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現目紅眼赤、咽喉幹痛、鼻腔熱烘、口乾口臭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狀,中醫認為是「上火」了。
不管是什麼器官上火,都要大量喝水(就是不上火也要多喝水!),最好加點蜂蜜,蜂蜜滋陰非常好。
再就是晚上泡泡腳,搓雙腳各100下,點按湧泉穴,這樣可以起到心腎相交,陰陽平衡的作用。
上火了,如果知道是那個器官上火了,有針對性的治療,當然效果會更好!
★不同的「火」在舌頭上的表現也不一樣。
經常聽見別人說,昨天失眠,八成是上火了;今天口腔潰瘍,肯定上火了;昨晚睡到出了好多汗,八成也是上火了。
感覺什麼都能和上火扯到一塊去,咋回事啊?其實日一共有4把「火」。這4把「火」分別是肝火、胃火、肺火、心火、。那就要有人問了:這麼多火,我怎麼分的清?
別急,下面馬上告訴你。
肝火
肝火表現為頭痛頭暈、耳鳴、眼乾、口乾舌燥、口苦口臭、兩肋脹痛、睡眠不穩、身體悶熱、舌苔增厚。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調整情志、穩定情緒非常重要,焦躁情緒會火上澆油,保持心情舒暢有助於調節體內的火氣。睡眠不夠或是睡眠質量不好,也會造成肝火上升。
調理方法:對於肝火旺盛的人來說,龍膽瀉肝湯是個很好的調理方子。
龍膽瀉肝湯;清熱劑,具有清臟腑熱,清瀉肝膽實火,清利肝經溼熱之功效。主治肝膽實火上炎。
胃火
胃火多表現為胃部灼熱疼痛、腹脹、口乾口臭、大便稀爛、便秘、牙齦腫痛、胃口不好等。
其次,胃火還分虛實。
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腹脹、舌紅、少苔;
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幹硬。胃火,即是胃熱。
對於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厚味等飲食不當引起的火氣,中醫都稱之為胃火,通常是由溼熱、食滯兩方面原因造成。
調理方法:中醫認為,胃火調節應當遵循清熱、清滯的原則,要飲食節制,並且適當注意口腔衛生。可以黃連清胃丸進行調理。
黃連清胃丸:具有清胃瀉火的作用。用於口舌生瘡,牙齦腫痛,胃熱牙痛,暴發火眼。對於胃火旺的人,還是比較合適的。
肺火
肺火的表現症狀為咽幹疼痛、咳嗽胸痛、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口鼻乾燥、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冬季固然寒冷,但人們穿衣多、住房暖、活動少、飲食所含熱量偏高,體內容易積熱,故冬季也會時有肺火顯盛的現象。
調理方法:養陰清肺糖漿具有養陰潤肺,清熱利咽。用於咽喉乾燥疼痛,乾咳、少痰或無痰。比較適合肺火旺盛的人。
除肺火,也可用呼吸咳嗽洗肺法,通過深呼吸和主動咳嗽,幫助呼吸道排出分泌物,增強免疫力。
可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反覆進行吸氣呼氣,儘量排出肺內氣體,另外每天主動咳嗽幾下,也是積極的保護性反射動作,能有效清潔肺部。
心火
心火表現症狀為心煩急躁、面赤口渴、心中煩熱,失眠、便幹尿血、口舌生瘡、肌膚瘡瘍。
心火也分虛實兩種:
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
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心火上升可引起口腔疾病。中醫提醒需要控制情緒,減少緊張,少生心事煩事。尤其是減少思慮那些遲延不決、處理繁雜、涉及眾多人際關係的煩心事,以免心火氣盛,誘發心腦疾病。
總結
總結一下就是肝火失眠、胃火燥熱、肺火咳嗽、心火潰瘍。
調理方法:
舌尖紅:心火
夏主心,因此夏天心火會旺!
如果舌尖紅,伴有煩躁、口乾、口舌生瘡、睡眠不好做惡夢、手足心熱、盜汗小便赤熱發黃、大便乾等症狀,就可能是心火。
解決方法:酸棗仁茶,按揉或艾灸大陵穴降心火。
舌兩側紅:肝火
有肝火時,舌質也是紅的,但主要集中在舌的兩側,此外還有:性急易怒、失眠、頭暈目眩、面紅眼赤、口苦口乾、耳聾耳鳴、舌苔黃薄、胸脅痛、大便乾結、乳頭痛癢、月經提前量大。
解決方法:喝菊花茶,按揉或艾灸太衝穴降肝火。
舌前半部分紅:肺火
肺火表現為臉有癤子、鼻乾咽幹疼痛、咳嗽胸痛、乾咳無痰或痰黃而黏、睡眠不好、舌頭前半部分紅;
清肺熱的一個好方法就是生吃幾個白蘿蔔;吃梨也有清肺熱、潤肺的作用。還要通腹氣;這時早晚各揉腹一次,每次5分鐘。
解決方法:喝金銀花茶,按揉或艾灸大魚際穴降肺火。
整個舌頭紅:胃火
胃火重表現為:煩熱胃痛、口渴口臭、牙痛、牙齦腫爛、牙宣出血等、想喝涼水、容易餓、整個舌頭比較紅,(有時舌紅苔黃,黃色把紅色覆蓋了)就是胃火的表現。
解決方法:桑杞飲茶,按揉或艾灸內庭穴降胃火。
舌紅少苔
如果舌紅少苔,腰酸膝軟、發脫齒搖、口乾、耳鳴,有時睡眠不好等,可能是腎陰不足。如果在這個基礎之上熱擾心神,出現心煩、盜汗、手腳心熱,多是陰虛火旺的表現。嚴重者舌頭更紅,沒有苔或少苔,可能是一層薄薄的黃苔,表明有熱出來了。
解決方法:喝蜂蜜菊花茶,按揉或艾灸照海穴。
寫在最後
上火這個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因為大部分的上火,過幾天都會自愈,沒啥大事。但是有一部分人上火可能會因為體質或者其他病症的存在,誘發一系列的疾病,這個是需要牢記的一點。
因此,古人的攝生之道之一便是安心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