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一個人是否有修養,看臉就知道,「觀人四法」,帶你識人

2020-12-16 歷史的引導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

從前,有一個手藝人,手藝嫻熟,但他特別喜歡雕塑妖魔鬼怪之類的。有一天,他起床後照鏡子的時候,發現自己變得很醜:不是五官發生改變,而是整個面相變得兇惡、醜陋、古怪。

於是,他到寺廟裡找方丈求助,方丈說:「我可以給你治療,但你必須先幫我雕刻100尊觀音菩薩像。」

於是,手藝人開始不斷研究觀音菩薩的神情,表情。半年後,他把富有善良、慈悲形象的觀音雕塑都雕出來後,急忙去寺廟找方丈,對方丈說:「請您務必幫我治病。」

方丈沒說話,反而拿出了一面鏡子,遞給手藝人,然後笑著說道:「你的病已經好了。」這時候他才看到鏡子裡的自己,相貌已經變得正氣、端莊了。

一個人的內心的修養和想法會直接通過臉來表現出來,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

中國歷史上,堪稱完美的成功人並不多,而曾國藩應該算一個。選賢任能,可以說是曾國藩事業成功的一大法寶。曾國藩認為:「辦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

曾國藩根據觀人之法,作了一個口訣,被許多人視為「相面術」,簡稱「觀人四法」,可以帶你看懂天下人: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如果鼻子和眼睛不正,在曾國藩看來這個人肯定心術不正。相術上講:七尺之軀不如一尺之頭,一尺之頭不如一寸之睛。俗話講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國民間有「嘴大吃四方」的諺語,有人說:嘴大的人,性格開朗,有社交能力;嘴小的人,做事小心,頭腦縝密。

通過嘴唇來斷定一個人,難免武斷。但嘴巴是說話的,透過一個人說話的語氣和神態,能看出有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以及內心的想法,通過嘴巴識人並非無稽之談。

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

曾國藩說,一個人有沒有功名要看這個人的氣概。有的人就是一出場把所有的人都帶動起來,老話也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人的外在面相和氣質,是人自然流露出的內在力量。

曾國藩在私下跟趙烈文談話時非常惋惜地說,胡林翼是湘軍第一苦命人,薛福成也相出胡林翼是苦瓜臉,雖有非凡的英雄氣概,卻是一種苦相,即精氣神不足,所以不能夠長久富貴。

精、氣、神是人身上的「三寶」,要想求長久的富貴,就要養好自己的精氣神。

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

曾國藩認為看一個人有沒有主意,要看一個人的手。他說:「手心、手掌心當中紋絡清晰而淺者,心定」,「手掌紋絡淺而亂者,人心亂、心浮」。

我們講「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相書講:足者,上載一身,下運百體。足以平、厚、正、長為貴。人衰老的時候也是從足開始,因此,曾國藩會這樣說。

這種識人方法雖沒有科學依據,但是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一個人走起路來腳步穩,這種人注重現實,可以信任;一個人步履急促則通常說明他精力充沛,喜歡挑戰。

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這兩句不是相人,而是觀察人。「言為心聲」,言語是透露內心修養的媒介與工具。曾國藩特別重視說話有條理,並把它作為用人最重要的四個方面之一。

識人是一種能力,俗話說不識貨,半世苦,不識人,一世苦。閱人無數,不如閱人有術!

曾國藩是怎麼知道這些的?曾國藩憑藉的就是牢記老祖宗智慧!從中吸取的營養,並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他的智慧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學來的!他從一個別人眼中的「笨小子」逆襲成為「千古第一完人」,是源於一本書,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智囊全集》。

每當夜深人靜時,他便會反覆品讀,從中汲取入仕處世之道。從而成就了曾國藩傳奇一生。

今天我們所講的識人的智慧,在《智囊全集》中也有具體的故事和案例。讓人受益匪淺。

《智囊全集》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了歷代智慧故事共1238則,不僅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謀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機智。

馮夢龍評價《智囊全集》說它:「天下無餘智」,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這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

這本書不僅曾國藩日夜捧讀。千古大帝康熙、乾隆將它稱為「國之利器」。一代名臣紀曉嵐將它倒背如流,遂練就鐵齒銅牙,妙語連珠。

正如王健林所說,它不僅適用於過去政權紛爭,更適用於現實職場和生活。

有人害怕裡面是文言文,看不懂,不用擔心,我讀的這一套是帶有全部馮夢龍評價的《智囊全集》白話文版本。這版不僅尊重原著的內容,而且還完整收納馮夢龍的深入點評,更由中華文化大講堂注釋、講解,比其他版本更詳盡好懂。

關鍵是,它並不是長篇大論,每一篇也就是200到300多字,看起來特別好懂,比那些又長又難懂的古文好懂多了。在你茶餘飯後的時間就可以讀一則,既可以充實自己的日常生活,又可以在雜碎的時間中增加自己的智慧。

一些為人處世的技巧還有職場,生活智慧,這本書早就說透了!

