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南景谷: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
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近年來,雲南景谷縣依託景谷興邁農業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專業合作社+村委+科研單位+基地+農戶」的模式,產業化發展魔芋,魔芋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和村民增收致富的重點產業,帶動作用明顯可見。
-
河北灤州:特色種植助農冬閒增收
新華社照片,唐山(河北) ,2020年12月18日 河北灤州:特色種植助農冬閒增收 12月18日,河北省灤州市榛子鎮水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在大棚內採收香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新華社照片,唐山(河北) ,2020年12月18日 河北灤州:特色種植助農冬閒增收 12月18日,河北省灤州市榛子鎮水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在大棚內採收香菇。
-
組圖|福建漳平:花木產業助農增收
新華網 肖和勇 攝 新華網福州9月23日電(劉默涵 肖和勇)在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鎮西山村,花木產業與觀光農業有機結合,成為當地花農增收致富的新亮點。 在西山村,成立於2013年的十裡花街花木合作社苗木基地達2100畝。近年來,合作社不斷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擴寬新銷路,提高了花木種植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
雲南省江城縣夯實產業助農增收
江城縣緊緊圍繞精準脫貧,夯實產業基礎助農增收。堅持產業進村、覆蓋到戶,累計投入產業扶貧資金4.58億元,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和脫貧產業,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120餘萬畝,實現農村人口人均12畝以上,實現扶貧由「輸血」向「造血」的轉變。一批龍頭企業帶動貧困群眾走上了致富路。中澳農科公司帶動16205戶農戶種植堅果,其中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2812戶11613人,全縣堅果種植面積達24萬畝。
-
吳堡縣精準發展艾草產業助農增收
小小一株艾草經歷種植、採收、加工的「神奇之旅」後,正在成為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點草成金現任吳堡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薛利民10多年前患上老寒腿,久治不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嘗試用艾草治療,結果收到奇效,從此與艾草結下了不解之緣。
-
那羅村:中藥材種苗繁育助農增收
近日,筆者在鐘山區汪家寨鎮那羅村1000萬株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了解到,依託當地獨特的氣候、土壤條件,那羅村引進貴州鑫禾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白芨、滇黃精、滇重樓等中藥材種植,因地制宜培育發展特色產業,進一步拓寬了當地村民增收渠道。
-
紅河屏邊白河鎮:生態轉型助農增收
近年來,紅河州屏邊縣白河鎮堅持走生態轉型助農增收之路,逐步通過發展芒果、檸檬、荔枝等木本作物種植,替代傳統的香蕉、菠蘿等草本作物種植,探索出一條兼具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可複製、可推廣的助農增收之路。之前,這裡一直以香蕉種植為主要產業,但近年來病害嚴重影響了香蕉收成,加之香蕉種植對生態破壞較大,易造成水土流失,產業轉型勢在必行。為了擺脫困境,大水村黨支部書記顏亨燦帶領當地種植大戶到廣西、廣東等地考察產業轉型路子。期間種植戶們發現廣西適合種芒果、檸檬的地方氣候、土壤和大水村接近,並且大水村的光照條件更加適應芒果生長。
-
黔東南州丹寨縣興仁鎮推進藍莓產業高效發展 助農增收
摘要:近年來,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興仁鎮全力推進藍莓、茶葉等壩區果蔬產業高效發展,助農增收。興仁鎮搶抓時節,黨員幹部帶領群眾開展吊瓜種植。據悉,今年該村預計通過發展吊瓜種植帶動600餘人就地務工。
-
【新華社】牡丹江林口:大鵝養殖助農脫貧增收
【新華社】牡丹江林口:大鵝養殖助農脫貧增收 2020-08-13 21: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新春走基層】舉目千山綠 大地茶飄香——巴南茶產業助農增收
