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島到底擁有多少軍隊,為何能夠對抗清朝兩代皇帝?

2020-12-12 轉瞬間落日殘煙

公元1683年,清朝康熙皇帝收復了被鄭氏家族佔據了20多年的臺灣島。如果從清朝入關開始計算,鄭氏家族對抗了清朝將近40年。其中依靠臺灣島與清朝對抗了20多年,那麼,鄭氏家族到底擁有多少軍隊,為何能夠對抗強大的清朝呢。其實鄭氏家族控制臺灣之後,根本沒有多少軍隊,其最大的依靠就是大海。如果沒有大海的阻隔,鄭氏集團根本無力對抗清朝。

在明朝統治的末期,荷蘭佔領了臺灣島,請注意,當時整個臺灣島只有10多萬人口,而且都是各種部落。當時明朝一方面要鎮壓內部的農民起義,另一方面要對抗崛起的清朝,根本就無力趕走荷蘭人。公元1644年,多爾袞率領滿洲八旗入關。不過南方仍是南明王朝的地盤,可是南明諸王相互內鬥,這給了清朝各個擊破的機會。南明先後經歷了好幾位皇帝,最後一位是永曆皇帝朱由榔,他是被吳三桂勒死的。

鄭成功當時活躍在福建沿海地區,在陸地作戰中,鄭家軍隊根本不是清朝騎兵的對手。但是到了大海上,鄭家水師能夠暴打清朝軍隊。鄭成功認為依靠廈門等地無力與清廷對抗,決定先收復荷蘭人控制的臺灣島作為資本,這就是教科書中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由來。有得必有失,鄭成功收復臺灣島之後,由於主力已經到了臺灣,清朝趁機佔領了廈門等地。在此之後,鄭家集團基本上依靠大海和水師對抗清朝,清朝也確實沒有辦法。

在這一時期,臺灣島只有20多萬人口。所以說,鄭家集團到了臺灣島之後,需要立刻耕田墾荒,否則就連軍隊的後勤都無力保障。對於鄭家軍隊的數量,目前有兩個說法。一種說法認為鄭家只有3萬多軍隊,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鄭家擁有5萬軍隊。認真的說,第二種說法不大可信,根據各方面計算,鄭家集團總計只有3萬多軍隊。依靠這麼點軍隊,如果是陸地作戰,當然擋不住清朝軍隊,可是依靠大海,清軍望洋興嘆。

在逐步解決三藩的問題之後,清朝的康熙皇帝開始騰出手來解決鄭家集團的問題。第一步就是組建福建水師,而且進行嚴格的訓練。第二步就是尋找合適的水師將領,最後選中了施琅。機會很快就來了,鄭家集團的首領鄭經去世,12歲的鄭克爽上臺。公元1683年,康熙皇帝命令施琅率領2萬多軍隊出戰,鄭家集團派遣劉國軒率領2萬餘軍隊在澎湖迎戰。澎湖之戰非常重要,劉國軒的水師幾乎全軍覆沒。

鄭家集團總計只有3萬多軍隊,在澎湖一戰就損失了將近2萬,而且最大的優勢水師也消耗殆盡。在根本無力抵抗的情況下,鄭克爽決定開城投降。其實鄭克爽還是一個孩子,真正掌握實權的是權臣馮錫範。順便說一句,在鄭氏集團投降之後,明朝最後一位王爺朱弘桓選擇了自殺。其實這位王爺明白即便跟隨鄭家投降,康熙皇帝也不會放過自己。在平定了鄭家集團之後,康熙皇帝下一個目標就是西北準噶爾部。

