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磁浮優化案仍引爭議 已有公眾稱健康受影響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上海磁浮優化案仍引爭議 已有公眾稱健康受影響


2008年01月17日 11:06 來源:法制網—法制日報

發表評論

  上海擁有世界上第一條實際投入商業運行的磁懸浮列車線路,本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但由於這條線路的擴建要穿越居民區,延伸線上近四十個小區的居民開始擔心生活環境惡化,目前正以各種方式向政府表達訴求。記者1月16日了解到,居民代表要求把對上海磁懸浮擴建線路工程的公示期延長到3月5日。

  目前上海磁浮示範運營線是2002年12月31日正式開通,西起上海地鐵2號線龍陽路站,東到浦東國際機場,主要解決連接浦東機場和市區的大運量高速交通需求。線路正線全長約30公裡,設計最高運行速度為每小時430公裡,單線運行時間約8分鐘。據記者最新掌握的數據,此次擴建工程,上海市政府在聽取了廣大居民的訴求後,拿出了一套優化方案,線路再向西延長31.8公裡。

  調整後的線路方案,不管多麼「優化」,居民們還是不放心。「中國的磁浮輻射標準與外國的不一樣,目前還沒有磁浮對人體傷害的實驗報告和數據,我們還是希望線路距離我們小區遠一點,最好能與國外的標準保持一致。」一小區的張女士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說。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世界上沒有一條成熟的磁浮商用線,而在磁浮列車運行時對沿線居民產生噪聲、震動、輻射等方面的影響爭議很大,由於國內目前沒有一個經過科學論證的磁浮輻射的法定標準,延伸線上的居民們擔心受到電磁輻射汙染。

  據了解,2003年浦東區政府曾經對磁懸浮距離建築的距離作了如下規定:軌道兩側一級防護帶為50米,二級防護帶為100米。而事實上,50米是否安全,也是備受爭議的。按照德國試驗線路標準,磁懸浮兩側安全距離為500米。因此,電磁輻射的法定標準究竟應該是多少?這是居民們的第一個法律疑惑。

  「這麼大個城市,房價這麼貴,規劃部門在做城市規劃時是怎麼考慮的?為何新線路與居民區之間只設置了22.5米的安全距離?居民們訴求強烈,規劃部門的責任究竟有多大?」家住萬邦城市花園的劉先生說。他家離延伸線只有30米。目前已經有公眾反映磁懸浮影響到了他們的健康。2007年1月24日,浦東新區周報曾經刊出一小塊文章,反映磁懸浮沿線居民的身體、睡眠,甚至電視都受到了磁懸浮的影響。

  如果城市規劃不周全,給業主帶來的損失究竟應該由誰負責?這是居民們的第二個法律疑惑。

  第三個法律疑惑是磁懸浮列車線路不同於普通火車線,這種示範性的線路穿越人口密集的居民區,關乎公眾的切身利益,政府在作這樣一個重大決策時,應該不應該舉行聽證會?有法律專家告訴記者,現在爭論的根源就出在政府決策沒有舉行聽證上。現在是居民們要求事後聽證,以彌補事前沒有聽證的不足。如果事前聽證,周全地考慮各方利益,上海磁懸浮擴建工程不會引發爭議。(記者 陳煜儒)

