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獨家|美團剛下單百萬輛共享電單車,滴滴青桔就傳出融資,戰火...

2020-12-15 36氪

沉寂已久的兩輪車戰場硝煙重啟。

36氪從多個信源處了解到,美團已經在本月下單了百萬輛以上的共享電單車訂單,合作製造方包括富士達和新日。同時,美團還獨家買斷了富士達一款Q8車型,作為代工廠,富士達將不能再給其他品牌生產相同設計款式的電單車,這意味著投放到市場上之後,美團的電單車將會有更高的辨識度。有知情人士稱,美團這批電單車會先在成都等城市上線。

另外,目前美團電單車近期還在全國多個區域徵召代理機構及人員,準備正式探索電單車如何商業化。一名美團單車區域負責人稱,他們正在談的商業化方案包括車身廣告,以及App端內廣告和視頻。

針對上述說法,美團單車方面回應36氪稱,自2018年4月融入美團之後,美團一直沒有放棄電單車的業務,與解決0到3公裡出行需求的共享單車形成互補。

巧合的是,多位知情人士稱,就在美團剛下了數量巨大的電助力單車生產訂單後不久,滴滴就「傳出」了青桔單車10億美金融資的消息,「青桔融資的消息在此時傳出,針對美團的意圖其實挺明顯的」,一名接近美團和滴滴的知情人士稱。而且,根據今年4月滴滴公布的未來三年戰略顯示,兩輪車依舊將是未來滴滴發展的重點,而電單車則是今年滴滴青桔的重點方向之一。

這讓人懷疑,兩家單車企業在今年可能會持續有大的動作,並進一步點燃兩輪車市場的戰火。

中國的電單車市場在過去幾年一直不溫不火,其中政策影響一直是重要原因之一。2017年,當摩拜和ofo都開始嘗試做電單車業務時,北京等一線城市卻相繼發布文件,對共享電單車表態「暫不發展」或者「不鼓勵發展」,緊接著鄭州、杭州等二線主要城市乾脆直接叫停共享電單車。

直到2019年4月開始執行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又重新給市場帶來希望。新國標對電動車提出多條規範化條款,淘汰了大量不合格企業以及原本佔據市場近九成的超標電動車,超過90%的電動車將被劃歸為電動摩託車,需要按照機動車進行管理。當市場出現大量用戶需求時,共享電單車領域自然迎來了利好。

兩三年前做太早,現在等來了行業標準化,美團和滴滴也等來最合適的上場廝殺時機。

從成本上來說,電單車的生產價格遠高於共享單車。以美團此次下單的百萬量級電單車來說,上述知情人士稱,車體+電池的總成本可能要幾十億元人民幣,換句話說,這是個進入門檻相對較高的遊戲。但無論是美團還是滴滴,都有能力在電單車領域持續加碼。

而且,電單車的客單價相對更高,且有漲價的空間,一些投資人曾「樂觀」地給36氪算過一筆帳,如果業務發展順利,每天每輛車4-5單,初期就能盈虧平衡,一輛電單車大概十個月到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電單車也相對好管理,一位共享單車人領域人士稱,和共享單車一樣,電單車有定位,運維師傅只要定期換電池就可以。

另外,共享單車經過殘酷血戰後,一個共識是,一二線城市的單車投放量早已接近飽和,很難再回歸到大規模鋪車時代,所以品牌方們正在將目光逐漸轉向鋪設門檻相對較低的下沉市場。而下沉增量市場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出行習慣——比起需要更加用力騎行的共享單車,三四線城市及以下的居民更青睞電單車,這意味著未來共享電動車在下沉市場的一場混戰將無法避免。

「美團和滴滴加碼電單車,還有一個可能性」,上述行業人士稱,雖然行業內對電單車的商業模式多有質疑,例如生產和運營成本高、受天氣和政策的影響約束大,「不過,那些搞共享電單車、電動車的小品牌,很多做了幾年,到現在都還活著」。

可能兩家公司接下來需要思考的是,電單車如何才能商業化,據《晚點LatePost》了解,接下來青桔的計劃是:加大一二線城市外的城市開拓和投放,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積極開展商業化,提高盈利能力。

畢竟,共享單車遲遲無法盈利,甚至拖累公司財報的前車之鑑,誰也不想再在電單車上重新看到了。

(題圖來自「美團」官方微博)

