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見「海石花凍」,是來自東極小島主梁祝的朋友圈,讓我想起來小時候在街頭買到過的「茉莉凍」,一種只有夏天才會看到,十分稀有的街邊美味。之所以說稀有,是長這麼大,我才買到過兩次「茉莉凍」。
後來才知道,「海石花凍」和「茉莉凍」雖然形態、口感差不多,但是所用原材料是不一樣的。不過,對於岱山、嵊泗、東極等海島上的人來說,「海石花凍」才是童年的集體回憶。
海石花是動物脊突苔蟲或瘤苔蟲的乾燥骨骼,呈珊瑚樣不規則塊狀,它分布我國南方沿海各地。
加工:剛採來石花是紫色,首先要洗乾淨,留下莖葉,在烈日下暴曬,晚上收進來泡到水中,這樣的過程有時候要反覆十數次乃至數十次,直到石花變成淡黃色。
營養:海石花富有豐富礦物質、多種維生素,具有清肺化痰、清熱燥溼、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等功效。尤其含有果蔬不具備的褐藻鹽酸,有降壓降脂的特效。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
朋友從東極給我帶了海石花,於是,嘗試著做出了人生中第一碗石花凍。
▲將石花草放入水中洗淨,去除雜質,並用水浸泡2小時左右。
▲由於這海石花是野外天然生長,所以清洗時難免要多花點耐心,以上是去除的雜質,足足洗了四五遍。浸泡時間久,也是為了讓泥沙更好的沉澱、去除。
▲家裡剛好有做其它用剩的過濾包,於是就用來裝海石花了。如果沒有過濾包,也可以在出鍋時用過濾勺、紗布等。這次煮了20g左右的海石花,倒了7碗水。
▲用燉鍋大火燉了2小時,鍋裡的水才開始翻騰,為了去腥味,倒了一勺子白醋,轉中火,繼續燉了1小時。據說用高壓鍋的話半小時就可以搞定,由於對高壓鍋一直有陰影,所以未嘗試。
▲將湯汁盛至碗中,待其冷卻,凝固成凍。
單石花凍,因為並未放佐料,除了口感Q彈,並無味。
於是嘗試了幾種吃法。
☟
▲嘗試傳統吃法,燒了一大碗冰糖水,冷卻後放入冰箱冰個幾分鐘,然後澆在石花凍上。
▲清涼冰爽的石花凍,讓人瞬間忘記了夏日的炎熱。
▲從冰箱裡找出幾顆冰楊梅,本想做一份看上去美美噠石花凍。
▲可惜在脫模時,倒翻了,所以失敗告終。
我心目中是想做個如此的水果凍,可惜陶瓷碗不利於脫模。(此圖來自網絡)
▲想著來個與時俱進的吃法,將芒果、獼猴桃切丁後加入石花凍中,並倒入牛奶,於是就有了水果石花凍。
▲雖然這種吃法甚得我心,但是我覺得牛奶貌似並不適合海石花凍,因為牛奶在倒入不久後,開始變稀了,所以,估計傳統的白糖水或蜂蜜水,才更適合海石花凍。
石花凍淨重280g左右
10元/瓶
有股淡淡的海風味
食用時需自己添加糖水
開罐即食 冷藏最佳
如果你想吃
7月16日-17日
18:00--21:00
普陀區東港海景時代精靈夜市
可現購
網購可找我們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