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騎行故事——龍潭水庫情緣

2020-08-27 開心石頭外公


請你吃喝的人並不是他錢多人傻而是他把情義看得比錢財更重要,所以你身邊有這種朋友,請一定珍惜善待他;陪你走得更遠的並不是身外之物而是健康,健康快樂才是我們的人生追求,所以請珍惜陪在你身邊為了你健康的人。

銅川新區有一條很美的騎行道路,那就是小丘照金觀光路方向,在這條路上每天都有騎行愛好者在騎行,有初入坑的菜鳥,也有各種大神級的人物,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在發生,也與龍潭水庫結下情緣。

四年前我初入坑還是菜鳥的時候就騎了龍潭水庫,那時候龍潭水庫剛剛開始建設,我記得很清楚,那是一個周六的早上,我跟隨六七個騎友一起騎行,姚哥領騎說是騎行龍潭水庫,當我們繞過村莊來到龍潭水庫山頂的時候,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 因為昨天下雨的原因,山間雲霧升騰隨風湧動宛如仙境一般……可是我們卻慘了,一條施工土路通向山下,道路泥濘,車輪上沾滿了黃泥單車根本就推不動,時不時在路邊拾些樹枝清理粘在車剎上的泥土碎石,找不見樹枝的時候只能扛車前行……最後經阿子鄉—關莊鎮 騎回新區。

昨天早上老宋約車說是小丘方向,我急忙收拾停當隨後追趕他們,一直追到移寨村也沒追上,被正在那裡休息的雨露兄妹倆叫住,查看微信才知他們還在我身後,於是我們在此等候他們一同騎行。


「雨露」問我們今天準備騎哪裡?「思考」說她老公沒騎過龍潭水庫他們想騎那裡看看。雨露他哥說什麼也不去。「開心石頭外公你忘了去年俺哥跟你翻金馬村的溝到龍潭水庫的事啦?那次過後俺哥好長時間都不跟我騎車啦,你看現在他都胖成啥了?」雨露笑著對我說。「哪時候你哥才騎車子,現在不一樣啦!」我笑著回應。最後他們兄妹倆還是沒有與我們同行。

周河移民搬遷村距離新區25公裡是我們騎友經常歇息的地方,因為我們的經常到來,這裡的小朋友三五成群也喜歡騎車車,而且水平相當不錯。



因為要翻五公裡的金馬村的山溝我們在寺坡村路邊的商店補充了水、食物後姚哥、老宋我們一氣沒歇用時30分鐘騎到了金馬村,「思考」則是陪著老公按照她老公的節奏慢慢的騎了上來。

離開金馬村一路下坡騎到了龍潭水庫。為了幫老公減負,思考一直陪著老公騎行,前幾天才騎了小丘鎮、照金鎮、柳林鎮、關莊鎮環線,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心愛的人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所以請珍惜陪在你身邊,為了你健康的人。


思考是女中俠女!五一小長假五天與我們吃喝玩樂640公裡騎了陝南,騎了周至南天門秦嶺,騎了平河梁、騎了秦嶺分水嶺,一路不止一次念叨耀州區的美食「秘制老鴨」,說回去一定請我們品嘗。請你吃喝的人並不是他錢多人傻而是他把情義看的比錢財更重要,所以你身邊有這種朋友請一定珍惜善待他。


我們騎過新區跟著思考他們兩口下了新區到了耀縣西街秘制老鴨門外,給為我們五一小長假俠女猛男闖陝南接風慶賀的劉成打了電話,發了定位,並曬了圖片。




劉成很快找到了地點,我們開懷暢飲。老闆是黃堡陶瓷廠的職工,為人實在,頻頻給我們每人敬酒,說最佩服我們騎行人,只是生意太忙,以後有機會一定加入到我們的騎行行列。

酒足飯飽,我們推車上了錦陽十字大坡到了新區家中,回家後在微信群裡各報平安。

今天休閒騎行74公裡,陪思考老公他們去了龍潭水庫,鍛鍊了身體,品嘗的美食。陪你走得更遠的不是身外之物,而是健康,健康快樂才是我們的人生追求,所以請珍惜陪在你身邊,為了你健康的人。


