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有沒有發現這種現象,有的孩子不管在家裡還是外面,都很會說話,討人喜歡;有的孩子在家裡和誰都能聊得來,但是一到外面就害怕,不願意和別人溝通;還有的孩子和不熟悉的人呆在一起會感覺很不自在。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孩子的溝通能力也差別很大。溝通能力是孩子一項很重要的能力,但是溝通能力不是天生的,後天有很多的因素會影響,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成為一名交際達人呢?
一、帶孩子嘗試新的活動
經常帶孩子外出,參加一些新的交際活動,比如學校組織的活動,好朋友的生日會等,這對提高孩子溝通能力有很大幫助。但是當孩子對活動不感興趣,感到焦慮不願參加的時候也不要離開,陪伴在孩子身邊,不要讓孩子覺得無助,讓孩子慢慢適應。也可以在活動前先帶孩子熟悉一下環境,讓孩子提前適應一下。
二、經常鼓勵孩子
當孩子不願表現自己,覺得害怕的時候,可以陪著孩子在一旁先觀察大家都是怎麼玩的,告訴他怎樣玩,鼓勵孩子他也會很棒,也會玩的很好,等著他想玩了再陪著他一起參加。要讓孩子知道,沒有人要求他必須馬上參加到活動中,這樣孩子才會安心,對活動也不再排斥。
三、經常表揚孩子
孩子都是很敏感的,爸爸媽媽如果表現出失望,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信心,要經常找到孩子值得表揚的事情,真心的鼓勵孩子,孩子就會很高興,也更有動力。
四、適當給予獎勵
獎勵也是鼓勵孩子的一種方式,對孩子行為有促進作用的。適當的獎勵能提高孩子積極性,孩子會更加努力克服困難,挑戰自己。
五、多陪伴孩子,多溝通
家長的陪伴能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更願意去與別人交往。在與孩子的溝通中也能發現問題,及時給孩子指導和建議,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做得更好。
溝通能力好的孩子有著非一般的魅力,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讓孩子成為社交小達人,更好地進入社會和適應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