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發布「雙十一」消費提示:理性消費不跟風,價格套路要看清

2020-12-11 宿遷網

2018年「雙十一」電商集中促銷活動已拉開大幕,各種預售、打折、砍價、紅包、優惠券等促銷手段令人眼花繚亂。為規範網絡集中促銷期間網絡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宿遷市工商局近期啟動電商促銷專項監測行動,對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美團等主流平臺內120個本地網店,60個微信公眾號進行在線監測,實時規範網絡促銷經營行為。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

理性消費不跟風

隨著網絡直播的快速發展,催生了網紅經濟新商業模式。將粉絲流量引到電商是目前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網紅變現方式。一些消費者會因對網紅過分愛慕而盲目信任併購買其推薦或展示的商品後權益遭受損害。由於與之匹配的規則尚不完善,廣大消費者對待網紅商品要結合自身實際需求,充分保持理性,謹慎對待網紅推薦,不要盲目跟風。消費前,詳細核實商家主體信息,了解商品詳情介紹,查看買家評價並保留好相關記錄。

價格套路要看清

促銷活動期間,很多商品網頁頁面出現預售價、到手價、銷售價、尾款價等多種價格。消費者在網購時代貨比三家依然是個簡單高效的方法,可以多平臺多商家比價,也可以使用比價軟體查詢歷史價格作為參考,這樣就能識破商家先提價再降價的套路。

微信砍價多留心

近年來,微信砍價成為一種商家慣用的網絡營銷形式。其本質是「以用戶發展用戶」的模式,以最少成本達到最大宣傳效果。然而,不同商家推出砍價活動目的不同,有的是誠心回饋客戶,增加粉絲量;有的則是設計套路來套取用戶信息,甚至錢財,一旦點開活動頁面,用戶相關個人信息將會洩露出去。消費者對砍價信息真實性和安全性,並不能有效辨識,對微信群、朋友圈發布的砍價購物的連結,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輕易填寫個人信息。對於脫離正規第三方交易平臺的轉帳匯款要求,一定要果斷拒絕。

二手網購需謹慎

近年來,二手物品網絡交易平臺發展迅猛,為個人閒置物品提供了「變廢為寶」的平臺,受到了不少年青消費者的青睞。但二手物品交易平臺上的賣家既有自然人,也有辦理工商登記的商家,商品信息也是魚龍混雜。不法商家常會用低於市場價的價格來吸引買家,銷售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商品。很多未經工商登記的賣家,由於沒有完善的身份信息和有效聯繫地址等,出現糾紛後消費者維權困難。消費者在二手物品網購時應慎重選擇,使用正規主流第三方交易平臺溝通及交易。下單前,對商家基本信息、商品詳細信息、價格、發貨等信息進行充分溝通,並保留溝通記錄。支付時,要使用過平臺提供的正規支付渠道,絕對不要輕信賣家提供的第三方支付連結或二維碼,要按平臺提供的正規流程購買。

防範意識當強化

雖然網購具備較大的優勢,但其中也隱藏著一定風險。廣大消費者應進一步提高網購安全防範意識,不僅購物時要擦亮雙眼,還要注意保留相關交易記錄和證據,包括交易商品編號、商品圖片、交易時間、網頁截圖,以及與賣家的聊天記錄、有關票據等,一旦有需要可依法進行維權。發生消費糾紛後及時與賣家、交易平臺溝通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以直接撥打平臺所在地或經營者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公布的投訴電話或者通過相關市場監管部門網站進行投訴舉報。(侍工商)