相關焦點

  • 臺灣島上到底擁有多少軍隊,鄭氏集團能夠對抗康熙皇帝?
    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出現了,臺灣島到底擁有多少人口、多少軍隊。鄭氏集團依靠臺灣島,為何能夠對抗康熙皇帝統治下的大清帝國呢?臺灣島的人口很有限,主要是依靠自己的水軍優勢。 在與清朝對抗的過程中,鄭成功發現自己的實力非常有限。當時,清朝已經控制全國大部分地區,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
  • 越南軍隊到底擁有多少兵力,為何能夠號稱世界第三強國?
    這兩個國家到底誰的軍事實力更強,直到現在都是一個爭議非常大的問題。比如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和蘇聯的坦克洪流,這都具有很強的實力。越南號稱第三軍事強國,這就有點匪夷所思了。越南到底擁有多少軍隊呢,為何能夠號稱世界第三強國。其實,越南軍隊的戰鬥經驗確實豐富。越南原本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之一,在19世紀末期,淪為了法國的殖民地。
  • 從御前侍衛到步軍統領衙門,清朝皇帝到底擁有多少警衛力量
    作為清朝的根本制度,「八旗制度」是清朝崛起、入關乃至平定中原地區的絕對保證。清朝入關,定都北京以後,「八旗制度」便被完美運用到了地方駐防和京城拱衛中,成為清朝統治根基穩固的根本保證。清軍裝備那麼, 清代皇帝到底擁有多少警衛力量?
  • 日本軍隊到底擁有多少航母,為何敢主動挑戰強大的美國?
    那麼,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出現了,日本軍隊的軍事實力怎麼樣,為何要主動挑戰美國。其實,日本發動這場戰爭完全是不得不打,按照日本高層的說法,如果開戰還有可能獲勝。但是如果不發動戰爭,日本的失敗將無法避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列強劃分了自己的海軍規模。
  • 開國皇帝的廟號才可以稱祖,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為何能稱聖祖
    直到漢朝時期才恢復的廟號,當然這個時期的廟號跟商朝的廟號應該有本質上的區別,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死後,到漢景帝時將劉邦的廟命名為太祖廟,這才形成了真正的廟號制度。漢朝時期廟號惜「祖」成金,兩晉時期為何泛濫成災儘管漢朝逐漸有了廟號,但是漢朝統治者對廟號很看重,並不是每一位皇帝都能夠擁有廟號,在西漢12皇帝中,只有5位皇帝擁有廟號,而東漢13位皇帝中,只有7位擁有廟號。
  • 能夠讓和珅下跪磕頭的金大菸袋,到底是乾隆皇帝的什麼人?
    在電視劇鐵磁銅牙紀曉嵐中,和珅帶著杜小月和莫愁在蘭州府城閒逛,結果遇上了一位清朝的貴族金大菸袋。起初,和珅不服氣,準備和金大菸袋較量一下。結果,連權傾一時的和珅都不得不服氣,向金大菸袋下跪磕頭。這位金大菸袋到底是什麼人,為何能夠讓權臣和珅屈服呢?
  • 西北的馬氏軍閥,盤踞青海省40年,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青海軍閥控制青海省和甘肅省部分地區,總計長達40年,那麼,青海軍閥手下到底擁有多少軍隊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西北地區軍閥與中原地區軍閥的差異。中原各地的軍閥,分為了直系軍閥、皖系軍閥、晉系軍閥、奉系軍閥等等。認真的說,這些軍閥集團是清朝滅亡之後才逐步形成的。
  • 清朝皇帝到底說滿語還是說漢語?末代皇帝竟然忘了滿語怎麼說!
    我們知道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王朝,清朝的興起絕對是一個奇蹟,當年努爾哈赤能夠憑藉13副鐵甲起兵,統一女真各部落,與強大的明王朝相抗衡,實在是戰爭史上的奇蹟,當時也藉助於當時的天時地利人和,如果明末農民起義被鎮壓或者自然災害少一些
  • 清朝正二品的總兵,身為朝廷高官,究竟能下轄多少軍隊?
    在清朝的地方官中,巡撫、總督屬於一等一的實權派。至於提督,則明顯屬於位高權低的官員。其實,總兵的地位更可憐,總兵與巡撫屬於平級幹部。但是在真實的官場上,總兵見到巡撫,會立刻甩袖子請安。那麼,作為正二品的高官,總兵到底有多少權力,為何會懼怕巡撫和總督呢?認真的說,總兵不僅權力有限,連能夠調動的軍隊也並不多。
  • 兩棚御林軍,到底有多少兵力,雍正皇帝抓捕7個王爺?
    今天,我們聊聊清朝的大內侍衛部隊。按照影視劇的劇情,面對老八胤祀等7位王爺的聯合逼宮,雍正皇帝已經退無可退。最後,雍正皇帝勃然大怒:「圖裡琛,給朕調兩棚御林軍來!」對於棚這個編制,相信很多朋友並不熟悉,那麼,兩棚御林軍,到底有多少人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清朝軍隊的組成部分。清朝的軍隊,分為了八旗軍和綠營軍。
  • 日本軍隊擁有200多萬兵力,1938年,為何擁有大量翻譯官?
    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在抗戰期間,幾乎每個地區的日本軍隊都擁有翻譯官。在文盲率非常高的時代,日本軍隊到底從什麼地方找到的翻譯官呢?今天,我們就聊聊翻譯官的組成部分,認真的說,日本軍官的大部分翻譯官其實都是業餘的,僅僅會一點日語。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首先,我們聊聊日本。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災害頻發的島國。在古代歷史中,日本前後三次試圖染指東亞大陸。
