町隱沙龍邀約 | 治理之後,洱海旅遊可持續發展之路

2020-12-17 騰訊網

三年的洱海生態環境治理,對於大理的經濟社會環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何在新的洱海保護制度框架下,通過發展可持續的環境友好產業,保護洱海生態持續轉好,另一方面讓社會經濟環境得以改良,讓當地的居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讓原住民和新遷入人群和諧共處,共同受益,提升社區和諧人際關係,是面臨的新議題。

12月06日,町隱民宿學院有幸邀請到Linda J. Cox教授,和大理本地的關聯專家,一起展開相關議題的探討,希望通過這樣的交流,我們能夠對生態可持續的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為洱海區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做力所能及的努力。

特邀嘉賓簡介

Linda J. Cox/夏威夷大學的社區經濟發展專家

Linda J. Cox是夏威夷大學的社區經濟發展專家,也是農業與旅遊業,農產品市場營銷及相關主題之間的經濟關係專家。她組織和教授有關企業管理,企業家精神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期課程,講習班和研討會。考克斯還共同擁有一家位於蒙大拿州的房地產開發和管理公司。 她被列入富布賴特(Fulbright)高級專家花名冊。考克斯博士的專長在社區經濟發展和可持續旅遊業方面,這兩個領域在中國都有重大的研究意義。她希望能夠更多的和包括大學(農業和經濟學),記者(經濟學),農產品產業機構,鄉村旅遊協會/專家做深入交流。

