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推動製造工廠向總部轉型、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轉型

2020-12-23 澎湃新聞

蘇州工業園推動製造工廠向總部轉型、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轉型

2018-12-10 1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蘇州工業園區又上央視啦!

央視《新聞聯播》

「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

慶祝改革開放40年」

特別報導聚焦蘇州工業園區

新聞聯播點讚園區

不僅回顧了園區24年的發展歷程

更詳細地展現了

園區近年來轉型創新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歷程

大氣視頻展示園區「升級版」

開發建設24年來,蘇州工業園區憑藉「勇於爭第一、敢於創唯一」的精神,從蛙聲陣陣的農田變身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從「世界工廠」加速邁向「東方慧湖」,成為中國發展速度最快,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開發區之一。

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新起點上,園區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潛力,向創新要活力,全力打造中國開發區「升級版」。

「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發展理念

當時全國已有了包括深圳在內的5個經濟特區,和他們相比,蘇州工業園區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政策上都沒有明顯優勢,如何贏得發展?

園區向新加坡取經

學來「親商」理念

用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企業

為此提出一個口號

「不特有特,比特更特」

蘇州工業園區原黨工委副書記 潘雲官

大家都知道這個中新合作的區域是當時處於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我們在這裡摸索,我們在這裡創新,我們在這裡就是要跟國際上接軌,所以我們要給其它地方做出樣子。不特有特的話就是說不叫特區但是有特區的政策,我們有一些政策可能會比特區更加厲害。

蘇州工業園區如何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邁入由大向強轉變的新階段,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擺在園區面前。但調研中發現,園區落戶企業雖然多,但大多以加工、裝配為主,產業低端,土地利用率低。

為此蘇州工業園區在江蘇

率先推出一套產業轉型監管平臺

對企業的產出能耗算出畝均效益

然後打分排座

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朱雲磊

(打分排座)前50%的,應該今後是鼓勵或者支持,後50%的要區別對待,後40%的排名企業應該是作為今後要改造或者是要幫助他提升的,最後面10%不到的,那這一塊的土地資源,就要把它儘快地騰退出來。

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加快「高端高新」轉型步伐,以實招、硬招推進位造業轉型升級,開闢出「1+N」製造業向中高端升級的新路徑,即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品牌化發展方向,推動製造業向「製造+研發+營銷+服務」轉型、製造工廠向企業總部轉型、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轉型。

為此,園區出臺了《鼓勵總部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等,從「頂層設計」上為製造業轉型升級描繪清晰路線。同時,建立了產業轉型升級監管平臺,大力發展智能製造,深化工業化、信息化兩化融合試點,從政府層面對產業轉型給予引導。

堅持引進和培育並舉,園區近年來大力發展高端高新產業,形成了「2+3」特色產業體系:「2」即電子信息、機械製造等兩大主導產業;「3」即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納米技術應用等三大特色新興產業。

人均GDP約4萬美元的園區有多牛

2016年以來,轄區新增國家「兩化融合」示範企業1家、省示範企業32家;新增省級以上跨國公司總部及功能性機構5家,經認定的省級總部機構36家、佔江蘇省20%。

目前,園區擁有7個智能工廠(車間),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累計達65家,各類外資研發機構161家。

