6日威海訊 9月3日上午,來山東威海參加第十屆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的70名臺灣大學生,赴劉公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研習,感受歷史文化。海協會聯絡部主任張娟、威海市臺辦副主任劉新亭陪同研習。
  • 甲午海戰,震驚國人,威海劉公島
    初次聽到過劉公島的時候,是由聞一多先生七組詩改編的七子之歌中提到的,從1898年英國租借威海衛到1894年(甲午)日本列強發動侵略戰爭,威海衛一直處於列強的凌辱中。今天的威海衛戰火的硝煙已不再瀰漫,蕩然無存。有的只是美麗的海灘,寧靜的港灣。
  • 改革潮畔側耳聽丨威海劉公島:銘記歷史,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膠東(威海)黨性教育基地劉公島教學區時的殷殷囑託,響徹齊魯大地。9月13日,「改革潮畔側耳聽」全國廣播融媒體聯合採訪團120餘人來到劉公島,參觀東泓炮臺遺址、甲午戰爭博物館、北洋艦隊忠魂碑,重溫總書記教誨,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前進力量。
  • 勿忘國恥:劉公島上,銘記甲午之殤
    中國西藏網訊 這裡,是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北洋水師的誕生地;這裡,是中日甲午海戰的主戰場;這裡,是聞一多先生筆下的「七子」之一;這裡,是全國第一個海上森林公園、首批國家級海洋公園……劉公島,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碧波蕩漾的威海灣內
  • 威海劉公島:一座與眾不同的島嶼
    ▲劉公島。放豬江湖 攝日前,威海劉公島景區發布通告,景區門票在非法定節假日執行優惠價格,票價為77元/人次(含往返船票和景區景點門票);在法定節假日執行原定價,票價為122元/人次(含往返船票和景區景點門票)。
  • 威海 劉公島
    1894年7月25日,日本為了侵佔朝鮮,侵入我國,先後挑起了&34;、&34;、&34;、最後進攻威海衛,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中日甲午戰爭。我們來到這裡懷念他們,祭奠他們,就是要讓他們抵禦抗擊外來侵略的精神,永遠發揚光大。劉公島,是神話的島、真實的島。為什麼叫劉公島?劉公又是誰?沒想到,這裡卻有一個深邃的故事,暗藏殺機,暗藏宮廷政變。東漢末年,宦官當政,漢靈帝病逝,何進立皇子劉辯繼位,史稱漢少帝。不到半年,即被董卓廢黜,立同父異母弟劉協為帝,史稱漢獻帝。
  • 中國紅色旅遊線路公布 威海劉公島甲午海戰紀念地入選
    齊魯網威海11月26日訊記者從威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威海發布獲悉,2018年中俄紅色旅遊合作交流系列活動日前在臨沂舉行,會上重點發布了7條中國紅色旅遊線路。其中,威海劉公島甲午海戰紀念地分別入選紅色海濱遊、好客山東紅色遊2條線路。
  • 「甲午海祭」告慰北洋將士帶來什麼啟示?
    8月27日上午,海軍在威海劉公島附近海域隆重舉行甲午戰爭120周年海上祭奠儀式,緬懷甲午戰爭中為國捐軀的北洋海軍將士。「為國捐軀的北洋將士,你們可以安息了。」吳勝利在講話中指出,今天的中國處在一個嶄新的時代。
  • 嘆息的歷史:甲午海戰中的劉公島
    從威海港東眺,在煙波浩渺的海面上,遠遠可以望見一座聳峙的小島。朋友告訴我,那就是劉公島。威海海口南北走向,海岸線均勻前伸,形成了一個半月形的海灣。從高處俯瞰,那海灣極像慈母舒展的雙臂,劉公島就坐落在兩隻手臂緩緩圍攏的胸前。
  • 【海峽兩岸】臺灣將再贈送大陸5隻珍稀動物,明年4月運抵劉公島
    昨日,從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傳來喜訊,經海峽兩岸相關部門協商,臺灣將再贈送大陸5隻珍稀動物,並將於明年4月運抵威海。
  • 中華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李妮理事長來威參訪交流
    10月27日,臺灣中華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李妮理事長一行來威海參訪交流,環翠區臺辦主任周志勇等陪同。  在威期間,李妮一行前往劉公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參訪,參觀了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了解了北洋水師及中日甲午戰爭歷史,看望了臺灣贈送大陸的梅花鹿和長鬃山羊。
