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大型回顧展登陸巴黎市立當代美術館

2021-01-20 藝術中國


曾梵志(巴黎市立當代美術館)大型回顧展現場 圖中作品為剛剛在香港拍的1.8億港元的《最後的晚餐》

 

一進入巴黎市立當代美術館,觀眾就會看到曾梵志為這次展覽特別創作的大型風景畫《無題》。從最新的一個系列「風景」開始,館長 Fabrice Hergott與曾梵志一起選擇了曾梵志在法國第一次大型回顧展的作品。

一個空間一個系列,是本次展覽為觀者預設的線路。按照這個線路,觀看者會不知不覺地深入曾梵志創作的歷程,而這並不是一般布置回顧展的方式。「主要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藝術家創作的不同時期: 對西方來說,曾梵志來自如此不同的文化世界,展現他的作品需要特別的方式」,策展人Francois Michaud說。作品連接西方和東方的文化,也是他不斷強調的。

在曾梵志面具與風景系列之間,有一幅名為《無題》的作品。「在西方人的眼中這幅應該被分類為『自動主義』 (automatisme), 畫中的線在爆炸」, 策展人Francois Michaud說。「可是,曾梵志的風景畫也回到一種實驗的代表形式: 非常抽象的線與很具象的部分融為一體,這是讓歐洲觀看者反思自動主義的第一個想法」。

展覽在策劃概念上被分類為五個主要的創作階段,每階段有其各自的題目: 從最新的風景畫開始, 到面具系列和再到藝術家早期受德國表現主義影響的醫院系列。這三個大系列中又鑲嵌了兩個過渡系列。

最後一個空間展示的是曾梵志最早的作品「醫院系列」。「曾梵志畫的肉的樣子, 人的肉體和人吃的肉感覺是一樣的, 活著和死去似乎已經不能區分」, 策展人認為曾梵志作品中兩面性的起源就在這兒。

關於本次策展理念,他還表示:進入到最後的空間,還不曾認識曾梵志作品的歐洲觀看者已經深入曾梵志的創作, 也慢慢開始了解和領會曾梵志作品的理念。看完展覽的觀眾為了離開展場,必會重溫整個展覽, 但這一次是從藝術家最早的作品開始,觀看經驗一定會完全不同, 角度也定有差異。

不了解中國的觀看者,在這種方式下,很多人應該會願意主動進入自己非常陌生的藝術創作。作為曾梵志在法國的第一次大型回歸展,此次展覽定會成功地吸進更多的人花更多的時間去面對曾梵志的作品。(趙立東)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智慧財產權。

