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田裡抓黃鱔方法和最佳抓黃鱔時間

2020-12-06 鄉村小華168

受到農藥和電魚機的影響,現在的水田裡基本上沒有黃鱔了,尤其是電魚機出現,把小河小溝田裡的黃鱔都電絕了。不像以前沒有電魚機的時候,水田裡特別多黃鱔,用牛開耕田時根著牛屁股後面都經常抓到很多黃鱔。下面和大家分享幾點抓黃鱔:

1、用手抓;黃鱔和泥鰍身上都粘滑溜溜的粘液,在抓黃鱔時雙手像扣抓形狀,這樣就能緊緊抓住黃鱔。黃鱔藏洞裡一般有兩個洞,分別能進能出,先將一個洞堵死,讓它無路可逃。然後用手順著另一個洞裡找,無路可逃的黃鱔只能呆在洞裡等著我們用手抓出來,抓黃鱔時要快、恨、準抓住,以最快的速度放入隨身帶的籠子裡。

2、挖泥;發現水田洞裡有黃鱔後,先將黃鱔洞堵死。把周圍的淤泥全部挖掉,然後再進行挖黃鱔洞的泥,這樣挖見黃鱔它也無淤泥可鑽了,等著我們將它抓進魚籠裡。

3、用竹夾子;每當我們晚上拿著手電筒去小溝邊、水田裡抓黃鱔時候,都帶上竹夾子。發現黃鱔就使用竹夾子將夾起來放到魚籠裡,黃鱔敏感性強,速度慢的話它會跑掉,所以夾黃鱔時一定迅速夾住黃鱔。

4、用鉤子釣;靠近石頭邊的水田,一般都是土硬亂石砌的石牆。發現有黃鱔洞我們只能用釣鉤將黃鱔釣出來,將蚯蚓串到鉤裡,然後放到黃鱔洞輕輕動下讓黃鱔快速咬食,當鉤住黃鱔一定不能放鬆魚鉤。要順力度拉出來,手緊抓住黃鱔頭部下七公分,這樣卻使黃鱔有多大本事也逃不掉了。

最佳抓黃鱔時間;黃鱔繁殖的旺季是農曆四至五月之間,這個時候的黃鱔非常喜歡咬食,它的繁殖時洞外口總有新淤泥在洞口,這時你把手指申進去它都會死死咬住你的手指。無論是手抓、還是鉤釣都是比較容易收穫黃鱔。所以抓黃鱔最佳時間段就是四、五月之間,這個時間是黃鱔繁殖時,經常出入洞口發情,洞口剛滑並且帶著泡沫。

總之抓黃鱔不單要有方法,還要了解黃鱔最佳活動季節時間段,這樣才能收穫更多黃鱔。希望我抓黃鱔經歷能夠幫助到喜歡抓黃鱔的朋友。望採納!

