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2020-12-25 Autocul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詩仙李白曾行走於川陝之間

穿越秦嶺時,發出這句天問

李白所謂的「蜀道難」存在於川北

其實,「蜀道」更難的在川南

以「雅西段」為例,2000米的海拔落差

跨越青衣江、大渡河、安寧河等深溝巨壑

以惡劣地質路況阻退出行者

最硬核的「網紅」公路,粉了

身處川南的雅西高速

自通車後便成為道路工程史上的「網紅」

它從四川盆地向橫斷山脈爬升

橫跨潮溼、乾旱、冰凍、高原等四個氣候區

其中雅安更是身處中國雨水最多地帶

給工程建設帶來巨大困難

此外,跨越12條地震帶的脆弱地質

都是修建路上的「攔路虎」

以高7500多米的蜀山之王「貢嘎山」為例

高出其東側大渡河6000米

珠穆朗瑪峰的絕對高差也只有4000多米

所以雅西高速從盆地修向高原

克服的難度可想而知

工程師技術應援,逆襲出道

在如此惡劣的地質條件下

工程師們針對路況進行技術攻關

成就了自然環境最惡劣

科技含量最高的世界級雲端天路

雅西高速全程僅240KM,橋隧卻多達295座

特大橋就有23座、特長隧道2座

更有720°雙螺旋超級大迴環

世界首創小半徑雙螺旋第一長隧道

實現「V」形峽谷連續爬升500米

臘八斤特大橋世界第一高墩

採用C80混凝土自密實灌注工藝

橋墩自重減輕28%,抗震性能達到9級

泥巴山世界第一埋深特長隧道

擁有全國最大地下風機房

解決人與車的「呼吸難題」

蘇村壩大橋

身處世界最壯觀庫區橋梁群之一

在懸崖絕壁間三次飛跨大渡河

幹海子特大橋

首創鋼管桁架連續梁輕型橋梁結構

減輕結構自重55%以上

種種創造性的技術壯舉

加上三代築路人不斷的努力

才造就今天的「雅西天路」

第一代築路人修建川藏和川滇公路

但公路條件很差,運輸量低

第二代築路人把公路修往鄉村,實現量的提升

第三代築路人實現了公路質的飛躍

一大批高速公路在成都平原上不斷延伸

其中「雅西高速」身為西南主幹道擔當

刷新中國超級工程奇蹟

雅西高速的成就是三代築路人努力的成果

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亦是如此

從學習,引進到吸收,消化

中國汽車工業一路飛馳向前

作為中國汽車的創造標杆

吉利繽系自帶年輕的「創造力DNA」

作為A級超強「智擎」動力戰隊

創造出領先一代的智擎技術

當最具技術含量的公路

遇到中國品牌最具領先技術的車型

他們所代表的中國創造力量

都已經站在了世界最先進水平的

技術巔峰!

節油底限?不存在

當創造性的路,遇見創造性的車

繽瑞1.0TD中置直噴渦輪增壓引擎

在節油排位賽中創造油耗「奇蹟」

雅西高速105km路段,包含51km超長上坡

刷出2.9L/100km的超低油耗記錄

高效節能水平堪比「插電混動車型」

繽瑞1.0TD引擎花式節油大法

——千方百計減少摩擦係數

這就繞不開「曲軸」「正時系統」兩大關鍵

以下技術乾貨來襲,做好筆記!

1.0TD引擎的「曲軸」受力部分只有雞蛋粗細

卻每秒需承受50下

每一下都是122公斤力的打擊

相當於每一下都要承受2個成年男性的重量

因此1.0TD引擎在材料中加入了定製性元素

超高強度鍛鋼「曲軸」,提升材料扛拉能力

「曲軸」的旋轉是引擎的動力源

雞蛋大小的身軀,舉重選手的力量

小小「曲軸」卻蘊含核心「創造」

引擎的正時系統在於保證發動機的「呼吸」

在繽瑞1.0TD引擎上,其形狀更接近三菱形

與其他引擎上的正圓形正時系統有所區別

創造性的做法將正時皮帶的張緊力做到最經濟

從而保證摩擦最小,功率更大

不愧是頂尖節能高手,respect

「小鋼炮」煉成秘籍,請查收

搭載1.5TD 中置直噴渦輪增壓引擎的繽越

百公裡加速僅7.9s,具備鋼炮級動力

在此次「蜀道」路試中也是火力全開

在海拔2400米的雲端天路競技

即便是現實版的「巨無霸過山車」

也能輕鬆跨越

那麼,問題來了

SUV「小鋼炮」是如何煉成的?

