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都是資本過剩惹的禍?

2020-12-12 搜狐網

  摘要:在經歷長期的高速發展後,中國經濟因為種種原因開始面對增長率下行的事實,之前積累的資本無處可去,於是呈現出「美林風扇」和「野蠻人」等併購活躍的跡象。如在萬科股權之爭的背後,其實是資本過剩無處可去,只能通過資本市場各種運作來企圖盈利。

  (搜狐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財經思想庫:讓思維有樂趣,讓思想有力量!匯集頂尖財經智庫,分享深刻透徹的調查研究,旨在普及常識,為網友提供思想洞見和專業分析。)

  中國確實處在一個資本過剩的時代。在經歷長期的高速發展後,中國經濟因為種種原因開始面對潛在增長率下行的事實,之前積累的資本無處可去,於是呈現出「美林風扇」和「野蠻人」等併購活躍的跡象。

  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下行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因為主導經濟增長長周期的幾個因素都開始弱化。首先是中國面臨人口紅利消退的風險。由於長期的計劃生育政策,以及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發展自然而然遇到了生育率下行這個問題,老齡化是可預見的必然趨勢,人口拐點已經到來。其次,隨著人口拐點的到來,劉易斯拐點也已到來。農村人口勞動力向非農部門轉移是過去二十年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今人口拐點到來加上中國城鎮化率已達56.1%,考慮到中國農村大量空巢現象,以及城市流動人口規模,實際城鎮化率可能更高。

  這兩個拐點是否到來已經毋庸爭論,因為即便是中國政府也已正視這個問題,所以啟動「二胎」政策和戶籍制度改革,試圖從制度改革上釋放更多積極因素。但對面臨的大周期而言,其作用也僅僅只能是緩解,最終目的是希望通過延長周期影響,對經濟模式進行改革。

  此外,中國債務拐點也可能已經到來,儘管家庭和公共部門還有增加債務的空間,但企業部門債務壓力已經很大。現在要做的是進行債務轉移,所以企業債轉股也上了改革日程,鼓勵消費金融發展,非熱點城市不再對購房進行限制。

  因此可以看到,中國一方面在穩增長,一方面要發展新興產業和服務業,以期產生新的經濟增長動力。但在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形成前,資本過剩已經成形。

  資本過剩的跡象之一就是投資收益率的不斷下行,從表面看就是基準利率和10年期國債利率的不斷下行,同時大類資產價格經常出現泡沫。最近兩年中國資本市場之活躍令人咋舌,從理財膨脹到股市泡沫,從債券大漲到商品暴動,再到目前的樓市火熱,所謂的大類資產輪動從著名的「美林時鐘」變成了中國版的「美林風扇」.

  即便是已經經歷了一輪大牛大熊快速切換的中國股市,目前還能看到資本過剩產生的後遺症。當下最火熱的事件無疑就是萬科股權之爭,寶能系被視作是門口的野蠻人,大肆收購萬科股權,最終引發了大股東之爭,以及股東與管理層之爭。在萬科股權之爭的背後,其實是資本過剩無處可去,只能通過資本市場各種運作來企圖盈利。

  從去年開始至今,併購和借殼在中國股市風生水起,其實質與萬科股權之爭並無差異,且資本的吃相更加難看。以至於中國證券監管當局不得不出手加強對借殼和併購的管制,以防止各種亂象叢生。

  雖然資產過剩引發的中國資產價格泡沫和各種資本運作模式出現對投機者而言喜聞樂見,但畢竟隱含了各種風險,包括信貸、債務和貨幣貶值風險等。在去年中國股市經歷的大牛大熊行情中,抵押物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已經充分暴露,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目前中國政府和金融當局工作重點轉移到了以監管為主,防止資本市場「井噴」或者「斷崖」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更多內容見搜狐財經思想庫,請掃下方二維碼進入:

business.sohu.com true 財經綜合報導 http://business.sohu.com/20160711/n458632854.shtml report 2429 摘要:在經歷長期的高速發展後,中國經濟因為種種原因開始面對增長率下行的事實,之前積累的資本無處可去,於是呈現出「美林風扇」和「野蠻人」等併購活躍的跡象。如在萬科