相關焦點

  • 保持清醒頭腦科學理性消費 「雙十一」6大消費提示發布
    保持清醒頭腦科學理性消費妥善保存證據「雙十一」6大消費提示發布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6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莊瑞玉)5日,記者從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獲悉,往年,「雙十一」網購狂歡後將迎來網購消費投訴高峰,為讓廣大消費者在「雙十一」期間放心消費、遠離套路和陷阱,市消委會聯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發布2020年「雙十一」網購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保持清醒頭腦,科學理性消費;
  • 「雙十一」:科學理性消費 謹防這些消費陷阱
    你遭遇過「套路購」嗎?隨著「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的臨近,各大電商平臺和線下商場紛紛加大促銷力度,吸引消費者購物。面對商家推出的「花式促銷」,宜賓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發布「雙十一」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面對「雙十一」促銷要科學理性選購,謹防消費陷阱,避免衝動消費。
  • 雙十一 | 你理性消費了嗎?
    雙十一 | 你理性消費了嗎?利用消費者的趨同與從眾心理,在直播間裡主播不斷製造爆買氛圍,滿屏的彈幕,煽動性的語言,不斷刺激消費者跟風消費,營造了一種「不買就是吃虧」的假象,煽動消費購買了本不需要購買的商品。
  • 「雙十一」6大消費提示發布!小心這些套路和陷阱
    5日,記者從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獲悉,往年,「雙十一」網購狂歡後將迎來網購消費投訴高峰,為讓廣大消費者在「雙十一」期間放心消費、遠離套路和陷阱,市消委會聯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發布2020年「雙十一」網購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保持清醒頭腦,科學理性消費;妥善保存商品信息、支付訂單、聊天記錄等購物憑證。
  • @雙十一「尾款人」,這份理性消費指南請收好!
    @雙十一「尾款人」,這份理性消費指南請收好!>小編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雙十一」期間網購要理性選擇,科學消費,切勿盲目跟風,謹防消費陷阱。雙十一期間旅遊平臺也開始了境外遊大促銷,有的價格十分誘人,不少消費者蠢蠢欲動。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全球疫情仍處於高發期,消費者購買出境旅遊產品時需謹慎,購買時請考慮疫情可能帶來的消費風險,中疾控此前發布重要提示,目前處於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不同國家和地區採取不同的旅行限制措施,出入境前後可能最長需28天的隔離觀察,會嚴重影響短期跨境旅遊的體驗。
  • 「雙十一」避坑乾貨:衝動消費要不得 理性消費才划算
    而電商五花八門的促銷廣告,確實很容易讓一些消費者衝動消費、跟風消費、過度消費。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了一些消費者。  消費者:「『雙十一』,我買的最沒用的東西應該是小一碼的衣服,想著減減肥就能穿上,但其實買小了永遠都穿不上。」
  • 「雙十一」切記理性消費 狂歡有度
    今年的"雙十一"堪稱史上最火,熱鬧的像過年。由於預售的提前,多家平臺的"雙十一"成交額也隨之上漲。然而,每年的"雙十一"都會有很多的新玩法和套路,買賣雙方的鬥智鬥勇也再度上演。今年,你做"尾款人"了嗎?"囤積症"犯了,集中"買買買"的時候,錢包被掏空了嗎?"雙十一"接近尾聲,澎湃消費的背後,可能也需要回歸更多的理性。
  • 買買買要注意!七裡河區市場監管局發布「雙十二」消費提示
    電商「雙十二」臨近,在「直播」銷售方式盛行的當下,為了讓廣大消費者理性購物,遠離不良套路,七裡河區市場監管局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雙十二」期間網購商品要理性,切莫盲目跟風。理性面對預售消費消費者在選擇預售商品時,要了解預付定金制度,知曉未能如期支付尾款將要承擔的責任,避免因盲目交定金而在經濟上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對「雙十二」期間各電商平臺五花八門的促銷廣告,建議消費者不要盲目購買不必要的商品,更不要被「優惠」「折扣」「便宜」「返現」等衝昏頭腦,警惕價格陷阱,避免權益受損。
  • 今年「雙十一」:巴中市民選擇理性消費!