相關焦點

  • 男子水田裡抓到只巨型黃鱔,全身發紅光,看清楚後直接將其放生了
    男子水田裡抓到只巨型黃鱔,全身發紅光,看清楚後直接將其放生了很多地方都有吃黃鱔的習俗,而且黃鱔很美味,價格還不便宜,很多人多吃過,但是紅色的黃鱔您見過嗎,近日就有一名男子抓到過一隻全身發紅光的黃鱔。男子當時抓的時候,剛開始還覺得是條大魚呢,沒想到抓上來一看,才發現竟然是一條大黃鱔,更讓人意外的是,這條大黃鱔居然還發紅色的光,這件事情,一下就在當地傳開了。
  • 小暑黃鱔賽人參,捉黃鱔的方法你知道幾種?
    其次,它除了在河湖水域中生長外,大量生長在水田和溝渠中,是江南水鄉最常見的水生動物。正因為它常見,又難捉,所以靠水田吃飯的水鄉「農民」發明了多種捕捉方法。水田裡的黃鱔第一種方法叫「照火鱔」。通常在收割完麥子和油菜後,農民就會將農田翻土、放水、弄田,然後插上水稻秧。剛插秧不久的水田是照火鱔的最佳去處。
  • 農村田裡面的野生黃鱔,一般最大可以長到多少斤呢?
    五一小長假就這樣過完了,今天我們又要進入繁忙的工作之中了,在五一之後天氣越來越熱,明天就迎來了今年的立夏節氣,水田、池塘、水渠裡的黃鱔開始活躍起來。   在過去農村田裡的黃鱔是真的多,每到五月份之後,小孩子們就會等到晚上,拿上桶和手電去水田裡抓黃鱔,黃鱔總喜歡在晚上出來覓食,手電一照就知道哪裡有黃鱔哪裡沒有黃鱔了。當時的野生黃鱔比較多,人們抓黃鱔熱情度也高,尤其小孩子,抓到黃鱔之後,就是一次生活水平的改善。不過那時小孩子能抓到的野生黃鱔個頭普遍也就二三兩多的樣子,達到4兩重的黃鱔都很少見。
  • 山上的稻田裡也有泥鰍和黃鱔,這都從哪兒來的?
    很多人都疑惑農村稻田裡的泥鰍和黃鱔是從哪兒來的,我小時候也經常問大人這樣的問題,大人就告訴我,是順著水流帶來的,可是在一些沒有活水,只有雨水的田裡也有,這就很讓人納悶,尤其是一些旱田改造的水田,土壤硬的要用鋤頭挖,裡面居然也有泥鰍和黃鱔。所以沒有人能解釋這一現象。
  • 挖黃鱔
    第一季稻穀收割後是來不及的,因為剛收割完,就要趕著插上秋收季的秧苗—這個同時趕收割和插秧的時節也就是八九十年代南方人常說的「雙搶」。而秋收後就不一樣了,農田要被閒置到第二年春季,所以我們也就有大把的時間去挖黃鱔了。 其實家裡最初是弟弟跟著爸爸去挖黃鱔。我印象中弟弟從讀幼兒園就開始去挖黃鱔。等到一年級的時候,他就自己和他的小夥伴們相約去挖了。
  • 抓到一條三斤重的野生黃鱔,農村老人卻說要扔掉,這是為什麼
    一條3斤重的野生黃鱔還真的不多見,也可以說是幾乎沒看到過,市面上常見的野生黃鱔差不多只有兩三兩重,大一點的野生黃鱔也就四兩重,一般養殖的黃鱔也就一斤多的樣子,所以三斤重的野生黃鱔真的是太罕見。那麼為什麼農村老人說三斤重的黃鱔要扔掉呢?
  • 水產養殖貼士:正確挑選黃鱔苗種的八個方法
    水產養殖貼士:正確挑選黃鱔苗種的八個方法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綜合 作者:王豔 水產養殖網 2012-04-05 16:08:00近兩年隨著黃鱔養殖規模的增加,養殖成本增加,養殖戶的利潤有限,不少養殖戶有了轉養其他品種的打算。但是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受開春後居高不下的黃鱔價格影響,估計還會有不少人加入到黃鱔的養殖行列,對於許多初養者來說,選好苗種是養殖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前提條件。  一、要知道苗種的來源  黃鱔苗種有人工繁育和自然捕獲兩種來源。
