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18年8月五日,上午10點整,成為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因為,從這一刻起,福建正式向金門供水,這標誌著「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的願景終於實現。
金門,一個長久以來,飽受缺水問題的地區,從今天開始,金門缺水的問題就成為了過去式,金門的人民將不再受到水源問題的困擾。
也是從今天開始,許多人才第一次聽說了金門這個地區,那麼,在歷史上,金門是個怎樣的存在呢?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金門的由來,以及金門在我國歷史上的發展歷程,以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漢族人對金門的開發依據可考的史料始於晉代。
到明朝年間,明太祖朱元璋設五衛十二所。金門守御千戶所為十二所之一,因金門固守福建東南海口,取「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得名金門。這也就是今天金門這個名字的由來。
清朝年間,金門的管轄沿襲舊制隸屬於福建省同安縣(今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
民國時期,福建事變發生後一度由中華共和國所據,後來抗日戰爭爆發,金門被日軍佔領。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金門,委託由南安縣(今南安市)代管,並任命陳亦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門縣第一任縣長。金門縣其餘主體部分則仍由臺灣當局控制並持續至今。自此金門縣一度出現了兩個縣長並存的局面。
經過長達20年努力,2015年07月20日,金門自大陸引水項目成功籤約,金門縣自來水廠與福建省供水公司在金門金湖大飯店舉行了購(供)水契約籤約儀式。契約籤訂期限為30年,總經費13.5億元新臺幣,由臺當局補助85%,地方支付15%。未來金門縣自來水廠向大陸購水量為前3年每日1.5萬噸、第4至6年每日2萬噸、第7至9年每日2.5萬噸、第10年以後每日3.4萬噸。
金門地區,包括金門本島(大金門)、烈嶼(小金門)、大膽、二膽、獅嶼、猛虎嶼、草嶼、後嶼、東碇島、復興嶼等十二個大小島嶼,總面積151.656平方公裡。
金門在歷史上的意義:
1.保留了與大陸交流的最近通道
2.有了金門,臺灣就名義上除了臺灣省,還有福建省
3.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美國一直慫恿臺灣獨立,因為有金門在,蔣介石才有反攻大陸而不獨立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