相關焦點

  • 曾國藩:一個人有沒有修養,看臉就知道
    黑珠黃者有膽;淡黃、深黃數道分明者膽大而多智」。 大意是:眼睛明亮的人心術正,眼睛看不清楚的人心術不正。眼珠帶黃色的人有膽量;眼珠中淡黃、深黃色幾道分明的,膽量大而有智略。眼睛朝上的人傲慢,朝下的人內心有憂慮,偏頭旁視的人心懷不軌。眼神安定而像流星閃電的人會大貴,眼神亂動而大聲說話的人令人討厭。
  • 曾國藩識人之道:一個人能不能深交,就看這四句話,可別交錯了人
    在清朝的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李鴻章會做官」。他一生選拔過很多人才幹將,可以說他的成功與他的識人之術是分不開的,所以跟著曾國藩學看人一定不會錯。他說過判斷一個人能不能深交要從這4個方面。
  • 曾國藩的七步「面相術」,會識人才能成大事!
    曾國藩被譽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他曾說「辦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在其成就一生功業的過程中,識人之術發揮了很大作用。曾國藩還曾根據觀人之法,作了一個口訣,「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 曾國藩識人術:識人用人,掌握這2點,一看一個準
    湘軍英勇無敵,人才輩出,其中有很多因為曾國藩的欣賞和提拔,才能成就一番事業。曾國藩在朝為官多年,據說當時清朝有四分之一的官員都是曾國藩提拔上來的,包括左宗棠、李鴻章等等。曾國藩的一個識人妙招,就是「觀神」。
  • 曾國藩教你幾招觀人術,學會之後如果身邊有小人,你就能及時發現
    說起古人的觀人識人之術,就不得不說說曾國藩的觀人術,其實「相由心生」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從曾國藩的觀人術中學幾招,如果身邊出現小人,你就能及時發現了。曾國藩認為:一看神骨,二看剛柔,三看容貌,四看情態,我看鬚眉,六聽聲音,七觀氣色。
  • 悟透莊子「觀人九法」,你也能成為識人高手!
    世界著名管理大師傑克·韋爾奇說:「管理很簡單,就是將正確的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用人,須先識人。我國自古就有大量識人用人的論述,而《莊子·雜篇·列禦寇》裡的「觀人九法」是最早的,也是最系統、最深刻的,讀完受益匪淺。
  • 曾國藩識人面相術4-文人氣質
    【譯釋】要看清一個普通人,須先看其形骸,而觀「文人之相」就必須先觀察他的「神骨」。所以本書「開門山」,把「神骨」問題作為第一篇。曾國藩對讀書人極度推崇,特意將「文人」與其他人員如工、農、兵、商區別開來,明確提出「他家兼論形骸,文人先觀神骨」。
  • 曾國藩識人術:謹記這三條識人口訣,以心鑑人,看人一看一個準
    曾國藩說過:「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就算不識字,但是只要勤勞肯幹,就算做力氣活,也能養家餬口。但是一個人如果不懂得識人,哪怕自己再有本事,取得了成功,也可能會因為沒有防人之心,而被壞人算計,落入別人的圈套。
  • 曾國藩識人術:這兩種人可成「人中龍鳳」,不可小瞧
    晚清名臣曾國藩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千古獨有的識人斷人之法,其識人之準,至今仍備受推崇。曾國藩一生閱人無數,也用人無數,有統計說當時清朝1/4以上的官員都是他提拔任用的,就包括李鴻章,左宗棠等。民間有句俗語叫「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此話一點也不假!曾國藩識人術告訴我們:這兩種人往往是人中龍鳳,千萬小瞧他們,因為他們往往能成大事。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 識人術:一個人的深淺好壞,看臉就知道!看人,一看一個準
    臉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外在特徵,是區別於其他人的最主要的方面,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和內心活動,即所謂的面由心生。雖然說以貌取人是不客觀的,但以貌取人又的確是識人術的主要內容,也自有其道理,有人甚至說,一個人的深淺好壞,看臉就知道!
  • 老祖宗留下的「識人七法」,教你察言觀色,看穿身邊人
    其實在我看來最可怕的事情就是遇人不淑識人不察,在危急關頭給你最致命的一刀的可能不是你的敵人而是你親近的人,他們表面上看似無害卻口蜜腹劍綿裡藏針,這種人是最為可惡的。老祖宗留下的「識人七法」,教你察言觀色,看穿身邊人。今天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些看人識人的方法,這些可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財富啊。
  • 21條知人識人黃金法則
    職場千面世界上有沒有比真正了解一個人的本性還要困難的事那到底怎麼樣可以準確識人,施以用人,與以交人呢?七種識人術分別從立場志向、應變能力、學識、膽識勇氣、本性修養、廉潔、信用七個方面觀察一個人。然,我們的古之聖賢早已回答了這個問題,提出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識人用人法則。