  • 【原創】家鄉美食之黃鱔/泥鰍/酸菜鯽魚/螃蟹
    把從水田裡抓到的黃鱔,打整乾淨,摘新鮮芋兒葉一包,一般是一根黃鱔包一包,多了不均勻,再順手扯幾根鐵線草一紮,撿些乾柴,生火,待燒成灰後,將芋兒葉包埋入灰中,十幾分鐘後,用木棍翻出,此時芋兒葉已經被高溫烤焦,裡面的黃鱔卻剛剛熟了。火燒黃鱔,掌握火候是個關鍵,否則,時間太短,肉未熟透,時間太長,則肉已老或已焦,全靠經驗或者時時觀察。
  • 黃鱔是什麼黃鱔有毒嗎 黃鱔的食用方法及適合人群
    黃鱔不僅為席上佳餚,其肉、血、頭、皮均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黃鱔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溼等功效。黃鱔肉性味甘、溫,有補中益血,治虛損之功效,民間用以入藥,可治療虛勞咳嗽、溼熱身癢、腸風痔漏、耳聾等症。黃鱔頭煅灰,空腹溫酒送服,能治婦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藥,兼治臁瘡,療效頗顯著。
  • 黃鱔精36斤碗口粗:36斤黃鱔驚呆眾人網友驚呼「千年黃鱔精」
    :01 來源:新浪 我要評論() 核心提示:黃鱔精36斤碗口粗:36斤黃鱔驚呆眾人網友驚呼「千年黃鱔精」24號下午,湖州長興有人在水庫旁抓到一條重約36斤的巨型野生大黃鱔,當時以為是一條大魚,
  • 大家小時候在田地裡捉的泥鰍和黃鱔是怎麼做著吃的?
    大家小時候在田地裡捉的泥鰍和黃鱔是怎麼做著吃的?泥鰍黃鱔對我來自農村的我來說再合適不過了,小時候經常在家吃這些。無憂的日子很短暫那時候我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約上幾個小夥伴到田間地頭抓魚,抓泥鰍,偶爾也能逮到小黃鱔,但不常用。麻利的小夥伴一天可以抓到好幾斤,那樣的日子真的很美好。無憂無慮,只是時間太快,讀了初中就開始寄宿了。
  • 黃鱔有什麼習性?它是吃什麼長大的?
    因此,黃鱔就進化出了圓筒形的身體以及溼滑的黏液,圓筒形的身體能夠讓黃鱔更好地在洞穴裡進出,而溼滑的黏液除了能夠防止一些水中細菌和微生物的侵襲以外,還能在面對天敵時,方便逃走。尤其是遇到人類時,它們毫無反抗之力只能倉皇逃竄,但是一身的黏液讓擁有靈活雙手的人都束手無策。
  • 在農村野塘,釣到一條15斤重的鱔魚,這麼大的黃鱔能不能吃?
    而且野塘裡的野生黃鱔非常難得,現在隨著人們對環境的汙染,生態的破壞,適合黃鱔生存的環境越來越少,現在的野生黃鱔普遍也都比較少,像15斤重的大鱔魚,簡直是福氣和運氣啊。而鱔魚作為一個蛋白質非常高,營養極其豐富的美食,向來被人們所喜愛。而且鱔魚越大,補血如今水田裡廣泛使用農藥化肥,導致農田裡野生鱔魚幾乎見不到了,而在野塘釣到15斤鱔魚,到底能不能吃呢,且聽我分析。
  • 黃鱔是否越大越好吃?一斤重的野生黃鱔,要長多久呢?
