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蘭州9月14日消息 近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民辦博物館專業委員會主辦,甘肅省古玩書畫協會、甘肅鈞得軒收藏博物館承辦的「全國首屆民辦博物館研究成果交流會」在蘭州舉辦。自此,甘肅已有近十家民辦博物館。隨著民間資本的壯大,民間博物館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甘肅民間博物館在蓬勃快速發展中也遭遇一些「囧境」。
展館條件簡陋 狹小空間藏品受「委屈」
蘭州晨報報導,永昌路萬盛大廈19樓,除非事先知情,從馬路上抬眼望去,是很難想到裡面還藏著一個博物館的。即使是抵達19樓,走下電梯,在穿過長廊見到別有洞天前,依舊難免有些疑慮。鈞得軒收藏博物館,就建在了這樣一個「不具備任何建博物館條件」的地方。
鈞得軒收藏博物館是蘭州市第五個民辦博物館,也是其中首家綜合類民辦博物館。展館是館長楊曉鈞拿自己以前購置的寫字樓改建的。
鈞得軒收藏博物館展館面積近千平方米,分8個展廳,館藏文物及藏品有萬餘件。走出電梯,「鈞得軒」幾個大字下便擺著遠古時代的動物化石。從入口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馬家窯時期的彩陶,一路向右,各類彩陶、青銅器、瓷器、字畫、錢幣等密密麻麻地陳列。楊曉鈞不止一次地重複,看著鈞得軒收藏博物館,他都覺得「委屈」,他的「藏品也在受委屈」。
甘肅省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的工作人員戴子佳說,這種委屈在省內民辦博物館中,實為一種常態。
「民辦博物館的館舍多跟不上,有些甚至是臨時找的地方,基本上沒有專門的建築,館舍內部許多也都比較簡陋,並沒有專門的業務庫房。」他說。
戴子佳介紹,目前,經甘肅省文物局申報批准、登記在冊的民辦博物館共有八家。其中,除了天水成紀博物館和酒泉的陽關博物館,都沒有獨立的館舍。
楊曉鈞說,房屋高度大概得5米左右,才能滿足一些字畫的展示需要,可現在,他的「鈞得軒」進深才2.7米。館內走廊都被充分利用起來,彩陶展櫃的壁上也懸上了書畫作品。字畫展櫃更是密密麻麻的,挨個排開,長卷或只打開一部分,或「藏頭藏尾」地掛在牆上。
他最希望的是政府可以給他提供一塊地,他想建一棟大廈,名字都想好了,就叫「鈞得軒文博大廈」,到時候不僅是鈞得軒收藏博物,甘肅的古玩、文博交易店都可以聚集在這個部落,他說,「想給藏品一個舒適的舞臺」。
現在,在場館尚不理想的時候就建起鈞得軒收藏博物館,楊曉鈞說,「我必須先把它建起來,也算給各方一個交代,證明我是想幹點實事的,不是只喊喊而已。」
資金匱乏民間博物館無收入難以發展壯大
蘭州晨報、人民日報綜合報導,資金的匱乏以及籌措渠道的來源單一,成為限制民間博物館的最大瓶頸。戴子佳介紹,現在甘肅省內申報批准的民辦博物館都是免費開放,文物局也並沒有專門的資金補貼,所有的資金都得靠自籌。
「以後的路可能會很難。」楊曉鈞說,他還有一個「宏圖偉業」——整合甘肅民間各界力量,共建一個「甘肅民間博物館」。「當然,目前這還只是一個遙遠的心願。」他說。
其實,為了促進民間博物館的發展,各地政府也提供了不遺餘力的支持。「雖然政府對於民間博物館有很多的支持,但這種支持並未惠及大多數,更多的時候只是對於一些成功者的錦上添花。而在一些經濟不發達、資金不充足的地區,民間博物館還可能受到一些不公平待遇。」王志安的馬家窯文化彩陶博物館在當地小有名氣,政府經常利用王志安的博物館作為招商引資的招牌,但從未得到過政府的補貼。一邊是極其珍貴的彩陶實物,一邊是相對逼仄的場地和簡陋單一的展陳方式。雖然每年接待大量參觀者,但王志安的博物館還是無法走出名為甘肅馬家窯彩陶博物館、實為自家陳列室的狀況。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宋向光認為,民辦博物館的成立相對容易,但運營費用卻很高。作為一項公益事業,全世界沒有一家博物館是賺錢的,即使是世界性的大博物館,也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和政策的保障支持,更何況勢單力薄的民間博物館。
民間博物館走向臺面 由私人收藏到公共服務
人民日報報導,近20年來,大大小小的特色鮮明的民間博物館已經在中國成為蔚為大觀的力量。在有的城市,國有博物館與民間博物館已經可以平分秋色。民間博物館,正在成為我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全國首家民間馬家窯文化彩陶博物館的館長,王志安先生早在1996年就創立了馬家窯文化研究會,正是在不斷收藏研究的基礎上,傾全力建立了這家民間博物館,為的是讓那些自己辛苦收藏的彩陶不至於藏於深閨無人識。如今這個博物館接待人數已過百萬,並被蘭州大學和西北民族大學作為考古學的教學實習基地。
在人們的印象中,民間博物館滿足於小巧玲瓏,隱匿在不起眼的街巷,與公立博物館的巍峨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然而近幾年,隨著民間資本的壯大,民間博物館逐步進入了快速發展期,這種格局逐漸被打破。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認為,民間博物館是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大背景下公民文化需求增長的必然結果,小而言之是由社會力量利用民間收藏的文物、標本、資料等文化財產依法設立,具有文化普及鮮明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大而言之是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共同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力量,今後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
相關連結 甘肅八家民辦博物館
天水成紀博物館,展覽最具代表性的是青銅器;天水養正堂報刊博物館,是報刊的專題博物館;酒泉的陽關博物館,裡面陳列最多的是銅器和民俗文物,主要展現陽關當地的歷史文化;敦煌敦華博物館,藏品以玉器和瓷器為主;定西的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蘭州彩陶藝術博物館,兩者皆為彩陶的專題博物館;蘭州古一徵語言歷史科學博物館,裡面陳列最多的是化石、陶器和隕石;甘肅黃河玉文化博物館,是玉的專題博物館。(甘肅新聞網綜合多家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