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這可能是你在育兒道路上,親手挖的「坑」

2020-12-13 逗兒媽媽

逗兒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曉曉快三歲了,由於爸爸媽媽常年在外打工,她從一出生就跟著奶奶在老家生活,對父母很是陌生,春節短暫的幾天團聚,也沒法培養與父母的感情。奶奶年紀大了,精力也跟不上,平時多半是打開電視讓曉曉看,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很乖,不哭鬧。

奶奶曾經還感嘆過:這才幾個月大的孩子就喜歡看電視,看來電視真是一個好玩意!所以曉曉就是在看電視中長大的。這次父母回來,發現快三歲的孩子,好像除了電視,對什麼也不感興趣,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孩子說話還不利索,完全沒辦法表達自己簡單的需求。家裡人這時才開始慌神,原來孩子每天安安靜靜地看電視,並不是好事,反而害了孩子,都快三歲了,還不會表達。

一、語言表達能力強,對孩子的未來有哪些優勢

1、性格更開朗

其實,我們從身邊就可以發現,表達能力強的孩子更受歡迎,他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哪怕是孩子之間鬧矛盾,表達能力強的就會少受委屈,大家都喜歡表達能力強的孩子,得到大家的誇讚,他就會受到鼓舞,自然性格就會更開朗。

2、會獲得更多的機會

表達能力強的孩子會更受歡迎,他身邊良好的氛圍,也會讓他更自信,他憑藉自己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會為自己贏來很多的機會,機會越多嘗試的也就越多,成長得更快,這一定是良性循環,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3、人際交往能力更強

人與人的交往依賴的就是表達能力,表達能力好的孩子,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也就自然比一般孩子要強,這會讓他在人群中顯得更加的出色,這種優越感更利用他性格的養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會讓他開闊視野,他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也會越來越包容。

在當今的社會中,語言表達能力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所佔的優勢,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會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同時它也是思維方式的一種表現形式,一個孩子的表達能力越強,他的思維也就越敏捷,會在人群中更受關注,這能促進他更好的成長。

二、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跟父母的行為息息相關

1、父母不重視

有些父母不太重視孩子的陪伴與教育,他們的思想還停留在上古時期,覺得孩子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都是命中注定的,那更別說去花時間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了,有時候都難得跟孩子說上幾句話,任由孩子野蠻生長,這些做法都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2、父母過於溺寵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有些更是受到父母的溺寵,孩子的每一項需求,家長都提前準備好了,孩子根本沒有表達的機會,語言能力是一種輸入與輸出的,沒有大量的輸出,就缺少了實踐,時間一久,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自然就發展緩慢。

3、少於外界溝通

有些孩子出生後,父母忙於工作,由老人負責照顧,他們的育兒方式比較傳統,可能覺得孩子小,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根本不需要交流,也很少把孩子帶出去與外界交流,這種看似沒有「毛病」的育兒方式,其實存在了很大的問題。

語言表達能力,也不全然是天生的,孩子從咿呀學語到會表達,是一個不斷地模仿和觀察的過程,長時間的積累下孩子才能流利地表達,而有些父母卻往往忽略了平時的積累,以為到時間了,孩子自然就會開口說話,等孩子真要說話時,才發現比起同齡的孩子,他已經落後了,所以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要從娃娃抓起。

三、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1、從小重視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父母一定要重視,從胎兒抓起,當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平時要多跟他互動交流,孩子出生後,更加不能馬虎了,每天跟孩子互動,眼神和語言的交流極其重要,是促進孩子模仿的開始。

2、注重閱讀

語言的表達能力是需要不斷的積累,所以要注重孩子的閱讀,每天固定一個時間,為孩子讀讀詩歌,繪本,看似什麼都不懂的嬰兒,其實只要父母懂得堅持的力量,一定會收穫滿滿,不僅悄悄地為孩子養成了以後讀書的好習慣,更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當孩子開口說話時,他會比一般的孩子更會表達。

