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破題雙循環——光大銀行·2020(第十三屆)的《浙商》年會在杭州黃龍飯店舉行。
浙江省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會長、宏勝飲料集團總裁宗馥莉在會上表示,當前的「雙循環」新格局,正是我們企業潛心修煉的好時機,同時也是「國潮」崛起的新起點。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裡,給產品貼一個「中國製造」的標籤是容易的,但是想要令「國潮」概念真正轉化為品牌口碑與實際效益,則並非一日之功。
以下為宗馥莉演講全文:
很榮幸能來到《浙商》年會,與各位專家、企業家前輩共同探討「雙循環」格局之下,我們浙商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作為新生代企業家,我想結合在宏勝所做的探索實踐,來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感悟。
轉眼間,2020年即將過去,而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境外持續蔓延。與此同時,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形勢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面對世界經濟複雜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就意味著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託國內市場。同時,從長期來看,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我們應該通過發揮內需潛力,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實現可持續的發展。這種「雙循環」格局,在我看來,正是我們「國潮」崛起的新起點。
國潮是什麼?兩個字拆分來看,「國」代表著中國,「潮」代表著潮流文化,國潮的興起,其實是一種對進口品牌長期佔據話語權的反撲。以前我們的很多商品更趨向功能性和實用性,品牌附加值並不高;隨著「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各行各業都力圖通過新的技術和表現形式,讓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命力,湧現出了一批優質國產品牌,它們將中國歷史文化與現代潮流文化很好地進行融合,受到了年輕人的喜愛和追捧。「國潮」湧動,是傳統認同,也是個性表達,國潮崛起的背後是國家軟實力的崛起。
當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品牌提出了「國潮」概念,這固然在短期內可以提升話題度和美譽度,但實際上許多產品在質量、設計、品牌內涵等方面還存在著諸多短板,在打著「國貨之光」的名義賺快錢的同時,也在消耗著消費者對國潮的熱情。國潮不是簡簡單單在包裝上畫幾朵祥雲和幾隻仙鶴,也不是跟風做品牌聯名和快閃,創造潮流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企業品牌還是要回歸主業,持之以恆地在品質、創新和理念上下功夫才行。因此在我看來,「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正是給我們企業提供了一個彌補短板、轉型升級的寶貴機會,給我們時間沉澱出真正的「國潮」品牌。
在「雙循環」格局之下,我認為企業應該做好三點:
第一,加快關鍵技術攻關,提升產業鏈和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而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習總書記指出:「我國是個大國,必須發展實體經濟,不斷推進工業現代化、提高製造業水平,不能脫實向虛。」我國是製造業第一大國,但還不是製造強國,仍存在著產業結構不平衡、高級化程度不夠、關鍵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偏高、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尚不完善等薄弱項,目前處於高附加值產品的供給能力不足,高端品牌培育不夠的局面。因此必須依靠創新驅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關鍵核心技術、現代供應鏈、中高端消費、綠色低碳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前不久,「浙江省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就強調了要「大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為此,企業要不斷提高智能製造水平,培養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第二,發揚中國傳統資源優勢,開發滿足消費升級需求的產品。我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從《黃帝內經》到《本草綱目》,這些閃爍著智慧光芒的典籍凝結了先人無數的心血與經驗,也展現出我國傳統食材的獨特優勢與魅力。中國傳統膳食結構強調「審因施食、辨證用膳」,提倡含不同營養成分的食物互補,這種平衡膳食觀至今仍被認為是健康生活的基礎。對於我們食品飲料行業來說,當下要立足國內市場,挖掘消費者日益升級的健康和美味需求,從中國傳統資源中尋找突破點,開發出高質量的產品。我們宏勝集團在食源研究方面專注於中國傳統食材和特色資源的挖掘和研究,在全國的綠色植物資源分布帶中採集特色的植物資源,通過先進技術和工藝,反覆打磨,將傳統食源演繹為現代美食。
第三,提升品牌講故事的能力,傳遞更有深度的理念。在自媒體時代,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資源;稀缺的不是傳播渠道,而是會講故事的人。我們企業打造「國潮」品牌,不僅僅是為了乘著這股東風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銷量,還擔負著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向新一代消費者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今年宏勝的自有品牌KellyOne推出了「生氣啵啵」氣泡水,氣泡水最初是舶來品,目前市面上很多氣泡水產品也都是西方文化的體現,而我們的氣泡水通過簡約的瓶型、精緻的包裝和獨特的口味,用時尚潮流的方式去講述東方傳統文化,賦予氣泡水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我想,這只是我們所走的第一步,在打造「國潮」品牌的路上,我們還有許多要學習和摸索的地方。
當前的「雙循環」新格局,正是我們企業潛心修煉的好時機,同時也是「國潮」崛起的新起點。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裡,給產品貼一個「中國製造」的標籤是容易的,但是想要令「國潮」概念真正轉化為品牌口碑與實際效益,則並非一日之功。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我希望和大家一起,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構建起穩定而高水平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充分挖掘國內市場的消費需求,同時積極尋找對外合作的貿易機會,向世界展示我們的中國力量、中國自信!謝謝大家!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zj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