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目前已經成為我們出行最常用的交通方式,而鐵軌對於火車的運行來說更是必不可少。但是你知道嗎?雖然大多數國家的火車軌道寬度都保持一致,但個別國家由於種種原因卻出現了鐵軌過寬或者過窄的現象,我們北方的鄰居俄羅斯就是一個特別明顯的例子。
俄羅斯寬軌鐵路:歷史遺留問題
至於俄羅斯為什麼會採用和大多數國家不一致的寬軌鐵路,這完全是歷史原因。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俄羅斯以前叫蘇聯,而蘇聯成立之前是沙皇俄國。大約在19世紀中期,沙俄開始修第一條鐵路,即「皇村鐵路」,當時也確實為火車的軌道寬度而糾結過,因為火車剛發展沒多久,各家鐵路的寬度也都不太一樣,後來俄國發現5英尺寬的鐵路造價會更便宜,就當即拍板選擇了現在標準的寬軌鐵路。
鐵軌本身的造價很大,而且與鐵路配套的還有列車、車站等各種設施,即便俄羅斯有這個想法,但想大張旗鼓地把全部鐵路都改成和國際標準一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況且寬軌鐵路確實也會更安全、更舒適,因此在今後的將近二百年裡蘇聯和現今的俄羅斯都將沙俄留下的寬軌鐵路遺產一直保留到了現在。
中歐班列解決辦法:中途換軌
提起中歐班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它是往來於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貨櫃國際鐵路聯運班列,目前主要是貨運,當然國內也有直接坐到莫斯科的客運列車,只不過全程要花費一個多星期,相信看過徐崢電影《囧媽》的朋友們應該有所印象。
但是無論是中歐班列還是國際客運火車,從中國進入俄羅斯境內都有一件事必做,那就是「換軌」。我國的鐵軌在設計時採用的是國際標準寬度,即1435mm,但是俄羅斯的軌道更寬一點,是1524mm,同一列火車顯然不能適用於不同標準的軌道,鐵路也不能像公路一樣說拓寬就拓寬,因此中國火車在俄羅斯想要正常運行便只能「換軌」。
不過這個「換軌」也不是說把軌道給換了,而是用吊裝設備把列車的車廂吊起,再放到俄羅斯的鐵軌的空輪軌上方固定,最後再由俄羅斯的機車牽引駛離,與其說是「換軌」倒不如說是「換車」。聽起來還怪麻煩的,事實也確實如此,一次換軌通常要耗費三到四個小時的時間,而且這樣的操作在中歐班列的運行過程中還要進行兩次,當乘客遇到這種情況也只能在一旁耐心等待。
雖然說火車主要是負責國內的人員流動和資源調配,但隨著世界一體化的進程逐漸加快,各國的鐵軌也應該儘快跟國際接軌。我們和俄羅斯的聯繫一直都比較緊密,而鐵路技術也在不斷發展,當國際高鐵出現的時候,希望中國的列車能暢通無阻地馳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