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朱西產:5G+C-V2X 助力無人駕駛發展|智能網聯汽車|自動...

2020-12-20 騰訊網

汽車的發展已經走到了關鍵的時間節點——130 年前誕生的傳統汽車正在演化成智能網聯汽車,與網際網路、通信等多個行業深度融合在一起。而人們對於智能網聯汽車最大的想像力就是無人駕駛。

那麼,真正的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在同濟大學朱西產教授的近日在中國國際車聯網技術大會上的演講,以及與新智駕的對話中找到答案。

5G+C-V2X 助力無人駕駛發展

事實上,業內已經接受了智能汽車 L0 到 L5 的分級。L0/1/2 代表初級智能,通常可以理解為駕駛輔助系統;現在整個行業正在從 L2+ 向 L3 人機共駕的中等演進,而高等智能的汽車一定是要具備無人駕駛功能的。

在朱西產看來,在初級智能階段,通信技術對於智能網聯汽車的作用並沒有特別顯著。

但就 L3 來說,整個汽車行業都在追趕特斯拉,即幫助駕駛員在一定程度上脫離駕駛。朱西產在與新智駕對話的過程中說道:

憑藉這樣的功能,車企把車輛的售價增加 5 到 10 萬是沒有問題的。不過,目前 L3 的發展也面臨著法律法規的問題,駕駛員不能深度脫離駕駛。

從技術的角度來說,L3 級車輛需要更好的傳感器,包括雷射雷達。據朱西產透露,就目前而言,針對一些示範區採購的無人駕駛車輛,很多雷射雷達供應商也無法承諾兩年的產品保質期。

汽車的電子構架也在發生變化——從傳統汽車的分布式構架,走向如今特斯拉為代表的域控制電子電氣架構,將來還會演進成中央集成式的電子電氣構架,即車上只有一臺計算機。而車載計算平臺的功耗太高,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車輛的可靠性。

同時,L3 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需要不斷收集用戶數據,通過 FOTA 來升級更新車內的軟體。而且,要想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離不開高精度地圖的支持,而高精地圖更新的頻率更快,所承載的數據量也比目前導航地圖要大得多,「所以我們需要比 4G 流量更大,帶寬更高的 5G 通訊。」

由於單車智能自身存在「感知盲區」以及高精地圖高頻率採集和更新的昂貴成本,必須依賴於低時延和高可靠的 C-V2X 通信技術支持,賦能無人駕駛車車、車路實時通信,兼顧安全和效率。朱西產說道:

由於自動駕駛需要更強的感知能力,現階段車端的計算能力又有限,可以通過新的車聯網通信技術來進行車路協同輔助。

無人駕駛落地的時間節點

無人駕駛的技術水平上升十分迅速。根據報告數據顯示,百度平均每 18050 英裡發生一次接管;Waymo 平均每 13219.4 英裡發生一次接管。

在技術的成熟度已經達到這種水平的時候,安全員還有沒有必要放在車上?是不是可以移到遠端平臺?一個安全員可不可以遠程監管多輛車,甚至是幾十輛車?

Robotaxi 如果想進入商業運營階段,就必須得去掉安全員。但這並不意味著,只要去掉安全員,就能夠真正實現無人駕駛的商業落地。

在朱西產看來,無人駕駛真正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大概是在 2030-2050 年。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有許多因素會影響無人駕駛最終到來的時間。比如雷射雷達的成本、自動駕駛系統的可靠性,路端改造的速度、以及無人駕駛的商業性價比。

朱西產向新智駕作了詳細的解答:

首先是雷射雷達的價格,現在還是處於比較高的狀態;

整個自動駕駛系統的可靠性需要驗證,如果一輛運營車輛一年能跑 20 萬公裡,跑 4 年 80 萬公裡還能不能保證傳感器的壽命,以及系統的可靠性;

雲端的支持和路端的改造需要政府的批准,這也需要時間。

等到車、路、雲一切準備就緒,無人駕駛才算是可以落地了,但無人駕駛商業性價比的問題又隨之而來。

是用 Robotaxi來作計程車合算,還是像滴滴一樣,基於人類駕駛員的網約車模式更合算?

