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群蜜蜂2隻蜂王!老蜂農的母女同巢養殖技術,操作簡單又快捷

2021-01-14 閩南蜂哥

一群蜜蜂只有一隻蜂王,一直是自然界蜂群生活的規律,但是人工養殖的蜂群,由於養殖技術的提升,還有研究人員不斷的鑽研,兩隻蜂王養殖技術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目前雙蜂王養殖技術,有西方蜂種採用最多的,隔王不隔蜂的雙王群養殖技術,有中華蜜蜂一般採用的,隔王又隔蜂的一箱雙蜂群養殖技術,但是接下來我們要分享的是,不隔王也不隔蜂的雙蜂王同巢養殖技術。

蜂王的特性

蜂王與蜂王之間,天生有一種競爭關係。一群已經有蜂王的蜂群,是不會接受一隻外來蜂王的,即使是蜜蜂接受了,蜂王也不會接受她,最終便是蜂王單挑打架。前面說的兩項雙蜂王養殖技術,都是人為控制蜂王,不讓兩隻蜂王見面,來解決蜂王打架問題,從而成功組織雙蜂王養殖群,母女雙蜂王同巢養殖,卻完全不一樣,兩隻蜂王可以見面,可以生活在一起。

根據專家多年的研究,發現產卵力較弱的老蜂王與剛剛出臺的新蜂王,她們之間的這種競爭性表現很弱,發生單挑打架的事件很少,所以我們利用母女蜂王的這一特性,可以組織成雙蜂王同巢養殖群。不過這種關係極易破壞,只要其中有一隻蜂王出現大量產卵,兩隻蜂王就會產生敵對情緒,一般蜂群會保留新蜂王,老蜂王會被淘汰掉。

母女同巢技術操作

首先選擇蜂王產卵力較弱的中小群蜂群,然後介入一個成熟的王臺,最好選擇8個小時內能夠出臺的成熟王臺,再把王臺放在靠近巢門口上方的框梁上。有條件的養蜂人,也可以使用王臺保護罩,暫時性的保護王臺,等新蜂王出臺後再放出來。介入王臺後,巢門口安裝上隔王片,防止出現分蜂現象,等48小時後,但不能超過第三天新蜂王試飛時間,再放開隔王片。

注意事項

中華蜜蜂接受母女同巢養殖比較好,成功機率也比較高,西方蜜蜂接受率很差,不適合採用母女同巢養殖。在進入大流蜜期、分蜂期,這樣的養殖方式,不易組織成功,即使組織成功,維持的時間也不長,所以要儘量避開這些時期。新蜂王和正在大產卵的蜂王,也不適合組織母女同巢養殖,這樣不僅容易出現蜂王打架事件,還有可能造成蜂群分蜂。巢門口使用隔王片,是為解決組織後,出現的分蜂問題,只要母女蜂王熟悉後,一般不會在分蜂。

其實這一項技術,一直是中華蜜蜂養殖者,熱衷於研究的一項技術,也是一項中華蜜蜂更高級的養殖技術,但是閩南蜂哥不建議新手養蜂人嘗試,只有你已經完全掌握了單蜂王養殖技術,已經能夠養好蜜蜂,有強硬的養蜂基礎,才能更好地去學習和運用這項技術。當然,閩南蜂哥鼓勵老養蜂人多做各種養蜂技術試驗,為養蜂業累積更多養蜂知識和養蜂技術。

