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殖技術|人工分群與自然分蜂蜜蜂工作積極性的分析及應用

2021-01-14 毛氏部落

在春末夏初,蜂群群勢達到一定程度,蜂群容易發生自然分蜂,自然分蜂不僅能增加自然界蜜蜂種群數量,對養蜂者而言,分蜂時間合理,也能增加蜂產品產量,提高蜜蜂養殖經濟效益,但是,自然分蜂對於蜜蜂規模化養殖來說,會導致蜂場原有的秩序被打破,不止一群發生分蜂時,使蜂養蜂者手忙腳亂,因此,在養蜂實踐中,養蜂者常用人工分群的方法代替自然分蜂。

我們經常會聽到自然分蜂群工作(採集、哺育)積極性高,蜂產品產量高的說法,那麼人工分群是否也有自然分蜂群的優點呢?下面我們從自然分蜂群工作積極性的來源作簡要分析,指導人工分群操作。

一、自然分蜂群工作積極性的來源

1、蜂群分蜂熱積累的過程

在北方經歷漫長越冬的蜂群,在冬末春初,蜂王開始產卵,蜂群進入春季繁殖初期,當蜂王第一批產卵羽化出房時,越冬蜂開始被更替,此時蜂群的群勢不變或稍有縮小,但是蜂群採集、哺育能力開始提高,由之前的一隻越冬蜂只能哺育1.12隻幼蟲,到一隻新蜂能哺育3.85隻幼蟲;越冬蜂被完全更替後,蜂群進入春繁發展期,蜂群群勢開始增長,蜂王產卵隨著群勢的增長而增多,不斷有新蜂羽化出房;當蜂群中蜂王的產卵量增長不能滿足蜂群哺育需求時,蜂群進入春繁後期,蜂群中不斷積累過剩的哺育力。

當蜂群中過剩的哺育蜂積累到一定程度,部分工蜂卵巢發育,築造雄蜂脾,培育雄蜂,阻擾蜂王產卵,造臺育王,準備分蜂。

2、蜂群在準備分蜂階段巢內變化

蜂齡結構。在蜂群準備分蜂階段,蜂群的群勢接近年最大量,蜂群中不斷羽化的幼蜂,因為沒有機會參與哺育,其壽命延長,生理年齡較小,能夠從事分蜂后蜂群中任何不以其日齡為轉移的工作。

工作潛力巨大。參與分蜂的蜜蜂是原群中的休閒蜂,與其說是無事可做,不如說是蜜蜂為分蜂以及分蜂后積累能量。

二、人工分群延續自然分蜂群工作積極的方法

自然分蜂群中有大量生理日齡較小的蜜蜂,能從事蜂群中的採集、哺育、造脾等各項工作,這是自然分蜂群工作積極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人工分蜂中應引起重視。

1、新分群沒有分蜂熱

分蜂熱是導致分蜂原群積極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一般在人工分群後,蜂群的群勢被削弱,新王產卵後的一段時間內,蜂群中很少出現分蜂熱,對人工分群應誘入優質產卵蜂王,或插入基因、形態較好的王臺,多餘的王臺、不當的飼餵、較小的巢間距等都可能使蜂群「致熱」。

2、分蜂群分蜂熱嚴重

群勢。不論採用那種人工分群方法,分蜂群應有嚴重的分蜂熱,只有分蜂熱嚴重,才能保證蜂群中積累足夠的群勢,分蜂后的新分群及原群的蜂量較多,群勢恢復快,不影響隨後的大流蜜採集工作。

蜜蜂生理日齡較小蜜蜂數量多。只有在分蜂熱嚴重的蜂群中,才能積累更多的生理日齡較小的蜜蜂,在分蜂后能更快的從事各種必須的工作。分蜂熱的程度和積累較小日齡蜜蜂數量呈正相關,而蜂群的群勢大,並不一定有較多的生理日齡較多的蜜蜂。