3鼓勵孩子多交流

每天帶著孩子去外面走走,看看不同的風景,這樣可以刺激孩子表達的欲望,多把孩子帶到同齡的夥伴中,鼓勵他多與人溝通,孩子學語言的過程,就是不斷重複的過程,大量的學習再加上大量的練習,當然,這都離不開父母的陪伴與鼓勵,日積月累,孩子慢慢就會表達了,當他發現自己所表達的得到了回應與理解,他會非常的喜悅,這就能更好的鼓勵他去多表達,多練習。

每個孩子都是一棵小樹苗,只有用心呵護,給他足夠的養分與陽光,他們都會長成參天大樹。孩子的語言能力,自然也是需要耐心培養的,哪怕有些孩子在語言上面有些天生的弱勢,但只要父母肯花時間,耐心的培養,都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當孩子出現表達能力差時,父母不要責怪孩子,而是應該檢討一下自己,在孩子語言發展階段有沒有引起重視。

語言是孩子打開外界的鑰匙,所以,如果愛他,就請幫助他更好地利用這利器,來贏得更多的機會。與其羨慕別人家孩子,不如好好地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

各位寶爸寶媽們,你們孩子良好的表達能力,都是如何培養的呢?在孩子的語言發展階段,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希望有經驗的你們分享寶貴的經驗,讓新手爸媽們少走彎路,謝謝大家!

