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沒有探店,過年在家吃的實在太好,對外面的飯還沒有欲望。不探店就沒有東西可寫,那就把以前吃過的一些美食簡單整理一下,今年要說的就是「面」。
拉麵
青島本地最有名的面應該就是黃湯拉麵,其中最具代表的應該是老四方拉麵,最有名的鑫順、鑫源、鑫明明、平安、麥香齋、胖胖家等等。吃這個拉麵都是套餐,一碗拉麵配上一份蔥(香菜或者青椒)拌牛肉,一般大套餐價格在15-20元之間。這幾家生意都很不錯經常吃碗麵都要排隊,青島本地一位說唱歌手曾經寫過一首歌,歌名就是《四方拉麵》。
中國普及最廣的面應該就是蘭州牛肉麵(拉麵),從一線大城市到鄉鎮都能看到,但是敢說正宗的肯定不多。蘭州牛肉麵講究「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青島算的上正宗好吃的目前我只吃過兩家東方宮和隴上全薈,其他還聽說過幾家但是還沒機會去吃。(現在對「拉麵劑」的誤會,導致很多人不敢吃)
摔面
上過舌尖的摔面,其實根本不算是青島特色,很多網友留言讓我去煙臺吃。曾經大老遠的開車去黃島吃一碗摔面,唯一的感觸就是有這個油錢和過路費我啥好吃的面吃不到啊。曾經單獨寫過摔面,這裡就不多說了,發出來就是告訴大家青島還有一家上過《舌尖上的中》的麵館,僅此而已。
手擀麵
手擀麵代表著家的味道,而要做出一份有「家」的味道的手擀麵是要花很大的力氣和時間,為此母親大人可能要忙一上午累的胳膊疼才能做出一份合格手擀麵給全家人吃。外面這些店做的手擀麵大部分都沒有花那麼大的力氣,在口感上就要差那麼一點點。目前我吃過的值得推薦的手擀麵只有大君手擀麵,吃過幾次因為都是人工現場擀麵做不到標準化,所以每次口感都不一樣但也都能過得去。
重慶小面
青島這幾年陸續開了不少重慶小麵店,我吃過感覺可以推薦的是「丁丁貓重慶小面」,豌雜麵分帶湯的和幹拌的,廚師是重慶人味道很正宗。之前吃過一家「貓婆」,他採用北方的麵條迎合青島人對口感的要求,但滷湯拌料都是重慶口味,後來離我最近的一家倒閉了就沒再吃過。
除了拉麵、手擀麵這些手工面面之外還有一種機器壓的面,這個可能也是目前的主流之一,其實好的壓面口感和味道完全不輸手工面。現在很多大的連鎖店都是機器加工,但每一家的工藝配方以及面的粗細都各有不同,所以面的口感和味道也都不一樣。除了面的味道口感之外各家的滷湯味道也有高低,其實就看老闆用不用心,價格可以從幾塊到幾十塊。推薦:小福順麵館、私味牛肉麵
之前曾經給大家推薦過街頭7元一碗的蘑菇面、板面,也很好吃,房租便宜老闆用心就能做出好吃的面。河南燴麵羊湯最好喝,機器人切的刀削麵,江浙口味蔥油拌麵、陽春麵、山西油潑麵、濃濃海鮮滷的青島小面、20年情懷老三炒麵等等。
您最喜歡吃誰家的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