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貼4元一兩,
清湯5角一碗,
咖喱牛肉湯3元一碗,
店面是真的破,面積最多也就只有6平方米,
說是個攤頭也差不多,
但附近的居民提起它都會說「嗲是嗲得來」,
說它是全上海最好吃的鍋貼也不為過!
在上海寧從小吃到大的點心中,鍋貼絕對是愛到心坎裡的早飯經典!但相比生煎、小餛飩、小籠,鍋貼就顯得低調多了!
而要想吃到最好吃的鍋貼,一定要去尋找那些隱匿於街角、弄堂口的攤頭店鋪,他們通常只賣一兩種食物,只有這樣的店,做出來的鍋貼才是最美味的!
為民點心店之前也叫「老闆娘鍋貼」,嗲是嗲得來~在惠民路上開了20多年,附近的居民早上不做早飯都會來這裡要二兩鍋貼,一碗湯!魔菌來了2次,第一次沒開門,這一次終於吃上了!
店裡空間很小,只有一張桌子,可以坐8個人左右。很多熟客看見店裡坐滿了,就會自覺打包回家去吃。這是獨屬於老闆娘和食客之間的默契!
店內的牆上用紅紙板寫著價格,只賣3樣東西,鍋貼4元/兩,牛肉湯3元一碗,清湯5角一碗,進店就能看到!如今在上海,想找一碗5角錢一碗的湯,也是不容易啦~
吃鍋貼一定要吃剛出鍋的鍋貼,一鍋出來數分鐘告罄,霧氣騰騰中,吃準「最好的時光」!
斑駁的搪瓷盤,有一種時光倒流到80年代的感覺!裡面裝著細細彎彎月牙形的鍋貼,底部焦黃,麵皮韌軟,一口咬下去汁水豐盈,別提多滿足了!
底部烘得焦黃,吃起來嘎嘣脆!麵皮韌軟,經過高溫和油的煎烘,略微帶點黃,吃起來一點也不粘牙!
喜歡吃辣椒的蘸上辣椒醬,火紅的辣椒攛掇著食慾,令人慾罷不能,能比平時多吃2兩!
但魔菌更喜歡澆上醋吃,醋的香味和鍋貼的鮮味恰當融合,一口吞下,味道那叫一個正!
很多人都說為民的鍋貼湯汁太少,其實魔菌覺得剛剛好,咬開一口,汁水便急匆匆的流到嘴裡,湯汁鮮甜!吃鍋貼最盡興莫過於嘬一口湯汁咬一口飽滿Q彈的肉餡!
熱乎乎的剛端上來,一掃而光!阿姨,再給我們來2兩鍋貼~
鍋貼的最佳拍檔,自然是咖喱牛肉湯,一直都放在火上保溫,使用牛骨牛腩燉煮而成,其中加了咖喱,芳香濃鬱。
咖喱牛肉湯絕對是良心,3塊錢一碗,但一點都不弄虛作假,大片大片的牛肉滿滿的鋪在碗底,絕對物超所值!
清湯就更物美價廉了,少了牛肉,5角錢一碗,撒上青蔥,令人垂涎三尺,就著鍋貼,特別美味!
老闆娘烘鍋貼用的還是煤球爐,每天早上起來生火,雖然麻煩,但火候均勻,溫度適中,只有這樣烘出來的鍋貼才會底部焦黃,麵皮韌軟。這是她們的講究,也是她們的堅持!
看見一個大的煤爐立在門口,恍然覺得自己是在80年代的上海街頭!
一鍋大概能容納100多個鍋貼,一滿屜的鍋貼妥帖的平鋪下去,連我這個強迫症患者都被治癒了~
鍋底先刷一層油,待油和澱粉混出焦香,再倒油,倒小半壺熱水,悶個五六分鐘。
期間,還要時不時的轉動,使油能均勻的浸染到每一個鍋貼,也能夠使鍋貼受熱均勻。鐵鍋重20斤,每天要這樣來迴轉動幾百下,就這樣轉了20多年,堅持地做著同一件事!
大約10分鐘過後,鍋貼便能出鍋了,香氣隨著煙氣蒸騰,食客的胃也開始蠢蠢欲動了!「我要2兩」「我要4兩,打包」「來3兩,再來碗牛肉湯」……
4個阿姨守候一個6平米的小店20多年,誰揉面,誰擀皮,誰包餡……配合默契!
和生煎不同,鍋貼的面是不用發酵的,都是生面,現和面現用,多少水多少面,阿姨心裡都有自己的打算。「每天要揉好多盆面,具體說多少盆啊,也沒計算過,反正沒有了就再揉唄!」
2根擀麵杖並用,3秒就可以擀出一個鍋貼皮,用的都是巧勁,不大不小,不厚不薄,形狀渾圓!
2秒包餡,動作行雲流水,一個小小的「月牙」就這樣誕生了!
肉用的是夾心肉,少量蔥,不放姜,湯仍是白湯,少醬油,只為入味而不是著色!
不用5分鐘,這一屜就被放滿了!買鍋貼的時候和阿姨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阿姨說:「我老了,賣不動嘍,說不定哪一天就不賣了」,看消息說附近也在拆遷,老味道不知道還能持續多久啊~
在桌子的一角放了一個錢盒,錢都是自己放自己找,食客也都自覺把自己該付的那份錢放進去,這種微小的信任,令人感動!
不管我們的舌頭變得如何刁鑽,吃過多少異國料理,喜歡的東西有多麼融合,這些深藏於記憶深處的味道,這些一直堅持做平凡事情的人,無論如何都不應該被忘記!
店名:為民點心店
地址:惠民路62號
價位:鍋貼4元/兩,牛肉湯3元,清湯0.5元
營業時間:6:0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