相關焦點

  • 我的銅川騎行故事——打卡網紅地——娜娜坡
    咋天早上從新區沿210國道到老區看了大姐,今天經阿堡寨—娜娜坡—龍潭水庫—金馬村翻溝到了寺坡村末做停留繞回銅川新區家中,到處都是藍天白雲。當我到了娜娜坡底還是退縮了:一個人都沒有,上下來回3公裡,爬升100米,這份孤獨寂寞我真受不了。八天川藏線極限挑戰者——「兔神」前天單車挑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8848米,地點選在了娜娜坡。據我所知,全國挑戰成功者之數是個位數。之所以選在那裡是因為一是離新區距離近,單車騎行10公裡,是去往龍潭水庫的途中;二是新修的柏油路,來往車輛少,適宜單車騎行。
  • 仲夏之福建寧德龍潭裡古村落騎行遊記
    仲夏之穿越寧德龍潭裡古村落騎行遊記穿越路線:福建車茶俱樂部~壽山鄉~羅源飛竹鎮~霍口鄉~斌溪村~古田衫洋鎮~寧德虎貝鎮~屏南熙嶺鄉~龍潭裡村!總裡程248公裡!這條線路值得推薦!都在山中穿越,水泥路面,彎多,建議新手要有老手帶隊下騎行。
  • 蓮花山故事與騎行攻略
    蓮花山位於金寨縣中南部油坊店鄉境內,響洪甸水庫西畔,梅山水庫東南側,山上平均海拔600多米,屬於高山盆地地形。蓮花山向西南山勢逐漸升高。蓮花山周邊的鄉鎮(街道)主要有油坊店、青山、石碑、響山寺、槐樹灣、馬店(金寨動車站)。由周邊鄉鎮道路進入蓮花山主要有三條道路,均是盤旋上坡道路。東面由油坊店街道上蓮花山的上坡路約13公裡,近年來路面經過修整,屬於雙向2車道,有公交車通行。
  • 南方的「大草原」:廣東普寧龍潭水庫
    一說起草原,很多人會想到北方,但是在廣東省,也有這麼一個風景宜人的「大草原」,那便是位於廣東省普寧市大坪鎮的南部山下的龍潭水庫。新華網發(晨曦攝)  每年冬春季節,龍潭水庫上遊水位下降,露出庫底,廣闊平坦的地面在幾個月中長出小草,放眼望去就像一個「大草原」。新華網發(晨曦攝)
  • 湖南龍潭水庫乾涸大面積死魚 8百村民開車搶魚
    昨天,株洲縣鳳凰村龍潭水庫的養殖戶胡先球說,龍潭水庫遭遇50年來最大的一次乾旱,近2000畝的水面減至30餘畝。最令他傷心的是,8月10日晚上,約有800名村民到水庫「搶魚」。  水庫幾近乾涸,魚兒「旱遊」  數百村民趁機夜裡搶魚  胡先球是衡陽人,去年年底他在老家請了3名工人,出資約48萬元入夥承包龍潭水庫養殖。令他沒想到的是,龍潭水庫自今年春季以來,受乾旱天氣的影響,水位持續下降,一些魚直接裸露在庫床上「旱遊」。
  • 【騎行】十三陵水庫+八達嶺長城
    這兩個景點家喻戶曉,就不用我多說什麼了。讓我萌生這次騎行念頭,是無意中在網上看到北京昌平有一個很大的公園。我早就有要走遍北京大大小小公園的計劃,所以趕緊做攻略,發現離十三陵水庫不遠,要不一起玩了?再往北看,八達嶺長城似乎也在附近,一起打包了吧?就這麼定了。
  • 民間故事:水庫捕魚人
    巴貫屯附近有一座龍潭水庫,水深面闊,適合養魚。每年年初,附近的村民都會投放幾千尾魚苗,等到長大了再撒網捕撈。為了防止過度捕捉,水庫是禁止用藥或者用火藥炸魚的。也曾有人不甘心,悄悄地放炮或用藥,可水庫裡的魚就像會躲到什麼銅牆鐵壁的地方去,愣是弄不著。
  • 我的銅川騎行故事——單車再騎申河香谷(二)
    從這裡直走開始下溝,路面被水衝得坑坑窪窪,根本無法騎行,只能推著單車下到溝底,又被眼前的泥水阻擋,於是左拐繼續尋夢。全長77.1公裡,銅川新區段13.49公裡,長遊是龍潭水庫,中遊是眼前的玉皇閣水庫。荷花園在玉皇閣水庫上遊,佔地千畝,有20多個荷花池,遠處是橫跨香谷的玉皇閣大橋,近處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菏花別樣紅」的千畝荷花壯觀景色。
  • 「未來影像」泰山西溪,龍潭水庫秀麗風光,尋找東嶽水之美
    泰山龍潭水庫,在天外村通往中天門的公路旁,很多來泰山的朋友坐車而過,錯過了泰山一景。龍潭水庫,依山傍水,泰山著名景區。回望龍潭水庫大壩。龍潭水庫,建此水庫,日軍炸毀了多處碑刻文物,淹沒於水底,其中有馮玉祥將軍的石刻。
  • 重慶酉陽遭受新一輪暴雨襲擊 龍潭水庫洩洪
    縣內水庫以及多條河流河水猛漲,一些山溝和低洼地段被淹。新華網發(陳碧生 攝)這是6月22日上午,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龍潭鎮柏香村部分房屋被淹。新華網發(陳碧生 攝)這是6月22日上午,為確保安全度汛,重慶酉陽龍潭水庫對超出溢洪道水位洪水進行洩洪處理。
