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茶友都不會錯過的旅遊學習聖地——巖茶的故鄉武夷山

2020-12-09 怡臻原茶文化

武夷山,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文化遺產雙重頭銜,500公裡的狹長山脈,數百座千米以上的山峰,200多處丹霞地貌,溪水繞山而行,古樹叢林依山傍水。

武夷山水天下奇,三十六峰連逶迤。白雲遮眼不知處,人間仙境在武夷。

這四句題詠武夷的詩句中,道盡了武夷山水的奇秀之美,讓沒去過武夷山的人都有了一種想要去看看的衝動。

今天先帶大家從文字圖片中遊玩武夷山,待7月,我們就可以一起去武夷山避暑啦!走起~

第1站:九曲溪——中國最美的溪流

閩中山水幽奇以武夷山為第一,武夷山水集雄、奇、險、秀之美;兼幽、曠、古、趣之妙;丹崖綠水,相得益彰。有山無水不精神,有水無山不品靈。山得水而活,水因山而明。

武夷山之精英在於九曲水,九曲溪是武夷自然景觀的山水畫廊,是武夷人文景觀的奇幻展廳。

乘竹筏遊覽九曲溪風光, 這是一個別饒妙趣的遊程。

如今,我們坐在竹筏上還可以見到,歷代名人留在九曲溪兩岸的文化遺存,架壑船棺、古崖居、紫陽書院、叔圭精舍遺址、桃源道觀、止止庵、永樂禪寺等道觀寺院,摩崖石刻、詩詞歌賦、故事山歌等,賦予自然山水生命與靈魂。

在夏日裡,一起坐上竹筏遊玩九曲溪,是最舒爽的事情啦!在遊玩過後,當然還有學茶、制茶、評茶、見名師等一系列茶友們最愛的環節。

第2站:武夷山名勝景區

一線天、虎嘯巖、三坑兩澗這些一說出來,讓巖茶狂熱者興奮的詞語。一定也讓熟悉或陌生的你都很是期待。

①一線天又稱一字天,位於武夷山群峰南端、二曲溪南面的一個幽邃的峽谷裡。

山名靈巖,巖體綿長雄偉,其高千仞,其長數百丈,宛若城廓。巖端傾斜而突出,覆蓋了巖 腹3個相互毗連的巖洞:左邊的是靈洞,中間的是風洞,右邊的是伏羲洞。三洞貫通,洞中棲息著難得一見的白蝙蝠。

②虎嘯巖盤踞在一線天北面。

相傳曾有仙人騎虎吼嘯其上,故名。其實「虎嘯」之聲,來自巖上一個石洞,山峰穿過洞口,有如虎嘯,聲傳空谷,震撼群山。

虎嘯巖四壁陡峭,屹然獨聳,幾與大王峰相仿。其登巔的路徑,宛轉曲折,仿佛登天的雲梯。從巖底盤折而上,到了半壁,有一上覆危崖,下臨絕壑的巖洞,名「駐真洞」,此洞深廣可容數十人。

③天遊景區

位於九曲溪五曲、六曲溪北,面積約4平方公 裡。天遊峰為武夷第一勝地,高聳於群峰之上,海拔409.6 米。登天遊覽勝,如登天雲遊,有驚無險,九曲奇觀,盡收眼底。可觀日出雲海,可賞晴空月色。

④馬頭巖

圖中可見像馬似的幾座山,這便是馬頭巖得名的原因。

當然除了上中所述的馬頭巖,在我們的武夷山茶遊學中還會遊覽傳統三坑兩澗(一般指的是慧苑坑、倒水坑、牛欄坑、流香澗、悟源澗)。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把這兩者結合在一起便是「遊學」。

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豐富的茶資源、完善的茶旅設施,成為了許多「茶遊學」的首選;武夷茶文化的厚重歷史也是許多遊學學員關注的重點。