編輯:朱鵬英】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上海居民要求延長磁浮優化方案公示時間 擔心輻射
    家住上海市閔行區東方御花園的李慶(化名)是在1月4日知道最新規劃中的磁浮線將從他家前面約30米遠的澱浦河北岸通過,「以前聽說過這事爭議很大,但沒想到現在到了家門口,我有點擔心」。同一天,李慶還從鄰居那裡知道了「上海環境熱線」對此有一個公示。但他認為,「只通過不太為公眾熟悉的網站進行如此重大工程的公示可能不妥。」
  • 日本磁浮中央新幹線對滬杭磁浮的啟示
    其實,上海磁浮線早在2000年便決定建設,2006年4月27日,中國首條磁浮線路、也是世界至今唯一的商業運營高速磁浮線路在上海浦東開通運營
  • 磁浮爭議中熱炒:北京長沙項目明年完工,日本技術擬走向全球(圖)
    除了昂貴的投資,國內外重拾磁浮的動因不盡相同。對中國當地政府來說,這些磁浮項目將帶來巨額的固定資產投資,而且,圍繞線路將進行各類產業布局。而日本政府的著眼點是,希望以美國為首,向世界各國提供日本技術,由此拉動日本的經濟增長。可見的是,安倍政府將基建出口定為經濟增長戰略的核心。  不過,有一個關鍵的爭議點是這場盛宴參與者無法迴避的—是否會對磁浮經過的地區的環境造成影響。
  • 六國磁浮專家匯聚長沙磁浮快線交流經驗
    中新網長沙12月7日電 (付敬懿 徐志雄)12月7日,來湘參加2017國際磁浮論壇的巴西、德國、韓國、俄羅斯、日本、中國的磁浮領域權威專家,匯聚長沙磁浮快線,交流中低速磁浮建設、運營經驗。  長沙磁浮快線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普速磁浮商業運營線,具有先進的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完整的系統集成管理經驗和專業的運營組織體系結構。  作為2017國際磁浮論壇的首站,湖南磁浮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曉明邀請六國專家體驗了長沙磁浮快線,並參觀磁浮運營控制指揮中心及列車檢修庫。
  • 長沙磁浮列車開通,為什麼上海、深圳人會羨慕
    這寫入歷史的事件,讓多少城市羨慕長沙速度,要說長沙磁懸浮開通,其實上海人和深圳人最羨慕。 上海磁懸浮列車專線早在2003年開通運營,是世界第一條商業運營的磁懸浮專線。但是這個風頭很快就會被長沙搶走,因為長沙磁懸浮列車是中國獨立開發,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僅有4個國家掌握中低速磁浮核心技術。
  • "硬骨頭"如何啃下 上海磁浮運營線背後三個故事
    中新網12月31日電 世界第一條磁浮商業示範線——上海磁浮列車線今天上午試運行通車,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和正在中國訪問的德國總理施洛德親臨現場,為上海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試運行通車剪彩,並一同乘坐了首發的磁浮列車。  今晚新華社播發一組稿件,披露上海磁浮示範運營線建設背後的三個「故事」。本網特轉載如下:  故事之一:「硬骨頭」如何啃下?
  • 全球首條磁浮鐵路胎動:日本擬耗資900億美元修建超級高鐵
    不過,有一個爭議點是這場盛宴參與者無法迴避的——磁浮是否會對經過的地區的環境造成影響。這是磁浮列車問世以來,從未消失過的且至今沒有統一答案的爭議點。北京長沙推進中低速磁浮項目       今年5月16日,長沙磁浮工程開建。長沙成為繼上海、北京外,第一個開建磁浮項目的二線城市。
  • 中德合作上海至杭州磁浮交通線時速將達500公裡
    新華社上海5月23日電(記者 吳宇)23日下午,德國總理默克爾參觀並乘坐磁浮列車從上海市區前往浦東國際機場時,聽到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即將建設的上海至杭州磁浮交通線,設計最高時速將提升至450公裡,並保留500公裡時速的演示空間。
  • 上海磁懸浮公司苦等三年虧10億 環境成最大挑戰
    小區某從事環境評估的居民說,電磁場的低頻振動對人體、特別是婦女的生理健康和生育會造成傷害。  該居民分析指出,地球磁場是永磁場,磁懸浮的磁場是交變磁場,環評報告說建成後電磁影響「基本與地球磁場相似」是不嚴謹的。這個細節影響了大家對環評報告的信任度。  前述優化方案顯示,原有的34公裡線路被縮減到31公裡,同時在人口密集的市區,線路走向略有調整,部分管道從明鋪改為暗埋。
  • 「磁浮+旅遊」新模式將成為軌道交通行業下一個熱點
    據了解,被稱為21世紀人類理想交通工具的磁浮,以其獨特綜合優勢,近年來開始受到國內外城市的青睞,「磁浮熱」在全球興起。中國第一條磁浮交通線於2001年在上海開工建設。深入解讀3-中低速磁浮工程技術優化升級:中鐵磁浮專家團隊通過對一系列技術環節的優化,在清遠磁浮旅遊專線實現了新的技術升級。