相關焦點

  • 青桔、美團進軍共享電單車,「兩輪賽道」重燃戰火
    5月20日,滴滴旗下共享單車品牌青桔宣布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旗下國網什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同運營的共享電單車業務首站選擇在了江蘇宿遷。隨著疫情之後,共享出行的需求逐步恢復至正常水平,共享單車領域的競爭也已經重啟。
  • 美團拋出百萬輛訂單,電單車是門好生意嗎?
    來源:鈦媒體APP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繼青桔單車融資超10億美元之後,美團單車方面也傳出新動作。據36kr報導,美團本月向富士達、新日等電單車企業下單百萬輛以上的共享電單車訂單。同時,美團還獨家買斷了富士達一款Q8車型,作為代工廠,富士達將不能再給其他品牌生產相同設計款式的電單車。據悉,這批電單車將會先在成都等城市上線。對此,鈦媒體向美團單車公關部進行確認,對方表示不方便透露相關消息。
  • 首批共享電單車系列團體標準發布!滴滴、青桔、哈囉引領行業變天?
    4月,美團向富士達、新日等電單車企業下單百萬輛以上的共享電單車訂單。新日方對此稱,「美團是公司的重要團購客戶之一,截至4月20日,公司已取得團購客戶下達的需在二季度交付的訂單約為30萬輛整車及相關配件。」根據業內人士估算,美團的單車訂單價格在10億元左右。
  • 美團滴滴「圍攻」哈囉,共享電單車的下沉新戰事
    來源:36氪一場重資產、重運營、重政府關係的遊戲。「這個不光是因為美團,滴滴也沒有閒著,滴滴跟其他品牌加起來,也是不小的市場份額。」上述哈囉人士表示。4月,美團向富士達、新日等電單車生產企業下單百萬臺共享電單車的消息傳出後,而滴滴青桔單車隨後被曝融資超10億美元,這也是共享單車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融資。
  • 青桔單車獲10億美元融資?阿里、美團、滴滴角力,共享單車「三國殺...
    據《中國企業家》了解,君聯資本領投此輪融資,具體投資額和跟投方目前還不清晰。青桔單車目前的估值也是個謎。如果消息屬實,這是青桔單車首輪融資,刷新了共享單車行業單筆融資最高紀錄。在這之前,ofo是該紀錄的保持者,2018年3月完成由阿里巴巴領投的8.66億美元融資。
  • 哈囉、青桔和美團圈地共享電單車,這次結局是否依然是一地雞毛?
    哈囉出行宣布與寧德智享並獲上市公司中恆電氣2億元投資;滴滴旗下『青桔單車』完成10億美元融資;另外,美團在二季度向國內電動車製造商下了「百萬輛共享電單車」代工訂單。、青桔、美團幾家共享出行巨頭也紛紛加入。
  • 滴滴、美團入局!共享電單車復活,餡餅or陷阱?
    隨著滴滴、美團、哈囉等巨頭的進入,小平臺們會有生存的空間嗎?01 大象和螞蟻共舞如果不是美團、滴滴等巨頭的動作吸引了外界的目光,很多人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共享電單車行業已經發生了變化。4月17日,滴滴宣布「0188」計劃,目標是3年實現全球每天1億單,其中,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單車一起構成的兩輪被視為重要的支撐點。隨後滴滴旗下共享單車品牌青桔單車被曝獲得超過10億美元融資。「現在很多工廠都在生產青桔的車」,一位國內某老牌自行車廠的人士表示。
  • 美團滴滴瘋狂圍攻哈羅 共享單車的戰事發起
    「這個不光是因為美團,滴滴也沒有閒著,滴滴跟其他品牌加起來,也是不小的市場份額。」上述哈囉人士表示。4月,美團向富士達、新日等電單車生產企業下單百萬臺共享電單車的消息傳出後,而滴滴青桔單車隨後被曝融資超10億美元,這也是共享單車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融資。
  • 猜猜共享單車的融資什麼時候花完?
    從成立第一天起,共享單車就是一頭「吞金獸」。5年過去了,資本依然是驅動共享單車變局的關鍵力量。即便在疫情期間,共享單車依然融資消息不斷,令人震驚。4月17日,青桔單車被爆出首輪融資即達到10億美金;去年年底,哈囉出行也拿到最新融資。與之相伴而來的是,新一輪補貼潮悄然浮現。共享單車棋至下半場,混戰再起。
  • 青桔數據造假背後:滴滴共享單車「大躍進」下的冒進
