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適應了社會的需要和人性的需要,「傳記熱」會持續下去
記者:您認為傳記熱能夠持續多久?傳記的發展是否有新的趨勢或特點出現?
楊正潤:我認為所謂「傳記熱」會持續下去,至少目前找不到任何「退熱」的跡象和理由,這是因為傳記適應了社會的需要和人性的需要。
目前我國傳記的水平在提高,出現了不少好作品。原因之一是許多作者擺脫了單純的記事,採取了更加積極的寫作姿態,同傳記主體進行精神的對話,力圖探究其心理和命運的動因,這樣寫出來的傳記就比較耐讀。
還有一個特點是回憶錄的盛行,回憶錄不需要寫出傳主完整的一生,可以寫他一生中精彩的片段,它比正式的傳記更加自由、更容易寫作,也更具文學性和可讀性。這是一種世界性的潮流,正如美國一篇文章的標題:「現在是一個文學回憶錄的時代」。
張洪溪:應當看到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傳記大國,中國現代傳記起步的時間還不算長,儘管近些年創作的作品不算少,但真正為大家稱道的和能夠傳世的精品佳作以及高水平的傳記作家還不多,和國內外作家、學者交流合作活動還處於起步階段,專業性學術研究機構的設置幾乎處於空白狀態,缺少一家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研機構,這些都是與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以及傳記的發展狀況不相匹配的。
但我相信,從目前的趨勢看,中國傳記的繁榮發展會有更加美好的前景和未來。(記者 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