超強心臟+耐造品質,雙管齊下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

燃燒系統則是發動機的心臟

1.5TD引擎的燃燒系統採用獨特的

Mask結構技術

顯著提高缸內滾流比,加快燃燒

動力超快響應,發動機心臟盡情跳躍

高原、荒漠、冰山、雪地

在以上各類極限工況下

1.5TD引擎照樣slay全場

經過65項發動機專項驗證

整車行駛裡程超過12000000公裡

相當於地球往返月球15次

A級品質背書

令繽力戰隊凌駕天路毫無壓力

戳視頻,感受雲端技術的魅力

雅西高速工程師X吉利繽系工程師

中國頂尖創造戰隊於雲端交鋒

不同的行業維度,同一的認真態度

神仙組合共同破譯創造技術密碼

「必勝絕招,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獻給你所熱愛的一切」

——謹此獻給所有為「創造」堅持付出的工程師們

相關焦點

  • 《蜀道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蜀道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 蜀道難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 李白《蜀道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也若此 一作:也如此)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譯文:唉呀呀!多麼高峻偉岸!蜀道真太難攀登,簡直難於上青天。
  •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有錯,詩詞大會難住學霸,不少人也經常錯
    A.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B.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C.蜀道難,難上青天這道題的答案應該選B,但是來自清華學霸選手選的是A。事後,卻有網友留言稱:不怪他,題有錯!這是為何?大家看了題目的截圖,可以看見屏幕上有一行小字,上面寫的是「唐.李白《蜀道難》」,這是後期製作時加上的字幕。但是主持人當時在讀題給選手聽時,卻並沒有加上李白這行字。而且在選手的答題板上,也沒有這個內容。也就是說,清華學霸在答這道題時,沒有任何信息告訴他要選李白的《蜀道難》,那這個題的答案就有兩個了。
  •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實拍中國最危險的古道。
    小時候語文課上面見識過很多景點,但無論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還是三千尺的廬山瀑布,都沒有那一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讓我印象深刻。很多小夥伴都知道,這句話描寫的是劍門關。劍門蜀道作為入蜀的要塞,從北邊的陝西寧強,到南方的成都,牢牢地把當年的蜀國保護在內。而劍門關,則是這一整條蜀道的核心,在古代屬於進入蜀國的咽喉之地,被譽為「天下第一關」。
  •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劍門蜀道值得走一次
    千年之前著名詩人李白曾寫下蜀道難,而後很多詩篇人也均提到蜀道一詞,但詩人筆下的蜀道絕非是虛構的,如今的蜀道中位於四川廣元,李白詩篇中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句話一直流傳至今,在古代秦與蜀之間被秦嶺首峰所阻擋,僅有一個劍門關在此,形成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 李白: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他的求官之路更難
    「噫噓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詩仙」李白用他浪漫主義的想像和無人能及的藝術誇張手法,描述了對我國無比壯麗,氣勢磅礴的大好河山的熱愛,以及對朋友的關心和牽掛,令人無限感動。還有李白筆下那份縹緲的仙氣也是千古縈繞於心。
  • 自古難破劍門關!來了這裡,才明白為什麼蜀道難於上青天
    從沒去過川渝的人,對這裡一般都有兩個刻板印象:一是「天府之國」,所謂沃野千裡、蓄積饒多;二則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所謂蜀地險峻、道途難行。這兩個印象似乎有所衝突,但卻是蜀地平原與山地形勢的真實存在。
  • 列車長眼中蜀道變遷:「難於上青天」到「風景線」
    中新社武漢2月26日電 題:列車長眼中的蜀道變遷:從「難於上青天」到「靚麗風景線」作者 徐金波 易娜「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對於1000多年前唐代詩人李白感嘆的「蜀道難」,武漢鐵路局武漢客運段列車長彭利軍25日說起自己的體會:隨著宜萬鐵路去年開行動車,曾經難於上青天的蜀道正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隨著外出務工人員大量返崗,作為中國節後春運主戰場之一的武漢,客流壓力超過節前。25日,彭利軍登上了漢口開往重慶北的D2251次動車,開始了他春運以來的第20趟乘務工作。
  •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說的原來是這裡...
    當年我從航拍中國上看到那一段視頻,就對這地方深度種草。最近在四川,行程後半段我是報名參加了好字在的一個遊學路線-古蜀探秘,終於來到了這個地方!四川廣元的劍門關。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兩句都出自李白的《蜀道難》,講的正是這個地方。爬了之後的實拍,腿軟....