相關焦點

  • 中國人來了:曾梵志作品登陸巴黎市立當代美術館
    已經是晚上8點多的晚飯時間,能夠讓巴黎人餓著肚子在巴黎當代藝術館排隊的預展,是這幾天法新社,Channel 5等歐洲媒體熱議的:中國人曾梵志的作品!「曾梵志還太年輕,這個展覽不合適稱為回顧展,但是這個展覽是我們準備了3年,包括了曾梵志早期,中期和近期的作品」,美術館館長的語氣是法國人讚美別人的方式,帶著點驕傲,但終究是敬佩。
  • 《徐冰:回顧展》將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臺北市立美術館將於2014年1月25日為國際當代藝術家徐冰主辦亞洲地區首度大型個展《徐冰:回顧展》,並邀請臺灣資深策展人暨藝評學者王嘉驥策展。展覽將持續子至4月20日。《徐冰:回顧展》是藝術家徐冰的國際首次回顧展,集結他自1975年以來,長達40年創作的重要代表性作品,包括1980年代早期行動藝術計劃與版畫、成名作《天書》與《鬼打牆》,1990年代《英文方塊字書法》、《蠶花》,到2000年以後多項重要作品計劃如《菸草計劃》、《地書》、《背後的故事》、《漢字的性格》等共20組件。
  • 臺北市立美術館將舉辦徐冰回顧展
    原標題:臺北市立美術館將舉辦徐冰回顧展 回頭看這些作品,它們像鏡子,照見自己……徐冰   由臺北市立美術館主辦,邀請臺灣策展人暨藝評學者王嘉驥擔綱策劃的「徐冰:回顧展」,即日起於北美館一樓盛大展出。本展網羅國際當代華人藝術家徐冰自1975年以來,長達40年的重要代表作,為首次集結多項其歷年具代表性之大型裝置作品,且依北美館空間現地調整或製作,更是他在國際上的第一個大型回顧展。
  • 臺北市立美術館2010年展望
    依名次分別為《皮克斯動畫20年》、《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蔡國強 泡美術館》、《生命之淼—方力鈞創作25年展》、《叛離異象—後臺北畫派》及名列第十的《形色音韻—陳銀輝八十回顧展》;而在「2009年公立美術館一般展覽與特展參觀人次排行榜」方面,北美館八項展覽便佔據了前十名席次。
  • 臺北市立美術館為池田亮司舉辦最新大型機構個展 | AR藝術家
    「池田亮司個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
  • 法國當代純錄像藝術首次來滬
    5月15日揭幕的「時空之間——藝術家作為敘事者」是法國當代純錄像藝術在上海的首次大展。該展覽由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和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攜手打造,將為滬上觀眾帶來21名來自法國或在法國生活過的當代藝術家近10年間的優秀錄像作品。
  • 釜山市立美術館館長金善姬:策劃更好的藝術展
    日前,韓國釜山市立美術館館長金善姬接受採訪。金善姬現任韓國釜山市立美術館館長,此前曾先後在東京森美術館、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韓國大邱美術館以及濟州道立金昌烈美術館等國際知名美術館任職,是韓國著名的美術專家。
  • 兩岸當代藝術家作品交流展在湖北美術館舉行
    兩岸當代藝術家作品交流展在湖北美術館舉行 (1/5) "← →"翻頁
  • 亞洲展訊 | 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北京創作中心第10期開放展
    2016 光州雙年展作品資料冊審查特別展,2016光州雙年展,無覺寺文化館,光州,韓國   2016 亞洲當代藝術聯盟展-2016河流-轉換性生存方式,光州市立美術館& Hot spring項目,光州雙年展第1展覽館,光州,韓國   2016 幸福美術館-四角四角魔法箱子,文化藝術教育研究所金井文化會館展覽館
  • 藝術播報 | 紫禁城600年、宮崎駿將辦首個大型回顧展
    2020年紐約弗裡茲雕塑展正在進行中,阿爾貝塔·惠特爾成為2020年弗裡茲藝術家獎的獲獎者,這位來自格拉斯哥的藝術家將於10月9日至16日在網上和倫敦當代藝術機構Forma總部放映她的新作品。宮崎駿將辦大型回顧展300件手稿呈現傳奇60年隸屬於奧斯卡的美國電影藝術博物館( Academy Museum of Motion Pictures)宣布將從2021年4月30日起,舉辦宮崎駿在北美的首個個人大型回顧展,全面呈現這位動畫界傳奇人物的60年創作生涯。
  • 李子勳個展·異星系 | 臺北市立美術館
    地下樓層D展廳推出李子勳大型動力機械裝置展「異星系」The Alien Galaxy ,將持續三個月展出至10月14日。本展源於臺灣收藏家彭北辰先生的重要捐贈:《迷宮劇場》,此作是2002年臺北雙年展「世界劇場」 Great Theater of the World主題性作品,這次典藏實屬北美館近年首次大型當代捐贈。
  • 「世界劇場」登陸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
    正在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展出的「世界劇場」,是呈現中國近代史上極具變革性時期藝術作品的中國當代藝術展,其考察的時間從1989年到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此次展覽由所羅門·R·古根海姆美術館主辦,呈現了在全球化和中國崛起的背景之下的藝術實踐,以及中國當代藝術家在創造新的「全球藝術舞臺」過程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是對中國實驗藝術進行的全新詮釋。在富有激揚與沉靜詩意的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世界劇場」佔據了整個二層空間,呈現借展自亞洲、歐洲、中東和美國的私人和公共收藏以及古根海姆收藏。
