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冬大過年!原來高明有這些講究

2020-12-18 騰訊網

今天冬至

在高明,有句話叫「冬大過年」!

那你知不知道為什麼說「冬大過年」呢?

冬至是中國24個節氣中的一個,和春分、夏至、秋分一起劃分一年四季。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日。

冬至這一天,太陽會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離太陽是最遠噠~這天是全年日最短、夜最長的一天。

所以,冬至是預示冬季到來的一個重要節日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了。

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所以在我國就產生了這句句俗語「做冬大過年」。

幹冬溼年

高明人認為冬至這一天的天氣可以預卜晴雨和冷暖,有「幹冬溼年」的說法,即冬至當日是晴天,春節期間就會陰雨;冬至當日下雨,春節就會是晴天

高明人的冬至習俗

打邊爐

「圍坐打邊爐過冬至」,一家人團聚「打邊爐」吃生魚最好不過,其樂融融!雖然今天冬至的氣溫有點高,但電視君還是非常喜歡打邊爐。

糯米飯

除了「打邊爐」,也有不少家庭有冬至吃糯米飯的傳統。冬至吃了糯米飯,從年頭到年尾都「暖粒粒」。

松糕

松糕一般用在冬至當天祭祖一起擺盤,因為有「高升大發」的好意頭,所以蒸松糕也是不能少的。

湯圓

湯圓也是冬至期間高明人一定要有的食物。

做特色小食生意的阿蓮,每一年到了這一日都會親手備好料,做一鍋傳統口味的湯圓來慰勞一下勞碌了一年的家人,今日一早,她就叫了大嫂來幫手,一齊做湯圓。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不少人都會嫌功夫鎖碎懶得動手,到商場買現成的湯圓將就一下就算過節了。阿蓮說,雖然省功夫,但就少了家的味道。一攪一拌,一搓一捏,都是用心和牽掛。

蓮姐:

這樣湯圓就做好了,圓圓的,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

譁!新鮮熱辣的湯圓煮熟出爐了,一個個軟滑可口,大家圍在一臺,開開心心吃上一碗,過個甜蜜冬至。

冬至的習俗就介紹到這裡啦

電視君在這裡祝各位街坊節日快樂

記者:曹敏玲 李向榮

資料:佛山電臺 百度百科

圖片:曹敏玲 網絡

編輯:蔡偉倫

監製:李評

插 播

相關焦點

  • 冬至到 | 為什麼老廣說冬大過年?還有這些講究
    冬至到 | 為什麼老廣說冬大過年?還有這些講究 2020-12-20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說:「冬大過年」?聽聽廣東人怎麼說
    那為什麼說「冬大過年」呢?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節氣。《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一篇來自一個廣東主流媒體的文章——《點解會過冬大過年?》,給了大家一個廣東人的說法。《點解會過冬大過年?》認為冬大過年的不僅僅是廣州人,不少地方都有如此傳統。
  • 冬大過年!今日冬至,原來老廣過冬有咁多講究……
    二十四節氣 冬 至 正所謂 冬大過年 在廣州人眼中
  • 為什麼「初五不能到別人家去拜年」?原來其中有這些講究!
    導讀:為什麼「初五不能到別人家去拜年」?原來其中有這些講究!現在過年聽得最多的話就是,過年沒有年味了,但每年還是有很多人趕著回老家過年,而說到過年的習俗可謂是很多的,這不眼看著明年大年初五,不知道你們當地有沒有這樣一個習俗,那就是正月初五不拜年,可是為什么正月初五不能到別人家去拜年呢?你知道嗎?為此,小編專門諮詢了農村裡的老農,一番聊天之後,原來其中有這些講究!
  • 冬至 冬大過年
    冬 至 大過年 節氣習俗 冬 至 廣東人俗話稱「冬至大過年」「肥冬瘦年」,意思都是說冬至甚至比春節還重要。
  • 「冬大過年,肥冬瘦年」,老廣們的冬至習俗有那些?
    冬至,在老廣的意思裡就是過冬,「冬大過年」,是老廣們從小就知道的一句諺語!在廣州每逢過冬家裡都會做腊味飯,吃完腊味飯就會去吃湯圓,冬至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受老廣們重視的一個節氣,冬至受重視的程度更是非比尋常。
  • 冬大過年,家家嫋嫋炊煙--老廣過冬多講究
    冬大過年,家家嫋嫋炊煙,懶理會塵俗裡天氣變又變。大大細細一家幾口輕鬆坐著聊,希望如日照,明日會遇見。東山少爺《冬大過年》今天是12月22日,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這首東山少爺的歌最是應景,「冬大過年」、「肥冬瘦年」,這是廣東人由小聽到大的諺語。
  • 江門人你知道為什麼說「冬大過年」嗎?
    在江門有句話叫「冬大過年」,冬至對江門人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全家人齊聚在一起,吃豐盛的團圓飯!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冬至了,你知道為什麼人們常說「冬大過年」嗎?江門方言叫「過冬」,古老兒歌這樣唱:「十一月系冬,十二月系年……。」還有從老太爺輩傳下來的俗語——「冬至大過年」。但細想,舊時所謂「大」者,究竟大在哪裡?
  • 過年給孩子壓歲錢,年三十晚上還是初一給,大有講究
    想想兜媽那會,過年之前都會給買一套新衣服新鞋子,就盼望著過年那天穿上全新的一身,開開心心的去拜年。而如今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孩子們也不缺衣服穿,過年穿一套新衣服這一習俗也慢慢的沒了,被看淡了,但是過年收壓歲錢這一習俗還是有的。過年為什麼要給壓歲錢呢?兜媽原本以為孩子收點壓歲錢會開心。
  • 話冬至│廣東的「冬大過年」
    古代冬至是要祭天祭祖拜神的,然後聚餐而食,儼然一副過年的樣子,所以冬至有「小年」之稱。 二、「冬大過年」 傳統有「冬大過年」的說法,意思是冬至比新年更重要。冬至有何「大」?冬至之「至」,非解作冬天將至,而是「至此而已」。
  • 過年送禮有講究,這裡告訴你一個最好方法
    昨日臘月二十三已過了小年,年三十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人們都在忙碌中,也在為過年(春節)走親訪友的事打算,如果你是一個成家的人,你就知道過年這樣大節必須要走親訪友,禮常往來是必不可少的,一年四季,人們都在忙於生計,哪有時間去親戚朋友家走一走呢,這過年了,一個是我國的傳統習慣,一個也是人們藉此機會增加往來
  • 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過年的這些講究你還記得嗎?
    咱們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現在已經過去臘八十幾天了,眼看就要到春節了,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現在很多家庭都已經開始忙活著趕大集,準備過年的東西了,畢竟過年對於咱們中國人來說是最重要的節日,自然關於過年的講究也是非常多的,如果你不知道過年的這些講究,很容易遭到老人「吵」,就是批評你的意思
  • 今晚記得回家吃湯圓呀~不過,為什麼都說冬大過年?
    >太陽行至最南處,所以晝最短,夜最長via 羊城派冬至日也意味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嚴寒天氣古代先民認為從冬至起,每數九天算一個「九」數到九個「九」,共計八十一天後春天便翩然而至~via 羊城派「冬至大過年
  • 冬大過年,家家嫋嫋炊煙
    冬大過年家家,嫋嫋炊煙。 燈火指引著遊子,歸家是最好的報恩。 每到冬至,都會聽這首東家少爺的《冬大過年》,但每年冬至,都未能與家人共聚一堂,我很羨慕那些過冬能回家的孩子,說是孩子,因為我們都還未長大,都想著冬至能吃上一口美味的湯圓,與家人團聚。
  • 冬大過年!這就是肇慶人的冬至~
    冬至似乎比春節還重要,陣仗比春節還要大。所以冬至素有「冬大過年」的說法。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中秋、春節可能是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但在肇慶人的眼裡,冬至卻也是一樣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肇慶人有句話叫「冬大過年」,從此可見冬至在肇慶人心目中的地位。
  • 過年貼春聯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貼春聯有什麼禁忌講究規矩
    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 俗語「早清明,晚大冬,過年上墳小傍中」,何意?祭祖時宜有講究
    傳統中華兒女對長輩更是敬愛有加,認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更帶有對老人長壽吉祥的期盼,而老人百年壽終正寢後,子孫所操辦下葬儀式,再至每逢年過節祭拜,更是讓這種「孝道」體現到了極致,可謂是民族文化傳承至今重要體現之一。而為了尊重傳統文化,人們對於祭拜時令,極為看重,正如這句俗語「早清明,晚大冬,過年上墳小傍中」所說的,那麼這句祭祖時宜與你們祭祖時間有所不同嗎?且聽我一一道來。
  • 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到底有啥講究?冬至已到,不妨一看
    關於冬至這天,有很多的講究,其中比較出名的為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也有四川網友留言說冬至這天喝羊肉湯,喝的暖和和,一冬不怕冷。不管怎麼說,冬至節氣,在很多地方,古時候的重要性不亞於春節。古人通過自己勞動經驗加上長期的觀察,給我們後輩留下了很多的俗語,其中有一句說的就是冬至和新年天氣的關係,這句就是「陰過冬至晴過年」,意思就是如果冬至這天是陰天的話,那麼等過年的時候天氣就會晴。那麼,這句話到底有什麼講究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膠東農村將過年貼對聯稱之為「封門」,它有什麼講究?
    (編者按:這篇故事仍是膠東年味記憶系列,講述者是棲霞民俗專家隋建國,隋建國老師是棲霞官道鎮人,幾十年來,他對膠東鄉土文化的著述頗多,本文就是他對膠東過年「封門」這一習俗的介紹。)棲霞人稱春聯是門對子,是過年的重頭戲。早些年間,有「過了冬,松一松,過了臘八不拍了」的順口溜。就是舊時候的學堂,過了冬先生對學生管教松一點了,待過了臘八就放假了,學生就不怕老師了。這期間,先生就為村裡寫過年的門對子。那時候,每個人家年前務必到集市買幾張紅門對紙,回家根據自家的門戶自裁門對,然後送到先生那兒寫。這是過年必備的物品。
  • 終於知道為什麼中原拜關公,西南拜孔明了,原來這裡是有講究的
    終於知道為什麼中原拜關公,西南拜孔明了,原來這裡是有講究的說起關羽關雲長,想必大家也都是十分敬重和崇拜他的,不僅僅是因為他武藝高強,最重要的卻是他的義薄雲天忠義無雙。而諸葛亮大家都會驚嘆於他的神機妙算,他的步步為營精於謀略,可以說是古代權謀的巔峰。那麼發展到今天,為什麼中原人更願意拜關公,而西南邊陲的少數民族更願意拜孔明呢?原來這裡是有講究的。首先我們也都知道,中原地區歷來都是集火最為嚴重的地區,而西南邊陲則是因為地處偏僻,不受兵家重視,所以一直以來都保持著長久的與世隔絕的狀態,因此在很多方面都是落後於中原地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