紮根大理的嘉賓

Faraz

Praxis Agricultural Co,柏力思農產品(大理)有限公司 創始人

臺灣劉臺平教授

致力於「教育.社區營造構建」公益活動

杜武

大理中和村 村長

丁磊

花伴一生農場創始人

安橍

TheLilyPad International Guesthouse

雲南.大理百合國際青年旅舍 創始人

- End -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町隱民宿學院創始人劉漢捷確認出席第三屆文化旅遊商業地產節
    一場史上最具規模、最具品牌價值和國際影響力的文旅商業地產盛會,第三屆文化旅遊商業地產節,將於2018年9月12—13日在西安威斯汀大酒店震撼啟幕!   第三屆文化旅遊商業地產節,以「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為主題,聚焦中國文化旅遊商業地產前進態勢,以破局之勢助力文旅商業的蓬勃發展,探討與分享文旅商業地產的變革之路!
  • 町隱·八閩民宿學院和中國·鼓嶺民宿學院掛牌成立
    町隱•八閩民宿學院和中國•鼓嶺民宿學院在鼓嶺成立掛牌。  町隱•八閩民宿學院與鼓嶺管委會籤訂合作協議。  福州新聞網9月5日訊(記者 廖雲嵐 文/攝)5日,在鼓嶺,町隱·八閩民宿學院和中國·鼓嶺民宿學院舉行成立掛牌儀式。
  • 聚焦洱海保護生態治理
    (中國日報記者 武曉慧 攝)作為「詩意生活」著名地標的雲南洱海,在當時已到了刻不容緩的保護治理時刻,雖然早在1988年,大理州便出臺了洱海保護管理條例,歷年多次修訂保護區範圍不斷擴大,但隨著人口增長,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旅遊業快速發展,洱海流域汙染控制難度逐年加大,於1996年和2003年爆發兩次大規模藍藻,局部區域水質曾下降到地表水Ⅳ類。
  • 走可持續發展的旅遊之路
    走可持續發展的旅遊之路 發表時間:2015-04-24   來源:拉薩文明網 如何推動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是我區面臨的重大課題,需要各級相關部門冷靜思考。   眾所周知,旅遊業是我區最具發展潛力、優勢和後勁的特色優勢產業。近年來,我區實施「請進來、走出去」的旅遊促銷戰略,打造旅遊升級版,這不失為明智之策。
  • 撫仙湖·廣龍小鎮為民宿業界重構雲南旅遊生態圈
    雲南樂居訊 對於國內民宿界來說,雲南是民宿業發展存量最大的省份,在這裡誕生了眾多的知名民宿客棧品牌。在雲南的民宿集群發展中,最大的群落應數滇西北,其中大理憑藉多年來旅遊目的地的帶動,成為了焦點集中的區域。
  • 為了總書記的囑託 雲南大理利用PPP模式治理洱海水環境紀實
    如今,利用PPP模式建成的洱海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運轉如何?總書記關心的洱海環境保護進展如何?雲南作為經濟欠發達省份,政府如何利用PPP模式轉變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實現跨越式發展、可持續發展?再加上,近年來,大理旅遊人數與旅遊業總收入實現「兩個倍增」,2015年接待旅遊人數超過2000萬人次,更增大了生態環境壓力,洱海已處於向富營養化初期轉化的可逆的敏感時期。「因此,洱海的保護與治理是一項複雜、系統、長期的事業,而PPP模式因其能打破條塊分割、發揮系統統籌優勢的內在屬性,能更好地適應洱海治理系統性與長期性的需要。」侯鋒董事長說。
  • 走中國特色的交通可持續發展之路
    交通是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中國交通秉持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與自然生態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月22日發布了《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圍繞交通發展目標、發展定位、發展理念、發展動力等全面總結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之路。1980年12月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聯合國第三個發展十年國際發展戰略》,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概念,強調經濟、社會、環境維度的可持續發展。
  • 雲南大理洱海治理:對歷史與未來負責
    大理邁入「高鐵時代」,甘肅遊客姜名志認為,「無疑將促進大理旅遊,拉動經濟社會發展,但洱海治理保護愈發緊迫了。」記者近日探訪雲南大理,這座西南邊陲歷史文化名城正集中精力辦一件大事——為洱海「治病療傷」。當地人說,這是對歷史與未來負責。
  • 邀你至蒼山洱海間----民宿《十八溪隱》
    十八溪隱,背依蒼山枕流雲,面朝洱海沐天光。莫殘溪(十八溪隱觀景天台遠眺洱海)十八溪隱,有依山勢的花園,在蒼山的雲霧裡,拈花微笑,享受到陶公東籬桑菊的閒適;(客房:簡愛)(客房:簡愛)十八溪隱,有中西分離的廚房,可自在如居家,洗手作羹湯;十八溪隱,有茶室咖啡間,既可品茗聽曲會禪機,也可飲酒吟詩邀月神。
  • 滇池和洱海兩種治理兩種命運
    據新華社昆明6月28日電6月24日以來,由於連日天氣悶熱,著名的高原湖泊滇池藍藻嚴重暴發,湖水綠浪翻滾,帶來陣陣腥臭味道……繼太湖藍澡暴發之後,湖泊的命運再次引起全社會的強烈關注。  與此同時,在雲南的第二大高原湖泊大理洱海,清清碧波和舒適的海風卻讓人感到愜意。已經基本上告別了藍藻暴發的困擾。
  • 洱海保護見證高質量發展(現場評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①)
    大理州全面打響洱海保護治理的攻堅戰,政府和企業聯動,幹部和群眾連心,共同推動洱海主要水質指標總體向好。「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很關鍵。」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內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抉擇。
  • 《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發布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魏玉坤、周圓)國務院新聞辦22日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這是繼2016年12月發布《中國交通運輸發展》白皮書之後,國務院新聞辦再次以政府白皮書形式,全方位展示交通運輸工作及成就。
  • 雲南大理:洱海保護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攝影:楊繼培人民網大理12月24日電(符皓)據云南省大理州洱海保護治理及流域轉型發展指揮部通報,為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2015年以來,在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和雲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大理州各族幹部群眾深化思想認識、強化政治擔當、動員一切力量、採取一切措施,系統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強力推進洱海保護治理工作
  • 《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發布:智慧交通發展步伐加快
    新華社   2020-12-22 15:19 [摘要] 國務院新聞辦22日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
  • 吉林白河林業局:深促傳統產業轉型 走特色旅遊可持續發展之路
    目前,吉林白河林業局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依託自然資源,大力開發景區旅遊建設,把林業生態旅遊作為主導產業,強化產業布局,一步步打好「綠色牌」,念好「山水經」。在深度促進傳統景區轉型升級,打造新型特色旅遊業態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的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突破與進步。
  • 讓蒼山洱海自然美景永駐人間
    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一個地區的發展程度。而環境的好壞,是由人來決定的,如果我們一味地強調對自然界的索取,將會嚴重地影響我們人類自身的發展。近幾年來,大理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在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新徵程上邁出堅實步伐。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當情懷碰撞治理,洱海的浪漫將何去何從?
    因為這裡緊挨著風光旖旎的洱海,落日溶金,漁舟唱晚。被譽為"洱海風光第一鎮"每天,喝著咖啡,倚著閒窗看落花,人生是何等地悠閒與自在。然而在2017年因為洱海治理工作的需要,政府下達了"環洱海客棧餐飲4月1日之後全部停業"的禁令,王芸不得不關停了客棧,並且清退了網上的訂房。至於什麼時候能夠恢復營業。現在政府也沒有明確的指示。客棧停業已經一年多時間,為此,王芸的損失了幾十萬,每月還得面對一萬多的債務。
  • 2019,鄉村民宿走出可持續發展之路
    從零星發展到星火燎原,從摸索前進到理性發展,2019年,鄉村民宿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周期。在這一年,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旅遊行業標準《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LB/T065-2019),為民宿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各地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管理辦法、政策法規和指導意見,讓民宿業的發展有「據」可依。民宿激活村民旅遊致富夢已成為了現實,「小」民宿撬動「大」旅遊初見成效。
  • 洱海保護治理:被關停客棧若符合兩條件可開業
    洱海環湖截汙工程明年6月全面完成  符合兩個條件 被關停客棧可開業  一是處於排汙管網覆蓋區 二是符合管理辦法的規定  記者 期俊軍  雲南網訊 「洱海最嚴禁令」實施以來,被關停的餐飲客棧的處置問題一直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