  • 新昊和他的朋友們 |「十大金剛」坐鎮永樂2020全球首拍現當代藝術夜場
    ,1980 年,編號30《趙無極展》,日本寫真印刷株式會社,1981 年,編號43《趙無極》,Jean Leymarie 編,1986 年,P280《趙無極1955-1988》,Artcurial 當代視覺藝術中心,1988 年,P20《趙無極私人收藏1955-1989》,瓦沙雷裡基金會藝術館,1991 年,P19《趙無極回顧展》,高雄市立美術館,1996 年,P171-172《無極意象·趙無極回顧展
  • Ocula 對談|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林平
    在臺北這樣的一座城市,其市立美術館從1983年設立之初至今被視為代表整座島對於現當代藝術的思考與方向的旗幟性存在,其歷任館長一直以來也都是「教育界」裡的頂尖人才,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進入「公職人員」系統。從任用條件來說,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必須符合如此的任用標準——擁有正教授的評級、擔任系主任長達3年的經驗——才能被視為候選人。
  • ...謝子龍影像藝術館與巴黎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籤署友好協議
    這次展覽不僅是法國現代攝影藝術奠基人之一布魯諾·赫基亞的攝影作品在中國的首次大型回顧展,也是謝子龍影像藝術館和殿堂級藝術館——巴黎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的首次合作,更是巴黎國立網球長美術館與中國藝術館的首次合作。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旨在收藏中國影像歷史、弘揚影像藝術文化,收藏中國老照片萬餘幅。
  • 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回顧展登陸高雄市立美術館
    臺灣的旅遊業對2月7日開幕的草間彌生回顧展報有了巨大的期望。這位日本藝術明星的巡迴回顧展「A Dream I Dreamd」已於昨天在高雄開幕。而她的大型斑點裝置也專門為臺灣創作了新版。「圓點迷戀2015」使用了超大的白色斑點填滿整間屋子,將觀眾包裹在草生彌間獨特的視野中。高雄地區的餐飲業和酒店業希望這一展覽能帶來大規模的遊客潮,因此不少商家也推出了門票、住宿、餐飲等一體的套餐,來吸引遊客。臺灣媒體對於草間彌生展也反應熱烈,只是對於展覽繞開臺北非常不滿。這一展覽將在高雄之後,在6月份來到臺中。
  • 全世界美術館博物館緣何愛辦「回顧展」
    高質量的藝術回顧展會成為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現象  放眼全球,越來越多的美術館博物館特別是一些重量級美術館博物館,或者是有志於趕超「前輩」的美術館博物館「後起之秀」,無不在「回顧展」上下大功夫,各顯神通。不同類型的回顧展精彩紛呈,引發了一波又一波觀賞熱潮。
  • 臺灣行旅——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品特展_ 藝術中國
    將由上海美術館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共同主辦兩場兩岸文化交流的美術展覽。去年10月,「兩岸城市藝術節——上海文化周」在臺北舉行,作為其中唯一的美術展覽活動,上海美術館率先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一場名為「上海故事——上海美術館館藏展」,此展覽結合上海美術館自身館藏資源,以最近六十年來「海派」文化的發展為立足點,講述上海面向世界的多元化文化格局,也反映上海這座城市所孕育出的特有的文化性格和文化故事。
  • 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影像典藏展
    相比中國的大多數常規美術館的收藏體系,影像藝術收藏並不是主打,而巴黎市立美術館卻以此為傳統發行渠道找不到位置的藝術家們提供了展示場所,鼓勵藝術家這種以開放敘事的形式來呈現作品,同時,也為公眾參與、認識藝術提供了全新的途徑,這種公開性紀實的方式,也讓更多的觀眾體驗到了影像藝術那最直接的、超越時空的鮮活生命。
  • 臺灣旅遊:睽違9個月,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重新見客
    相當多的當代藝術品在此展出,讓粉絲們興奮不已。▲睽違9個月,臺北市立美術館在上月21日重新開館。重開後的美術館展品,讓民眾十分期待。▲「建築的70%」以北美館建築故事為文本,於兒童藝術教育中心展出。臺北市立美術館自去年10月中閉館修繕,汰換使用34年的空調系統、展場牆面及地板等,並重整館內重要線路及修繕工作,一些館內設施也更新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