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磁懸浮延伸到臨港開始提議:並非新方案,原本已有計劃與預留

2020-12-14 小喵奇談

關於上海磁懸浮延伸到臨港的提議,在2020年5月再次出現。這其實並非新方案,原本已經有了計劃與預留。

上海磁懸浮如果延伸到臨港,新自貿區可直接享受浦東機場的便利性。從浦東機場的角度,到臨港、新自貿區比到市區還要近,這顯然也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案。

下面照片是上海市浦東新區的磁懸浮列車行駛在高架上面。

下面是上海磁懸浮列車的路線圖,它連接了上海市中心的龍陽路與浦東機場,這其實也是一條試驗性的線路。

上海磁懸浮列車在建設初期,原本的計劃不僅僅是到浦東國際機場,而是要到實現上海-杭州的連通,按照磁懸浮技術的速度,這個時間可能只需要9分鐘。

然而上海磁懸浮技術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這其實也僅僅是一條只有兩個站的線路,作為浦東機場的專用通勤手段。

從下面地圖中可以看出上海磁懸浮列車連接浦東機場、龍陽路的情況,這其實也是上海市浦東新區建設發展的軸線,但磁懸浮在中間是沒有站點的。

下面地圖反應了上海市浦東新區軌道交通的情況,磁懸浮線路的起點、終點用黑圈標出。

如果磁懸浮列車繼續向南進行延伸,可以一路到達臨港地區,並且道路還是比較通暢的,這也將為臨港地區使用浦東機場提供很大的方便。

上海市浦東新區的2035年戰略架構圖如下所示。

上海磁懸浮列車從浦東機場延伸到臨港,這其實只是原有計劃的一個重新實施。隨著這一段修通,上海臨港地區(滴水湖)、自貿區新片區到達浦東機場可謂是非常方便。

從計劃上來看,上海磁懸浮延伸到臨港並非新方案,而是原本上海市-杭州市磁懸浮線路的一部分,這也是對原本計劃、預留的重新實施。

相關焦點

  • 上海浦東發展的一個巧合,原本的陸家嘴方案用在了臨港滴水湖上面
    本文回顧上海陸家嘴的羅傑斯方案,這已經是一段30年前的往事。在上海浦東建設發展的歷程中存在著一個巧合:原本的陸家嘴方案用在了臨港滴水湖上面。上海陸家嘴的羅傑斯方案是一個並未進行的方案,它並沒有應用於浦東陸家嘴,但是卻成就了更大的滴水湖——位於浦東臨港地區。下面就是上海陸家嘴的羅傑斯方案。從上面地圖中可以看出,在羅傑斯方案中,上海陸家嘴需要建成一個圓形的人工湖,為讓這個人工湖有著一圈的建築,這些建築並不算太高。
  • 上海磁懸浮公司苦等三年虧10億 環境成最大挑戰
    上海磁懸浮開工報告是國務院2001年2月批准的。2003年10月,上海磁浮列車在對外開放運行中首次正式實現浦東機場站上、下客。世界上第一條商用磁懸浮線路,從開工到建成運營僅僅花了不到三年時間。  上海磁浮公司是磁懸浮項目的投資者,初始註冊資本20億元,此後經過兩次變更,增加到目前的45億元。
  • 臨港--上海東站、浦東機場的軌交「兩港快線」開始選...
    臨港--上海東站、浦東機場的軌交「兩港快線」開始選線規劃和工可研究。在此背景下,為儘快實現新片區快速軌道交通服務功能,加快推進軌道交通兩港快線項目建設進度,加強規劃控制,體現規劃方案的彈性,支撐工可方案編制,保障工程的可實施性,減少後續工程拆遷量,對軌道交通兩港快線開展選線專項規劃工作。
  • 上海S3公路南延伸工程開工,臨港新片區到中心城區更近了
    10月28日,上海S3公路(S20~周鄧公路)南延伸工程開工建設。該段是S3公路(周鄧公路~G1503-兩港立交)新建工程的組成部分。S3公路的建設是完善市域高速公路網,適應浦東及上海東南部地區輻射長三角的需要,可完善市域東南部地區(浦東、臨港、奉賢)高速公路網建設,有效縮短沿線區域聯繫市中心及長三角地區的出行時間及距離,同時有利於提升東南部片區的對外輻射能力。今年8月,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正式公布。
  • 上海臨港新片區的新使命
    ——編者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更好發揮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作用,對標最高標準、最高水平,實行更大程度的壓力測試,在若干重點領域率先實現突破。臨港,浦東最東南,昔日一片灘涂。2002年,臨港開始投入開發建設,這是上海繼浦東開發開放後做出的又一項重大戰略決策。
  • 多地規劃預留高速磁懸浮通道,「超級高鐵」要來了?
    在此之前,採用西南交通大學原創技術的世界首條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在四川成都正式啟用,這標誌著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從無到有的突破,具備了工程化試驗示範條件。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一些主要城市群近年來都在規劃高速磁懸浮。「超級高鐵」真的要來了?
  • 滬杭磁懸浮獲實質性突破 上海段先行浙江段等待
    而原規劃中的「上海市區至嘉興」(由上海建設)、「嘉興至杭州東站」(由浙江建設)部分,則可能要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之後才開始建設。  新建的上海市區磁懸浮工程將以「機場快速公交系統」的名義建設,相關的土地劃撥和房屋動遷工作,從2006年10月就已經開始,並在近期進入緊張階段。
  • 上海臨港管委會朱芝松:我們敞開胸懷 歡迎年輕人到臨港來
    臨港,是上海最早看見日出的地方,目標就是打造成上海的海濱城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們是融通世界的活力之城,創新創業的機遇之城,智慧生態的未來之城。描繪出未來的願景,臨港新片區未來就是現代化的海濱城市。」「我們敞開胸懷,特別歡迎各類年輕人到臨港來。」
  • 上海杭州磁懸浮寫入長三角一體化規劃:「積極審慎開展研究」
