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日訊(記者 戴璐嶺)記者了解到,軌道交通5號線一二期、10號線二期將於12月底前開通試運營,12月2日,成都軌道集團集中發布全部車站高清實景美圖,帶你解密車站蘊藏的文化密碼,讓你一次看個夠。
5號線一二期線路圖
普通標準站
看5號線一二期的「芙蓉錦繪」
5號線一二期工程車站裝修設計以「清新典雅、舒適便捷」為風格定位,以「芙蓉錦繪」為文化主題,共分為三個層級:普通標準站27座、文化藝術站9座、重點藝術站5座。重點藝術站皇花園站以「花重錦官城」為主題,以奇花鬥豔,修竹古木為設計主體,達到曲徑通幽的意境,體現古都蓉城的城市風韻;青羊宮站以「道蘊蓉城」為主題,道法自然,將「道」與「宇宙空間」相結合,打造現代科技的設計感;撫琴站以「鳳求凰」為主題,生動展現西漢時期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歷史典故;錦城大道站以自然景觀為主題,寓意走向未來之願景藍圖。
普通標準站清新典雅、舒適便捷。普通標準站按北段發展區、中段成熟區、南段新城區設置。通過頂面的芙蓉花造型作為共性文化元素貫穿全線,地面鋪裝則採用常規的白麻花崗巖,注重美觀性和實用性。
文化藝術站共性統一、個性彰顯。文化藝術站在地域位置上增加了站點相關的文化特色,在造型、燈光、圖形、材料等彰顯車站文化氣息。
重點藝術站挖掘歷史、突出主題。重點藝術站秉承功能性、整體性、藝術性、文化性為指導思想,遵循藝術點睛,車站與城市空間彼此呼應。
皇花園站
皇花園站
皇花園本名芳林苑,相傳為五代後蜀皇帝孟知祥興建。其子孟昶喜愛花木,妃子花蕊夫人尤愛芙蓉,孟昶遂命人在宮苑城牆上遍植木芙蓉。每當芙蓉盛開,沿城四十裡為之錦繡,高下相照,成都由此得名芙蓉城、蓉城。皇花園站是5號線「芙蓉錦繪」線路主題的來源,方案融入芙蓉花古典花紋造型及傳統建築拱的元素,通過木紋肌理及金色的運用,體現皇花園的宮殿氣質。文化藝術作品借鑑了中國傳統山水畫和五代時期成都畫家黃荃「皇家富貴」的重彩畫風格,以傳統長卷繪畫形式再現「花重錦官城」的繁榮景象,園中芳草碧萋,奇花鬥豔。
撫琴站
撫琴站
《鳳求凰》傳為漢代古琴曲。以西漢時期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為主題,以「鳳」與「凰」比擬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不僅表現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曠世絕今的愛情故事,而且也象徵著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文化藝術作品主要取自漢畫像磚圖案元素創作的漢代社會生活畫卷,展現發生在成都兩千多年前的偉大愛情故事,隱喻生活美好、人間和諧。整幅壁畫由「相識相戀、相離相思、相愛相守、鳳凰于飛」四個篇章組成,既完整詮釋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又整合了長卷作品的變化和整體統一性。
青羊宮站
青羊宮站
青羊宮被譽為「川西第一道觀」,是西南地區建築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的一座道教宮觀。以「道蘊蓉城」為主題,道法自然,將「道」與「宇宙空間」相結合,打造現代科技的設計感。文化藝術作品將道與蓉城印象結合,用自由飄逸的水墨動畫視頻勾畫出窗含西嶺千秋雪、問道青城山、花重錦官城的秀麗畫卷;穿插「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家思想,運用莊周夢蝶、逍遙遊等道家代表符號,呈現老子騎青牛逍遙遊的畫面,展現出道與人、道與蓉城、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錦城大道站
錦城大道站