武夷山景區僅為一天遊客量哦~

如果你感興趣,請在留言區留下你最想去遊玩的茶山~

相關焦點

  • 99%的茶友都不會錯過的旅遊學習聖地
    這四句題詠武夷的詩句中,道盡了武夷山水的奇秀之美,讓沒去過武夷山的人都有了一種想要去看看的衝動。在遊玩過後,當然還有學茶、制茶、評茶、見名師等一系列茶友們最愛的環節。一線天、虎嘯巖、三坑兩澗這些一說出來,讓巖茶狂熱者興奮的詞語。
  • 茶說:武夷山巖茶
    武夷山巖茶的來歷武夷山是我國歷史上著名茶葉產地,產茶始於六朝。唐朝時武夷茶就已出名,被唐代進士徐夤讚譽為「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鍾,品具巖骨花香之勝」。宋代起就列為皇家貢品。不過,在元代以前,生產的均為蒸青綠茶,明代開始純生存妙青綠茶。作為烏龍茶的武夷巖茶出現較晚,大約起源於明末清初。
  • 茶友抱怨,一斤2000元以下的巖茶都沒法喝,茶農說又被坑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聽聞某茶友抱怨說;「現在一斤2000元以下的茶都沒法喝!」我第一感覺是,她買茶長年被坑?收到這個茶友聊天信息的時候,我恰好在武夷山跟幾個茶農一起喝茶,我把這個茶友的抱怨跟茶農一說,茶農都笑了。茶農說,「如果每個茶友都這樣想,我們的茶都不愁賣了。」他們覺得這個茶友應該是被茶商成功洗腦的冤大頭,為了驗證自己的話,有個茶農隨手拿了一款性價比很高的半巖高山肉桂泡來喝。這茶遠不需2000元一斤,卻很好喝。
  •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你喝的是武夷山的茶,還是武夷巖茶?
    《2》這麼久以來,跟茶友們聊茶的時候,總是會遇到一種認知,那就是,但凡武夷山出來的茶,貼著武夷山標籤的茶,就是武夷巖茶。而且還是正巖茶。特別是外省茶友,對武夷巖茶的認識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因為遠離巖茶產區、信息不對等的緣故,大家通常會認為,只要是從武夷山流通出來的茶,或者說生長在武夷山、製作在武夷山的茶,都是武夷巖茶。甚至,只要這個茶農是武夷山人,就認為這款茶就是武夷巖茶。於是,就有大量的武夷山茶,頂著「武夷巖茶」的名號,流向了全國各地茶友的茶桌。
  • 福建武夷山——武夷巖茶產地文化
    武夷山是福建第一名山,它不僅有著好山和好水,並且還有讓人口齒留香,讓人流連忘懷的武夷巖茶。 近幾年來,武夷巖茶憑藉它茶香韻足和湯水甘醇的特點,得到廣大茶友的喜愛,名氣不斷攀升,巖茶價格也水漲船高,特別是武夷巖茶特有的產地文化,更能體會到巖茶精髓。 巖茶的產地文化主要是因為巖茶產地的不同,它的茶韻上會有著不同的變化,這也是區分巖茶的等級,目前主要分為正巖茶、半巖茶、洲茶。
  • 從武夷山成就巖茶,感受茶與茶之間的差距
    據小約體驗,真正的武夷巖茶不僅有綠茶的清香,還有紅茶的甘醇,這也是其他茶品無法媲美的,在烏龍茶中屬極品,最著名的,莫過於武夷大紅袍茶,茶的價格,也是居高不下,令小約痛定思痛之後仍然望而卻步。其實,談論起武夷巖茶,最難以拷貝的競爭力,不在於勞力、物力,而是在於地利,武夷山巖茶有著較其他茶品都更為優質的生長環境,那就是「山場」,嚴苛的武夷巖茶的制茶工藝可以勉為其難的學個八分九分相像,但武夷巖茶生長的獨立自然環境,是誰也無法複製、搬運的。
  • 武夷山尋茶—為什麼巖茶那麼貴?