");}

相關焦點

  • 中國存在兩大過剩:產能過剩與資本過剩
    會上,中企之聲研究院院長李錦表示,前,中國存在兩大過剩:產能過剩與資本過剩。產能過剩是表象,資本過剩是實質。  「目前,中國存在兩大過剩:產能過剩與資本過剩。」李錦說,一般情況下,人們注重去產能過剩,而忽視去資本過剩。中國經濟風險根源是資本過剩,產能過剩是表象,資本過剩是實質。
  • 實體經濟一蹶不振,是馬雲的阿里巴巴惹的禍?
    【摘要】實體經濟一蹶不振,是房地產惹的禍,馬雲不應背這個鍋!【正文】最近,」社區團購「引起了社會的強烈爭論。特別是網際網路巨頭們的科技創新,應用到生活的角角落落,甚至是菜市場幾斤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部分專家就認為這是先施捨,而後收割的一種網際網路資本遊戲,甚至上升到法律高度,建議反壟斷法適用於網際網路企業,防止寡頭資本無序擴張。 網際網路企業滲透到社區菜場,部分媒體人似乎看到未來的慘景,跟著專家一起吆喝,為菜場的大爺大媽們吶喊,大有狼來了的感覺,要搶了菜市場經營者的飯碗。
  • 保定天威申請破產 全是光伏惹的禍?
    保定天威申請破產 全是光伏惹的禍?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上市公司保變電氣9月20日晚間公告稱,公司第二大股東天威集團及部分子公司擬申請破產重整。由於面臨本金和利息的雙重違約,國企債券的不敗金身很可能被「11天威債」廢了。
  • 牛奶真的「產能過剩」?都是進口太多惹的禍!
    據《2015中國農村統計年鑑》披露,2000年我國鮮奶產量只有919.1萬噸,奶牛469.4萬頭,但十五年後,2015年我國鮮奶產量已達到3870.2萬噸,奶牛達到1507萬頭。2015年,我國存欄奶牛、生鮮乳和乳製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以目前國內需求水平來說,供給基本飽和。但是,進口奶粉來勢洶洶,對行業產生的衝擊不容小覷。
  • 城市化是造成資本過剩的根源?
    陳功 著  中信出版集團廣州日報訊(記者 孫珺)究竟是誰製造了現在世界金融市場的動蕩?基本泡沫是無緣無故產生的嗎?產能過剩是怎麼形成的?什麼因素決定了經濟危機的周期性?從發展經濟學的角度,如何理解這些頻繁發生的金融動蕩和經濟危機?智庫學者陳功新作《顛覆世界的城市化》解答了這些問題。《顛覆世界的城市化》通過長周期視角的追蹤,觀察上千年以來世界城市化浪潮與資本過剩、金融危機的相互關係,並在此基礎上推導出「危機三角」模型,利用智庫信息分析模型,可以用於方便地解釋城市化所導致的種種非理性現象。
  • 越南水果市場無人問津,成了「鬼市」,當地人:都是中國人惹的禍
    對於許多遊客來說,旅遊不僅僅是一種休閒娛樂方式,更是能從中了解到許多文化與歷史,極大程度增長我們的閱歷,可謂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可供遊客們選擇的旅遊國家有很多,例如離我們較近的韓國和日本,擁有著非常美麗的景色;而東南亞的國家同樣是個不錯的選擇,當地的物價水平比較便宜,而越南憑藉著優質的水果與水產業,吸引了不少中國遊客前去旅遊觀光。
  • 資本過剩環境中的頭部機遇
    上篇中,我與大家分享了空間經濟趨勢對於企業的戰略意義,以及未來企業應如何抓住空間經濟帶來的巨大機遇。這一期,我將繼續和大家分享「大轉型時代」下,在中國市場經營的企業需要密切關注的一個宏觀趨勢:資本過剩。2018年全球投資者向中國初創企業投入了約810億美元,佔全球風險投資的32%,僅次於美國。
  • 現場報導:經濟學家溫鐵軍-中國資本嚴重過剩
    2003年7月25日,中國企業家論壇首屆彌勒論壇在雲南彌勒舉行,今日進入第二天,下午論壇的形式為大型圓桌論壇,內容包括:  1、SARS對中國產業、企業的影響  2、民營企業家的成長與民有經濟的發展  3、信息化社會對中國企業管理與經營的挑戰
  • 資本過剩·對內開放
    資本過剩·對內開放2002年10月11日18:40:32 南方都市報 童大煥  ●資本外逃固然跟一些腐敗官員和一些官商洗錢有關  ●市場開放不足既是資本無利可圖從而被迫大量外流的主因,也是導致腐敗難以遏制的主因。  國家外匯管理局最近一項調查估計,1997至1999年間累計資本外逃530餘億美元,平均每年177億美元。也就是說,兩年間中國的資本外逃從老百姓的身上挖走了1998年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5·5%,逃走了1998年北京國民生產總值的兩倍!
  • 瑞銀胡一帆|三大風險:全球需求、油價和中國經濟放緩
    好買說:投資者今年面臨的問題不是經濟增長,而是利率調整,以及當地央行在加息方面的滯後程度。隨著經濟繼續好轉,全球需求、油價和中國經濟放緩需要關注,以評估其穩固程度和風險。 隨著經濟繼續好轉,有一些關鍵因素需要關注,以評估其穩固程度和風險。
  • 旅遊五一黃金周點評:都是下雨惹的禍,相信雨後有彩虹
    受市場風格轉變的影響,以及對不算靚麗的數據的擔憂,旅遊板塊受到抑制,張家界、峨眉山A、中國國旅分別下跌4.84%、3.37%、0.83%。旅遊指數下跌0.2%,表現倒數第一。   數據背後太多偶然,不必太多憂慮。(1)三天的數據有很多偶然的成分,仔細分析,都是下雨惹的禍(張家界和黃山都是雨水連連),遊客增長受到影響實屬正常。
  • 世界鋼鐵協會:2018年全球鋼鐵需求增長將放緩 至16.5億噸