錦城大道站位於錦城湖公園旁,以現代金融、商業、信息產業等為主的周邊產業結構。整體以代表和諧人居、充滿活力的樹木、花卉、藍天、白云為主要創作元素。文化藝術作品以「自然史詩」將傳統版畫技法與當代造型風格相結合,用大膽的著色與高度概括的造型技法,在細節中體現出自然界壯闊而柔美的磅礴生機。以小見大的手法,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一葉知秋」的智慧,以及在欣賞自然與藝術時的「物我兩忘」。
二江寺站
二江寺站
二江寺古橋作為早期成都門戶地標性建築,是目前成都市域範圍內規模最大、保存原物時間最久的古代石拱橋。文化藝術作品古橋「天理良心」四字,是自古以來成都崇尚的格物致知、正直廉潔的價值觀和文化底蘊的展現。與車站空間現代拱券設計相映成趣,構成古今對話關係。體現了成都古老歷史文化中的橋梁文化、民國時期成都內河航運和商賈文化及成都南門碼頭文化。
高升橋站(三國文化)
南湖立交站(生態文化)
中醫大省醫院站(中醫文化)
不僅車站美 以客為尊裝修品質再提升
為深入貫徹落實以客為尊的服務理念, 5號線一二期工程共增設10臺扶梯、 30臺無障礙電梯;全線加大衛生間使用面積,增強通風換氣,有效提升衛生間配套服務標準;全面優化提升導向標識,車站導向更加醒目、簡潔,辨識度更高;通過中效過濾、淨化殺菌、風道裝修等措施改善車站空氣品質,大幅提升乘客的出行體驗。增加過街出入口通道,方便市民乘車。這樣的5號線,你愛嗎?
10號線二期線路圖
再看10號線二期的「錦繡祥雲、水韻新津」
10號線二期工程在一期「錦繡祥雲、鳳舞九天」的設計基礎上,延伸出「錦繡祥雲、水韻新津」的全新設計理念。全線共設標準站8座、重點藝術站2座,其中有高架站5座。
五津站
重點藝術站五津站源於王勃的名作「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千百年來五條河流匯聚新津。車站採用水韻新津的文化主題,站內吊頂寓意五津之水匯聚、源遠流長,牆面浮雕壁畫體現古渡新津、五津交匯,充分展現了新津濃厚的文化底蘊。
新平站
重點藝術站新平站位於新津南,周邊景區花舞人間被譽為 「全球鬱金香展示時間最長景區」,屬國家4A級旅遊景區。站內設計採用七彩柱、環形、飄帶幾種元素銜接貫通,以「玉帶連珠」形態呈現,造型別致、動感順暢。藝術牆由提煉《五津風物》中記載的新津十二景,將花與新津十二景結合,呈現生態、自然、人文的新津舊景新貌。
高架站
高架站全部位於市郊區域,周邊為自然田園風貌,規劃打造成為生態自然宜居城鎮。設計弱化裝飾手法的原則,以「裸妝」和「簡裝」為主要裝飾手法,體現原有建築結構美。裝修材質採用混泥土和金屬管線配搭,將建築的粗狂和金屬的細膩形成對比,使空間效果精緻而大氣。
這樣「一五一十」地呈現在你面前的5號線和10號線,你愛嗎?那還在等什麼,這個月即將開通,讓我們去打卡吧。
背景延伸:
成都軌道交通5號線一二期工程作為貫通南北的骨幹線,北起新都區,南至天府新區,是實現「南拓」、「北改」,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的重要線路,也是目前成都地鐵一次性開工建設最長的地鐵線路。該線路全長49.016公裡,共設車站41座,其中地下站36座,高架站5座,換乘站13座,車輛段1座,停車場2座。作為中西部首條採用「8A」車輛編組的地鐵線路,大幅提升了5號線運量,對緩解成都南北向的客運壓力具有重要意義。
成都軌道交通10號線二期工程作為一期的南延線,是集市域快線與機場專線功能為一體的複合功能線,有效串聯成都主城區與新津組團,是成都市構建區域協同發展體系,實施「南拓」發展戰略、優化拓展城市空間布局的重要一環。10號線二期工程沿雙流機場、大件路、迎賓大道、黃鶴大道及新邛公路布設,全長27.063公裡,其中地下段長10.296公裡,高架及過渡段長16.767公裡,全線共設車站10座,其中地下站5座,高架站5座,另設置車輛段1座、停車場1座。(圖片由成都軌道集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