    青桔單車為滴滴旗下的共享單車品牌,2018年初,滴滴完成了對小藍單車的託管並推出了自有品牌青桔單車。最新,滴滴制定了新三年「0188」計劃,這個計劃決定了滴滴在未來IPO之時,資本市場對其估值的高低,其中青桔單車又承擔著4000萬的重任,2020年計劃上線20餘個城市,投放200萬輛,且重點布局一二線城市,這是一場共享單車的大躍進。
  • 共享單車江湖換新顏色 青桔能否跑贏「黃藍」色
    當天,青桔還對外發布了搭載其最新技術的三款兩輪單車及電單車。  新冠疫情讓共享單車的使用率大幅提升。但青桔要面臨的還有美團和哈羅同樣在兩輪車業務上的大幅加碼。競爭一直都在,競爭一直激烈。  增長曲線  「第一個城市落地在成都。
  • 4000輛「青桔」共享電單車投放百色城
    4000輛「青桔」共享電單車投放百色城 www.gxbszx.gov.cn  2020-05-28 09:13  閱讀:28579次  作者:劉衛金  編輯:班潔  來源:右江日報
  • 美團、滴滴又對壘!這次瘋狂加碼共享電動車,你看好嗎?
    近日,根據多方消息報導顯示,美團下單了百萬輛共享電動車訂單,合作方包括富士達和新日這兩個知名電動車品牌商。除此之外,美團還花了大手筆買斷了富士達一款車型,讓其成為美團電動單車的獨有車型。這些行動無一不表明,美團將大力加碼共享電動單車領域,掀起新一輪的共享狂潮。
  • 共享單車硝煙再起,哈羅能否更上一層樓?
    投稿來源:IT老友記沉寂已久的共享單車行業,硝煙味又濃了起來。今年,隨著滴滴全面吹響進軍號角,旗下的青桔單車也被寄予厚望,四月份宣布獲得10億美元融資,拉入了君聯資本和一家海外大基金入夥,而據媒體報導,青桔此輪融資,有一部分是截胡原本投給哈羅的。
  • 沒了錢景才有前景,阿里、美團、滴滴,重啟共享單車三國殺局
    文|張書樂共享單車重燃戰火,只是誰也沒想到,挑事的竟然是一直低調的青桔。4月17日,滴滴旗下共享單車品牌青桔單車獲得超過10億美元融資,由君聯資本領投,另一家國外基金跟投,具體的投資情況、方向等要素暫未公布。
  • 美團電單車日單量破200萬,共享電單車將成新戰場?
    8月5日消息,據美團兩輪事業部公布的消息,美團電單車近日的日單量已超200萬,是6月份100萬日單量的兩倍。在ofo沒落之後,共享單車的戰火也隨之熄滅,而如今,共享電單車的戰火又要重新點燃了?早在2017年,當摩拜、ofo、蜜蜂出行等平臺試水電單車業務時,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卻相繼發布文件,對共享電單車表態「暫不發展」或者「不鼓勵發展」,緊接著鄭州、杭州等主要城市也叫停共享電單車。在政策影響下,此後幾年國內的電單車市場一直不溫不火。轉機在去年開始萌發。
  • 美團加購百萬單車,街電訂單漲8倍 王興、陳歐押中共享經濟
    來源:網易科技近期,滴滴出行宣布旗下青桔單車融資10億美元,打破ofo的單輪融資記錄,共享單車行業迎來頗多變數。2019年下半年,怪獸、哈羅等共享經濟頭部企業接連獲得資本青睞。疫情之後,伴隨實體經濟的復甦,共享經濟重回正軌、持續蓄力,共享經濟領域新的"獨角獸"或正在醞釀之中。
  • 滴滴自有品牌「青桔」共享單車上線 支持免押金騎行
    昨日,滴滴自主品牌「青桔共享單車」在成都上線。滴滴供圖傳聞已久的滴滴共享單車自有品牌上線了。1月25日,新京報記者獲悉,滴滴自有共享單車品牌「青桔」在成都上線,同時滴滴共享單車平臺也上線。目前成都用戶可通過滴滴平臺騎行青桔單車、小藍單車以及ofo小黃車,前兩者支持免押金騎行。
  • 共享電單車2.0時代:從野蠻生長到聚焦下沉
    01 共享電單車的奪城之爭現在的共享電單車市場可以總結為:三大玩家滴滴青桔,哈囉,美團三足鼎立,其他零散品牌在三四線城市百花齊放。哈囉是三家中最早開始投放電單車的平臺,早在2017年就開始在三四五線城市試水。據其官網披露的信息,截至2020年2月底,哈囉助力車入駐超320城,佔領約7成市場。但在疫情後,面對滴滴青桔和美團的後聲奪人,奪城攻略變得白熱化。
  • 滴滴共享單車品牌「青桔」上線,雙雄爭霸或變三足鼎立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陳婕在北京、深圳上線共享單車平臺後,1月25日,滴滴在成都上線了共享單車平臺,同時,滴滴自有共享單車品牌「青桔單車」也同步上線,用戶可通過滴滴騎行小藍單車、青桔單車以及ofo小黃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