    預計2018年全球鋼鐵需求增長將出現放緩。隨著中國經濟漸趨成熟並將重點從製造轉向服務,中國的鋼材消費量預計將停滯。 根據世界鋼鐵協會(World Steel Association)的估計,明年這種大宗商品的總需求將增長1.6%,至16.5億噸。相比之下2017年的潛在增長率為2.8%。儘管增長放緩,但與這個行業組織之前的估計(今年需求增長1.3%,2018年增長0.9%)相比,上述數字意味著形勢好轉。
  • 全球即將走到資本生產過剩時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千眼觀市網,ID:gh_13452850db37 】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長期看世界經濟會陷入滯脹之中。也就是經濟停滯,通貨膨脹。隨著社會夠買力不斷下降,生產過剩會越來越嚴重的。政府要刺激經濟發展,又會進一步放水,導致商品原材料價格上漲,進一步帶來商品價格上漲,加印的鈔票會導致社會消費主體,手上鈔票進一步貶值,社會購買力進一步下降。消費降級,會導致經濟停滯,通貨膨脹。越刺激越難拉動消費。一邊是普通人生活成本變高,手上貨幣貶值。一邊是生產過剩,資本獲利降低,風險增高,資本家們更不願去投資。
  • 俄媒:德國經濟增長放緩 法國被視為歐洲經濟「新火車頭」
    參考消息網11月9日報導俄媒稱,在德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條件下,有人開始把法國稱為拉動舊世界經濟的新火車頭。據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11月6日報導,長期以來位居歐洲第一的德國經濟現已停滯不前,並處於技術性衰退的邊緣。法國經濟儘管沒有什麼非凡表現,但正在平穩且有方向地發展。
  • 中國螳螂在日本泛濫成災,為啥當地人吐槽:都是日本商家惹的禍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外來物種入侵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因為這些外來的物種,很有可能會比本地物種更加適應當地的環境,因為在本地根本就沒有能夠打敗他們的天敵,所以這些外來物種會在當地飛快的繁殖起來,對於當地的生態環境是一個很大的破壞。
  • 全球資本過剩無路可去 中國股市將成最後贏家
    第一次是2015年5月25日刊登的《五問中國經濟》,第二次是2016年1月4日刊登的《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次「權威人士」再現江湖,出現在《人民日報》頭版,談了宏觀政策取向,股市、匯率、樓市的功能定位回歸,金融市場的風險防範,經濟增長方式回歸市場法則等問題,並向市場釋放出清楚明確的宏觀政策信號。而每一次「權威人士」發表談話之後,中國股市就出現一波大跌。
  • [和訊座談會]陳功:世界陷入資本過剩引發的惡性循環
    針對全球資本過剩困局,陳功指出,從長周期的歷史角度觀察,戰爭是消耗掉資本過剩的很好方法,比如二戰衝銷掉100萬億的資本。然而,在當下和平理性的大環境下,資本過剩大浪潮讓人束手無策,最後進入城市化-資本過剩-經濟危機的循環。
  • 中國電力嚴重過剩,為何還不停上馬新項目
    中國電力進入過剩時代  1、全年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降低,中國電力變過剩經濟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全社會的用電量在大幅增長了幾十年之後,終於迎來了發達國家在多年前就遇到的增速拐點:  2013年,全社會用電量5.3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5%;2014年,全社會用電量5.5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8%;2015年1至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13萬億千瓦時
  • 經濟型連鎖酒店連曝醜聞 都是加盟惹的禍?
    這場波瀾足以將整個經濟型連鎖酒店行業「拉下水」。小施和幾個同事對此都很「鬱結」。因為常年在全國各地飛來飛去的他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如家、格林豪泰、漢庭、錦江之星、7天這樣的經濟連鎖酒店。  「印象特別深的一次,是在蘇州,我正準備躺下,掀開被子後,忽然發現被單上有幾根毛髮。」小施說,他當時就覺得渾身不自在,叫了前臺經理過來查看。經理解釋說,可能是服務員在鋪床的時候,頭髮掉上去了,或者是床單集中送洗的時候,沒洗乾淨。
  •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劉偉等:2020-2035年中國經濟增長與基本實現...
    此階段經濟的潛在增速平均值下滑至7.25%。逐年來看,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速從2014年的8.3%下滑至2019年的6.5%,下滑幅度較為明顯。潛在增速的下滑符合經濟增長的一般規律與理論。這是因為,一個經濟體隨著經濟體量與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其資本存量會逐步接近穩態值水平,技術水平也愈加接近前沿水平從而後發優勢減弱,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經濟增長速度不斷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