3、避免蜜蜂受熱

在人工分群過程中,將蜂群逼出巢門(模擬自然分蜂)、抖蜂、調脾、收捕、入箱及搬運等過程中,應避免蜜蜂受熱應激,一旦蜜蜂在此過程中受到熱應激,蜜蜂的體色發黑,壽命縮短,蜂群蜜蜂個體的質量下降,日後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結束語:自然分蜂后,蜂群的工作積極性,主要是因為新分群中沒有分蜂熱,而且新分群中的蜜蜂生理日齡較小,而人工分群,只要方法得當,依然能滿足條件,使新分群具有自然分蜂群的特性。

相關焦點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在春末夏初,外界候平均氣溫15℃以上,蜜粉源尚可,蜜蜂群勢達到當地強群時,蜂群容易發生分蜂行為,在分蜂準備階段,蜂群內呈現出不同的分蜂熱徵兆,以築造雄蜂房、培育雄蜂兒作為分蜂初期徵兆,以築臺、培育分蜂蜂王作為分蜂中期徵兆,以分蜂王臺封蓋作為分蜂后期徵兆,同時伴有群勢快速增長,哺育力過剩,休閒蜂增多等熱症。
  • 蜜蜂養殖新技術,解決交尾群回蜂問題,增加蜂王婚飛成功率
    又到了適合人工培育蜂王的時期,許多養殖場開始大量培育新蜂王。培育新蜂王是養殖場重要的養殖工作,每年春季繁蜂和秋季繁蜂后,都是培育新蜂王的好時機。除了培育新蜂王,組織交尾群和提高新蜂王的婚飛成功率,也是養蜂人必須掌握的另外一項重要技術。
  • 土蜂如何進行分群,以下兩種方法解決你分群的煩惱
    土蜂通常都是指中華蜜蜂,也就是我國的特有品種。對於野外收來的強群與家中自己來的蜜蜂發展為強群後,為增加蜜蜂數量我們應該怎麼去進行分群呢?那我就此兩種情況來說說個人的觀點與經驗。山裡養殖桶蜂當時收回來的蜜蜂所建造的蜂脾在收集過程中基本被破壞,放入活框蜂箱內養殖,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將脾建造完成。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群分蜂后期分蜂熱的四個特徵及操作建議
    對於新手養殖蜜蜂者來說,最為喜見的就是分蜂,分蜂不僅代表著養殖達到一定的水平,更能體現養殖規模擴大,有滿滿的成就感。在分蜂初期即使採取了很多的措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分蜂依然會到來。然而了解和掌握分蜂后期蜂群分蜂熱的特徵是中蜂養殖的重中之重,分蜂后期最顯著的特徵是王臺封蓋、蜂量最大,閒蜂多,蜜蜂待飛。
  • 人工分蜂,早上、中午、下午,哪個時間最好?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關於人工分蜂上午、下午、晚上三個時間哪個時間最好的問題,以蜂部落小編的觀點來看,其實三個時間分蜂都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分蜂這個過程對我們蜜蜂的影響並不大,尤其是現在養殖蜜蜂都是採用活框養殖的方式,如果是在我們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分蜂的過程也就幾分鐘的事情,所以說單從分蜂這個角度來說,蜂部落小編認為對蜜蜂的習性了解反而比選擇分蜂的時間更加重要
  • 1群蜜蜂2隻蜂王!老蜂農的母女同巢養殖技術,操作簡單又快捷
    一群蜜蜂只有一隻蜂王,一直是自然界蜂群生活的規律,但是人工養殖的蜂群,由於養殖技術的提升,還有研究人員不斷的鑽研,兩隻蜂王養殖技術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目前雙蜂王養殖技術,有西方蜂種採用最多的,隔王不隔蜂的雙王群養殖技術,有中華蜜蜂一般採用的,隔王又隔蜂的一箱雙蜂群養殖技術,但是接下來我們要分享的是,不隔王也不隔蜂的雙蜂王同巢養殖技術。蜂王的特性蜂王與蜂王之間,天生有一種競爭關係。一群已經有蜂王的蜂群,是不會接受一隻外來蜂王的,即使是蜜蜂接受了,蜂王也不會接受她,最終便是蜂王單挑打架。