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71%。

R&D投入佔GDP比重達3.48%。

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33件

目前,園區人均GDP約4萬美元,工業用地畝均稅收42.6萬元,其中,中新合作區畝均稅收72.8萬元,萬元GDP能耗為0.254噸標煤。

來源:蘇州工業園區發布

本文原標題:《蘇州工業園區到底有多牛?央視《新聞聯播》這樣說……》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深耕園區 微齒精密機械(蘇州)有限公司新工廠開業
    5月23日,微齒精密機械(蘇州)有限公司新工廠正式開業。作為全球微型齒輪行業的領導者,微齒精密機械新工廠佔地近26000平方米,煥然一新的車間、辦公室區域不僅能為員工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公司產能、生產自動化程度也將大幅提高。
  • 三星電腦轉型發展外資持續看好蘇州工業園區
    7月31日下午,蘇州三星電子電腦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三星電腦」)公布了因公司轉型升級發展受影響員工的勞動關係處置方案。記者第一時間來到蘇州三星電腦工廠現場進行了實地採訪,了解到企業員工對蘇州三星電腦轉型升級表示早就知道了,有心理預期。
  • 經濟發展從「製造」向「智造」轉型 巴南「數智」產業發力領跑...
    百亞股份智能工廠中迪醫療大數據展示平臺美利信壓鑄智能工廠巴南區的「數智」產業正在蓬勃發展巴南區委書記辛國榮介紹,目前,巴南區正著力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四新經濟」,推動巴南工業由「製造」向「
  • 突破瓶頸,蘇州不甘只做「最強地級市」
    根據蘇州現有安排,生產性服務業將有效賦能製造業,解決因長期代工而產生的「後遺症」。比如,蘇州將「圍繞10個千億級製造集群,引進、培育一批智能服務型企業」,目的在於加快製造業的數位化改造,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智造」轉變。這些企業將提供5G、區塊鏈等基於新興科技、業態的服務。
  • 「試驗田」蘇州工業園區:歷經轉型陣痛突破瓶頸再開放
    然而,上個世紀90年代蘇州工業園區只是蠻荒之地。蘇州城東的金雞湖畔,288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長滿茭白和蓮藕,呈現出一片「爛地泥塘路草荒,空房宿鳥鼠囂張」的景象。一位蘇州大型房企投資發展中心總監向記者回憶,在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早期,由於入駐人員不足,一些房地產公司只能與工廠籤訂「包銷」合約。
  • 轉型迫在眉睫!蕭山召開「萬企大會」 推動蕭山製造轉向蕭山智造
    大會旨在加快推進該區製造業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主動推進位造業的「革命」和「升級」,實現智能製造彎道超車、創新引領轉型升級。過去的蕭山因製造業而興,先發優勢、成本優勢、質量優勢是蕭山製造的「金名片」;然而,當前的蕭山卻因製造業而困,低端化、低質化、低效化成為了蕭山製造的突出短板。
  • 「粵興粵盛」東莞:改革再出發 昔日「世界工廠」向高新技術發力轉型
    40年間,作為改革開放先行者的東莞,從珠江東岸一個普通的農業縣變身為「世界工廠」,而在新的歷史洪流中,一度依賴「代工」發展的東莞也在摸索中開始了新一輪轉型升級。轉型之痛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下敲響了全球金融危機的警鐘。大量金融機構倒閉,跨國企業大批裁員,從金融界到實體經濟,世界各國幾乎都在面臨嚴重的金融危機。隨著原材料價格、人力成本、土地租金等上漲,人民幣大幅升值、政策環境日益嚴格,東莞「三來一補」模式的黃金時期走向了終結。
  • 可口可樂的轉型:由製造思維向創新思維
    可口可樂的轉型看起來刻不容緩。  可口可樂能否轉型成功嗎?  有可口可樂的第二季度財報,我們可以看出,可口可樂正在向「輕資本」模式轉型。  當然,「輕資本」模式的好處顯而易見——在這種模式下,可口可樂其實更像是一個品牌創新者和營銷人員,而不是一個擁有大量年度資本支出的製造商。
  • 工業網際網路看蘇州:一場重塑產業的轉型出擊
    蘇州作為工業大市,全力打造「工業網際網路看蘇州」品牌,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努力構築競爭新優勢,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8年以來,蘇州全面開啟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和發展,圍繞「工業網際網路看蘇州」品牌,確立了「規劃引領、打牢基礎、引育平臺、標杆示範、打造生態」的工作推進思路。
  • 實施創新驅動 推動轉型升級
    高新企業技改創新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今年以來,東升鎮以創新驅動為抓手,加大技改資金投入、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著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今年以來,鎮政府先後幫助力勁機械、隆成日用製品、三和管樁、正業包裝、安鉑爾電器、勝龍鍛壓等20多家企業申報技術改造、技術創新項目,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速在前三季度均位列全市前三位。