  • 走進雄關漫道劍門關,體會蜀道難於上青天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對於蜀道發出的感嘆與感慨。蜀道,是連接長安與成都之間的道路。在陝西與四川之間隔著一座巨大的山脈,秦嶺。從成都到長安去,就必須翻越秦嶺。而秦嶺中的大部分道路都屬於四川,所以就有了蜀道之稱。蜀道從成都以南開始,到四川的廣元以北結束,長度大約在450公裡左右,折合下來大約有千裡之遙。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的劍門關,就坐落在這條路上。
  •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再說古蜀道
    秦漢魏晉時期(舊線):今西安西北郊(漢長安城)→南郊杜城村→子午鎮附近的子午谷口(溯谷而上20餘裡)→子午關(又名石羊關)→七裡溝口→東腰嶺關→鐵路鎮→直城→馬嶺關→西鄉縣子午鎮→過子午河→洋洲→城固→漢中西晉以後(新線):
  • 成都出發到劍門關三日遊,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是真的嗎?
    線路幼村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當你走在四川盆地的高速公路上卻感覺不到這一一切, 到達盆地邊緣,路轉峰迴,終於可以體會到古人說的蜀道難了。劍門關和劍門古棧道會讓你看到古代巴蜀到中原路途的艱難,不禁感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智慧。
  •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到底有多難?廣元劍門一日行帶你揭秘!
    一提起李白筆下的《蜀道難》,想必一定會勾起大家難忘的學生時代,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究竟有多「難」呢?我們不如去廣元的劍門關看看吧,親自體會一下蜀道究竟有多難,才會讓詩人李白如此的感嘆。詩中描述的「西當太白有鳥道」是真真實實存在的,從高處望下去一眼就讓人覺得驚心膽戰、望而生畏,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遊客想去嘗試一下走鳥道,這樣就可以更加真實地感受到蜀道究竟有多難了,也不枉來這一遭。
  • 你家李白不是說蜀道難於上青天嗎?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我們的詩仙李白如此說道。李白將中國的蜀道比作是比登天還難,很多人不了解蜀地,但是通過李白的《蜀道難》也能夠窺見一二,「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然而,倘若詩仙跨越千年來到今天,恐怕就寫不出這樣的絕世名篇了。
  •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李白詩歌及其人格的現實意義
    《蜀道難》在描繪蜀道的逶迤險惡之時,通過段首、段中、段尾的三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深刻地指出李白對當時的社會從心底發出的吶喊。詩人從險峻的山勢寫到旅途的哀傷,最後寫到蜀中要塞劍閣,從劍閣的險要引出對政治形勢的描寫。
  • 全新一代瑞虎8挑戰「難於上青天的蜀道」,竟然輕鬆過關?
    李太白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蜀山道路難走卻是共識。自古以來,由於在川蜀的東北部橫亙著高聳的秦嶺以及難以逾越的蜀道,中原和北方勢力均難以入侵。所謂「得巴蜀者、常王天下」,若能取得漢中盆地和四川盆地,就能稱霸天下。「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 向著太陽而飛的鷓鴣山,來到這裡才知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這一方面也從側面驗證了鷓鴣山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裡窮山峭立,溝壑奔流,高樹翳天,峻巖積雪,用「刀截斧劈,險峻奇絕」來形容最貼切不過了。在前幾十年已有上千臺車墜毀,數千人死亡。從2000年開始,對鷓鴣山進行了一番「裝修」,現在的鷓鴣山可以說是川西高原上戶外冰雪運動的聖地。夏天去避暑的,冬天去滑雪的數不勝數。
  • 中國的6個古道,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在內!最後1個是成語典故!
    4、太白古道從太白山古道登山口進入,沿途每隔十裡一座廟宇,現在自下至上分別還留有下白雲、上白雲、大殿、駱駝樹、鬥母宮、平安寺、明星寺、放羊寺、小文公、大文公等廟宇或遺址。5、蜀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古蜀道歷史悠久,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是保存至今人類最早的大型交通遺存之一,比古羅馬大道的歷史更為悠久。6、羊腸道羊腸坂是古代太行五陘之一的太行陘,又名太行道。它盤旋在海拔200至940米之間,長45公裡。峰巒疊嶂,溝谷縱橫,懸峭屏連。
  • 夢回泰山,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多年前,記不清是多少年前,在一本連環畫上看到關於泰山石敢當的故事,對書裡出現的玉皇頂風光、漫山遍野的雲霧、泰山日出驚羨不已。初心,從此烙上了泰山的風光,烙上了與泰山相約的日期。緣分是一種捉摸不透的東西,你刻意去追求,它偏偏不出現。當你一切隨緣的時候,緣分來了,於是一切便如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