相關焦點

  • 蜜蜂養殖新技術,解決交尾群回蜂問題,增加蜂王婚飛成功率
    又到了適合人工培育蜂王的時期,許多養殖場開始大量培育新蜂王。培育新蜂王是養殖場重要的養殖工作,每年春季繁蜂和秋季繁蜂后,都是培育新蜂王的好時機。除了培育新蜂王,組織交尾群和提高新蜂王的婚飛成功率,也是養蜂人必須掌握的另外一項重要技術。
  • 蜜蜂養殖中,交尾箱放在蜂場多遠才最好?有經驗的老蜂農告訴你
    蜜蜂養殖中,交尾箱放在蜂場多遠才最好?有經驗的老蜂農告訴你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有一些大規模的養蜂場,它們會採用交尾箱讓處女王批量交尾。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一般是在蜜蜂養殖場的過程中,很多蜂農也進行了這樣的嘗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 空手抓蜂王技術,一點都不科學,不如發1元握掌這樣的抓蜂王方法
    春天是培育蜂王的好時機,也是養蜂人接觸蜂王最多的時期。一般老蜂農都習慣空手抓蜂王,而新手養蜂人卻有許多的顧慮,一方面抓蜂王技術不到位,另一方面總感覺這樣抓蜂王,容易壓到或者弄傷蜂王。其實閩南蜂哥以前也會這麼想,因為空手抓蜂王的時候,必須掌握手指頭的力度,這一點新手養蜂人很難掌握。
  • 蜜蜂養殖,如何給蜜蜂做蜂標?老蜂農分享這樣的方法
    導讀:關於蜜蜂如何做蜂標的問題,蜂部落先說明一下蜂標是什麼,蜂部落的理解是蜜蜂的標記,既然是蜜蜂的標記,那麼我們就應該考慮的是三型蜂的標記,也就是說有蜂王、工蜂、雄蜂的標記,在實際養殖中其實除了研究之外一般都只是給蜂王做標記。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群分蜂后期分蜂熱的四個特徵及操作建議
    然而了解和掌握分蜂后期蜂群分蜂熱的特徵是中蜂養殖的重中之重,分蜂后期最顯著的特徵是王臺封蓋、蜂量最大,閒蜂多,蜜蜂待飛。第1天時,王臺被完全封蓋後,幼蟲在王臺內吐絲作繭;第1.5天時,工蜂啃去王臺上端和頂部的封蓋蠟,形似鋼盔的半繭,幼蟲呈現前蛹期;第2.5天時,蜂王呈現典型的離蛹態,蛹體色白體嫩;第3.5天時,蛹的複眼著色,由紅色逐漸變為醬色;第4.5天時,單眼著色;第5天時,蛹體開始轉色,由白轉黃,複眼呈黑色;第5.5天時,蛹體顏色進一步加深,王臺繭蓋略發黑,第6天時,蛹體呈褐色,繭蓋明顯發黑;第6.5天時,蜂王羽化出房
  • 南方蜜蜂養殖技術篇,秋繁1脾變5脾,冬蜜豐收有希望
    南方連續的高溫天氣,迫使蜜蜂進入度夏階段。度夏以後,蜜蜂明顯減少,採集力明顯下降,特別是弱小的蜂群,已經出現惡性循環,無法快速恢復正常,只能通過人為養殖,才能快速壯大起來。今天閩南蜂哥要分享一套快速繁殖蜜蜂技術,幫助蜜蜂從1脾的蜂量,快速發展成5脾蜂量的強群。
  • 蜜蜂養殖,蜜蜂可以像馬蜂那樣做蜂標嗎?老蜂農這樣解釋
    導讀:關於蜜蜂是不是可以像馬蜂那樣放蜂標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是可以的,但是作用並不大,因為蜜蜂的個體太小,背太小的蜂標我們看不見,失去了蜂標的價值,如果是過大的蜂標,蜜蜂又背不動,所以蜜蜂放蜂標的方式雖然在尋找野蜂的過程中多有提到,但是在實際養殖中卻很好有人使用
  • "世界蜂王"身上爬滿約2萬隻蜜蜂 重達83.5公斤
    圖為全身已經被蜜蜂覆蓋了的蜂王張偉向圍觀的群眾們微笑致意■記者高小雨文/圖陽光訊 榆林市子洲縣的養蜂人張偉,能讓重達83.5公斤(約2萬隻)的蜜蜂附在自己身上。他於2011年5月27日打破此前保持了六年的世界紀錄,被授予「世界蜂王」的稱號。昨日,張偉再次進行了蜜蜂附身表演,現場觀眾無不為之震撼。「世界蜂王」再現震撼「蜂人秀」昨日上午,子洲縣鑫淵養蜂專業合作社揭牌慶典暨子洲縣青年養蜂及技術交流大會,在子洲縣馬岔鄉舉行。
  • 這樣捕捉石頭洞蜜蜂,蜂王才不會丟下,老蜂農經驗分享
    收捕蜜蜂的操作與判斷蜂王位置遇到這樣的石頭洞蜜蜂,儘量的挖開,收捕蜜蜂時,不能過於急躁。先把收蜂籠安裝好,然後把巢脾一片一片割下來,巢脾上的蜜蜂輕輕抖進收蜂籠裡,注意保護好幼蜂,因為幼蜂飛翔能力差,有些剛出房的幼蜂甚至沒有飛行能力,一旦掉在草叢中就損失掉了。在蜜蜂收捕到80%以上,注意觀察收蜂籠裡的蜜蜂。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一、蜂群首次分蜂新群的特徵1、蜂量在分蜂群中,由於蜂王具有多雄交配及交配雄蜂精液量隨機,因此,蜂群都是由數個同母異父的亞家庭組成,導致新群中老蜂王和原群中王臺與蜂群中蜜蜂個體親緣關係指數不同(僅討論雌性蜜蜂),如果從春繁開始沒有換王的情況下,老蜂王與蜂群中所有的已經羽化的蜜蜂及未羽化的蜂兒之間親緣關係指數均為0.5(母女關係),而蜂群中的王臺與蜂群中的蜜蜂及蜂兒之間的親緣關係指數為
