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魯版「柏林圍牆」分隔窮人和富人 被稱恥辱之牆
秘魯首都利馬出現了一道「柏林圍牆」分割了窮人和富人。 中國日報網12月23日電(信蓮)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近期,秘魯首都利馬(Lima)出現了一道高牆,而這道區分富人和窮人的高牆,遭到當地民眾炮轟,更形容這是「恥辱之牆」。 這道牆高約3公尺,旁邊還有鐵絲網,分割了聖胡安德米拉弗洛雷斯區(Distrito de San Juan de Miraflores)和蘇爾科區(Surco),有著區分富人和窮人的意圖。
-
世界上竟然有這樣一堵牆,地獄與天堂僅一牆之隔!
秘魯是南美洲的一個國家,同樣作為發展中國家,秘魯雖不是特別富裕,但整個國家的貧富差距卻很大。秘魯的總人口約3100萬,但貧窮人口就有700萬,超過20%的民眾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當初創造這道牆,就是為了分割富人區和窮人區。
-
世界上竟然有這樣一堵牆,地獄與天堂僅一牆之隔
兩國之間設一個牆作為阻攔可以理解,可在秘魯的首都利馬居然也有一堵這樣的「恥辱之牆」,高3米,長約10公裡,橫跨在這座城市,這座牆究竟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秘魯是南美洲的一個國家,同樣作為發展中國家,秘魯雖不是特別富裕,但整個國家的貧富差距卻很大。 秘魯的總人口約3100萬,但貧窮人口就有700萬,超過20%的民眾生活在貧窮線以下。 當初創造這道牆,就是為了分割富人區和窮人區。
-
秘魯「貧富牆」引爭議 防止窮人偷富人東西(高清組圖)
在秘魯首都利馬郊區有一堵十英尺高的「貧富牆」。(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2日報導,在秘魯首都利馬郊區有一面高達十英尺的「貧富牆」(Wall of Shame),將秘魯富裕的聖胡安德米拉弗洛雷斯(San Juan de Miraflores)和貧困的蘇爾科(Surco)街區隔開。 「貧富牆」也被稱為秘魯的「柏林圍牆」,很多當地人視其為一種恥辱。
-
柏林,貧窮但性感
柏林 貧窮但性感 這是柏林前市長Klaus Wowereit 給這座城市貼上的標籤 確實柏林有著一種迷人且酷的氣質
-
騎行柏林圍牆
大自然已經重新佔領了柏林圍牆的「死亡地帶」。道路兩側,樺樹正在開花,穗狀的花序累累下垂,仿佛遼遠的記憶縈繞在柏林的心臟。這裡也有櫻花,是日本政府的禮物。不過正是這些銀色樹幹的、纖細的樺樹,以及它們在風中飄動的花序,才是這裡最惹人注目的風景。在1989年11月9日起過巨大作用的檢查站如今畫滿了塗鴉,此刻就在前方,兩面是巨大的歷史照片,記錄了柏林圍牆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倒塌的那個時刻。
-
在秘魯,有那麼一堵長10公裡高3米的牆,將富人和窮人區分開來
如此大的差異,更是將這一牆之隔的兩地更深刻的表現出不平等,不公平性,因此這一堵牆被稱為:「恥辱之牆」,並且已經存在了接近40年。 與此同時,富裕的社會階層開始出現彷如美國有錢人選擇郊區生活的方式而遠離市中心的新趨勢。他們在郊區開始建造住宅區。
-
柏林圍牆的意義遠比民族國家的分裂更深遠
象徵與現實——紀念柏林圍牆倒20周年柏林圍牆之旅隨著柏林圍牆的倒塌和東西方衝突的結束,一個廣泛全球化的時代開始了,它帶來了新的自由,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界線。這些界線一如既往地使國與國相互分隔,同時也讓不同信仰和膚色的人群彼此疏離,使貧窮與富裕,文明與落後隔岸相望。
-
行走丨倒坍的柏林圍牆
近日看到一則資料,說位於柏林市中心地帶克羅伊茨貝格區、從火車東站至華沙大街之間、沿著斯普雷河東岸的一段柏林圍牆,因一些地產商計劃在此建設地產而正面臨著被拆移的命運,由此引發了柏林聲勢浩大的「保護柏林圍牆壁運動」。參加抗議的市民問道:請市政當局好好想想,如果沒有了柏林圍牆遺址,柏林還是那座世人熟知的城市嗎?