    交通方面,《規劃綱要》透露出重磅消息:長三角將積極審慎開展滬杭等磁懸浮項目規劃研究。目前,中國實際運營的磁懸浮列車共有三條,唯一一條高速磁懸浮列車位於上海浦東。該線路由中德兩國合建,也是世界第一條商業運營的高速磁懸浮交通系統。線路全長約30公裡,西起上海地鐵2號線龍陽路站,東至浦東國際機場,設計最高運行時速430公裡,單向運行時間7分20秒。
  • S3公路南延伸工程開工,臨港新片區到陸家嘴最快40分鐘
    10月28日,S3公路(S20~周鄧公路)南延伸工程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建成。未來從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到陸家嘴最快僅40分鐘。根據方案綜合考慮,先期開工段S3公路(S20~周鄧公路)南延伸工程已具備實施條件,於10月28日先行開工,該段實施後可對承臺鋼管樁樁基進行相關試驗檢測,指導後續全線的設計工作。作為上海市高速公路網「一環十二射」的射線公路,S3公路是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心城區通往浦東新區、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奉賢區以及杭州灣北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通道。
  • 千億元磁懸浮高鐵的背後,是新一輪基建狂魔重來!史無前例的大競賽
    江蘇今年計劃交通投資1576億。江蘇省公布的《交通強國江蘇方案》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高鐵5000公裡以上,貨運鐵路1700公裡以上,南京祿口機場旅客吞吐量進入全球前50,已建和在建長江過江通道達36座。
  • 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南延伸出現在奉賢規劃圖中:首站的預留地明確
    2020年,根據上海市奉賢區的一個規劃圖,出現了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南延伸,並且已經明確了15號線向南渡過黃浦江之後的首站的預留地點。從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延伸到奉賢區這個事情來看,雖然是一個比較遠期的工程,但路線還是比較明確的:首個站點可以在大葉公路南。
  • 北京到上海高速鐵路已經初步確定採用磁懸浮技術
    1300餘公裡的鐵路,輔輪軌,還是磁懸浮?這將決定日德兩國誰能取得這單大生意。作為試驗,上海已有一段短距離磁懸浮線在建,問題的關鍵在於朱鎔基總理能否在2003年1月1日平穩地坐上浦東的德國製造磁懸浮列車,穿越33公裡的空間。  所有關於高速鐵路爭論的焦點實際只是採用「磁懸浮」或「高速輪軌」技術的學術之爭。
  • LIYA計劃 | 臨港國際青年藝術家推廣計劃簡介
    LIYA:Lingang International Youth Artist,即臨港國際青年藝術家推廣計劃,是臨港當代美術館推出的大型品牌系列展覽計劃。臨港當代美術館採用外國駐地藝術家的新穎方式,聚焦中國新銳話題性70、80後優秀藝術家到臨港進行創作,旨在為一批優秀的、具備未來潛力的藝術家提供一個學術提升、藝術交流、與藝術文化產業融合的廣闊平臺。LIYA計劃已舉辦三次展覽,分別為雕塑家肖敏個展——《世界觀》、畫家孫堯個展——《隱域之痕》和當下正在舉行的攝影家傅百林個展——《域見》。
  • 上海磁浮全時段降速至300km/h運營
    中國e車網訊:上海磁懸浮官網消息,自2020年5月1日起上海磁懸浮列車啟用全新時刻表,行車間隔維持15至20分鐘,最高運營速度下調至300km/h,同時取消浦東機場站晚間22:15、22:40的加開班次列車。
  • 王美華委員:建議延伸既有磁浮線至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
    王美華委員:建議延伸既有磁浮線至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 澎湃新聞 2020-11-11 15:21 來源:澎湃新聞
  • 2.5小時到上海!兩條磁懸浮高速規劃曝光
    圖源:新華社《規劃》明確,省域空間內將預留縱橫兩條高速磁懸浮廊道,分別是👇從線路的走向上看,京港澳高速磁懸浮對應的是「三橫六縱兩聯」中的京港澳通道,滬(深)廣高速磁懸浮對應的是國家沿海通道。▲預留六大重要廊道滬(深)廣高速磁懸浮沿海途經上海、汕尾、深圳和廣州;京港澳高速磁懸浮在廣東省內則自南向北串聯珠海、廣州和韶關;兩條磁懸浮高速的交會點都在廣州。
  • 上海磁浮優化案仍引爭議 已有公眾稱健康受影響
    上海磁浮優化案仍引爭議 已有公眾稱健康受影響 2008年01月17日 11:06 來源:法制網—法制日報   上海擁有世界上第一條實際投入商業運行的磁懸浮列車線路,本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但由於這條線路的擴建要穿越居民區,延伸線上近四十個小區的居民開始擔心生活環境惡化
  • 無人駕駛商業化的春天從臨港開始?這一點優勢的確全球少有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中明確提出,臨港新片區要建設人工智慧創新及應用示範區,加快應用場景開放力度,推動智能汽車、智能製造、智慧機器人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臨港也確實有這樣的實力。
  • 中國科學院:京滬高速鐵路應採用磁懸浮方案
    中國科學院院士 嚴陸光  上海磁懸浮示範運營線的迅速建成和順利地達到430公裡的設計時速並投入試運行,解決了近年來所爭議的一些問題,不僅證明高速磁懸浮列車技術已成熟到可以實際應用,也表明磁懸浮確實是本世紀客運交通的先進的新技術,我們完全可以期望在本世紀前、中期地面客運交通將達到500公裡時速的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