  • 世界蜂王:20萬隻蜜蜂裹身談笑自如(膽小勿看)
    世界蜂王:20萬隻蜜蜂裹身談笑自如(膽小勿看)時間:2015-06-09 06:47   來源:華東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6月6日下午,在榆林市鎮北臺景區內,有世界蜂王之稱的張偉再度上演蜂狂秀,20多萬隻蜜蜂(一萬隻蜜蜂約一公斤重)攀附在張偉身上,吸引了不少市民圍觀。
  • 蜜蜂養殖技術|人工分群與自然分蜂蜜蜂工作積極性的分析及應用
    在春末夏初,蜂群群勢達到一定程度,蜂群容易發生自然分蜂,自然分蜂不僅能增加自然界蜜蜂種群數量,對養蜂者而言,分蜂時間合理,也能增加蜂產品產量,提高蜜蜂養殖經濟效益,但是,自然分蜂對於蜜蜂規模化養殖來說,會導致蜂場原有的秩序被打破,不止一群發生分蜂時,使蜂養蜂者手忙腳亂,因此,在養蜂實踐中,養蜂者常用人工分群的方法代替自然分蜂
  • 蜜蜂養殖技術 中蜂快速繁殖技巧
    經過長期、耐心、反覆地觀察分析,閱讀了有關中蜂的書籍、雜誌,總結出一套使中蜂快速增殖的有效措施,從2004年春繁開始做試驗至今,每年蜜蜂由開繁時的1框蜂、1隻蜂王,半年內就增殖到14~16框蜂。2006年春開繁時用13框蜂、13隻蜂王,到農曆六月就增殖到200框蜂、38隻蜂王。
  • 專業化養殖馬蜂,對馬蜂的習性了解最重要
    說起馬蜂,大多數人都吃過,營養價值高,算得上是一道美味菜餚,價格也不菲,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吃,有的人吃了會產生過敏現象,由於市場對馬蜂的需求量大,使得有人養殖馬蜂, 但不可盲目跟風,需要掌握專業的養殖技術,以及了解馬蜂的一些生活習性。
  • 南方蜜蜂難以維持強群是天氣太熱引起的嗎?老蜂農道出真相
    ,可以說南方蜜蜂一年四季都是可以採集到花蜜的,這就造成了南方地區的蜜蜂根本就不需要大群來維持生計,在長期特定的這種條件下,南方地區的蜜蜂形成了小群、易分蜂的生物學特點。我們都知道,蜜蜂越冬是需要大量的蜂蜜的,對於小群來說,其蜂群儲備蜂蜜能力有限,對於南方這樣漫長的冬季而言,如果沒有大群勢,蜜蜂自然無法採集到足夠的蜂蜜來越過漫長的冬季,而蜜蜂想要採集到大量的儲蜜,必然需要大群勢,在這種特定的地理環境下,蜜蜂形成了適合於這種氣候特點的生物學特性,只有大群才能生存。
  • 養蜂基礎知識 蜜蜂的種類及組織
    蜜蜂是一種古老的昆蟲,早在1億2千5百年前,蜜蜂就生活於地球上。蜂群內部分工明確,個體之間存在著豐富有趣的信息交流語言,社會行為豐富,蜜蜂是研究社會行為學、神經生物學、行為遺傳學、免疫學等良好的模式生物。
  • 一個馬蜂窩中有幾隻蜂王?野生與家養不同,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導讀:關於馬蜂窩中有幾隻蜂王的問題,這個問題蜂部落認為應該分為人工養殖的馬蜂和野生的馬蜂來看,對於野生的馬蜂來說,一個蜂窩中就只有一隻蜂王,但是如果是人工養殖的馬蜂,是可以實現一個蜂窩中出現多隻蜂王的。
  • 蜂王死了怎麼辦?
    1、有王群巢口的蜜蜂不會亂,無王群則會亂、緊張!2、工蜂產卵。3、蜂群出勤明顯減少,蜂在巢門亂爬,打開箱蓋蜂容易受驚,發出蜂鳴聲,但是強群失王不會有此表現。4、中蜂失王最突出的表現是箱外工蜂繞地飛行、箱外工蜂集結,但是不排除可能有螞蟻、蠟蛾敵害在箱內匿藏。5、有王群巢門有守衛蜂,無王群巢門無守衛蜂。
  • 別再被老蜂農騙了,這樣使用防逃片,再也不用擔心蜜蜂會逃跑了
    在蜜蜂養殖過程中,最讓蜂農們頭痛的事莫過於蜂群的飛逃了,特別是對於剛開始養殖蜜蜂的新手而言,好不容易誘得的一箱蜜蜂突然逃跑了心裡別提有多難過了,剛開始養蜂的我也是這種心情,相信每個養蜂人也都有過這樣的心情吧。
  • 木桶土養蜜蜂,是如何做到人工分蜂而且同時更換蜂王呢?
    :木桶養蜜蜂,是如何做到人工分蜂和更換蜂王同時完成的問題,由於木桶養蜂與活框養蜂在人工分蜂的原理都是一樣的,下面就來教大家詳細操作步驟,在準備分蜂之前需要做好這些準備工作。蜂箱互換位置擺放活框養蜂的蜂友都知道,蜂群經過人工分蜂操作之後,成年工蜂會飛回原蜂箱的位置。木桶土養蜜蜂進行人工分蜂,蜂箱擺放位置需要調整,將木桶移動1米左右距離,在原位置擺放一個木桶,這時給分蜂群準備的木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