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製造!3500多片航天玻璃產品伴「嫦五」探月

2020-12-19 河北新聞網

河北造特種玻璃伴「嫦五」探月

秦皇島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研製生產的3500多片航天玻璃產品應用在嫦娥五號探測器上

秦皇島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生產線上工作。 通訊員王繼軍攝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孫也達 通訊員王繼軍、李佳新)12月17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在此次探月工程中,由秦皇島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研製生產的3500多片航天玻璃產品應用在嫦娥五號探測器上,伴「嫦五」探月。

秦皇島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是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其研發生產的空間用抗輻照玻璃產品填補了我國航天玻璃技術領域的多項空白。

在嫦娥五號探測器上,有2000多片星箭公司生產的異形抗輻照玻璃蓋片應用在能源供給系統上,1500片OSR基片應用於溫控系統上,相比較以往產品,技術要求更高。

「技術要求更高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指異形的製造,在加工的過程中難度非常高,另外就是,它的強度與韌性以及其他一些穩定性的方面要求非常苛刻。」秦皇島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奕霖介紹說,為滿足嫦娥五號探測器對航天玻璃產品的抗彎強度、柔性、穩定性等技術要求,星箭公司歷時3個月從玻璃配方、玻璃融制到光學冷加工等工序攻克了技術瓶頸,抗彎強度大幅提升,為此次探月工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相關焦點

  • 河北3500多片特種玻璃護航「嫦五」飛天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孫也達 通訊員王繼軍、李佳新)12月17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在此次探月工程中,由河北秦皇島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研製生產的3500多片航天玻璃產品應用在嫦娥五號探測器上,為「嫦五」飛天保駕護航。
  • 原來「嫦五」探月背後,還有這麼可愛的「她們」
    單位最小的幾個人之一這個出生於1996年的貴州土家族小姑娘很能吃苦是出了名的硬角色在一次3公裡測試中周承鈺以極強的耐力和速度超過了一多半男同事這就是文昌航天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員周承鈺的真實寫照「大姐」不大,但「大姐」很強長五送嫦五,「嫦娥」伴嫦娥
  • 中國石化航天助威團為「嫦五」加油
    原標題:中國石化航天助威團為「嫦五」加油   「發射進行10秒倒計時,10,9,……1,發射!」
  • 長五遙五送嫦五,開啟探月新徵程
    這次任務是中國航天史上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也是我國探月三期工程的收官之作。「繞、落、回」三部曲走到了最後一步,嫦娥終於不再一去不返,而是會帶著月球的「土特產」回到地球。計劃實現三大工程目標: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軌道裝訂發射、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地球大氣高速再入、月球樣品儲存等關鍵技術;二是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三是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我國未來開展載人登月與深空探測積累重要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
  • 「嫦五」回家在即 歐洲這個航天中心來幫忙!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將攜帶從月球表面採集的巖石和土壤樣本,於近日返回地球。歐洲航天局將通過位於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協助嫦娥五號的返航。總臺記者為此採訪了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主任拉斐爾·薩哈貢·施瓦茲,他表示,中國探月計劃將為全人類更好地探索月球作出巨大貢獻。
  • 嫦五奔月|九天攬月,築夢蒼穹
    11月24日凌晨,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次發射,2200多個動作都準確無誤!按照計劃,嫦娥五號將成為中國首顆從月球採樣後起飛的探測器,還將帶著自動採集的約2千克月壤歸來。
  • 航天科技六院助推「長五」成功飛天、護航「嫦五」地月往返側記
    這是在國家國防科工局統籌安排、航天科技集團黨組堅強領導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奮鬥新時代、築夢新偉業的新壯舉,也是航天液體動力全體幹部職工在新的奮鬥徵程上創造的中國航天新業績。  中國航天事業特別是探月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見證了六院奮鬥者的堅實足跡,也標註了六院幹部職工未來接續奮鬥的嶄新坐標。
  • 威武|長五遙五送嫦五!北航人,再立新功!航天人,自立自強!
    我校黨委書記曹淑敏受邀到指揮大廳現場觀看發射我校黨委書記曹淑敏(前排右三)受邀到指揮大廳現場觀看發射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多軌道保障「嫦五」奔月,中國有望成第三個「上天挖土帶回」強國
    為什麼要搞探月工程? 「當今這個世界,如果中國沒有獨立自主地進入空間的能力,就好像大航海時代不能造船。如果我們不搞航天,將會錯過太空。」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李東說。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長五」伴「嫦五」開啟奔月之旅。作為「繞、落、回」的最後一步,最難最複雜,主要有以下幾大看點。
  • 本報記者專訪「01指揮員」揭秘探月幕後 為什麼只能「長五」配「嫦...
    胡旭東說,今年7月底「天問一號」任務成功後,文昌發射場並沒有就此閒下來,而是利用「嫦娥五號」任務開始前的一個多月時間,展開了忙碌的發射後設備設施恢復、年度適應性改造等工作,許多在上半年疫情期間沒能按期實施的項目,都要在這段「調適期」內一一攻破。
  • 「長五」飛天,「嫦五」奔月!
    「長五」飛天,「嫦五」奔月!嫦娥五號任務計劃實現三大工程目標: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軌道裝訂發射、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球樣品儲存等關鍵技術,提升我國航天技術水平;二是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推動我國科學技術重大進步;三是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我國未來開展載人登月與深空探測積累重要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
  • 胖五!嫦五!相當威武!
    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
  • 「嫦五」奔月成功!探月工程中也有咱們宣威人!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成都造」獨門技:經受住「冷熱煎熬」 護航「嫦五」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說,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
  •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這場直播信息量真是...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獨家專訪丨「人民科學家」葉培建:「嫦五」任務有多難?
    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嫦五」任務為什麼如此複雜?奔月「挖土」有何必要?有人採樣與無人採樣哪個更難?嫦娥系列探測器及火星探測器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技術顧問,「人民科學家」葉培建院士講述中國探月工程的發展歷程。
  • 都說長五送嫦五,只是「送」這麼簡單嗎
    「初戀」:眾裡尋她 緣定嫦五長五火箭與嫦五探測器的特殊「緣分」需要回溯到10多年前。2006年,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立項,2009年轉入初樣階段。該型火箭最初研製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國家自主進入空間的能力,但並沒有明確的發射任務需求。2009年,嫦娥五號恰好開始論證,目標是實現月球無人採樣返回。
  • 「長五」送「嫦五」,去月球「挖土」!
    北京時間11月24日凌晨,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同時也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此次任務將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五即將凱旋,美印發布最新登月計劃後,以色列也按捺不住了
    嫦五即將凱旋,美印發布最新登月計劃後,以色列也按捺不住了據媒體報導,嫦娥五號在完成登月、取樣、交會對接以及樣本轉移等多項任務後,現在已進入等待環節,擇機返回地球。意味著嫦五即將凱旋,毫無疑問,迎接它的將是鮮花和掌聲。
  • 嫦五帶回1731克月球「土特產」
    嫦五帶回1731克月球「土特產」 2020-12-19 北京日報 張航 【字體:大 中 小  接收儀式現場,「探月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很興奮。40多年前,他和其他中國科研人員一起,利用美國贈送的0.5克月巖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他說,如今中國人靠自己的力量從月球取回了1700多克樣品,加上一系列實驗室先進的分析設備,科研人員用心的投入,相信一定可以取得更多成果。「這次採樣的地區是月球非常年輕的地方,保存了很多未知的奧秘,這也是我們這次探月研究的目的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