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焦點財經
編者按:千年夢想,百年奮鬥,今朝夢圓。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脫貧攻堅的關鍵一年,第一個百年目標即將實現。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優秀的房地產企業和房地產人,正在站好最後一班崗。此為第八篇,萬達集團:雲上丹寨的重生。
作者 | 劉瑩
出品 | 焦點財經
貴州丹寨,一個常年雲霧繚繞、宛如仙境的縣城,被人們譽為「雲上丹寨」。
這個位於都柳江、清水江上遊,融合了都柳江系、清水江系苗族傳統文化的西南小縣,至今保留著濃鬱、古樸的民族風情。
丹寨高要梯田 圖:萬達集團官網
然而,與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民族風情長期伴生的,是另一份「美麗的哀愁」——貧困。2014年,丹寨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扶貧縣,17萬人口中貧困人口達5.88萬,急需摘掉「貧困帽」。
距離省會貴陽車程近2小時,丹寨的發展難以得到省會的輻射,喀斯特地貌阻隔的不僅是交通,還有農業發展。以山地丘陵居多的地貌,使得丹寨適合耕種的土地有限。「就算全種上水稻,也不夠人吃的」,當地人稱。
改變始於萬達的到來。2014年,萬達選擇到全國貧困程度最深的貴州省開展扶貧攻堅,並最終落戶丹寨。2015年,萬達對口幫扶丹寨縣,提出「包縣扶貧」、「整縣脫貧」概念,創新出一種可複製、可推廣的企業扶貧新模式,確保直接普惠到個人。
2016年2月,結合實際情況和自身優勢,萬達最終確定了第一期共14億元的幫扶脫貧方案。即:出資3億元捐建萬達職業技術學院、出資6億元捐建一座旅遊小鎮、發起成立一支5億元的丹寨扶貧專項基金。
一所萬達職業技術學院、一座旅遊小鎮、一支丹寨扶貧專項基金……五年來,萬達累計在丹寨捐資23億元,每年拉動GDP增長1.2%,創造稅收2.7億元。在萬達的支持下,通過全縣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丹寨全縣5.88萬貧困人口均實現了增收,比計劃提前兩年「脫貧摘帽」。
傳奇小鎮引客來
在綜合考慮過養豬、種植優質稻等方案之後,萬達集團和縣裡決定,還是做經濟收益規模大、對居民收入拉動明顯,自己也擅長的事情:開發文旅項目,並以文化旅遊開發帶動全縣經濟的發展。
丹寨萬達小鎮全貌 圖:萬達官網
小鎮遊客如織
2017年7月,丹寨萬達小鎮落成開業。丹寨沒有名山大川,沒有名勝古蹟,也沒有成熟旅遊景點,萬達花了13個月時間,從無到有建起了一座「現象級旅遊小鎮」。並通過精心管理和運營迅速提升了小鎮的人氣和知名度,開業僅一年,丹寨萬達小鎮就已經成為了貴州排名前三的單個景點。2019年,世界知名旅行指南《孤獨星球》向全球讀者重點推薦丹寨萬達小鎮和周邊苗侗村落。
孤獨星球推薦丹寨
在小鎮的運營中,對丹寨非遺的開發是一大亮點。儘管貧窮,丹寨卻擁有豐富的非遺資源,一直都被譽為「中國非遺之鄉」,擁有7項國家級、21項省級、100餘項州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苗族的蠟染、刺繡、織錦、銀飾,以及皮紙、鳥籠等,都較受外界關注。
表現最突出的當屬苗族蠟染。2006年,苗族蠟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丹寨縣揚武鎮基加村還是有名的蠟染之鄉。萬達小鎮開業後,蠟染受到遊客追捧,並為不少人帶來了實惠,40歲的楊春燕就是其中一位。
據她介紹,農忙時,她的月收入僅兩千多元,農閒時通過幫蠟染合作社畫蠟畫能拿到四千餘元收入。她還新開了家庭旅館,專門接待體驗蠟染的遊客,年收入又有五千多元。綜合算下來,丹寨萬達小鎮為楊春燕的家庭帶來了三四萬元的年收入。
在丹寨萬達小鎮的人氣帶動下,周邊卡拉、泉山、石橋等27個景區和旅遊村寨持續「升溫」,間接帶動四千餘名貧困人口增收。開業三年多來,丹寨萬達小鎮儼然已經成了貴州旅遊界的一顆新星,成了全國遊客慕名而來的超火打卡地,還成了聲名遠播的全球網紅。
根據統計,丹寨萬達小鎮目前已累計創造了2000餘個就業崗位,其中貧困戶781人,直接帶動6407名、間接帶動12932名丹寨貧困人口增收,帶動全縣旅遊綜合收入超過120億元。
70隻錦雞喜迎祖國70周年苗族蠟染及笑臉牆
「認領茶園」鼓了腰包
海拔千米的「雲上丹寨」山清水秀、常年雲霧繚繞,土壤富含號稱「抗癌之王、生命之花」的硒鋅微量元素。由於具備了「高山雨霧出好茶」的條件,丹寨茶園的茶質量都很不錯,香氣濃,回甘好,「丹紅」、「丹綠」兩個品牌茶葉還獲得了歐盟的認證。
