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村產業扶貧助農增收致富

2020-12-18 人民網貴州頻道

碧江區和平鄉龍魚村依託產業扶貧,成效顯著。該村自2014年以來,累計投入扶貧資金243萬元,先後新建了花卉苗圃和蔬菜種植基地、生豬代養場、蛋雞養殖場、標磚廠。去年產業分紅16.5萬元,覆蓋貧困戶165戶,戶均分紅1000元。另外有96戶享受「特惠貸」480萬元,投入錦投公司分紅34.56萬元。產業分紅+務工收入,不僅讓該村貧困戶擺脫了貧困,還逐步過上了富裕生活。

目前,該村13個村民組除一個組整體搬遷外,已實現「組組通」道路全部硬化;安裝太陽能路燈235處;新建環保垃圾池15個,安裝公共垃圾箱65個,發放生活垃圾桶776個;全村均用上了安全飲用水。「五改一化一維」開工746戶,已完工741戶。易地扶貧搬遷31戶116人。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貧困戶享受教育資助的68戶114人。全村無一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因貧輟學。208戶貧困戶705人參加了新農合,實現全覆蓋。危房改造完成了18戶。扶貧與低保兩項制度銜接,全村建檔立卡低保戶52戶,已脫貧46戶;五保戶10戶,已脫貧五保戶9戶。

2014年,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8戶705人,截至去年底已先後脫貧了191戶,634人。現有17戶71人未脫貧。

村主任李昌發信心滿滿地說:「我們這裡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離城又近,下步要依託生態優勢發展鄉村旅遊。並把原有的水電站維護保養好,恢復和建設好已有的小型水利設施,讓它們更好地為產業發展、農民增收服好務,進一步鞏固壯大產業發展,讓村民有長期穩定的經濟收入,同時做好村民團結、教育、衛生、健康和樹文明新風等方面的工作,防止因病、因故返貧。」(蒲召福)