對於這一問題,朱西產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這個是要看自動駕駛系統的成本。 一個人類司機一年收入大概十幾萬元,如果自動駕駛系統的成本 50 萬元,就說明使用無人駕駛車 5 年時間都收不回成本,商業價值就不大了。

不過,朱西產指出,從目前行業的發展趨勢而言,L4 確實比 L3 更容易落地。

現在很多為 L3 開發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以 L2+ 的形式落地了,比如今年新上市的一些車型;而 L4 的技術則可能以 L2++ 的形式落地,然後通過不斷地更新迭代,去達到真正的 L3/4 級自動駕駛。

朱西產強調:

無論以哪種形式落地都說明,駕駛員仍然是駕駛的主體,要承擔所有產品責任、安全事故責任。從私家車的角度而言,這是車企可以接受的模式,但對於需要進行 Robotaxi 而言,無人駕駛是商業運營的前提。

基於上述原因,朱西產認為,真正意義上的 L4 將會比 L3 更早實現商業落地,尤其是落地在以商業運營為目的的車輛之上。

此外,在 C-V2X 技術的幫助下,在車路協同改造較為完備的區域,限定區域的中低速無人駕駛將會率先落地。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相關焦點

  • 5G/智聯新生態 第五屆i-VISTA智能網聯汽車國際研討會開幕
    本屆研討會的主題緊扣技術熱點、前瞻行業趨勢,因而吸引到包括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長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汽運中心車輛性能及智能化研究部部長李文亮、清華大學教授姚丹亞、同濟大學教授朱西產,以及德國carhs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霍夫曼、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首席標準&法規專家夏媛、美國高通公司技術標準高級總監李儼等在內的逾30位海內外頂級專家與會
  • 國內首個智能網聯汽車5G試點亮相,中國首份自動駕駛路測報告發布
    前 言AUTO--REVIEW   智能網聯已成為汽車技術發展不可逆轉的大趨勢!為方便大家及時了解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最新政策發布、行業動態、企業資訊、技術趨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汽車縱橫》雜誌推出《智能網聯汽車周報》,每周日推送,好飯不怕晚,敬請持續關注!
  • 國內首個智能網聯汽車5G試點項目亮相
    該項目集聚了國內多家技術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品牌,包括一汽紅旗、百度阿波龍、鄭州宇通、上海蔚來、上汽榮威等車企,以及電信、移動、聯通等通信運營商,華為等設備及方案提供商。    對於博鰲樂城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的全面開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鄧偉文表示,博鰲樂城智能網聯汽車試點項目獨具特色,是全國首次多品牌、多車型、多技術路線融合的智能網聯汽車綜合示範應用。
  • 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 助力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除大會主論壇,本屆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舉辦「政策法規與標準體系」「計算平臺與信息安全」「自動駕駛與商用創新」「新基建與車路協同」4場主題峰會,從不同角度解讀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趨勢,並組織了2場高端對話,2場閉門會,1場名家雲講堂,進一步深入探討相關汽車產業發展問題。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汽車|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網...
    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汽車領域的廣泛應用,汽車正加速由機械化向智能化轉變,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通信等產業的綜合產物。當前,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紛紛加快產業布局,制定發展戰略,各項技術標準及法規等逐漸完善。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並頻頻出臺支持政策,自動駕駛產業得到迅猛發展。
  • 智能網聯汽車進入快速發展期
    2010年,以車載信息娛樂服務為核心的「車聯網」概念開始興起,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正式進入「萌芽」階段。2016年,以行車安全為核心的智能網聯技術路線漸成主流。2020年5G商用元年的到來,使得5G開始逐步替代LTE網絡以實現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在經歷了10年的摸索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路徑愈發清晰,產業前景也愈發明朗。
  • 智能網聯汽車周報(7月第三周) | 成都發布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本·周·目·錄 國內動態 成都發布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廣州建設首個自動駕駛5G車聯網示範島 柳州啟用國內首個公開測試道路5G基站群
  • 智能網聯汽車周報(12月第一周) | 深圳將率先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立法...
    繼續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在交通運輸領域的示範應用,包括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應用基礎設施,研究建設車路協同等新一代道路基礎設施,率先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立法,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落地應用。繼續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在交通運輸領域的示範應用,包括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應用基礎設施,研究建設車路協同等新一代道路基礎設施,率先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立法,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落地應用。