  • 論中蜂的生存之道與養殖之術
    借鑑自然狀態下蜜蜂的生存之道,養蜂者應探索蜜蜂的生活環境、條件、規律,仔細觀察蜜蜂的採集活動、採訪對象、貯蜜習性等生物學特徵,悟其道、明其理,勤思索、善總結,探討規律性、根本性的問題,經過不斷實踐積累,經驗總結,尋找其科學、合理、適度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措施,應用靈活機動的管理之術,實現道與術的完美結合、和諧統一,促進蜂業良性循環發展。
  • 蜜蜂養殖實用技術,如何選擇養蜜蜂的工具?
    關於在蜜蜂養殖中,如何選擇養蜂工具的問題。由於養蜂工具較多,有價格低的,也有價格比較高的,而商家往往都是挑好的說,所以在養蜂工具的選擇上,其實有時候就算花了錢也不一定能夠買到好的蜂具。一般來說,意蜂蜂具要求相對要簡單點,從蜜蜂的接受能力來說,中蜂的蜂具要求較高。
  • 蜜蜂春繁,外界缺少蜜源,如何讓蜜蜂快速繁殖?養蜂人常用這3招
    在蜜蜂開始人工養殖以後,蜜蜂養殖開始更加規範,出現了野生蜜蜂所沒有的各種養殖方式。我們都知道,蜜蜂分為野生蜜蜂和人工養殖的蜜蜂,由於野生蜜蜂是生長在野外,是屬於自身自滅的情況,所以野生蜜蜂並不受到人們的幹擾,並不存在我們常說的這些養殖技術。
  • 黔西南州興仁市林業局蜜蜂在這安了家
    黔西南州興仁市林業局蜜蜂在這安了家 發布時間:2020-09-25 14:51:47      來源:黔西南日報   近日,興仁市林業局的工作人員來到梨樹坪國有林場大丫口工區
  • 木木說養殖,關於人工養殖金槍魚技術
    金槍魚,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是一種比較珍貴的海水魚,受到了消費者的下,尤其是在美國和日本以及英國更加喜愛金槍魚,金槍魚的口感非常好,並且營養非常的豐富,經常食用對人體有很大的好處,不過現在市場上的金槍魚主要還是靠野生的為主,但是隨著野生金槍魚逐漸的減少,又加上金槍魚它的經濟價值非常的可觀,雖然很多的人一直在不斷的研究關於金槍魚的人工養殖技術
  • 蜜蜂養殖,中蜂蜂巢是怎樣的?養蜂師傅道出真相
    導讀:中蜂巢是什麼樣的問題,蜂部落認為可以分為我們養殖蜜蜂的方式和蜜蜂的生物學特性來看,嚴格說其實中蜂只有一種性狀的蜂巢,雖然我們經過人工養殖後蜂巢奇形怪狀,但是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其實中蜂的蜂巢形狀只有一種。
  • 夏天下午5-6點,好多蜜蜂在蜂箱外面飛舞,是想要逃跑嗎?
    隨著溫度逐漸升高,已經開始進入夏季了,在蜜蜂養殖過程中,經常可以看到蜜蜂5-6點,還在巢門外飛舞,很多開始養蜂的朋友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懷疑是不是天氣炎熱蜜蜂想要逃跑?其實在夏季蜜蜂不管是早上5-6點,還是晚上5-6點在巢門外飛舞,都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況,主要原因是由於夏天天氣比較炎熱,蜜蜂會對原有的作息時間做出一定的調整,改變原有的一些出勤習慣,比如:新蜂出巢的試飛時間,還有就是採蜜時間等。如果是上午5-6點,就是蜜蜂正常出勤,如果是下午5-6點,蜜蜂在蜂箱外飛舞,百事通認為可能會是下面3種情況。
  • 木桶土養蜜蜂,是如何做到人工分蜂而且同時更換蜂王呢?
    :木桶養蜜蜂,是如何做到人工分蜂和更換蜂王同時完成的問題,由於木桶養蜂與活框養蜂在人工分蜂的原理都是一樣的,下面就來教大家詳細操作步驟,在準備分蜂之前需要做好這些準備工作。蜂箱互換位置擺放活框養蜂的蜂友都知道,蜂群經過人工分蜂操作之後,成年工蜂會飛回原蜂箱的位置。木桶土養蜜蜂進行人工分蜂,蜂箱擺放位置需要調整,將木桶移動1米左右距離,在原位置擺放一個木桶,這時給分蜂群準備的木桶。