    農村長大的80後,男孩通常都抓過黃鱔。我以前在沒有乾涸過水庫的支流寨河裡,抓到過一條小胳膊粗的大黃鱔,鱔魚頭有小鵝蛋那麼大,體長不到一米,模樣怪怪的,一下子就顛覆了我對大黃鱔的想像。後來在大爺封建觀念的鼓動下,還說這條大黃鱔是雌性,可以繁殖更多小黃鱔(後來我才知道大爺就是忽悠人,因為黃鱔有性逆轉這一罕見特性,就是鱔魚在生長前期,體長大致在35㎝以內為雌性鱔魚,然後開始逐漸轉變為雄性鱔魚,大致超過40㎝的鱔魚,多為雄性鱔魚),我當時想著大鱔魚可以繁殖,以後有更多鱔魚抓,才很不情願的把這條大鱔魚扔到我們村的水庫裡。
  • 怎樣才能逮到更多的黃鱔,鄉農教你兩招,可讓你的網裡鑽滿黃鱔
    夏天來了,溫度升高,隨著近幾天各地都下了大雨,農村的水塘和秧田裡都下滿了新水。因此,正是逮黃鱔的最佳時節。現在農村的農活基本忙完了,黃鱔近一段時間的價格一直在上漲。前幾天的價格是18元/斤,這兩天的價格已上漲到了24元/斤。過幾天進伏前後,黃鱔的價格可能會飆升到28~30元/斤。
  • 為什麼現在農村人捉黃鱔喜歡隨身帶兩罐雪碧?看完才明白是這樣!
    摘要:為什麼現在農村人捉黃鱔喜歡隨身帶兩罐雪碧?我雖然生活在農村,但是我以及我的家人卻對於泥鰍、黃鱔這一類的動物一點都沒有好感,甚至還會有些害怕,畢竟這東西和蛇類長得很像。我第一次用手接觸到黃鱔的時候是在十幾歲,那還是在小姑的公公家。爺爺是個退伍的軍人,加上老家住在農村,四周都是水塘以及農田,爺爺沒什麼特殊愛好,唯獨喜歡釣魚。每年夏天都是爺爺最喜歡的時候,經常凌晨天沒亮的時候就出去釣魚,而黃鱔也是他常抓的對象。爺爺家裡有好多自製的抓黃鱔筒子,就是那種前面是瓶口,後面就是那種倒插竹籤,只能進不能出。
  • 清洗黃鱔黏液時,分享給你1個小竅門,黃鱔好吃下飯,肉嫩特鮮
    ,這道爆炒黃鱔便是我家人都非常喜歡吃的,一開始家人還總會選擇去飯店,但後來自從我學會了黃鱔的這個清洗方法後,便總是在家親手做,清洗黃鱔的這個方法,乾淨無黏液,而且還不會有腥味,更能保證黃鱔鮮嫩的口感,下面我們一起學習做法。
  • 時光丨張國清:照黃鱔
    晚上,水田中的黃鱔、魚鰍會從洞穴中跑出來,欣賞春天的夜景。我們在一丘一丘的田塝上穿梭,時而在田坎上,時而蹚入水田中尋覓黃鱔的身影,將它「捉拿歸案」,然後拿到街上去賣,湊點學費什麼的。事實上,要將這些滑不溜秋的黃鱔捉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只不過,再狡猾的豺狼,也會被獵人的智慧徵服。
  • 在家炒紅燒黃鱔,好吃也美味
    不管它藥要還是食用價值都很高,據《本草綱目》記載,黃鱔有去除風溼,治療乳期女性乳結核,也可以治療痔瘡出血等症狀等等功效。(切記切記,請勿亂食黃鱔血液裡含毒,但它的血怕高溫,只要洗乾淨煮熟就可以食用。)它的食用價值有,脂肪,蛋白質維生素B1和B2還要維生素C等種營養價值。但是不管怎麼吃,小編一句話大家注意安全操作。這不最近又到了抓黃鱔的季節了嗎?
  • 為什麼有人說:蛇吃黃鱔,找死!因為黃鱔喜歡亂鑽嗎?
    而黃鱔則不同,它屬於魚類也稱為鱔魚,在南方的水域和稻田裡比較常見,對人沒有任何威脅,反而黃鱔成了人們餐桌上的常客。黃鱔和蛇最主要的區別是,黃鱔的體表沒有鱗片,而是和泥鰍一樣會分泌一層光滑的黏液。這層黏液可以幫助黃鱔躲避捕食者,還能防止細菌的侵害以及微生物的寄生,黏液還能增強黃鱔在水下的行動能力。 那麼蛇會吃黃鱔嗎?吃了會死嗎? 蛇肯定會吃黃鱔,相信很多南方的同學都見過蛇吞噬黃鱔的畫面,我作為北方人甚至連黃鱔都沒見過,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