  • 深圳又一製造工廠解散?又一日本巨頭撤離,深圳製造到底該咋看?
    說實在,我們看到當前深圳工廠企業出現的狀態也是非常正常的一個現象,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實際上是整個中國製造業進行轉型升級的一個狀態體現,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廣東就已經推出了騰籠換鳥的策略,就是在推動整個製造業體系的轉型升級,而最近這些年其實製造業也開始逐漸轉型升級的過程。
  • 美利信:轉型升級路正寬
    2005年4月,經董事會同意,餘亞軍作出了一個重大決策,果斷放棄成熟的、還有錢賺的摩託車、微型汽車市場和產品,一舉調整產業結構,向乘用車市場轉型,成功進入合資汽車配套體系。  由此,公司確立了面向全球的汽車領域新戰略,快速向汽車特別是乘用車產業轉型升級。
  • 中國製造轉型升級走向「雁首」
    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加快製造強國建設已經成為振興實體經濟的緊迫任務。 到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連續三年談論中國製造2025。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強化創新引領,新動能快速成長。深入推進「網際網路+行動」和國家大數據戰略,全面實施《中國製造2025》,落實和完善「雙創」政策措施。
  • 德國設立「未來中心」推動東部各州數位化轉型
    德國聯邦勞動與社會部日前在德國東部地區的新聯邦州啟動了「未來中心」項目。該項目將在歐洲社會基金框架的資助下,提升東部聯邦州企業的數位化能力。據介紹,該項目資金來自歐洲社會基金、德國聯邦勞動與社會部以及德國各聯邦州。
  • 從製造到「智」造:天津工業轉型升級「路線圖」
    新華社天津11月19日電 題:從製造到「智」造:天津工業轉型升級「路線圖」新華社記者宋瑞、白佳麗、郭方達由我國正在自主研發的「天河」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有多快?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主任助理孟祥飛給出答案:這臺超級計算機每秒鐘的計算能力將達到10的18次方。超級計算機,是天津「智」造的基石之一。近年來,天津在自主創新的藤蔓上不斷開花結果,走出天津工業轉型升級「路線圖」。這是美克國際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實木家具智能製造工廠(11月4日攝)。
  • 蘇州工業園區積蓄強勁動能向更高處攀登
    聚焦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蘇州工業園區破解發展瓶頸、增強內生動力,全速發力產業園建設,重點打造企業總部基地、上市企業產業園、現代服務業產業園以及金光科技產業園,匯聚高端項目,推動產業發展,優化服務舉措,加快轉型升級,為下階段騰飛積蓄強勁動能,奮力跑在高質量發展最前列。
  • 全球9 家最先進工廠數位化轉型故事
    以下為各燈塔工廠的突出特點:     拜耳生物製藥(義大利加巴納特):「數據即資產」——大多數企業使用的數據不到其產生的 1%,但拜耳憑藉龐大的資料庫,將維護成本降低 25%,運營效率提高 30% 至 40%     博世汽車(中國無錫):「增強競爭力」——搭建「先訂單,後製造」產品定製平臺,利用遠程人工智慧技術事先預測維護需求
  • 海安:政策引領、智能製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政策引領、企業培育、智能製造為抓手,全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市產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5月份以來,我市連續5個月在南通「四個全面」月度評估中保持第一;連續三個季度在南通市產業項目考評中排名第一,並實現「季季扛旗」。 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引導。
  • 硬碟廠商希捷突然關閉蘇州工廠的背後:訂單太少,產能嚴重過剩
    希捷蘇州將裁員2000人,離職和遣散工作在1月11日-18日進行,公司將依照相關法規向員工支付賠償金。季度利潤驟降82.3%據悉,希捷在全球有三家硬碟製造公司:分別是蘇州公司、無錫公司和泰國公司。希捷蘇州公司於2003年1月在蘇州工業園區註冊成立,前身為邁拓科技(蘇州)有限公司,2005年底邁拓科技被希捷收購,主要生產自主品牌(Seagate)的筆記本電腦硬碟、臺式機電腦硬碟和企業級伺服器硬碟。
  • 轉型中的蘇州,如何中流擊水?
    智能化改造,數位化轉型,工業網際網路。名揚海內外的「蘇州製造」,如今已站上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作為世界最大的工業基地之一,為推動「蘇州製造」更上一層樓並加快塑造內外「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蘇州正竭盡全力打造「工業網際網路看蘇州」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