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邊緣的佛山,能否憑日企突圍?

2020-12-14 湘湘帶你看社會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進博會上,今年頻繁因日企「出圈」的佛山,不出意外地亮相於一場名為「中日先進技術交流對接會」的論壇。

佛山商務局副局長伍慧英在現場進行了長達20分鐘的推介,全日文的推介詞讓她的介紹顯得誠意頗足。

在同場推介的無錫、威海等城市面前,她向在場日企傳遞一種信號:在大連、上海等老牌日企高地之後,佛山正在成為新的「入局者」。

不久前,佛山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出爐,佛山GDP同比下降2.3%,仍未能實現轉正,令人為這座去年剛踏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捏一把汗」。

如今,加強與日企對接,能否為佛山帶來新的轉機?

日企新高地

△本田金屬技術(佛山)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佛山新聞網

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批覆上海、蘇州、天津、青島、大連、成都等6座城市建設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在外界看來,這是目前已經落地的有關中日合作最高級別的合作載體。

7月,「老玩家」大連展開一波「攻勢」。本田與東軟集團投資3億元人民幣的合資企業在大連投入運行,負責開發車外通信的互聯汽車服務。加上多個正在推進中的中日合作項目,《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認為,與日本聯繫緊密的大連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而作為新入局者,佛山則在多個層面上均表現出對日合作的積極態度。

8月,一場名為「2020年日本企業走進粵港澳大灣區(佛山)投資說明會」舉行。當天,與日資相關的四大項目舉行籤約儀式,總額約10億元人民幣。《南方日報》對此評價,佛山作為日企投資高地正在崛起。

數據更能說明問題。據伍慧英介紹,截至今年9月底,日本對佛山市實際投資4.16億元,同比增長了1.8倍,對比今年上半年1.44倍的增幅,增長勢頭進一步擴大。

而根據佛山海關公布的數據,在同期佛山進出口總額下降4.7%的同時,佛山、日本雙方實現進出口總值196.7億元,增長12.2%。

伍慧英認為,今年兩地經貿合作的上升勢頭,源於長期的合作基礎。自上世紀90年代第一家日本企業進駐佛山以來,日本對佛山直接投資項目超過200家,投資總額超50億美元。

而對於日本企業,佛山專門在多個政府部門選用懂日語、懂日企的工作人員,伍慧英正是其中一員——這帶來的一個效果是,今年多個日本新項目為佛山已落地項目的增資項目。

不僅如此,一些新的合作風向也在文化層面出現。

今年9月,一條「打版」東京歌舞伎町一番街的「佛山版日本一番街」突然在網上走紅,讓人極易聯想到去年大連開街的「京都風情街」。儘管兩條街幾乎「照搬」日本街道的做法尚有待商榷,但這也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佛山對日合作的熱情,正深入到當地更廣闊的市場當中。

伍慧英指出,儘管目前佛山與大連、上海等城市在對日合作上還有一定距離,但相較於這些得益於地理位置接近的城市,來自市場的大量需求,正在推動其以新的形象進入日企的視野。

進一步「抱緊」廣州

△廣佛總體發展空間格局示意圖 圖片來源:《廣佛同城化發展規劃(2009-2020)》

居於中國東南側的佛山,為何對遠在亞洲東北角的日本如此青睞?一個原因在於,日企為佛山進一步「抱緊」廣州提供了可能。

前不久,廣佛同城全球聯合招商機制啟動大會舉行,籤署《關於建立廣佛同城全球聯合招商工作機制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兩市將根據各自產業基礎和發展重點,依託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契機,協同開展先進裝備製造、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健康等四個萬億級產業集群的互補招商。

據伍慧英分析,在落戶佛山的日企中,不少是汽車及其零配件製造和配套企業,其選擇佛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能夠與廣州的汽車製造業形成產業鏈上下遊的合作關係。

比如,今年新籤約和增資的項目中,愛傑旭汽車玻璃(佛山)有限公司為日本AGC株式會社在中國投資的第二家全資汽車玻璃製造工廠,即將啟動二期工廠建設;本田汽車用品(廣東)有限公司亦將在佛山建設第三工廠,並定位為「本田改裝車的發源地」。