近年來,巴南實施「公司+基地+茶葉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發展模式,與農戶形成利益聯結,助農增收。 當地龍頭企業重茶集團按規定每年將公司利潤的5%作為紅利分配給茶農。今年的紅利總額為25萬元,200多戶參與分紅,社幹部朱德勝是其中之一。
-
堅持助農增收為根本,天天鮮米疫情期間收購稻花香水稻助力產業幫扶
來源標題:堅持助農增收為根本,天天鮮米疫情期間收購稻花香水稻助力產業幫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仍是國家和人民的頭等大事 。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細微嚴謹和艱苦努力下,我國防控疫情形勢持續性向好,各項防控工作也取得階段性成效,各地區生產生活秩序也加快恢復。
-
黑龍江富錦:「扶貧牛」助農增收
近年來,為保障貧困群體持續穩定增收,黑龍江省富錦市長安鎮探索「合作社+貧困戶」增收路子,通過發展代養扶貧牛項目來促農增收,動員32戶貧困戶入股成裕養牛專業合作社,通過抱團養牛助農增收。
-
雲南屏邊:白河鎮走生態轉型助農增收之路
種植木本作物 供圖近年來,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邊苗族自治縣白河鎮堅持走生態轉型助農增收之路,逐步通過發展芒果、檸檬、荔枝等具有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木本作物種植,替代傳統的香蕉、菠蘿等草本作物種植,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圍繞綠色生態抓好產業發展,圍繞產業發展助農增收,探索出了一條兼具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可複製
-
【網絡公益項目】遵化「板慄直播基地」助農增收
【網絡公益項目】遵化「板慄直播基地」助農增收 2020-12-03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北獻縣啟動建設永業科技服務體系助農增收
河北獻縣啟動建設永業科技服務體系助農增收—— CCTV-7《科技苑》2014科技大篷車下鄉活動走進河北獻縣同時,本次活動同步啟動永業現代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在河北地區的全面建設,從農業技術到現代農業觀念系統地豐富了科技大篷車的助農內容。
-
威坪鎮德堯白桃「雲採摘」直播活動助農增收
威坪鎮德堯白桃「雲採摘」直播活動助農增收 2020-07-22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充「體彩+公益」助農增收「益」起聚力走進白堡村
四川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南充分中心莊林致辭2020年12月2日,四川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南充分中心、南充市網際網路聯合會、南充市運動協會和南充市戶外公益協會攜手開展了南充「體彩+公益」 脫貧攻堅、助農增收「益」起聚力走進白堡村以購代捐助農活動。
-
海鹽縣創新實施美麗經濟培育行動助農增收
今年以來,海鹽縣創新實施美麗經濟培育行動,以促進農民增收為落腳點,厚植產業,豐富業態,創新運營,加快推進農旅融合發展。今年以來,全縣已接待鄉村遊客量近28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6億元,同比增長13.7%;前三季度,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64元,同比增長5.2%。
-
產業「春筍」助農增收!白沙打安鎮雷公筍種植面積擴大至140餘畝
白沙打安鎮雷公筍種植面積擴大至140餘畝產業「春筍」助農增收海南日報訊(記者曾毓慧 通訊員王昭 鍾起鑫)近段時間,在白沙黎族自治縣打安鎮可程村雷公筍標準化示範種植基地,一株株雷公筍又迎來了新的採摘期。2017年4月,打安鎮將全村4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雷公筍扶貧產業中,並在可程村整理出50畝土地,鼓勵大家積極發展雷公筍標準化種植產業。「企業承諾以不低於市場價的標準,全部收購。」
-
春茶採摘正當時 助農增收路上茶飄香
王國清介紹,該合作社通過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了平馬居委會5個組的400餘戶農戶600人就業增收。常年在基地務工的當地村民韓秀雲就是受益者之一,她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當地茶葉種植規模的不斷壯大,當地群眾利用「土地流轉得到租金、就近務工得薪金」等方式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我們在這採茶,錢也掙了,還可以照顧家人,比在外地打工要方便些,一天能掙百把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