    武夷山是巖茶、正山小種以及金駿眉的源產地,也是所有愛茶人嚮往之所。武夷山尋茶的第一天,我們來到了位於武夷山景區內的馬枕峰(巖茶正巖產區),馬枕峰正是茶人嶺巖茶主要產地之一。搖青非常消耗體力了,現在除了一些山場特別好的茶,或者某些數量很少的茶,才會手工搖青。炒青搖完青,緊接著是炒青。手再厚也還是肉做的,手工炒茶時並不是說你的手有多耐熱,而是注重技巧與經驗。
  • 在武夷山呆了五年,就懂巖茶了嗎?
    來盲喝一泡巖茶,猜一猜是什麼品種?是肉桂還是水仙?」保管,在武夷山呆了五年的「資深茶人」,在大學裡開堂講茶的「老師」,喝得五迷三道,還猜不出來。真正在武夷山實打實喝了五年巖茶的人,最重要的是喝過好工藝的正巖茶的人,有實力,是喝得出來的。
  • 諸多武夷山所產烏龍茶,統稱為武夷巖茶嗎
    諸多武夷山所產烏龍茶,統稱為武夷巖茶嗎烏龍茶名品眾多。以下「點」上幾隻名品,和讀者請君一道,「細品慢哦」,感受鳥龍茶所蘊含的歷史文化韻味武夷山為福建第一名山,是我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素有「奇秀甲東南」之譽。它位於福建和江西接壤的崇安縣境內,有36峰,99奇巖,峰巖交錯,怪石嶙呦,翠崗起伏,溪流縱橫。九曲溪,婉蜒15華裡,貫穿山中,有三彎九曲的勝景。九曲中每一曲又有它獨特的自然風光。山中懸崖高聳,坑峪幽深,佛殿寺院,羅列其中。
  • 到武夷山旅遊,少不了品茶買茶,但來到這就一定能買到好巖茶嗎?
    凌波輕筏觴飛羽,不會題詩也會題」此詩勾勒了武夷山的山靈,水秀,茶韻,相得益彰,構成一幅美麗風景圖。是故,茶生於巖區之內、山水之間,武夷巖茶因巖得韻,具有特定的地理文化內涵。武夷山,旅遊和茶就是支柱產業。武夷山是一個沒有工業的城市,旅遊和茶就是支柱產業。例如高鐵站,你常在高鐵車站上看到巖茶品牌廣告的大幅海報。
  • 經驗之談:什麼時候去武夷山旅遊,才能喝到好巖茶,快收藏!
    因為過了旅遊的旺季,這時候的武夷山別有一種小家碧玉的感覺,被養在深閨,未曾被人打擾。雖說旅遊的人減少,但街邊的茶葉鋪子卻十分熱鬧,茶掌柜們偶爾接待幾位到此淘茶的客人,或是給一些早早預定茶葉的人發貨,也是一種忙碌。經過1天的走訪和喝茶,頗有感受。一是重新走了一遍馬頭巖和牛欄坑,二是喝了一肚子的新茶。
  • 學習強國|吳覺農在武夷山
    學習強國截圖△1941年4月15日上午,天空灰暗。幾架日寇的飛機呼嘯著掠過武夷山上空,惡狠狠地扔下了罪惡的炸彈。頓時古老的垂裕橋斷塌、民房起火,哭叫聲震裂人心。在國難當頭,日寇橫行,茶路受阻,茶山荒廢,茶農民不聊生的非常時期,他不顧個人安危,跋山涉水,走遍雲、貴、川、鄂、湘、贛後,來到風光秀麗、文化底蘊豐厚的武夷山。名山勝地深深吸引著他。他看到這裡有著名的武夷巖茶、正山小種紅茶及諸多的珍貴名叢;他看到了這裡有福建省屬的「示範茶廠」及幾千畝茶地幾十家茶廠;他看到這裡有一批先期隨張天福而至的茶葉專家……這不是理想中美麗的茶鄉嗎?不是夢幻裡仙境般的研究場所嗎?
  • 牛欄坑、馬頭巖、天心巖,武夷山的這些峰、洞、巖你都認全了嗎?
    好山好水好生態,是產出一泡好巖茶的關鍵。之前經常遇到有朋友提問,為什麼武夷巖茶的山場名怎麼多,記都記不過來。**巖的分一類,**坑澗的還能分出一堆,實在記不全。說一句實話,巖茶的大山場、小山場,確實有非常多。連麻花到現在為止,也不能全部認全。
  • 巖茶專題|⑤ 武夷山茶種知多少?