  • 曾國藩12字識人口訣,是君子是小人一看便知
    在清朝的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李鴻章會做官」。如果說到歷史上最功成名就的人有哪些?那麼「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一定排得上號,他在識人方面確實有極高的造化。古往今來,對一個人的評價主要也就是兩種:君子,小人。都說曾國藩在識人方面是毋庸置疑地,有著獨特而高超的識人本領。那麼,君子與小人是怎麼樣的呢?君子和小人有何區別?曾國藩利用12個字輕鬆識人,是君子還是小人一看便知。
  • 曾國藩:讀書治學,有志有識有恆
    他在給弟弟的書信中對讀書人應具備的最基本品行做了這樣的概括,他說:「蓋世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能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顯然,曾國藩認為「有識」是讀書人難得的品質,它是經過長期的孜孜以求才能形成的見識。
  • 曾國藩識人術:6個細節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一看一個準
    每個人都要在社會中生存,而識人就是其中必備的一個技能。晚清名臣曾國藩在進入官場後就是因為不懂識人為人技巧,最後才頻頻遇挫,所以他告誡後人「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在曾國藩留下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知道,他總結了6個看人的細節,看懂的人能輕易了解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不喜歡說話的人,要麼真的簡單,要麼深不可測前者很好理解,但後者什麼會有這樣的結論呢?我們常說: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 曾國藩識人術:「心術不正」的人,身上有三個特徵,儘量遠離
    在清朝的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李鴻章會做官」他不僅能文能武,善於窺視人心,最重要的是他的「相人之術」,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判斷出一個人的品性。曾國藩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人生在世,要借他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業。除了要交高人,還要學會遠離那些拉低你層次、消耗你能量的損友,要敬而遠之曾國藩識人術說: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3點就可以了。如何辨別君子與小人?
  • 曾國藩:將來有出息之人,多半有這4種「福相」,看看你有沒有
    我們都知道曾國藩,能文能武,能手寫文章,也能武平戰亂。但你們知道嗎?曾國藩還會「看相」?相傳,他有一套獨家的識人秘技,一個人站在他面前,他能判斷出這個人是否有出息,能否擔當大用。如果一個人身上有多半有這4種「福相」,將來必有出息。「福相」一:謙卑含容古語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再聰明的人,都有不知道的事情。懷著謙卑包容的態度向他人請教,受教的是自己。
  • 曾國藩相人口訣,白話文翻譯,收藏閱讀!
    靈遁者相學書籍《相觀天下》在靈遁者淘寶有。可見曾國藩注意平時與人接觸時「相人」,在日常軍政生涯中積累了很多經驗,有關傳聞甚多,並稱有《 冰鑑 》之類。最可信的是,他在同治四年十一月十三日日記中寫道:因憶昔年求觀人之法,作一口訣。這個口訣就是識人口訣,也可以說是曾國藩對相人術的總結,其中有的內容顯然超出傳統相人術的範圍,而融入一些新的考察、觀察人的方法。
  • 曾國藩教你「吃飯識人」,飯桌上如果有這種行為,其人萬不可深交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曾說過一句話:「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曾國藩的識人之術實在是強大到可怕,他在與一個陌生人見一兩次面以後,觀察其外貌舉止,行為細節,就能知曉此人品性如何,是否可結交,適合擔當何職位。
  • 曾國藩:境界高的人,有兩大貴相,兩大福相
    眾所周知,曾國藩識人的本領甚是厲害,往往初次見面,他就能初步判斷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甚至未來能否成大器。 曾國藩曾在日記中寫下過四句話,我們可以從中了解他的識人之術: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 這四句話,分別從做人和做事的角度,說明一個人的修養和處世態度對於自身命運的重要性,道出了人生的四大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