認領一畝茶園,脫貧一戶茶農。不同於以往的扶貧模式,萬達利用網際網路玩法將茶園設計成了一款朋友圈互動產品,通過認領茶園達到以銷定產:參與者每年出資4900元在丹寨認領一畝茶園(490元認領一壟),每畝茶園對應一個貧困戶,貧困戶在茶園務工,可以獲得每畝每年1300元的勞務收入,而參與者則可以收穫價值上萬元的好茶。
這種模式,創造性地利用網際網路手段,既是茶產業扶貧,又是旅遊扶貧。每個認領茶園的人又有可能到丹寨旅遊,反過來帶動丹寨經濟的發展。因此,該模式一經推出,便引發追捧。
甚至,扶貧茶園還意外地在育兒圈引發關注。來自武漢、上海、北京等多地的家長,紛紛以孩子的名字認領扶貧茶園,希冀通過這種方式,對孩子進行愛心教育。
不僅如此,丹寨扶貧茶園還成為了丹寨小鎮周邊一個新的旅遊項目,為小鎮源源不斷地帶來客源。200多個認領了茶園的家庭,在帶著孩子去看自家茶園的同時,順路也去丹寨小鎮遊覽了一番,進一步帶動了丹寨旅遊產業的發展。
年過七旬的王老太,提到丹寨扶貧茶園便讚不絕口。十幾年前,王老太的老伴因病去世,此後她一直守著家裡的4畝薄田,領著低保,艱難度日。
有時,她也會去幫鄰裡打點零工,補貼家用。然而,一個月裡頭,王老太手裡能支配的收入,不過三四百元。
扶貧茶園出現後,她開始在茶園勞動,採採茶、打掃下衛生,幹些力所能及的活,當天就可以領到相應的報酬,她用這些錢為自己添置了新衣,還感受到了生活的實惠。
來自丹寨的世界盃旗手
2018年6月,在俄羅斯世界盃揭幕戰上,六位來自貴州省丹寨縣的護旗手,驚豔亮相莫斯科盧日尼基球場,這是世界盃歷史上首次出現中國護旗手。
億萬人的關注和如潮的報導,為這幾位大山少年帶來了非比尋常的人生體驗,也讓世界認識了貴州丹寨這個地方。
丹寨6名小護旗手亮相世界盃揭幕戰
作為國際足聯合作夥伴和世界盃頂級贊助商,萬達集團擁有世界盃護旗手招募的獨家權益,而萬達卻選擇將揭幕戰護旗手的頂級資源,給了丹寨縣,這背後,是萬達扶貧的決心和真心。
扶貧,不僅是物質扶貧,還要精神扶貧。在萬達看來,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有機會站到世界盃的舞臺,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這不僅能開闊孩子們的眼界,更會促使他們的命運發生轉機。
扶貧先扶智,但扶智卻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2017年9月,貴州萬達職業技術學院正式開學,這是萬達「扶智」的另一創舉。這個由萬達出資3億元捐建的學校,開設了護理、會計、旅遊管理等不同專業,首期入學的400餘名丹寨青年,在這裡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
按照規劃,萬達每年將從學院畢業生中擇優錄取50%進入萬達工作。這意味著,若以學院每年招收700名當地學生、每個家庭3口人計算,萬達每年可以幫助2100人脫貧。
在外界看來,以萬達職業技術學院為基點,萬達通過教育的方式,進一步提高丹寨的人口素質和致富能力,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長期浸潤,可以讓扶貧攻堅的文化力量在丹寨聚能蓄勢。
從脫貧到致富,萬達幫扶在持續
扶貧是一項長期、艱苦的事業,必須久久為功。為此,萬達今年重新制定了2021年至2025年幫扶丹寨新規劃,定位由「企業包縣扶貧」轉變為「支持丹寨致富」,重點支持丹寨發展全域旅遊。
按照規劃,萬達接下來將在丹寨打造集旅遊、度假、會議、拓展、培訓功能於一體的國內一流的綜合旅遊度假區。在全縣範圍內選擇具有民族特色和開發潛力的旅遊資源改造升級,與萬達小鎮聯動推介,打造丹寨一條龍旅遊產品。使丹寨旅遊業態更豐富、功能更齊全,提升遊客滯留時間,增加過夜遊客數量,全面拉動丹寨經濟發展,帶動丹寨人民致富奔小康。
積極幫扶丹寨的背後,是萬達人的扶貧情懷。在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看來,脫貧攻堅的偉大戰役中,民營企業作為社會扶貧的重要力量,責無旁貸。除了扶貧資金的投入,更要創新扶貧模式,形成產業扶貧的可持續性,用實際行動證明民營企業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脫貧攻堅的關鍵一年,梳理過往,焦點財經發現,作為民企扶貧的重要力量,萬達集團一直在這條路上勇往直前。
丹寨萬達小鎮巨幅蠟染作品獻禮建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