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未開放區域,最隱秘的角落

2021-01-09 背後涼光

在故宮深處一這樣一個地方,藏在百花深處,在這裡立著牌子

「未開放區域」——如亭。

如亭位於頤和軒西山牆外的小院內,四面被高牆淹沒,是很多人都不曾知曉的隱秘角落。

走進如亭小巧絕妙的迴廊,形態各異的漏窗,猶如置身精巧別致的江南園林,院子中間有一個八角白玉欄杆圍合的水井,內有一口玉甕,玉甕通身雕刻雲龍紋,起到增強音效的作用。

如亭修建於乾隆三十七年,建寧壽宮花園的時候,建的如亭。乾隆皇帝到了這裡,大呼真是好地方,來了興致給如亭題詩「小亭四柱頗延虛,擬待他年樂遂出。徙倚片時疑信半,未知此意可能如。」大概如亭的名字是由此而來。在光緒十三年又重新翻修過當時記載「如亭一座南北樓兩座各三間」

如亭天花板都是畫的盛開的牡丹,猶如百花盛開,爭相鬥豔。

「百花深處,似亭非亭」亭子一般是用來觀景的,但如亭不是,它是一座戲亭,皇帝帶著後宮佳麗來著看戲,好不快活。

相關焦點

  • 《故宮的隱秘角落》讀後感
    (通訊員:烏娜)說到故宮,我雖去過,也是走馬觀花,對於故宮的了解,也不過是電視劇或紀錄片裡,常常提及的地方,在《故宮的隱秘角落》中,作者如同一位歷史全景的導遊,用文字帶領著大家「一起走進普通遊客根本無法進入的未開放區域:武英殿、昭仁殿、壽安宮、文淵閣
  • 遊覽故宮拒絕一路向北,打卡故宮的隱秘角落,走進乾隆的秘密花園
    遊覽故宮拒絕一路向北,打卡故宮的隱秘角落,走進乾隆的秘密花園 1.說他隱秘,是因為自1924年溥儀離開紫禁城後,這裡一直沒有對外開放過,即便故宮的開放展區逐年遞增,也從未開放此地。 我們在遊覽故宮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越是緊閉的宮門,越是有遊客扒著門縫往裡看,或許在遊客的心裡「那些未開放的區域才是真的紫禁城
  • 品讀南京| 細數故宮隱秘角落裡的「南京元素」
    因為工作的關係,祝勇有機會與藝術品朝夕相伴,他去了故宮很多別人沒機會去的宮殿、後花園,於是有了《故宮的古物之美》《故宮的隱秘角落》等多部作品。《故宮的古物之美》這註定是一次費力不討好的努力,但祝勇還是做了,並且在這一堆了不起的中國古物中,說不盡的華夏歷史中,再現一段文明的營造之美,將隱匿在歷史角落的故事層層剝繭抽絲。
  • 遊客看的是「假故宮」?故宮一些區域,為何至今都未開放給遊客?
    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每年吸引不少全球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儘管北京故宮博物院從1925年就開始敞開對外觀賞,但目前故宮只是開放原有的76%,加上開放的區域有些使用現代修補材料來修葺,與真實歷史上樣子必定是有些差別。為何故宮只開放一部分呢?
  • 遊客看到的不是最真實故宮:實拍故宮未開放區域,圖5和珅發跡處
    【鳥瞰北京故宮】1925年10月10日下午2時,北京故宮博物院在紫禁城乾清門舉行開幕典禮。北京故宮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北京故宮成為旅遊風景區的那一天開始,一直是中國著名風景區,遊人如織。
  • 《上新了·故宮》:進故宮實地取景、深入未開放區域
    根據臺本內容,嘉賓鄧倫和蔡少芬將在故宮東華門集合,在九龍壁前與故宮影視研究所所長、節目的總編劇祝勇匯合,再一起前往乾隆花園,和當期文創設計師共同探索倦勤齋,另一邊的周一圍則獨自前往乾隆花園的未開放區域符望閣。故宮早早就對臺本進行了審核,內容包括當期的錄製嘉賓、人數、動線,信息要精確到幾點開關某一區域的宮門。
  • 遊客看到的故宮是「假的」?至今未開放的區域,竟是這樣的!
    北京故宮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之一,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它曾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是我國明清封建時代的政治中心,舊稱為紫禁城。故宮的建造可謂是匯聚了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有著太多值得考究的歷史和文物價值。幾乎所有來到北京旅遊的遊客,都會到故宮遊玩。
  • 故宮未開放的40%,這些沒人進去過的區域,才是真正的故宮
    故宮未開放的40%,這些沒人進去過的區域,才是真正的故宮提起和旅遊有關的一些話題,相信很多人應該也都是有關注過不少的吧,畢竟在網上與之有關的話題會讓人熱議的方面還挺多,旅遊不僅能放鬆心情,也可以讓人很好的開闊眼界。
  • 我們看到的故宮都是「假的」?真正未開放的區域,會顛覆你的想像
    故宮真有金人淚,銀漢頻回帝子槎。」這是近代詩人寧調元所寫,描繪了一幅日落西山之景,同時也暗指紫禁城也已經氣數已盡。這裡的故宮也就是人們通常意義上所認為的北京故宮。其實在我國故宮有四處,分別是北京故宮、南京故宮、瀋陽故宮、臺北故宮。 我們看到的故宮都是「假的」?真正未開放的區域,會顛覆你的想像