  • 長沙磁浮,是如何「趕超日韓」的?
    目前,全球已經商業運營的磁浮線路有5條,分列我國的上海、長沙、北京以及日本愛知縣、韓國仁川。 近年,因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更適用於城市軌道交通等優勢,上海磁浮線路之後,國內外規劃、興建的磁浮交通系統大多屬於中低速磁浮,其中國內發展尤為迅速,可以說已「趕超日韓」。
  • 上海磁浮21個月內通車 臺北機場捷運六年無成
    正當中國大陸人民在2003年的第一天歡欣鼓舞的啟動全球第一條商用磁浮高速鐵路的試行上路,隔天,臺灣宣布已規劃六年多的中正國際機場聯通臺北市區的傳統捷運系統BOT(興建、營運後轉移)案將重新開始。  連接上海浦東機場到上海市區的磁浮列車,大陸當局在2000年6月做出決定,2001年3月便開工,2002年年底便通車試行,效率超高。  反觀臺灣,同樣一條連接國際機場到臺北市區的重要交通建設工程早於1996年便開始構思,由臺灣行政院核定採BOT模式開辦,並於1998年由長生公司經甄審後取得興建資格。
  • 「兩梅案」為什麼會發生在上海?
    面對輿論,上海市司法機關於2013年4月8日迅速回應稱:「針對近期媒體有關「梅吉祥、梅吉揚案」情況的報導,上海司法機關高度重視,已組織專門力量,對該案歷次複查情況進行梳理,並將依法就相關問題作進一步核查。」
  • 「成交未付款競買人」訴訟叫停新競拍 上海華信案涉資產拍賣引爭議
    這一資產是上海華信持有的上海玻璃鋼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玻鋼院」)100%股權和上海華信對上海玻鋼院享有的1.08億元無爭議債權。據拍賣平臺披露,此次司法拍賣的處置單位是上海華信等15家關聯公司合併破產清算案管理人(以下簡稱「管理人」);監督單位是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 深度好文:磁浮列車技術與磁浮交通展望
    一方面原因是磁浮交通發展時間相比輪軌少了約150年,另一方面也與各國國情有關(日、歐地域有限且已有完善鐵路網;美國以航空和汽車立國)。但輪軌方式客觀上速度域有限(400km/h以下)、對環境振動噪聲影響大(如地鐵和市域鐵路),而這些限制都可通過磁浮交通來突破,因此磁浮交通代表了未來技術方向,其研究及應用探索一直受到德國、日本和美國等科技發達國家的重視。
  • 受颱風"蘇拉""達維"影響 青煙威等機場航班受影響
    齊魯網青島8月2日訊(通訊員 於鵬飛)受今年第9號颱風" 蘇拉" 影響,東航上航8月2日各地飛往臺北桃園和松山機場16點前落地的航班被迫取消,16以後落地的餘下航班推遲起飛,包括上海、南京、無錫、寧波、太原、石家莊、青島、昆明、徐州等地岀港航班,將視颱風變化情況安排補班航班。
  • 磁浮列車技術與磁浮交通展望 - 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
    一方面原因是磁浮交通發展時間相比輪軌少了約150年,另一方面也與各國國情有關(日、歐地域有限且已有完善鐵路網;美國以航空和汽車立國)。但輪軌方式客觀上速度域有限(400km/h以下)、對環境振動噪聲影響大(如地鐵和市域鐵路),而這些限制都可通過磁浮交通來突破,因此磁浮交通代表了未來技術方向,其研究及應用探索一直受到德國、日本和美國等科技發達國家的重視。
  • 高鐵上的長三角:蘇北皖南提速、滬杭嘗鮮磁浮
    高鐵將蘇北腹地通達外界的時間大大縮短,蘇北、蘇中、蘇南,以及長三角城際間要素資源配置會日漸優化。「蘇北從在長三角相對邊緣化的區域,進而與長三角核心城市無縫對接,深度整合。」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丁宏表示,如果不能緊抓戰略機遇,圍繞高鐵機遇進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全新謀劃,也有可能發生「虹吸」效應,使自身的資源被沿線大城市反向吸納,從而造成更大的區域落差和不平衡現象。
  • 長沙磁浮快線加密發車班次
    湖南日報6月29日訊(記者陳淦璋)湖南磁浮公司今天發布消息稱:自今年7月1日起,長沙磁浮快線執行新的運行圖計劃,行車間隔從15分30秒縮短至11分40秒,各站首末班車時間維持不變。長沙磁浮快線連接高鐵長沙南站和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全長18.55公裡。這次運行圖調整,也是長沙磁浮快線去年5月6日投入試運營以來的第四次調整優化。目前,首班車開行時間為7時;磁浮高鐵站末班車開行時間為22時整,磁浮機場站末班車開行時間為22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