我是逗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相關焦點

  • 語言能力意義重大,家長從這幾方面著手,提高孩子表達能力
    文/苗媽育兒說古希臘著名學者德謨克裡特說過:要是人信服,一句言語常常比黃金更加有效。幾千年前的古人,就明白了語言能力的重要性,在現在社會中,表達能力更是在工作、學習甚至是家庭生活中發揮者重大的作用。不僅是工作,哪怕是我們去商場買一件衣服,去飯店點菜,語言無時無刻都圍繞著我們每一個人。而一個擁有出色語言表達能力的人,和別人的交流必然也會更加的順暢。2、提升人的自信心一個語言能力良好的人,在和人的交流過程中肯定會更加的自信和更有說服力。
  • 如何培養一個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
    舅媽一看見她就逗她:「嘿,楚楚,我一看見你,我的心裡就可開心了!」楚楚知道舅媽是在學她說話,就一扭身:「Oh,No~~我要running了~」 她變成了一個語言豐富、表達流利的小話嘮。 有人問我:你是怎麼培養她的呢?
  • 孩子說話支支吾吾,是邏輯能力差的表現,三步鍛鍊孩子大腦發育
    關於培養孩子的種種能力中,邏輯能力是最不被家長重視的,但是邏輯能力對於孩子的發展卻是至關重要的。孩子在上小學之前,邏輯能力的差距並不是很明顯,當他們上了小學之後,我們會能發現學習好的孩子恰好是那些邏輯能力高的孩子。
  • 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想提高孩子表達能力,「大腦整理術」很重要
    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在表達時候用很多句來鋪墊最後要說的內容,這可能是孩子們的「大腦邏輯思維」還不夠強。我們不妨學習大腦整理術,以此來幫助孩子整理邏輯思維,讓孩子在說話時大腦能夠更加清晰。一、孩子說話沒重點,很可能是大腦信息歸類出了問題孩子在語言表達時候,需要信息輸出,這個過程中大腦是在思維運轉,孩子一直處於思考狀態,所以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一方面是語言表達能力欠佳,常常一句話連結不起來,斷斷續續,同時孩子在表達時大腦也在思考。
  • 羨慕別家孩子說話早,表達能力強?做好這幾點,你的孩子也可以
    二、從十個月開始進行親子閱讀,並且一直堅持到現在研究表明,孩子三歲前大腦的發育可以完成成人的80%。當孩子幼小時,某方面啟蒙的越早,那麼大腦在這方面的發育就會更完善,語言更是如此。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首先是通過大量的聽,到一定的積累後,慢慢的說出單個的字,再到說出疊字,如爸爸,媽媽,再到後來能說出簡單的句子,到最後可以說出長句子的過程。想讓孩子早早的開口說話,我們就需要給孩子足夠的語言輸入量,親子閱讀便是讓孩子獲取更多的語言能力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了。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發育遲緩,大多是父母犯了如下錯誤,儘快改
    但現在這句話卻被誤用了,很多父母把它用在說話晚的孩子身上,並深信不疑:「說話這件事是遺傳,說話晚沒關係,大了就都會說了。」可未必如此,孩子說話晚除了遺傳和環境刺激等正常原因外,可能還表明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發育遲緩,這可不是小事。
  • 4個方法,無口語、語言能力差的自閉症孩子也能溝通說話!
    AAC適用於任何一個無法用口語準確表達自己需求的人,如語言障礙者,漸凍人、自閉症患者、腦癱患者等等。不少自閉症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家長就著急要教小朋友發音,教詞彙,結果壓力之下,孩子的口語更出不來。只能焦慮求助言語治療師,「怎樣才能讓我的孩子學會說話?」
  • 父母要懂語言發展誤區,才能少踩坑
    可是這樣的表達方式還是被一些家長予以否定,比如ELLA就是一個公開代表,她本人後面也說現如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明顯優秀於同齡人,這也是減少"兒語"影響的作用。 在節目播出後,很多家長們也有圍繞"兒語"的使用展開討論,支持和反對者都各有各的看法,仔細一聽也確實都有道理。
  • 孩子「嘴笨」表達力差是天生的?抓住語言敏感期,孩子變成巧嘴娃
    我們通常形容這種表達能力差,詞不達意,描述不清楚的孩子「嘴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認為,孩子「嘴笨」點沒關係,長大慢慢就好了。比如,帶孩子下樓玩,就可以問他想去哪兒玩,都帶哪些玩具,還需要帶哪些物品。引導孩子思考,引導孩子描述,多表達,鼓勵孩子用儘可能多的詞彙來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 這樣做,提高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
    A2專家回答:寶寶月齡小,餵養上不需要特意限制時間、次數和量。建議媽媽按需餵養,寶寶想吃就吃。寶寶1個小時吃1次很有可能是上一頓奶沒有吃飽,或者一直以來就養成了吃零碎奶的習慣。這是為什麼呢?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 14個月萌娃語言能力超強,在家這樣教0-3歲寶寶語言能力突飛猛進
