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標題所示。沒有特別多需要解釋的。這跟老北京炸醬麵差不多。最主要還是這個醬的事兒。當然,既然是手擀麵,那麼這個和面的事兒也就有些突顯了。一步一步來。我們按做這個的時間排序進行。首先我們還是得先炸醬。
牛肉醬(番茄)
主要成分就這些東西。但是比較起來步驟多少還是需要注意的。牛肉可以切小塊,當然也可以圖省事兒直接攪成肉餡。當然,如果高級一些也可以一半一半。一半兒肉餡,再來一半兒肉塊。這樣吃起來當然就比較樂趣無窮。
這個過程比較容易理解。把西紅柿去了皮和洋蔥一起切成大塊放在攪拌機裡打成泥。有些人大師會用切的。其實在我看來道理是一樣的。作用也是一樣的。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這下,我們儘量不給自己添麻煩。能用小電器搞定的。我們就直接搞定。至於所謂的口感,其實是沒有分別的。經過熬煮,基本洋蔥也就直接面了消失了。西紅柿更是如此。所以我說最終呈現的效果是一樣的。這和以前做滷肉飯是不一樣的。滷肉飯裡面的洋蔥是需要體現洋蔥的糊香味,這裡我們根本感受不到。所以就省去了麻煩
起鍋燒油,這裡我當然還是建議大家用料油。也就是我們很早以前介紹過的。自己在家可以燒一鍋料油。方法簡單實用。很多種料理中我們都可以應用的上。
油溫7成熱就可以下入肉餡開始翻炒了。主要是把牛肉餡兒斷生。炒散炒均勻。更加也方便了後面我們調入其他的味道。
炒散的過程中我們放一些胡椒粉和辣椒粉,這樣可以去腥增香。
辣椒的量,以及辣椒的辣度這個就要自己選擇了。也有做法中是用鮮辣椒的。如果現在是秋天,我也會用新鮮的紅辣椒來做這個辣的牛肉醬。如果沒有鮮的紅辣椒,我們就直接用辣椒麵就行。我們需要的微辣的口感呈現出來就行了。
接下來這一步就比較重要了。
把兩大勺的幹黃醬和兩大勺的豆瓣醬用料酒稀釋並攪散。要攪拌到沒有結塊為止。這種醬料的搭配可以更有醬香味,又不會太鹹。味道也更加的有層次。就好像做老北京炸醬麵的時候會用到甜麵醬。我們為了響應我們東北地區的口味所以用了幹黃醬和豆瓣醬。還有一種南方的做法:就是可以添加一些芝麻醬。無非就是為了增香。更有甚者還有用到沙茶醬。我怕亂,沒敢嘗試。更怕會不習慣,我也奉勸大家不要亂來。越亂越容易串味。
當我們的肉餡炒制的稍微有點兒幹就可以倒入我們調好的醬汁了。
這個。我希望大家能認可。我是實在不願意在吃任何東西的時候吃到薑末,或者薑絲。如果是仔姜炒肉絲,或者是福建名菜薑母鴨,我都會主動地吃點兒姜。但是平時的任何一種料理我都特別討厭切碎了的姜。餃子裡,肉餡裡,醬料裡。我都堅決的取締了薑末改成了姜粉。我們這裡也是,在炒肉餡的時候,請您跟我一起放姜粉。不要用薑末。(薑汁也行)
醬料炒均勻了,就可以倒入我們最一開始打碎了的番茄洋蔥汁了。洋蔥和西紅柿都是甜的。如果覺得味道還不夠甚至還可以像我一樣再多添加一些蕃茄醬。味道可以更濃,而且還可以讓肉餡兒變的更軟嫩。
這裡就容易出現兩個分支了。有人喜歡更甜一些的,我建議可以加冰糖。如果是喜歡鹹辣的那麼我就建議可以放一點兒鹽。不要再用醬油或者老抽了。醬料太多不會更有醬香味而是會變苦。更何況,我們的幹黃醬豆瓣醬甚至番茄醬裡面都有鹽。真的已經足夠鹹了,萬萬不要習慣性的又放鹽。醬太鹹不好吃,會苦!