來源:銅仁日報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相關焦點

  • 雲南省江城縣夯實產業助農增收
    日前,普洱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公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綜合貧困發生率、脫貧人口錯退率等均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擬申請開展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  作為全省深度貧困縣之一,江城縣以2019年脫貧摘帽為目標,強化「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堅持目標導向、質量導向,全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
  • 雲南景谷: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
    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近年來,雲南景谷縣依託景谷興邁農業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專業合作社+村委+科研單位+基地+農戶」的模式,產業化發展魔芋,魔芋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和村民增收致富的重點產業,帶動作用明顯可見。
  • 兩個貧困縣的金融扶貧路:致富學校拔窮根 產業扶貧助增收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參加由福泉農商行舉辦的「金融夜校」活動後,他聽到信貸員講解人民銀行「扶貧再貸款」政策,萌生了再次創業的想法。2010年,福泉農商行為王華銀髮放了2萬元低利率農戶信用貸款,助他事業起步。2016年,他又在福泉農商行10萬元扶貧再貸款資金支持下,創辦福泉市華銀養殖場。
  • 黑龍江富錦:「扶貧牛」助農增收
    近年來,為保障貧困群體持續穩定增收,黑龍江省富錦市長安鎮探索「合作社+貧困戶」增收路子,通過發展代養扶貧牛項目來促農增收,動員32戶貧困戶入股成裕養牛專業合作社,通過抱團養牛助農增收。
  • 中牟縣「拼多多」產業扶貧項目啟動 脫貧增收駛入快車道
    省扶貧辦社會扶貧處副處長崔海成,省扶貧基金會理事長王秦、秘書長陳利濤,以及中牟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書立,縣農委副主任、扶貧辦副主任王建領,刁家鄉黨委書記姬會傑,「拼多多」助農戰略委員會副總裁周擎天、秘書長周賢等參加了活動並為項目揭牌。刁家鄉汴家村品種桃樹種植項目佔地531畝,擬投資350萬元,種植優質油桃、水蜜桃、黃桃、蟠桃等20餘個桃樹品種。
  • 多元化產業助農增收
    據黔東南日報消息:近日,走進丹寨縣龍泉鎮馬鞍村的壩區產業示範基地,一串串精品葡萄掛滿枝頭,一個個吊瓜爬滿瓜藤,百合朵朵盛開,百合花香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 「現在看這片壩區有模有樣,誰知我們村為此付出多少汗水……」馬鞍村黨支部書記劉天富一語道出了村裡發展產業的艱辛。
  • 組圖|福建漳平:花木產業助農增收
    新華網 肖和勇 攝    新華網福州9月23日電(劉默涵 肖和勇)在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鎮西山村,花木產業與觀光農業有機結合,成為當地花農增收致富的新亮點。    在西山村,成立於2013年的十裡花街花木合作社苗木基地達2100畝。近年來,合作社不斷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擴寬新銷路,提高了花木種植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 晉中市消費扶貧聚人氣 助農增收奔小康
    太谷展區內的消費扶貧專櫃,各類農副產品琳琅滿目。記者 史曼菲 攝營養健康的蔬菜、鮮嫩欲滴的葡萄、顆粒飽滿的五穀雜糧……在晉中市第二屆現代農業博覽會太谷展區的消費扶貧專櫃前,各類農副產品琳琅滿目,前來參觀諮詢購買的人絡繹不絕。「我們這裡晝夜溫差大,穀子生長周期長,小米色澤金黃,米油厚、品質高。」
  • 以產業為引領 助群眾增收致富
    原標題:以產業為引領 助群眾增收致富   12月22日,副市長周正英到遠安縣洋坪鎮百井村調研脫貧攻堅
  • 消費扶貧生活館:「線上+線下」助農增收
    紅網吉首站12月10日訊(記者 石豔)12月8日,吉首消費扶貧生活館正式啟動,聚齊全市優質農特產品,通過「線上+線下」的運營模式擴大銷售範圍和渠道,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吉首市領導谷綱要、黃承業參加啟動儀式。
  • 拓寬扶貧產品銷路助農增收
    原標題:拓寬扶貧產品銷路助農增收   「我今天賣了3600斤蘿蔔,每斤0.7元,掙了2520元,沒想到能賣這麼快,價還這麼高。」
  • 白鳳烏雞助農增收致富
    原標題:白鳳烏雞助農增收致富 符皓 攝   貧困戶勇當帶頭致富「領頭雁」   吉樂村委會石頭田村民小組許光能家的山林地裡,一群白鳳烏雞在樹叢中悠閒覓食,健壯的體態和四周綠色的環境,都被安裝在高處的攝像頭實時傳送到消費者手機裡。   這個50出頭的農家漢子,一個人照顧著精神殘疾的妻子,又要供兒子讀書,一度為頭上的貧困帽子犯過愁。
  • 堅持助農增收為根本,天天鮮米疫情期間收購稻花香水稻助力產業幫扶
    來源標題:堅持助農增收為根本,天天鮮米疫情期間收購稻花香水稻助力產業幫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仍是國家和人民的頭等大事 。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細微嚴謹和艱苦努力下,我國防控疫情形勢持續性向好,各項防控工作也取得階段性成效,各地區生產生活秩序也加快恢復。
  • 芬香新經濟模式,獲重慶永川區政府「扶貧助農公益平臺」授牌認可
    5月19日,在2020「中國旅遊日」重慶分會場重慶永川區縣領導直播帶貨活動的現場,芬香社交電商被重慶市永川區政府授予「扶貧助農公益平臺」榮譽,永川區委領導對芬香等電商平臺助農惠農、助力鄉村振興的系列成績給予高度認可和肯定。
  • 寧強發展中藥材15萬畝助農增收致富
    寧強發展中藥材15萬畝助農增收致富時間:2016-11-25 17:27:27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吳天文 吳梓麗編輯:依據這一優勢,該縣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把中藥材確定為興縣富民的主導產業之一,在政策、資金、技術上給予重點扶持。主抓中藥材產業的縣科技局每年都要及早落實中藥材產業發展任務,並成立了縣中藥材協會、中藥材開發公司、中藥材營銷公司。
  • 那羅村:中藥材種苗繁育助農增收
    近日,筆者在鐘山區汪家寨鎮那羅村1000萬株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了解到,依託當地獨特的氣候、土壤條件,那羅村引進貴州鑫禾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白芨、滇黃精、滇重樓等中藥材種植,因地制宜培育發展特色產業,進一步拓寬了當地村民增收渠道。
  • 河北阜城縣崔家廟鎮變特色產業為富民產業助農增收
    盛夏的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崔家廟鎮,處處湧動著活力、顯露著生機:成片的高粱長勢喜人、桌球大小的冬桃掛滿枝頭……每一片土地都在「彈唱」著特色產業助農致富的美妙樂章!近年來,崔家廟鎮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發展特色產業,構建起以高粱、冬桃、剪紙、密植梨等為主的特色產業體系。
  • 吳堡縣精準發展艾草產業助農增收
    小小一株艾草經歷種植、採收、加工的「神奇之旅」後,正在成為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點草成金現任吳堡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薛利民10多年前患上老寒腿,久治不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嘗試用艾草治療,結果收到奇效,從此與艾草結下了不解之緣。
  • 買點土特產就是助農增收 復盤2019貴州消費扶貧
    如何抓住本省消費者,讓更多省外消費者通過電商購買本地農產品助農增收?且看復盤消費扶貧,貴州電商人在行動。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李曉芳)現如今扶貧方式多種多樣,只有政府部門在參與扶貧嗎?那可未必,「消費扶貧」就算沒聽過說不定你早已參與其中。在學校、單位、商超或者通過電商消費來自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產品與服務,你就已經在助力扶貧了。
  • 淮南:消費扶貧「小集市」 助農增收「大平臺」
    淮南:消費扶貧「小集市」 助農增收「大平臺」 2020-10-20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