廣州對汽車業的再發力為日企加碼佛山提供了機會。

今年3月,廣州發布《促進汽車生產消費若干措施》,提出將通過提振新能源汽車消費、鼓勵汽車加快更新換代、營造汽車消費環境等方面,拉動汽車行業總產值超過200億元;8月,廣州進一步發布《促進汽車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並提出萬億汽車產業總體規劃藍圖。

注意到這一趨勢,伍慧英也提到,佛山在吸引日企時,廣佛同城的政策是重點推介的內容。「比如開通10年的廣佛地鐵、廣佛兩地『政務同城化』政策等等。」她舉例說道。

換句話說,對日合作的背後,也是佛山在大灣區背景下,「廣佛極點」定位的進一步深化。

就在9月,廣州市和佛山市攜手編制的《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建設總體規劃》出爐,首次「官宣」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的具體內容;

而就在不久前,廣佛第二地鐵也對外露出了冰山一角——隨著佛山更多地區被納入同城化當中,廣佛「超級城市」的下一個十年也有了更多想像空間。

身處「萬億」邊緣

△愛三(佛山)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佛山新聞網

今年前三季度,佛山實現GDP7483.98億元,同比下降2.3%,其中,僅第三產業增加值由降轉升,同比增長0.2%,而佔比最大的第二產業增加值仍下降4.0%。

在增速基本回正的萬億級城市中,這一成績單難言「好看」;而面對一眾準萬億城市的虎視眈眈,去年剛邁入「萬億俱樂部」門檻的佛山,似乎又增加了幾分今年再度跌出這一行列的隱憂。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

縱觀今年佛山的經濟表現,外貿一度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

在疫情影響下,佛山第一季度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019.9億,同比大增10.3%,增量貢獻高居全省第一,其中,出口增長47.7%。

據當地媒體分析,佛山作為家電產業重鎮,格蘭仕等民營家電企業在疫情陰霾下實現了海外訂單的逆勢上升,加之跨境電商等政策的加持,為佛山站上國際舞臺帶來了一線生機。

這也說明,佛山的進退,有賴於廣大民營經濟的進退。

伍慧英給出的一組數據也可以作證:目前,佛山有超過80萬的市場主體,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六成以上的GDP、七成以上稅收、八成以上的工業增長率和九成以上的企業數量。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曾分析指出,佛山的本土民營企業很多,要想保持萬億,首先要讓這些民營企業活下來,先解決生存問題。

但同時,佛山傳統產業比重較大,歷來支柱產業靠家電、服裝、陶瓷等,整體的產業結構處在轉型升級階段,新的業態、產業和技術尚未成形。經濟復甦以後,還是要加快轉型升級力度,培育高技術產業。

對日合作的另一個目的,在於通過引進「外援」,推動本地產業向高端發展。

伍慧英發現,越來越多聚焦自動化、數位化的企業也開始對準佛山,推動佛山整體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這種變化突出體現在南海的日本中小企業園中——

以汽配業為基礎,日資企業不斷在此探索不同領域合作的可能性,並形成了以新材料為核心的新核心產業。日本中小企業在智能化轉型、工業網際網路方面的探索,也反過來推動了本地中小企業的新嘗試。

事實上,佛山此前就曾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形成兩個超萬億元的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到2025年要培育形成兩個超5000億元、四個超3000億元的先進位造業集群。從傳統「專業鎮」模式脫胎,佛山面臨的挑戰並不小。