看得懂吧——把我們涮醬碗和洋蔥汁的水都倒在鍋裡。這個醬是需要熬一陣子的。著急吃也至少的15分鐘。否則肉餡是硬的。不過說回來了,可能有些人就喜歡牛肉的顆粒感。那就可以十分鐘出鍋了!
如果家裡有這個東西,也可以嘗試用一些。孜然可以增加肉醬的「異域風情」我建議用顆粒的孜然,孜然粉如果放,就等最後閉火了以後再放。
醬基本好了的時候放一把蔥花。別問為什麼。增香,增香,增香。我沒有別的目的,就是增加多種層次的香味。洋蔥在整個的熬製過程中已經啥味都沒有了。我還想要點兒蔥香味。只能從我的料油和新鮮蔥花裡找了。
站在鍋邊上,哪兒也別去,就站這兒。看著!用最小火,隨時攪動萬萬不要糊底,否則就又苦了,而且是糊了吧唧的苦。毀了一鍋辛苦。另外,你還可以一邊攪拌,一邊嘗鮮。如果你手邊偏巧跟我一樣有一盤刺五加和蘇子葉的話。千萬別客氣……
么蛾子時間到
很多時候我們真的無法控制醬料的鹹淡。真的鹹了怎麼辦?那您一定記得下面這個寶貝——土豆子
削倆土豆子切成厚片放鍋裡,跟著一起熬。土豆子特別吸鹽。倆土豆就能把整鍋的鹹度降低三成
而且這樣你還能在得到一大盒牛肉醬的時候,額外的擁有了一大盤的醬土豆!也是極好的……最重要的是,解決的了我們最討厭了「鹹了」
熬到什麼時候算好了呢?
首先第一點是牛肉已經軟嫩熟爛了,土豆也軟了,醬也不鹹了。
第二個點就是要看水蒸氣。小火熬製的過程裡我們一直在不停的攪拌。所以我們是可以看到的水蒸氣的。當我們加的水都熬沒了。我們醬裡沒有了水分就不會再有水蒸氣了。這個時候就好了。我們的醬就能放住了。
找個大小合適盒子罐子裝好,放冰箱裡涼了更好吃!
如圖所示:拌飯、蘸醬菜都沒問題。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做手擀麵…………………………………………………………
和面就這三樣。高筋的麵粉、雞蛋、鹽。和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傳統的
兩個雞蛋裡放一勺鹽抽散……
兩碗的麵粉加上雞蛋液攪和均勻揉成麵團
如果覺得太幹,可以稍微的放一點兒牛奶。揉好的麵團放在保鮮袋裡靜置20分鐘。等著面上勁兒!
傳統方法也沒啥問題,就是累!揉面這個事兒真的比較累!!
當然,凡事兒都是有捷徑的。我們可以藉助小家電!
把雞蛋和麵粉放在麵包機裡。用麵包機的和面功能就可以自動完成了。效果一樣。而且不用管了。也就是說,在我們開始做牛肉醬的同時就可以把麵粉和雞蛋都放在麵包機裡讓它工作。等我們的醬好了,麵團也就醒好了!
有圖有真相。而且揉的麵團一點兒不比我們手揉的差。一個方向的攪拌讓麵團跟上勁了!
接下來就是真的比較費勁兒的了。得把麵團兒擀成麵餅。薄薄的麵皮。不能著急,就放好面,一點一點的擀成麵皮。
實在放不下了就把一面放上大量的麵粉然後把麵皮疊起來在擀。擀到我們想要的厚度時候就可以切了。
厚薄粗細任由我們選擇。這純粹是個人喜好。口感上厚一些也就更加的勁道了。細面我們的擀厚一點,寬面我們就可以薄一點了。
切好的面要抖散開才好方便煮。
煮麵的水裡要放鹽,這樣可以讓面不至於粘在一起。保持勁道的口感。
基本上鮮麵條是很容易熟的。大火下鍋,五分鐘就熟了,也就是飄起來就熟了。不能煮太久!
就是這樣的!
放上土豆還可以這樣!
組合搭配方式自由選擇。喜歡辣就自己放些辣椒油。方法在後面的連接裡
辣椒油和花生米
加油,親愛的們。只要肯動手。我們都是廚神……
最後依然要祝各位大大們好胃口
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