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合肥12月16日電(陳浩)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安徽金融業發展實現量質齊增。其中,本外幣貸款餘額連跨3萬億、4萬億、5萬億三個萬億臺階;存款餘額連跨4萬億、5萬億、6萬億三個萬億臺階。
「金融業成為我省經濟發展支柱產業之一。」據安徽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昌順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955.6億元,佔全省GDP比重達7.07%,較2015年同期提升2.12個百分點。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安徽形成了種類齊全、覆蓋城鄉、服務有效的金融供給體系。目前,全省共有銀行業金融機構17類、198家,保險市場主體128家,證券公司2家,期貨公司3家,融資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等地方金融組織1102家。全省首家民營銀行新安銀行也於這一時期成立開業。
何昌順介紹,「十三五」期間,安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顯著增強,全省信貸投放年均增速14.64%。戰略性新興產業、小微企業、涉農貸款餘額等均較「十二五」末的數據大幅提升。其中,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由2015年末的8102億元增加至1.74萬億元,增長114.76%。
資本市場「安徽板塊」的不斷壯大,是「十三五」期間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以今年11月末的數據計算,安徽的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均位居中部第1。同時,安徽省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企業數由2015年末的717家增加至6880家,躍居全國前列。
在金融扶貧工程實施方面,「十三五」以來,安徽扶貧小額信貸累計投放382.9億元、累計服務101.4萬貧困戶。截至10月末,全省有扶貧開發任務的縣域貸款餘額14516.48億元,較「十三五」初增長142.97%;國家級和省級重點貧困縣縣域貸款餘額6729.12億元,較「十三五」初增長182.13%。
此外,據何昌順介紹:「安徽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十三五」期間,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風險得到穩妥處置,重點領域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各類非法金融活動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風險有序應對,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基本完成,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紮實推進,金融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積極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