    今年「雙十一」:巴中市民選擇理性消費!巴城市民牟小華:「我喜歡在網上買,衣服、吃的、護膚品等都在網上買,都很方便,都很實惠,而且價格也不高。」今年,是「雙11」走進人們生活的第12年頭。每年的「雙11」,不少商家、網店都會大打促銷牌,誘導消費者不斷下單買、買、買。
  • 雙十一促銷手段「套路」多 如何不落入消費陷阱?
    雙十一促銷手段「套路」多 如何不落入消費陷阱?中新社發 陳驥旻 攝  促銷手段「套路」多,「雙十一」網購如何不落入消費陷阱?  不要盲目付定金 活動頁面要截圖  南方日報訊 (記者/孫穎 通訊員/胡蓉)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即將來臨,網絡電商平臺早在10月底就開始大規模促銷預熱。
  • 蘭州發布雙十二消費提示:不要被「優惠、折扣」衝昏頭腦
    蘭州市七裡河區市場監管局10日發布消費提示,建議消費者不要盲目購買不必要的商品,更不要被「優惠」「折扣」「便宜」「返現」等衝昏頭腦,警惕價格陷阱,避免權益受損。面對「雙12」期間各電商平臺五花八門的促銷廣告,該局呼籲消費者理性購物,遠離不良套路,網購商品要理性,切莫盲目跟風。
  • 文明出遊,理性消費 長春市文廣旅局發布國慶假期旅遊安全提示!
    長春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提醒廣大遊客文明出行、安全出遊理性消費」,謹防掉入低價旅遊陷阱;切勿輕信街頭旅遊小廣告以及「旅遊貴賓券」「旅遊贈券」,以及辦理旅遊會員卡等,避免因貪圖便宜而上當受騙;要認真聽取旅行社的旅遊安全提示和建議,建議投保旅遊人身意外險,以防萬一。
  • 提倡理性消費還是反向營銷「套路」?雙11走過12年 理性消費越來越...
    商報訊 (記者 祝雲燕) 雙11近在咫尺,消費者和各大電商平臺正摩拳擦掌之際,網易嚴選一則公告,給這場狂歡投下了一枚不大不小的「炸彈」。11月4日晚間,網易嚴選發布微博表示,將退出今年雙十一。網易嚴選在微博中表示,今年雙十一,其不做複雜優惠玩法,但會有全年最大力度補貼。
  • 雙十一你真的撿到便宜了?其實理性消費才是正確選擇
    雙十一你真的撿到便宜了?其實理性消費才是正確選擇時間:2020-11-23 13:31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11月1日至11月11日0點30分,2020年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節季時成交額突破3723億。面對這個龐大的數額我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我們真的撿到便宜了嗎?
  • 廣州市消委會發布國慶節消費提示
    大洋網訊 金秋九月進入尾聲,國慶黃金周離我們不遠了。作為本年度最後一個長假期,相信不少消費者會利用國慶黃金周外出旅遊。為了讓大家度過一個舒心、安心的國慶假期,廣州市消委會根據近期旅遊方面的典型投訴和消費熱點,梳理出以下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文明旅遊、依法維權。
  • 雙十一,這份理性消費指南請收好
    「 「雙十一」要到了, 大家都付了多少定金呢? 經調查發現, 近兩年職校生雙十一期間, 人均消費竟高達500元人民幣!
  • 盤點雙十一套路:你中招了嗎?
    網友評論 網購平臺放下簡單的打折優惠,選擇「彎彎繞」的計算規則,本質上執行的是經濟學上的價格差異和消費者篩選策略,一來讓購買力相對不足的一批人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研究活動規則,為「雙十一」提供話題流量和熱度,二來也讓價格敏感度相對較低、不願意在規則上花費時間的人以高價購入商品,從而吸引消費能力不同
  • ...發布雙11消費提示;人人車回應關閉20%城市業務;音集協回應歌曲...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雙11最新資訊 > 正文 北京工商局發布雙11消費提示;人人車回應關閉20%城市業務;音集協回應歌曲下架
  • 盤點「雙十一」6大套路,「尾款人」注意了!
    「付定金的時間定在凌晨,還得上鬧鐘,這種『半夜機叫』的玩法對學生黨和工作黨太不友好。」「許多商家臨時抬價,算上購物補貼、滿減優惠,最終價格沒比原價便宜多少。」對此,中消協通過對近年在「雙十一」「6·18」等大促期間開展消費維權工作所了解的情況進行梳理,為消費者整理出商家、平臺的一些套路。
  • 「雙十一」提前來臨,這些消費陷阱要注意!
    在今年的雙十一中,他們也搭上了這股「東風」。 「我們在11月1號提前放假,將價格直接讓利給客戶。 除了約束電商企業,綿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也提醒廣大的綿陽消費者,「雙十一」期間,容易引發網絡交易糾紛,購物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證照信息要查看。堅決抵制「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定金恕不退還」等不合理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