  • 圓桶土養的蜜蜂,如何讓它們不分蜂?學會這3招,輕鬆解決
    對於圓桶土養的蜜蜂來說,由於我們觀察蜂群變化和操作比較困難,在養殖蜜蜂的時候,可以說很多朋友是既期待蜜蜂發生自然分蜂,又擔心蜜蜂發生自然分蜂。原因是什麼呢?在蜜蜂發生自然分蜂的時候,養蜂人如果沒有經驗,很容易導致蜜蜂飛逃,造成我們的蜂群數量變小,影響我們蜂蜜的採收。
  • 江油:創新建立蜜蜂產業技術扶貧新模式
    隨著脫貧攻堅產業扶貧工作的逐步推進,江油市農業農村局創新探索建立了「育人才、結聯盟、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促營銷、助脫貧」的高效優質養蜂技術扶貧新模式。目前,我市有蜂業協會1個,中蜂養殖技術試驗示範基地1個,中蜂養殖合作社21個,養蜂戶2800餘戶,規模以上養蜂戶300餘戶,飼養總量4萬餘群。 2020年蜂蜜產量1854.8噸,蜂業總產值8326.7萬元,蜂蠟8000斤。一是注重人才培養,大力推行「名師帶徒」培育新模式。借鑑 「師傅」帶「徒弟」的傳統教育方式,通過「面對面」、「手把手」的「師帶徒」模式,培養高效優質養蜂技術能手。
  • 越冬前蜜蜂什麼時候斷子?如果你不知道當地時間,這招全國通用
    在蜜蜂養殖中有這麼一句話,那就是沒有一種養蜂技術是可以全國通用的,這句話其實說明的是蜜蜂的區域性特點,雖然說蜜蜂的習性哪裡的都相同,但是由於受到不同區域和不同蜂種的影響,在不同的環境下,蜜蜂表現出來的習性也略有差異,比如南方地區基本上沒有冬季,北方地區11月份左右就進入了冬季,所以兩地的相同時間的養蜂方法自然不同
  • 號稱養蜂業上的先進技術,野生中蜂卻實力打臉,蜜蜂智慧不簡單
    要說現代化的養蜂,基本上指的就是活框養殖技術吧。不錯!活框養殖技術的確為現代化的養蜂提供了大量的幫助,不管是在生產上還是繁殖上都大大提升了效率,也讓蜜蜂的數量和蜂產品數量都在活框養殖技術產生以後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 【要聞】九裡莊村蜜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蜜蜂寄養」模式助貧困...
    「蜜蜂寄養」模式助貧困戶過上「甜蜜生活」在我市有這樣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自成立以來不斷發展壯大,目前蜜蜂養殖已達千箱規模。合作社在實現自我發展的同時,還積極助力脫貧攻堅,對貧困戶實行「蜜蜂寄養」,開啟產業扶貧新模式,助貧困戶過上「甜蜜生活」。這個合作社就是蘿北縣鶴北鎮九裡莊村蜜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九裡莊村蜜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3年6月,現有社員18名。幾年來,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得到了長足發展。
  • 中國林蛙的人工高效養殖關鍵技術
    中國林蛙的人工高效養殖關鍵技術基金項目: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特種動物育種科技創新團隊(CAAX-ASTIP-2016-USAOS02).人工養殖林蛙投資少,風險小,費工少,技術要求低,繁殖快,產品暢銷,能在短期內獲得經濟效益,是一項易於經營的副業生產項目。1 人工養殖現今已具雛形並用於生產的中國林蛙全人工養殖技術有兩種,一種是圍欄全人工養殖,另一種是日光溫室全人工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