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上飛機就感覺與世隔絕,每次坐飛機,空姐總會禮貌提醒每一位乘客:「請各位乘客關閉所有電子設備的電源,移動通信設備,包括含有飛行模式的手機……」
但現在不同了,在飛機上「名正言順 」 打開手機,這事成真了!
而且已有部分航班可提供機上WiFi,並且旅客還能夠刷微博發微信,或是獲取公共WiFi上的共享內容。
除此之外,「空中支付」也將變為可能,機上購買紀念品、免稅品等附加服務也會更便捷。
首批飛機上玩手機的乘客來了!
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
「空中開手機」變成現實!
今天凌晨00:16,
東航MU553航班,
從上海浦東飛往巴黎,
成為國內民航首個全程「空中開手機」航班!
機艙裡是這樣的情景,
簡直歡樂到飛起
東航、海航、祥鵬等航空公司宣布,1月18日起,乘客可以在空中使用手機,但需設置為「飛行模式」。
春秋航空則表示,2月1日起,在其航班上可用飛行模式手機。
民航局:驗證後乘客可在飛機上使用手機
近年來,中國民用航空局為了滿足廣大旅客需求,根據中國國情,經過技術測試、規章修訂等一系列工作,認為開放機上PED(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使用的條件已基本成熟。
16日,中國民航局正式發布了《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指南指出:
合格證持有人可根據 CCAR-121 部第 121.573 條「可攜式電子設備的禁用和限制」(b)(5)款「合格證持有人認為使用時不會影響飛機導航和通訊系統的可攜式電子設備」(如: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確定可攜式電子設備的開放使用。
如需要,合格證持有人應對特定可攜式電子設備使用情況驗證後決定是否開放使用。
雖然PED使用評估指南發布,但並不是乘客可以完全自由在飛機上使用手機。
《指南》規定:
合格證持有人在其所運營的飛機上開放機上PED使用前,應建立相應的使用規範,內容包括明確可用的PED種類;可用/禁用的飛行階段等。
就在PED使用評估指南發布之後,東航、海航、祥鵬、春秋航空分別宣布,乘客將可以在空中使用手機,但需設置為「飛行模式」。
東方航空宣布,東航已經制定完成了有關的「落地細則」。將於18日起,允許搭乘東航實際承運航班的旅客,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電子閱讀器等可攜式電子設備。
隨後,海南航空也宣布,從18日起開放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使用,搭乘海南航空航班的旅客可以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電子閱讀器等可攜式電子設備。
此外,祥鵬航空也宣布,將成為西南地區首家空中試行開放機上手機等電子設備使用的航空公司。
已有部分航班可提供機上WiFi
目前,歐美國家的主要航司都允許旅客在機上以飛行模式使用手機。而相比歐美,中國民航局在可攜式電子設備對飛機電磁幹擾方面的研究與政策均起步較晚。
2017年9月,民航局宣布《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第五次修訂已獲交通運輸部通過。這次修訂,讓「在機上使用手機」由明令禁止,轉為各航司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手機「解禁」後,旅客將可查看自己手機上的內容,在提供機上WiFi的航班上,旅客還能夠刷微博發微信,或是獲取公共WiFi上的共享內容。除此之外,「空中支付」也將變為可能,機上購買紀念品、免稅品等附加服務也會更便捷。
數據顯示,
截至2017年四季度,國內飛機安裝有基於Ku衛星的機上網際網路系統的,超過了100架,機上網際網路覆蓋率約為3%(2017年預計中國民航總機隊規模約3200架)。
雖然以Ku衛星網絡的帶寬能力和價格,基本可以配合機上網際網路的試點和小量體驗。考慮到未來全艙乘客的WiFi接入,進一步挖掘商業價值,2018年更多航空公司則需要尋求更高技術手段。
機上網際網路全球趨勢:無Ka,不WiFi
更高技術手段是什麼?
我們看到,全球高通量衛星和Ka衛星資源的快速發展,正引領著全球機上網際網路升級進階。無Ka,不WiFi,或將成為未來的風向。對航空公司而言,Ka流量成本僅為傳統Ku的1/5甚至更低,更有利於空中WiFi的規模運營、持續運營。
2017年,我國首顆高通量衛星浮出水面,「實踐十三號」衛星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顆搭載Ka頻段多波束通信載荷的衛星,通信總容量達20Gbps,超過我國已研製發射的通信衛星容量總和,標誌著我國通信衛星已進入高通量時代。
此外,「實踐十三號」衛星完成試驗驗證後,轉入Ka頻段寬帶通信試驗業務,納入「中星」衛星系列,命名為中星十六號衛星,使我國成為繼美、歐等少數發達國家後掌握Ka頻段寬帶通信這一先進技術的國家,可為高鐵、船舶、飛機等移動載體上的用戶提供優良的寬帶服務。
「實踐十三號」衛星系統總指揮周志成曾表示,「實踐十三號」就像把骨幹網搬到天上去,通過空中、衛星傳輸,把帶寬拉大,加大傳輸容量、加大速率,與地面比翼齊飛。
Ka衛星準備就緒,為我國機上網際網路產業進入新時代奠定了基礎。
中國空中Wi-Fi市場預期達百億
使用手機的禁令解除,高通量Ka衛星的成功發射,國產系統的全球適航認可……中國機上網際網路產業已經具備了飛奔起跑、跨越發展的所有基礎,雖然目前相較於全球的空中WiFi覆蓋率仍有差距,但未來發展非常值得期待。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全年旅客吞吐量達10.16億人次,如果按照70%願意付費算,也有7億人次使用。在目前空中數據流量單價不低的情況下,一位長期研究空中Wi-Fi的業內人士認為,這個市場在百億級還是可能的。
我們看到,國內空中WiFi進擊的步伐越來愈快。絕大部分航空公司意識到機上網際網路的至關重要,開始積極啟動項目、提前謀劃升級。
從上市航企的披露看,國航、東航、海航、春秋航空等均已經布局航空WiFi。
而其他A股上市公司中,輝煌科技、北緯科技等也都曾涉足相關業務。
預計到2021年,中國機上網際網路機隊規模有望接近總機隊規模的50%,超過2400架。
民航局:將放寬三大航國資控股要求
此外,1月19日,備受航空業關注的《國內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將正式實施。
今天,中國民用航空局表示,即將實施的新規將主要放開三方面的限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民航局政策法規司司長 顏明池:放寬國航、東航、南航三大航國有控股要求,允許國有相對控股,同時,在相對控股概念中增加了對企業「實際支配」的要求,保證國有控制力。
同時本次新規放寬主要運輸機場的國有股比要求,將國有控股要求放寬至允許國有相對控股,並要求實際支配;另外,進一步放開行業內各主體之間的投資限制。新規將進一步吸引社會資本的進入。
數據顯示,
我國目前有58家公共航空運輸企業,其中15家是民營或者是民營控股企業。
通航企業300多家,民航局統計的249家中有80%以上是民營或民營控股企業。
民航局政策法規司司長 顏明池:在通用航空方面,到2020年建成500個以上的通用機場,新規定的出臺,通用機場將不存在任何投資準入的限制,為國內各投資主體投資通航產業和通用機場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
「空中開手機」已成現實,
中國機上網際網路時代正迎面而來!
你會喜歡
剛剛,一組樓市重磅數據發布!一線城市房價降了,這些城市依舊在漲……
與你有關!房子、車子、票子、孩子……2018年有了大變化!
來源: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經濟日報、中國民航網、人民日報、新華網、新京報、中新網
本文編輯:張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