  • 我在故宮扒門縫:細數故宮那些未開放的區域
    文|紅小豆館主   雖說現在故宮的開放程度很高了,但依舊有很多地方是未開放的當年聽故宮博物院的丁孟先生說起過,一直用於博物院的內部使用,從未開放過,那天我去的那會兒,正好趕上開了半扇門,這就不用扒門縫了,裡面應該是正在大興土木,也許不久的將來,說不好就對外開放了。
  • 故宮裡那些未開放的區域,到底是啥樣子,看看照片就知道了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築。故宮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朱棣於西元1406年開始建設,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曾有24位皇帝在此住過。2015年10月,一度被傳為靈異事件高發區的「後宮」,即慈寧宮和壽康宮領銜的西路區域對外開放。同時,故宮首次對外開放1/6的紫禁城城牆。
  • 探索故宮不開放神級區域,網友:我太酸了!
    而且逛故宮也是存在鄙視鏈的:全方位自由行探索的遊客,可能會瞧不起跟團遊只走中軸線的人;為了某個隱秘特展而來的愛好者,可能會瞧不起走馬觀花的普通遊客。不過,最近有部綜藝的出現,直接站到了鄙視鏈的頂端,讓大家全部「酸」得不行,原來故宮裡那些不開放的區域,竟然這麼好看?
  • 故宮鮮為人知的隱秘景區
    原標題:故宮鮮為人知的隱秘景區 雨花閣是目前我國現存最完整的藏密四部神殿,對於研究藏傳佛教具有重要意義。本片攝於20世紀初。   11月8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陪同來訪的美國總統川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參觀了故宮博物院。他們在西華門內的寶蘊樓進行簡短茶敘,晚上又在坐落於寧壽宮養性殿東側的暢音閣欣賞了京劇。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故宮之行給川普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公眾也通過這次國事訪問,發現了故宮中一些鮮為人知的隱秘區域。
  • 故宮30%未開放的地方,到底藏著什麼?
    顯然,天兒再冷也擋不住人民群眾探索故宮的腳步。但是事實上,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之一,9999間半房間裡有將近30%的地方是未開放的。△ 圖內暗處均為未開放部分 | 圖源故宮博物院官網這些未開放的地方是什麼?一道道上鎖的宮門裡到底藏著怎樣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隱秘的角落》——隱秘在什麼地方?
    前段時間網劇《隱秘的角落》很火,豆瓣達到8.9分,這可能是國產劇最近幾年最高的分數。能夠獲得這樣的分數絕非偶然,除了影片本身的藝術性,比如演員的表演,小編認為重要的還是劇情,而劇情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在人物的刻畫上。
  • 原來我們看到的是「假故宮」,真正未開放的區域,會超出你想像
    自從故宮被開放參觀成為旅遊景點以來, 所開放的區域由一開始的30%,在2012年的時候變為了48%,隨後在2014年變更為了52%,每一次的比例都在增加。
  • 隨今天匠人的視角發現故宮隱秘角落,紀錄片《我在故宮600年》正在...
    如果不是畫面上的文字說明,人們恐怕很難想像這是故宮養心殿正殿後簷。  六百年歲月洗禮,故宮留下的不僅是建築奇觀,更是無數匠人營繕經驗的傳承與革新。故宮的隱秘角落不只是空間上的,也是時間上的。古建營造這個拍攝角度去到很多「隱秘的角落」,帶來很多新的知識點。它不僅延續了《我在故宮修文物》裡的溫情日常和有趣細節,更多了幾分特殊節點上傳承的意義,讓人慰藉。
  • 走進羅浮宮隱秘的角落—新聞—科學網
    帶上這本法國版《我在故宮修文物》
  • 大多數人看的故宮都是「假故宮」,真正未開放區域,顛覆你的想像
    ——羅素(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775字,閱讀約2分鐘又遇一年一度國慶黃金旅遊節日,很多人心裡有自己想要去的地方,不過有一個地方很多人肯定會感興趣,那就是北京的故宮博物館,始建於1925年,經過明清兩朝皇宮的收藏建立起來的綜合性博物館
  • 一組照片,帶你看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故宮不為人知的角落
    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故宮已經有著600多年的歷史了,佔地面積非常的大,而且故宮到現在只對外開放了三分之二的區域,今天我們就通過一組照片,去看看故宮那些不為人知的角落吧。慈寧宮,孝莊太后曾經的住處慈寧宮內室,據說孝莊太后死後,遺體曾在慈寧宮放了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