  • 中國軍隊的一個縣大隊,1937年,到底能夠擁有多少兵力?
    1937年,日本軍隊發動了侵略戰爭。為了抗擊侵略,我們的軍隊與日本軍隊展開了一系列的大會戰,例如徐州、武漢等等。這些大會戰動輒出動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兵力,看上去十分的過癮。這樣的大會戰確實能夠在短時間內給日本軍隊造成大量的傷亡,但是自身的傷亡更大。由於國力有限,我們根本無力進行長期的正面大決戰。畢竟能達到蘇聯和德國那種標準的國家不多,其實除了大決戰以外,小規模的遊擊戰同樣作用巨大,牽制了大量的日本軍隊。
  • 清朝歷經12代皇帝,為何沒有一個皇帝想過收復澳門地區?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努爾哈赤開始計算,截止宣統皇帝結束,清朝總計歷經了12代皇帝,統治時間長達270多年。即使從清朝入關以後開始計算,清朝也歷經了10代皇帝,其中並不缺乏英明的皇帝,例如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出現了,清朝歷代皇帝中,為何就沒有一個皇帝想過收復澳門呢?
  • 準噶爾內部的分裂導致噶爾丹在與清朝的對抗中最終落敗
    ,俄國更加緊了對於噶爾丹的扶持,除了提供錢糧外,還為噶爾丹的軍隊裝備了當時世界上先進的滑膛槍和重型火炮,使得噶爾丹的實際戰力遠勝於蒙古其他部落,甚至也已經是超過了清朝軍隊。 緊跟著第二年,即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皇帝急忙調集五萬軍隊,兵分兩路,一路是由撫遠大將軍、裕親王福全統領的三萬大軍,出古北口,一路是由安北大將軍、恭親王常寧統領的兩萬大軍,出喜峰口,兩路大軍齊頭並進,企圖對噶爾丹形成夾擊之勢。同時,康熙皇帝又調盛京與吉林將軍麾下一萬主力部隊,從東向西,協同兩路大軍戰鬥。
  • 越南20多萬軍隊,熬戰10年一心建立聯邦,到底為了什麼?
    1978年12月,越南出動20多萬軍隊,佔領了自己西部的兩個鄰國,總計苦戰了10年,一心要重建印支聯邦。那麼,印支聯邦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越南想重建這個聯邦呢?其實,這是舊時代殖民體系與新時代世界格局之間的碰撞,今天,我們就聊聊越南與印支聯邦的複雜關係。越南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而且是核心藩屬國之一。
  • 「千歲」一詞的由來,為何宦官能夠亂權?昏庸皇帝要背鍋
    為何有些宦官能夠深得帝後寵信,幹涉朝政呢?主要有這三個原因。一、宦官的手段之高。宦官能手握大權甚至擁有權力,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原因,那麼就是皇帝的寵愛,那麼又是什麼能讓他們深受皇帝喜愛呢,不在於才識,主要是他們有一張能言善道的嘴,皇帝是國家的頂梁柱,每天忙碌於天下大事,身邊能有一個讓人開心的嘴自然最好,又有誰不喜歡聽好話呢。
  • 為何清朝會如此沒落?
    (《孫子兵法.計篇》)最能體現一個國家的衰敗的是國家的軍隊參與的戰爭。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中中清朝八旗軍和綠營兵一敗塗地,這就讓人不得不思考,關乎一個清朝命運的清朝軍隊為何如此不堪一擊。自公元1000年到清朝建立之後的將近700多年間,黑火藥應用到軍隊之中的科技發展進步卻微乎其微。到了清朝時期,清朝軍隊對火器的應用也僅僅限於少量的軍隊,沒有普及到絕大部分軍隊之中。稱之為盛世的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對科技以及熱兵器的研究停滯不前。難道清朝的這三位聖君皇帝都是傻瓜,不允許科技進步嗎?
  • 老外談:甲午海戰清朝的中國擁有亞洲最強大的艦隊分析
    在19世紀末期,清朝下的中國逐漸被西方偷看。在遭受英法兩敗之後,慈禧皇帝下的清朝朝廷仍然以北陽艦隊的78艘艦艇,總排水量為83,900噸而非常強大。這個時期也標誌著日本的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懷著西方文明的精髓,逐漸克服了落後狀況,使其軍隊現代化,並從法國和英國購買了許多軍艦。
  • 一個正一品的太師,實際權力非常大,到底能調動多少軍隊?
    但是否擁有權力,則存在很大的變數。因為如果太師沒有其他兼職,只有太師這麼一個頭銜,基本上屬於榮譽性官職。但如果兼任其他官職,則不是一般的強大。那麼,太師到底擁有多大的權力呢?首先,我們看看太師這個官職出現的時間。早在夏商周三朝,已經出現了太師這個官職。當時,太師確實屬於實權人物,堪稱是位高權重。
  • 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都會修建長城,為何清朝時期卻沒有修建?
    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都會修建長城,為何清朝時期卻沒有修建?萬裡長城自秦朝以來一直是中國特有的一個標識,早年秦漢王朝修長城是為了防備匈奴,明朝修長城則是為了防備蒙古。皇帝還時不時的去看一下這幫蒙古王公,檢驗一下忠心,活絡一下感情,順便起到督策作用,防止有人做大。通過冊封和會盟,將喀爾喀蒙古即外蒙古完全併入大清帝國版圖,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對於一心圖謀搞分裂的準噶爾蒙古,康熙帝及其後繼者雍正、乾隆則以堅決的軍事行動予以毀滅性打擊。當然,這離不開喀爾喀蒙古人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