  • 臺灣文化界人士劉公島探尋兩岸共同記憶
    圖為位於山東威海劉公島的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新華社記者馮傑攝)新華社濟南5月25日電(記者褚萌萌)山東威海灣的劉公島上,甲午戰爭博物館形似一艘巨大的軍艦。鄧相揚正在山東參加「情系齊魯——兩岸文化和旅遊聯誼行」活動。24日,百餘位臺灣文化界人士參觀了甲午戰爭博物館,追憶這段中華民族的共同歷史。歷史記載,清朝政府在抵抗日本侵略的甲午戰爭中失敗,被迫把臺灣割讓給日本。
  • 劉公島,甲午海戰中居高臨下的旗頂山炮臺,為什麼沒有發揮作用
    劉公島,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的誕生地,也是甲午海戰的決戰場,更是近代中國命運的轉折點。甲午海戰,雖然百年風煙逝去,然而劉公島上殘存的北洋水師遺址、卻如一口口碩大的警鐘,時時警醒著國人:勿忘國殤,發憤圖強。座落在劉公島上最高峰的旗頂山炮臺,就是這樣一口發人深省的「警鐘」。該炮臺在北洋海軍時期稱之為「大頂子炮臺」,英租時期名為「百夫長炮臺」,現稱「旗頂山炮臺」。
  • 劉公島,一場悲壯的甲午海戰,讓這裡成了中華民族的警醒地
    甲午戰爭給中國人帶來了深深的傷害,讓每一位中國人都記住了這個恥辱,劉公島位於山東省威海市威海灣內,東西長約4公裡,南北寬 1.5公裡,面積3.15平方公裡,主峰海拔153.5米。與遼東半島的旅順共扼渤海咽喉。曾是甲午戰爭的指揮營,現在的博物館曾為北洋海軍提督署。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陳列館是一座全面展示中日甲午戰爭歷史的綜合性展館。
  • 位於威海的英雄島嶼:甲午中日戰爭的見證者,中國唯一的清朝學堂
    以下是我在山東威海的劉公島的所見所聞和有感而發。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位於威海的劉公島。劉公島上除了有著美麗的傳說之外,也是甲午戰爭的見證者。至今在島上還保留著許多當時的遺蹟。其中最出名的景點就是甲午中日戰爭博物館了。
  • 速戳為劉公島投票!還有景區門票免費得
    2月20日至3月6日,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威海文旅集團舉辦「六維看威海·文旅Top10評選」活動,通過投票等一系列評選,選出威海十大名山、名海、名灣、名村、名樹。其中,劉公島和日島在名島名單中,劉公島上的「龍柏三兄弟」和「子母」藤在名樹名單中。
  • 衛星上看山東威海:一座美麗的濱海城市,市區外有一個劉公島
    (威海地理位置)威海市北東南三面瀕臨海洋,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就是海防重鎮,有威海衛、濱城、威震海疆等別稱。是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的發源地,甲午海戰的發生地,也是「七子」之一,被譽為「東方好望角」。
  • 威海旅遊,除了劉公島,還有這些必玩的景點!
    威海在我國山東東海岸區,主要以海洋漁業、可再生能源業兩大產業,當地大型工廠企業很多,來到威海旅遊,應該有什麼好地方呢?我們往下看。首先是劉公島,威海比較出名的景色,清代北洋水師領地,中日甲午海戰陳列館,北洋水師觀察地,兩個地方分別都可以了解到甲午抗戰的歷史過去,讓國人銘記,這裡還有一個鯨魚博物館,有超大型鯨魚標本,茫茫大海上,有著獨特的風光,島上還有一些特色的民居,衛生保持不錯,島上有觀光車,電動汽車,索道,動物園,有海鮮館,賓館等,設施還算方便!
  • 見證甲午海戰的歷史,1:1復刻定遠艦,劉公島讓人永遠銘記歷史
    ,是威海的天然海上屏障,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軍事要塞,還被譽為「東隅屏藩」、「不沉的戰艦」。其一是說,這座島原本屬於劉氏家族,因此稱為劉公島。其二是說,曾有船隻遇險漂流到這座島,被島上劉氏夫婦所救,為了紀念這對夫婦,將島命名為劉公島。
  • 威海旅遊,一定要去劉公島?不!
    威海,是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半島東端,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與山東煙臺接壤。東西最大橫距135公裡,南北最大縱距81公裡,總面積5797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777平方公裡。海岸線長985.9公裡。轄環翠區、文登區、榮成市、乳山市。 威海別名威海衛,意為威震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