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武林馨說》第14期
應家橋社區:講最美故事 築和美家園
家和、鄰和、社區和,事事祥和;心美、景美、風尚美,處處是美。這是本土居民有感於應家橋社區文化家園建設成果所創作的一副對聯。今天的「武林馨說」,帶您來到朝暉街道應家橋社區,聽聽這裡的杭州市三星級社區文化家園所講述的和美故事。
應家橋社區東靠上塘路,西依河東路,南臨新市街,北至長板巷,總面積0.25平方公裡,居民4441戶,人口12854人,是由朝暉五區、八區兩個老舊小區為主體、四個物業小區組成的綜合型社區。多年來,社區以全國道德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吳斌,和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杭州市道德模範、「最美的士司機」黃飛華為楷模,大力弘揚新時代的「最美精神」,著力打造以「和美」為主題的社區文化。
通過整合文化資源,挖掘文化底蘊,組建各類文化團隊,舉辦多樣文化活動,建設有百餘名註冊志願者參加的公益組織等舉措,全面提升社區文化品質。在這裡,居民們可以盡情享受文化建設的成果,時時感悟道德建設的宏大力量。
2019年,社區對文化中心進行整體改造,為全體居民及12支文化服務團隊提供活動場所,一樓用於靜態文化活動,如:書法、繪畫、手工製作、圖書閱覽、文化培訓等;二樓用於動態文化活動,如:樂隊、舞蹈、唱歌、健身等。在這裡,西湖莉莉舞蹈團公益舞蹈班引來愛美人士,婀娜舞姿秀出別樣夕陽紅;金朝暉江南絲竹樂坊集聚各路樂壇高手,民樂悠揚傳承非遺技藝。室外文化活動場地由社區文化公園、文化大舞臺、文化宣傳欄、文化主題牆、敬老亭和 「睦鄰守望」議事亭組成。居民們在此參與志願服務,展示文藝風採,交流生活感悟,「和、美」文化其樂融融。
社區文化中心內,有一間掛滿錦旗的工作室。「三年來愛心接送,一輩子難以忘懷」「七年相伴見真情,不是親人勝親人」……這些發自內心的感激,是送給一群普通卻不平凡的志願者——「黃飛華愛心車隊」。黃飛華作為土生土長的應家橋社區居民,20多年來堅持公益服務,並用一個人的力量帶動了一群人。
從助老、送醫、送考為起點,到現在綠色行動、垃圾分類、助老服務、交通勸導等等,愛心車隊始終踐行著「將好事進行到底」的承諾。黃飛華志願服務工作室,社區雷鋒角,文化家園內處處都是他們美德行動的見證場地。每月12日,隊員們還會集體來到社區的小公園,為居民們提供理髮、家電維修、自行車修理等公益服務,這一天,成了社區特有的「志願服務日」。
以「鄰居節」活動為載體,社區每年評選十位「最美身邊人」。他們用熱心公益、守望鄰裡、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行動,宣傳踐行和美價值觀,展現出崇德向善的動人風採。居民們還自發編印《好鄰居報》,介紹身邊的好人好事、發布社區的重大活動,增強居民與社區間的互動溝通,讓大事小事社區事瞭然於心。
置身於這個上世紀八十年代所建的老社區
年代感十足的幢幢樓房喚起大家對舊日的回憶
時間的沉澱和歲月的洗禮已化作落葉片片
而鄰裡相和、以善為美的社區文化
卻始終煥發著時代精神,不斷發展升華
來源:區委宣傳部
原標題:《《武林馨說》應家橋社區:講最美故事 築和美家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