  • 第一風口丨首提 「全域全員全場景」 青島打造國內智能網聯汽車...
    縱觀國際,美國將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作為美國發展智能交通系統的一項重點工作內容,通過制定國家戰略和法規,引導產業發展,2016年發布了《美國自動駕駛汽車政策指南》,引起行業廣泛關注。日本較早開始研究智能交通系統,政府積極發揮跨部門協同作用,推動智能網聯汽車項目實施。計劃2020年在限定地區解禁無人駕駛的自動駕駛汽車,到2025年在國內形成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市場目標。
  • 在嘉善,探索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起點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發展,全球汽車產業進入創新轉型發展新階段,推動汽車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成為全球大勢所趨,搶抓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機遇勢在必行。2018年8月,華夏幸福打造運營的嘉善產業新城獲批「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為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添薪助力。
  • 5G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總體方案,譜寫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新篇章
    5G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總體方案,譜寫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新篇章 任大凱 , 廖振松 發表於 2020-12-23 09:27:46 本文提出了一種5G車路協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 安凱無人駕駛巴士駛入澳門,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陳允煕表示,自動駕駛項目有利於大學提升前沿學科的科研水準、激發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可有效推動產學研發展向前邁進。同時,也期待澳門大學在開展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同時,能夠通過城市大數據開展交通規劃以及交通實時引導方面的研究,加快推進澳門構建智慧城市。
  • ...網聯汽車大會在滬舉行 嘉定將實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全域開放
    延續了往屆的創新精神,大會大範圍擴大了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大規模擴展了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場景,深入推進長三角區域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等。新業態場景則包括:具備L4級別的自動零售場景、智能駕駛清掃服務場景、無人安防應用場景三大場景。
  • 澳門首輛無人駕駛巴士落地!安凱助力澳門智慧城市建設
    安凱助力澳門智慧城市建設) 近日,澳門自動駕駛巴士測試平臺啟動儀式在澳門大學隆重舉行,標誌著澳門首輛自動駕駛巴士正式啟用,來自安凱客車的無人駕駛巴士將在澳門大學進行試運行。
  • 更智能 新布局 高安全——金旅自動駕駛星辰亮相世界智能網聯汽車...
    摘要:11月11日,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WICV2020)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辦。所有參會的嘉賓,都會在入館途中注意到登錄廳邊的自動駕駛演示區域。今年共有16家企業參與到展會自動駕駛演示環節,廈門金旅是其中...
  • 無人駕駛汽車來啦自動駕駛BRT或將現身鄭州
    全網追蹤】大河報·大河財立方 記者 段偉朵 楊霄 李錚/文 王亞鴿/攝影沒有駕駛室也沒有方向盤,沒有車檔也沒有腳剎,無人駕駛汽車真的來啦!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正在舉行,除了室內論壇,也包括「智能網聯及5G」為主題的室外體驗。28日,記者現場體驗了一把無人駕駛汽車,短短1.1公裡的距離,背後卻是科技帶來的重大突破。
  • 第六屆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CICV 2019)在北京開幕
    與此同時,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以及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製造創新中心也將牽頭組織各方面專家來研究制定面向2020-2035三個階段的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目標以及實現的技術路徑,這對於今後15年的產業發展有巨大的引導和支撐作用。
  • i-VISTA智能網聯汽車最新成果在兩江新區發布
    文/王丹 5G時代來臨,AI科技加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正駛入發展快車道。12月3日,第五屆i-VISTA智能網聯汽車國際研討會在兩江新區舉行。以「5G融合·智聯新生態」為主題,本屆研討會幹貨滿滿,有哪些精彩值得關注?
  • 韓國在真實交通中開展5G自動駕駛汽車測試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據外媒報導,韓國LG U+公司近日與漢陽大學合作,聯合展示5G自動駕駛汽車,該車在首爾市區繁忙的交通狀況下安全行駛了25分鐘。  據了解,該測試在3月11日舉行,並在首爾擁擠的交通環境下完成了約8公裡的行程,車輛在變道方面表現良好。據悉,車輛起初以60km/h的速度進入車流中,並能夠根據80km/h的限速規則實時進行調整。
  • 上海正式發布規劃,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在臨港新片區發展
    為了滿足臨港新片區不斷集聚發展的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等產業需求,緊跟上海市汽車產業「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的發展趨勢,臨港新片區在各相關委辦局、專家的支持下,特別編制和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專項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