-
柏林圍牆
上周陪來柏林玩的朋友重走了柏林圍牆,以前聽到的、看到過的關於柏林圍牆的信息一點點復甦。我想寫寫這堵牆的故事。 1 牆起「從波羅的海的斯德丁到亞得裡亞海邊的的裡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邱吉爾如是說。這道鐵幕也將柏林一分為二。一邊,是德國人,信仰社會主義;另一邊,也是德國人,信仰資本主義。
-
10張珍貴老照片:真實記錄柏林圍牆的崛起和倒掉,讓人五味雜陳
1961年8月13日的早晨,居住在柏林的人們震驚地發現,民主德國的軍隊開著車,將一堆堆的物料卸到了邊界線上。其中包括混凝土預製板、帶刺鐵絲網、鐵鍬和石塊等。與此同時,駐紮在民主德國的蘇聯軍隊也進入了高度戒備狀態。柏林圍牆的修建開始了!從此,東柏林和西柏林的人們自由跨越邊界線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
兩座城市明明只有一牆之隔,卻要繞道中國,走幾萬公裡才能到達
但是在冷戰的時候,有兩座城市明明只有一牆之隔,卻要繞道中國,走幾萬公裡才能到達隔壁城市。這是發生在二戰時候柏林。因為這一座牆,柏林整整被分割了41年,眾所周知,柏林是德國的首都,但是發生冷戰之後,它變成了兩個國家的首都,分別是東德和西德。隨後柏林更是被分成東柏林和西柏林,建立起兩個德國的國家,這兩個國家為了保持土地的統一性,也不想讓對方佔自己的便宜,直接建造一座牆,讓柏林一分為二。
-
柏林圍牆邊防部隊是如何把守柏林圍牆的?
位於柏林圍牆的邊境軍隊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一支屬於國民的軍隊。在1945年納粹政權失敗之後,德國就處於美、英、法、蘇聯軍的控制之下,每個同盟國都瓜分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區域。德國解體了,被分解為西德和東德作為德國首都的柏林城也被分解為兩片區域。
-
柏林圍牆也要被拆遷了?!
作為歷史與文化象徵的柏林圍牆近日經歷拆除風波。 ■ 柏林民眾激烈反對拆除柏林圍牆建豪宅■ 工程暫告停④ 東部畫廊是柏林圍牆遺蹟中最廣為人知的一段,近日經歷拆除風波。早報訊 作為歷史與文化象徵的柏林圍牆近日經歷拆除風波。
-
為什麼要紀念柏林圍牆?
,自然也不會有激動的東德人走上街頭,也不會有柏林圍牆被推翻了。如此一來,今天我們也不用再去紀念那一天,我們也不用做「飛越柏林圍牆」這個系列策劃了……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雖然有眾多宏大的意義可以闡述,有非常深刻的歷史背景可以解讀。但是我更願意從這些細節上去再看那段被一堵牆封鎖了的時代。
-
相隔最近卻又最遠的城市,一牆之隔,卻需要跨越幾萬公裡
有時候雖然兩個地方離的很近,但我們卻不能一步跨過去,因為人們的心牆就像高高的城堡一樣,阻隔了所有的東西,就像德國的柏林圍牆一樣,我們都知道柏林是德國的首都,現在的德國柏林是一片歲月靜好的樣子,但在很久以前,柏林曾經也有過一段很慘痛的歷史。
-
柏林圍牆的邊界與自由的砝碼
兩種社會制度甚至兩種生活方式兩種態度在柏林圍牆兩側延伸了28年,如今柏林圍牆倒下又是15個年頭過去了,歐威說一堵看不見的牆還在那裡
-
「恥辱之牆」:一堵長10公裡高3米,將窮人和富人分隔開的鴻溝
在秘魯的首都利馬城市裡,有一堵與這座城市格格不入的建築。這是一堵足足有10公裡長,用混凝土和鋼筋建造而成的石牆!從衛星圖像來看,這堵牆非常明顯的將兩個地區分隔開來。在某些方面,它與國家之間以劃定領土邊界的意義差不多。
-
王小妮:柏林沒有牆了
柏林圍牆,我原以為我對它夠了解,老遠跑來看展覽,不過是重溫。進入柏林前的一路上,我已經驚訝於東德西德原來存在這麼明顯的差異。仔細看了牆展,才感覺人們對一件事情了解的局限是絕對的,大大小小的苦難和幸福,親歷者都沒可能完全體會,何況旁觀者,何況柏林圍牆這樣巨大的事件。這裡照樣可以引用列寧的話: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
海德堡與柏林圍牆
高玉成二戰結束前,盟軍對德國進行了報複式轟炸,柏林被炸了個底兒朝天,其他各城市也被炸成一片廢墟,唯獨海德堡沒有受到轟炸。據說,因為海德堡是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大學城,盟軍不忍心轟炸;也有人說,因為盟軍的一些將領,特別是高級將領,是從海德堡大學畢業的——誰好意思對自己的母校狂轟濫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