疫情之下轉型壓力加劇,對於佛山來說,這或許正是一次被動的「刮骨療毒」。

每日經濟新聞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半成品菜企亟需破圈 味知香能否成功突圍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經銷商數量為956家、加盟店數量為801家,廣泛分布在蘇州、上海等地各大農貿市場、集市、街道門店,貼近消費者生活區域。既方便消費者日常選購也培育了潛在消費者。面對半成品菜企的逐步發展,味知香的戰略布局能否讓其成功突圍,讓我們拭目以待。
  • 生產地不在佛山的陶企不能申報佛山標準?轉機來了!|辣評
    12月10日,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發布公告稱: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申請註冊的「佛山陶瓷」集體商標(第26274559號)已於2020年9月14日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開展佛山標準產品申報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可以申報佛山標準的產品包括已經發布的第一批佛山標準涵蓋的10類產品,包括瓷磚、陶瓷板、坐便器、淋浴房、電器等。在中國陶瓷網微信公眾號11月21日發布的《假「佛山磚」的好日子到頭了?!》
  • 重慶茶業 靠特早茶能否"突圍"?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重慶茶業「突圍」的關鍵,是打響「特早茶」品牌——這種於春節前後上市的春茶,真能擔當起重慶茶業振興的重任嗎?    尷尬——外地茶包圍本地市場    第一次到重慶茶葉批發市場的人,會吃驚地發現:大多數店面前立的,都是「安溪鐵觀音」的大字招牌;偶有重慶地產的「巴南銀針」與「永川秀芽」散列其間。
  • 建發物業意欲上市 中小物企盲目突圍或將淪為「炮灰」
    早在9月30日晚間,建發國際便曾發布公告稱,公司建議分拆集團物業管理業務於聯交所主板以介紹方式獨立上市。於完成建議分拆時,建發國際將不會保留建發物業的任何權益,建發物業將成為建發國際的聯營公司。但在中原上海分析師盧文曦看來,此時此刻並不是中小物企上市的好時機。
  • 區域酒企掀起漲價潮 「群龍亂舞」的次高端市場如何突圍
    繼此前醬香酒漲價、低端白酒漲價之後,包括水井坊(600779)、今世緣(603369)、劍南春、酒鬼酒(000799)在內的區域酒企也加入漲價大軍。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區域酒企受到很大衝擊,漲價能否成為其突圍「法寶」呢?
  • 在佛山投資好不好?來聽聽這幾位日企老闆怎麼說→
    截至7月17日,禪城區有日本投資者參股的外商投資企業共21家,行業以製造業為主,其中50%的日企為汽配企業。位於禪城區的佛山新明纖維樹脂製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9月,2011年8月時已建成第四工廠,主要生產頂棚、前圍吸音隔音部件、天窗遮陽板、 NV產品、聚氨酯發泡等產品。
  • 四大日企投資落戶佛山
    )投資說明會」在佛山舉行。  憑藉對日合作的良好基礎,佛山主動出擊,舉辦「灣區極點 佛山智造」——2020年日本企業走進粵港澳大灣區(佛山)投資說明會,對佛山市投資環境以及重要產業載體進行重點推介,給200多家在佛山的日資企業送上「定心丸」,注入「強心針」。
  • 白酒萬億市場春秋混戰 新零售趁勢突圍
    目前酒企仍然主要以多層經銷的體系為主,大趨勢上層級在不斷減少,在此基礎上開啟電商化進程。短期來看,酒企直接對接終端渠道、消費者存在成本過高、效率低下等問題,對經銷商仍有依賴,大型經銷商有一定話語權,電商進程相對緩慢;長期來看,渠道進一步扁平化是各大酒企的戰略方向,酒企本身將獲益匪淺,對經銷商來說是嚴峻考驗。
  • 再獲四億搬遷補償款,邊緣車企重慶力帆能否熬過最冷的冬天?
    10月15日晚間,力帆股份(601777.SH)發布對外投資暨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15萬輛乘用車項目搬遷進展公告,公告稱關於力帆乘用車生產基地(重慶市北部新區經開園金開大道1539號)740畝收歸為國家儲備土地事項,力帆已於 2018年10月12日收到兩江新區土儲中心第二筆預付收儲土地補償金共4億元人民幣。
