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俄羅斯的斡旋下已經停火將近半個月。亞塞拜然的最後通牒也已經達到了期限。除了部分亞美尼亞的老士兵或者是安土重遷的居民,以外亞美尼亞學大多數人都已經被迫離開了故土,踏上背井離鄉的路。
隨著局勢的進一步明朗。亞美尼亞也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事實也證,加證明聯合國在這場軍事戰爭中沒有發揮其應有的責任。聯合國沒有承擔應有的責任。當年二戰期間的綏靖政策再一次的上演。可以想像的是亞美尼亞地區的局勢將會進一步的惡化激化民族內部的矛盾。1945年二戰後建立起的聯合國。是在戰爭之後的痛定思痛,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進行的一種國際組織。但是很遺憾的是這種國際組織在面對這些關鍵性的問題和戰爭中,其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強權依舊是我行我素,霸權主義一就行行。我們姑且不論亞美尼亞當年是不是過於的清歐美和西方?而有意的疏遠了俄羅斯。在這次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進行納卡地區的爭奪中。中國古話說得好。事出必有因。亞塞拜然在沒有任何合理正當理由的情況下貿然進攻納卡。強行挑起戰爭。美其名曰拿回屬於自己的領土。但是這種行徑其實還是有待商榷。為人所不齒。
像這樣的局部戰爭最終還是看大國的站位。俄羅斯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俄羅斯的介入。雖然說暫時性的遏制了戰爭的繼續。但是很明顯偏袒於亞塞拜然的這樣的一種爭議。很明顯,為日後進一步的矛盾和進一步的紛爭,埋下了隱患。往後的內戰和民族矛盾。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留下了更多的恩怨。
土耳其在後面教唆挑撥離間鼓動亞塞拜然進攻納卡。所以從整個宏觀的局勢來看,亞塞拜然的歡呼其實也不值得,如此的慶祝。背後流下的血和祭傷痕累累戰爭是殘酷的。沒有誰是贏家。所以沒有必要彈冠相慶。
亞美尼亞的選擇也是迫於無奈,小國在。目前的全球化過程中必須要站對大國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不能一味地說他親近了西方和歐美。所以這場戰爭就咎由自取,這樣的觀點是非常荒謬的。不能說如果倘若不接近你俄羅斯或者是不簇擁你某一個強國而你就是我的敵人。這樣的觀點,其實本身就有很大的粗放性和盲目性。
每個國家有自己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政治因素、還有民族共同性。所以選擇支持擁護某一方或者是站位於某一個立場。其實更多的也是綜合性的考量。也未必說他就是不對。在政治中,尤其是軍事格局中沒有誰對誰錯,或者是明顯的對錯之分。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我們不缺姑且不論後面的利益糾葛。單純就阿塞拜加貿然進攻納卡,甚至是屠殺平民。激化民族矛盾甚至是種族屠殺,這樣的一種行為本身就是反人類的慘無人道的。所以我們很難確定為亞塞拜然進攻娜卡是屬於爭奪自己領土的一種正常的軍事行動。這一點我是不認同的。
當亞美尼亞向美國西方球員的時候。西方國家集體沉默。也讓它看清了世代的顏良。當然對於自己的國家發展來說,可以作為一種反思。美國本身就是靠不住的。所以也給其他的弱小國家或者是地區敲響了警鐘。
中國臺灣地區一直叫囂著與大陸抗衡。其實只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一個棋子而已。他自己也很清楚自己作為棋子的價值。不停的作為跳梁小丑粉墨登場。其實也只是想在政治博弈中撈取更多的資本。但是畢竟螳臂當車不自量力面對強大的大陸。沒有太多的實力和權利可言。所有只有在大國博弈的夾縫中苟且的生存。維持這種所謂生態的平衡。一旦發動戰爭,其實結果大家都顯而易見。
當然政治的博弈尤其是軍事戰爭和世界格局,有時候往往不會考慮到個體或者是民眾的利益和感情。由於錯綜複雜的歷史,因素和政治意識形態,所以導致國際局勢越加的複雜和紛亂。尤其是今年新冠疫情的肆虐。讓整個的國際局勢更加的複雜。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歷史千百年來一直沒有改變。從人類文明史上下的5000年一直是部落衝突、軍事戰爭、你爭我奪的情況。可以說沒有哪一年世界是和平的,沒有發生過戰爭。
我們從更高的角度視野範圍來看。利益的不平衡,導致個體的理想世界瀕臨破碎。我們作為普通的民眾,當然希望世界的和平和諧發展。
尤其是在現在民眾素質和意識不斷的覺醒和平共識越來越深入人心的大環境下。最不穩定的因素,恐怕就要屬宗教了。宗教帶來的純粹的種族主義和民族主義情緒,影響著和平進程。
再加上大國之間的利益糾葛和矛盾,以及整個世界格局的布局。所以和平的話題任重而道遠。
從人道主義的角度或者是小國本身的生存境地而言。我認為亞塞拜然是沒有理由去入侵納卡,更沒有任何理由要求對手籤訂喪權辱國的條約。這種上個世紀的典型西方殖民主義嘴臉,最好不要再出現。個人更是同情亞美尼亞民眾和政府。
土耳其的腹黑野心計劃,遲早收到自食其果的懲罰。亞塞拜然也不可能坐享其成一片寧靜。
國際輿論的沉默,像極了當年中國巴黎和會失敗,亞美尼亞畢竟疆土實力有限,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