    14個月萌娃會說60多個詞語了,語言能力超強,在家這樣教寶寶語言能力「突飛猛進」。教0-4歲寶寶學說話一定要分階段掌握技巧。每個孩子發育不同,說話早晚也不同,說話要的孩子不一定更聰明,但說話早代表孩子語言能力發育好,會影響行為動作,也會增強孩子表達的自信心。
  • 孩子3歲仍說不清話?媽媽要用「媽媽腔」,帶孩子感受語言的魅力
    王女士的女兒諾諾今年3歲了,和諾諾同齡的小區內其他的小朋友都去上幼兒園了,但是王女士一直沒送女兒去上學。因為王女士發現自己的女兒語言表達能力不太好,女兒現在在家跟家人溝通的時候,發音都不怎麼清晰。如果去了幼兒園,會不會因為語言表達能力太差而受委屈?
  • 孩子聽課很認真卻學不好?「聽覺注意能力」差,對學習影響大
    孩子聽課有的時候並不是想東張西望,但是總是會不自覺的聽著聽著就容易分散注意力,這是因為孩子"聽覺注意能力"比較差,家長要注意引導!在引導之前,先來了解一下人的"聽知覺"都有哪些方面。"聽知覺"又包括"聽覺注意力"、"聽覺辨別能力"、"聽覺記憶能力"、"聽覺系列化能力"、"聽覺混合能力"、"聽覺理解能力"這六個方面,而"聽覺注意力"是孩子接受信息的關鍵步驟。如果信息接受不完整,對大腦後續信息的加工是有很大影響的,因此,孩子總是認真學習但是學不好,關鍵的原因就是"聽覺注意力"差!
  • 6個月寶寶會叫「媽媽」,育兒專家:語言發育,這四點引導是關鍵
    如可以經常跟他們說一些問句,並適當停頓一下,等他們進行回答,雖然可能爹媽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是卻能激起孩子的表達欲,他們更想讓大人了解他們說的話,就會更快地學習說話,語言功能會發育得更好。而這些玩具的語言風格更貼近兒童的喜好,形狀和色彩也更受孩子偏愛,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力,對她們視覺和聽覺神經都會產生刺激,慢慢讓語言發育得更快,孩子說話能力就會更好。
  • 孩子幾個月才會喊媽媽?孩子的語言發展規律,與這3個因素有關
    孩子如果能夠聽懂父母傳達的信息,隨後就會根據自己的理解能力做出反應,與父母有一個正面的回應。隨著孩子對詞彙的接受以及詞語的理解,就會激發孩子開始想要表達自己。3、遺傳因素孩子說話時間的早晚還和父母有關,如果父母開口說話晚,孩子會受到遺傳同樣說話很晚,但這都是屬於正常現象。孩子說話早晚除了和遺傳有關,很大程度上都和父母平時的教育密不可分。
  • 孩子拼音讀字老出錯?父母心累孩子崩潰!做好語言啟蒙很重要
    在這個時候,父母們一定要抓住這個重要的時期來培養孩子對語言的興趣,對孩子進行適當的語言啟蒙,給孩子進行良好的語言啟蒙可以讓孩子在起跑線上快人一步。為什麼說語言啟蒙很重要呢?因為這關係到孩子的成長。語言能夠使孩子們更加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感情或者是想法,兩三歲的孩子可以說的話並不多,那麼他們也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一些需求和情感。如果對其進行一定的語言啟蒙,孩子們就能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也有助於父母針對孩子的需求和想法,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孩子閱讀能力差?用「CROWD」精讀方式,讓孩子輕鬆深入閱讀
    提升閱讀敏感度 大多數孩子之所以對於文字的渴望度不高,正是因為父母沒有真正讓孩子了解閱讀的重要性以及閱讀能為自己帶來的好處。 當孩子的閱讀能力不足時,他們也就不會喜歡上閱讀,這變成了一個死循環。
  • 親手給寶寶做禮物,比買的禮物更能表達愛
    1、手工製作的記事本這件作品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特別實用,送給孩子是一件很好禮物。這是一本媽媽親手製作的日記或記事本。這個可以用穿不下的牛仔褲改造,比如把口袋剪裁下來做裝飾。因為牛仔褲的口袋正好可以用作鋼筆和鉛筆的口袋,也可以再加上一些小碎花和絲帶,讓它看起來更漂亮,這是送給孩子的手工禮物。如果孩子已經上小學了,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做親子手工也是挺好的。這一款記事本,非常適合送給家裡的小學生孩子。我們可以買那些手帳內頁,再用印刷材料包起來,再用絲帶捆成一捆。
  • 語言發育遲緩讓孩子不會說話,這些問題你應該先了解一下
    作為一家屹立於市場十三年的語言機構,我們不斷會聽到送孩子來上課的家長們向我們抱怨孩子的笨拙和自己的含辛茹苦,在育兒之路上並沒有犯錯的他們不明白孩子為何會出現語言發育遲緩、大舌頭等等難纏的問題。只看到別人家孩子優秀,卻沒看到父母在背後的小心翼翼和辛苦付出,那你也就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兒了。
  • 早教能不能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答:可能家長會以孩子說話多少來判定孩子語言發育的好壞,但是從比較專業的角度來說,我們有專門的語言發育評估工具來評價孩子語言發育的水平。評價的內容包括孩子的詞量,還有語言的運用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交流態度、操作性項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