  • 四名學生龍潭水庫落水 泰城市民出手相救
    駐泰高校的四名學生來到龍潭水庫旁遊玩,兩人不慎滑落到水庫中,另外兩名學生下水相救時也被困在水中無法脫險。在這緊急時刻,泰城市民楊彬及多名好心人出手相救,陸續將四名學生救出,最終這四名學生脫險。5月27日下午,四名學生來到龍潭水庫西側的水邊遊玩,在遊玩的過程中,其中兩人不小心滑落到水庫中,眼看著自己的同學落水,岸上的另外兩名學生趕緊下水救人。沒想到下水之後也被困在水中,無法脫險。「當時我就在水邊,發現這個緊急情況後我趕緊跑了過來,下水趕緊救人。」楊彬說,事發水域的水深在十米左右,他下水之後朝著落水人員遊去,先將距離岸邊較近的兩名學生拖上岸。
  • 吉林市龍潭的來歷,龍潭的傳說故事
    龍潭的傳說故事龍潭區是吉林市轄區,在市區北部,東依龍潭山,南、西瀕松花江,地勢東高西低,東西狹長南北窄。因區內龍潭山而得名。轄12個街道、4鎮、4鄉。    龍潭山,壁立於松花江東岸,山勢挺拔,景色幽靜,樹木蔥蘢,覆蓋全山。
  • 廈門騎行出遊路線推薦:從高集海堤到坂頭水庫
    從高集海堤到坂頭水庫是一條長途騎遊路線,路線長,需要較好的體能,適合騎友進階。路途中有高集海堤、集美龍舟池,有集美學村,目的地坂頭水庫、觀音寺等還可停留一遊。  ■第一段路線:9點左右,朋友們在高集海堤的「移山填海」紀念碑前集合。騎行高集海堤至集美龍舟池。  ■亮點:當然是創造了「移山填海」奇蹟的高集海堤。
  • 雨後的泰山龍潭水庫,湖光山色,網友:這顏值,你能再低調些嗎?
    泰山龍潭水庫,位於天外村遊園北首,建岱橋的下方,屬於泰山西溪的一部分,是現泰山景區最大的水庫。壩體高達19米,長165米,蓄水36萬立方米。1942年,由當時駐泰城日軍役使泰安人民所修建,是日本軍國主義者侵華的又一鐵證。目前已開發成為泰山西麓著名的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旅遊景點,深受廣大遊客的青睞。
  • 走進泰山龍潭飛瀑
    (去龍潭水庫的石板路,兩邊芳草萋萋,前方群山逶迤。)過了大眾橋,沿著石板路前行。秋蟬的嘶鳴陣陣傳來,讓人不免感傷,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蟬,撕心裂肺的喊著:我要走了,我要走了…生命的過程,就是這樣的身不由己。該來的,總會來。該去的,留不住。莊子曰:夏蟲豈可語冰。生於夏,死於秋的蟬,永遠不知道冬天是什麼樣子。人也一樣,他的目光只能看到兩紮遠,你非要和他談論千裡之外的景色,他除了一臉茫然,還能対你說些什麼?
  • 我的故事:龍潭公園一日遊
    2020年的8月8日是周六,好不容易盼來的周末假期,所以我肯定是要找個地方去看看,不能辜負這個周末,但是時間也很緊張,我的周六比正常工作日都忙,所以我的上午全部給了我的買菜的和做飯的時間,只能留下一點點的時間來用於打算去哪裡玩,所以我的假期必須要出門去溜達。
  • 我與圖書館的一世情緣
    從鄉下考到城裡上中學那年,我第一次聽說「圖書館」的芳名,第一次看到那麼多書,真有種如饑似渴的激動。  那天,我在看剛復刊的《兒童文學》,一紮進故事裡,就著迷了。書沒讀完,圖書館關門的時間到了。捨不得放下沒讀完的故事,我把書偷偷放進書包。這事沒有逃過圖書管理員黃老師的眼睛,我羞愧得無地自容。
  • 我是酉陽人,我家在龍潭!
    龍潭的一天,從清晨裡那一縷嫋嫋炊煙開始。一中的學子們早早地離開宿舍,操場上不時傳來歡笑聲,這個畫面就是龍潭的一道風景。在喧鬧的街頭逛一逛,在這能看到小孩們無憂無慮的笑顏,街坊領居有說有笑,三輪慢慢悠悠的穿梭其中, 十分有龍潭的味道。
  • 龍潭茶館前話龍潭
    夏季,酷暑難耐的日子,我常常到茶館裡品茶看書,偶爾看累了,一抬頭就會看見窗外的龍潭上朱紅色的小橋柵欄,菱形的小亭內,坐著三三兩兩文化人搖著蒲扇,在那談論當年鐵鎖龍潭的故事。龍潭邊的小池內長滿蘆葦,裡面偶爾會發出一聲接一聲「哞、哞」的叫聲,聲音低沉,渾厚。不像牛叫的聲音那麼高亢,也不像青蛙「呱呱」的那麼調皮,輕快。
  • 騎行,自行車與我的那些小故事
    有日晚修,從同桌那裡借來《多情劍客無情劍》,偷偷的看了一小時,被李尋歡和阿飛的故事迷神魂顛倒,後果是踩車回家的路上,精神亢奮,踩得飛快,在下坡時不幸前輪正正撞在一個石頭上,然後是,整個人凌空向前飛出……見下圖,拜謝百度,居然有如此接近飛出那一刻的圖片可以在此表達出來。幸好只磨破手掌,哼哼唧唧起來繼續騎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