  • 臺報:「邊緣人市集」能否拯救都市「邊緣空間」?
    臺報:「邊緣人市集」能否拯救都市「邊緣空間」?   中新網11月5日電 每逢周末,臺灣南機場二期的地下菜市場裡,就會傳來熱鬧的音樂聲與歡笑聲,這個原本已經沒落的空間,竟然有如殭屍復活般地,重現生機與活力!
  • 企媒體案例賞析:疫情下的餐飲加盟突圍
    那麼,企媒體是怎樣實現效果快速增長,幫首帆餐飲加盟實現突圍的呢?在企媒體方案中,由營銷經理作為團隊的「領頭羊」,全程負責監督管理,在餐飲官網開闢出餐飲商學院的頻道,在頻道下級製作欄目規劃時注重用戶的需求分布,針對用戶例如:「縣城好生意」、「5萬元適合投資什麼」等不同熱度的需求,以此作為根據進行內容的拓展。
  • 歐洲,日企想進不容易【2】
    原標題:歐洲,日企想進不容易 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經濟低迷導致市場縮小,選擇這一選項的日企達75.4%。在Jetro的調查中,對於歐洲經濟前景,諸多在歐洲的日企都持謹慎態度,只有7.3%的人認為歐洲已經走出經濟危機,68.5%以上的日本企業都認為歐洲還未走出來。
  • 這些人員來佛山需核酸檢測證明;電影院下周開放,但有條件
    聽 佛 山 ·400家佛企聚首,共探品質革命與市場突圍之道 「育新機開新局——品質革命與市場突圍」2020佛山企業大會昨日舉行,近400家佛山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
  • 這些人員來佛山需核酸檢測證明;電影院下周開放,但有條件|...
    聽 佛 山·400家佛企聚首,共探品質革命與市場突圍之道「育新機開新局——品質革命與市場突圍」2020佛山企業大會昨日舉行,近400家佛山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佛山市市長朱偉強調,企業以工業網際網路賦能發展,解決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傳統優勢行業要推出佛山標準,打造中國品質標杆。今年在社保費以及相關費用方面,佛山為企業降低80億費用,另外在用電用氣、融資成本等方面,政府部門也有惠企政策支持,進一步為企業紓困。·@佛山文旅企業,貸款貼息來啦!
  • 廣東2018年各市GDP出爐,佛山未能突破1萬億,東莞增速全省最高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廣東全省2018年GDP總量為9.7萬億,名義增速為8.44%,同比去年增長了7572億元。其中,深圳GDP突破2.4萬億元,廣州接近2.3萬億元,佛山市GDP未能突破1萬億元,東莞增速最高。
  • 頂呱呱佛山分公司開業 為華南企服市場注入新活力
    [導讀]6月21日,為滿足珠三角日益增長的企業服務市場需求,不斷落實頂呱呱「布局四方
  • 一家在華日企的疫情突圍
    新華社天津5月24日電(記者王暉 王井懷)中國發生疫情初期,大塚智久從日本返回中國,臨行前,他的家人開玩笑勸他「立遺囑」。短短幾個月後,中國遏制住疫情,他在中國的企業得以復產復工。 身著白色制服,口戴淡藍色口罩,齊整的頭髮中有絲絲銀髮,今年53歲的大塚智久是日本武藏精密工業株式會社中國區域CEO。
  • GDP萬億俱樂部達17城,佛山首次進入,多個城市排名變化
    2019年,中國城市GDP萬億俱樂部多了一個新成員——佛山,這也是廣東第三座全年GDP超一萬億元的城市。縱觀14年來萬億俱樂部的發展進程,每年平均都有一座城市進入GDP萬億俱樂部,其中2011年新增深圳、天津、重慶和蘇州4座城市,為目前歷年最多。除了擴容,在2019年,萬億GDP俱樂部內的排名也發生了不小變化,有的城市連升幾名,有的城市則下滑明顯。
  • 「碳中和」催生萬億規模產值 各車企積極搶灘加速「脫碳」
    日本經濟產業省預計將於12月10日宣布這一計劃。上述報導稱,淘汰燃油汽車已成全球一大趨勢。此前,日本宣布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完全進入脫碳社會,並將推進新一代太陽能電池及回收利用二氧化碳技術的研究,「從根本上」減少火力發電比例。
  • 頻繁打折 安德瑪能否憑低價脫困?
    (原標題:頻繁打折 安德瑪能否憑低價脫困) 定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