    武夷巖茶到底有多少茶樹品種?不要說我們普通用戶,就是武夷山本地人恐怕也無法說清楚。武夷巖茶國家標準裡將武夷巖茶分為五類:大紅袍、肉桂、水仙、名樅和奇種。四大名叢但武夷山的名樅並不僅僅這知名的十大名樅,據武夷山茶科所於1980年重整御茶園引種的名樅茶樹品種就有216個,當地流傳的武夷巖茶品種還有831個花名,到現在誰也說不清道不明——茶樹品種資源寶庫果然名不虛傳。那麼奇種又是什麼茶呢?是武夷菜茶製作的巖茶,數量本就稀少,產量也低,跟高端大紅袍、肉桂一樣,只能在小眾圈子流傳。
  • 作為普通遊客,國慶節到武夷山,能淘到優質的巖茶嗎?
    遇上難得的小長假,不少朋友都有出行的打算。最近聽一位茶友說,他國慶節要去一趟武夷山,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用的淘茶方法。按他的想法是,趁著假期親自去武夷山,一來能旅遊看風景,二來還能順便淘點好茶。麻花認識很多福州本地的朋友,他們平時花了極大的精力去了解巖茶。從了解製作工藝,到踏遍各大山場,再到花式辨認品種。做這麼多努力,除了是基於興趣愛好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去武夷山買茶不上當踩坑。當你作為遊客的身份到武夷山時,光是財大氣粗、出手闊綽,未必能高枕無憂的買到好茶。
  • 武夷山話巖茶
    車在茶山間穿過,不久便到達了目的地——武夷山度假區。度假區裡商店林立,除幾家餐館、酒店、商場外,其他店鋪不是掛著「茶業」就是懸著「茶行」的招牌,讓人感覺進入了一個賣茶的天地。武夷山,最高海拔七百多米,由一塊一塊紅色的砂礫巖形成。山上或懸崖峭壁、或怪石嶙峋,除了生命力頑強的青草、低矮的灌木叢外,不適合種植農作物。
  • 【專家說茶】劉國英解讀武夷巖茶
    「所謂山場,就是巖茶種植的生態環境,也就是巖茶生長的小氣候,對巖茶品質有重大影響,但消費者不要迷信山場,賣茶者更不要神化山場。」劉國英老師的一句話,給「山場問題」定了性。「山場的確對茶葉品質有決定性的影響,哪怕是武夷山的同一個山頭,山頂和山腳的茶即使由同一個廠家和師傅做,品質都會有差異。」
  • 武夷山巖茶''古法制茶''
    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是武夷山勞動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珍品,是中國茶葉史上的一大創舉,對烏龍茶的形成與發展
  • 武夷山,武夷巖茶的傳說!
    巖茶出現之前,武夷山主要生產綠茶。綠茶的歷史最悠久,早在宋元時就以龍鳳團茶出名。那時的團茶,用的是蒸青工藝。明代洪武年後,因為罷造貢茶,制茶師一時四散,蒸青茶也再無人製作。為了恢復茶葉生產,崇安縣令引進安徽松蘿茶法,改蒸青製法為炒青製法。然而,當時江南各地炒青綠茶發展水平極高,名優茶極多。武夷綠茶顯不出優勢,舉步維艱。
  • 茶中虞姬——巖茶水仙
    武夷巖茶素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之說,這一說法充分表現了武夷水仙茶的特點。水仙巖茶的主要特徵有:外形條索較一般幹茶粗壯,呈油亮蛙皮狀,色青或烏褐色。衝泡後,水仙茶花香較為明顯且悠長,茶湯有明顯粽葉味,滋味醇厚綿軟回甘明顯。武夷山的每一款茶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水仙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