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直接向中國開戰!美智庫向拜登建議:遏制中國還得用軟刀子

2020-12-06 海峽新訊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質量發展和國際影響力的日益提高,深陷新冠疫情影響的美國愈發不安,美國智庫長期主張通過各種方式遏制打擊中國,維護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在和平與發展成為主旋律的當今國際社會,大國之間爆發熱戰的可能性很小,因此美國主要還是會通過各種軟刀子來襲擊中國。

美智庫支招拜登,儘快限制打擊中國

2020美國大選塵埃落定,拜登將入主白宮成為新任總統。美國近年來一直視中國為頭號對手,拜登新政府的工作重點必定離不開對華政策。美國智庫專家紛紛出謀劃策,建議美國發揮軟實力打擊中國。

美國智庫專家弗爾曼指出,中美關係是當今時期最重要的關係,但是兩國目前已經從意識形態的對立轉變為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全方位根本對立,因此美國需要儘快採取手段限制中國。

弗爾曼繼續指出,中國的經濟軍事力量早已今非昔比,在改革開放和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為支撐的基礎上,中國在太平洋西岸和東亞方面的海空軍事力量已經不遜色美國,更別提中國還有世界第一的陸軍。美國想要通過軍事打擊或者戰爭形式來和中國鬥爭,已經沒有現實可行性。

軟實力強大,美國意圖向中國伸向「軟刀子」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除了軍事經濟力量超群,其擁有的文化軟實力更是無與倫比。美國在二戰後不斷通過影視產品、文學著作、新聞媒介、在各國培養輿論陣營等方式對世界進行文化輸出,這其中夾雜著大量所謂「民主自由」等西方價值觀,上世紀90年代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就採用文化輸出為主的「和平演變」方式讓前蘇聯解體,從而消除了最大的對手。

文化軟實力等「軟刀子」不但不用消耗一兵一卒,就能取得比熱戰更深遠和潛移默化的勝利,因此美國智庫在拜登上臺後肯定會繼續推廣此模式來限制中國。無論拜登還是川普當政,美國打擊中國的國家戰略是不會改變的。

我們一定要對國際形勢有清楚的認識,要鑑別抵抗西方國家所謂的「軟刀子」,發揚中華民族自我優秀文化,紮根傳統優良民族精神,這樣才能粉碎美國的野心,繼續邁步前進。

相關焦點

  • 不能直接向中國開戰!美智庫給拜登支招:遏制中國還得用軟刀子
    在川普永久的改變了中美關係的大背景下,中國與美國會不會走到冷戰的地步或者說,中國與美國之間會不會有一戰的可能性就一直充斥著整個國際輿論,在美國是否應該與中國直接開戰的問題上,美國的智庫就為未來的美國總統支招,其認為對付中國還得用軟刀子,也就是用軟實力影響中國。
  • 還挑釁大陸?美官員建議拜登深化臺美關係,公開軍演向大陸展決心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日前報導,美國總統大選即將拉下帷幕,民主黨拜登將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對此,美國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著名「親臺」美國官員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近日在官網發表了一篇文章,裡面清楚的分析了現在印太地區的問題,並向拜登提出了多項對臺建議。
  • 美最高將領:要靠它們牢牢遏制中國,但不要和中國開戰
    圖為英國航母有消息稱,未來中國周圍可能很快就會有外國航空母艦瞄準。如英國正計劃最早於2021年向西太平洋地區派遣航空母艦打擊小組,與此同時,印度正在關注第三艘航空母艦的建造計劃。難道說是「由於中國反艦彈道飛彈的發展,使得美軍打消了繼續挑釁中國的想法嗎?」並沒有這麼簡單。在美國海軍學院的國防論壇華盛頓在線研討會上,米利表示,五角大樓需要規模更小、能力更強的部隊,在亞洲各地更廣泛地部署遠程飛彈,以遏制美國的頭號對手。毫無疑問,頭號對手暗示的就是中國。
  • 拜登正式當選,但看美在我周邊基地建設,遏制中國戰略不會改變
    【秦安點評】今天,外交部就拜登正式當選美國總統答記者問。中國自然希望有好的對外關係。但我們必須看到美國遏制中國戰略的延續性。從這些情況也可以看出,無論是川普,還是拜登,我們都需要做好戰鬥準備,以強大的國防實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其一、鞏固一島鏈基地群建設一島鏈基地群以駐日韓現有軍事基地為支撐,依託美日、美韓軍事同盟,突出一線地區快速反應能力建設。
  • 未來4年,拜登還得把臺灣「捧」在手心?
    對於臺灣問題,不管是川普還是拜登,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他們都會在臺灣問題上做文章,以此遏制中國的發展。美國加強對臺善意美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發布相關國會報告,在提及所謂「臺美經濟合作」問題時,表示今年出現了進展,同時建議提升所謂「美國在臺協會」的處長位階,將其改為由總統提名,參議院同意。
  • 美對華強硬派人物薛瑞福向拜登提建議:叫囂在臺建立輪調美軍部隊
    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部前助理部長薛瑞福對拜登政府,提出所謂「對臺政策建議」,其中包括協助臺灣推動「整體防衛構想(ODC)」、整合臺灣軍力納入美國印太地區安全結構、美國和區域盟友持續進行臺海意外衝突的訓練。薛瑞福還鼓譟美國應該公開與臺灣聯合軍事演習,作為對大陸的戰略訊號等。
  • 「拜登明白只有一個中國,首都在北京」
    延伸閱讀拜登兩項新任命,都和中國直接相關隨著川普政府臨近「散夥」,拜登團隊人選引發外界關注。外媒注意到,拜登已經連續定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中2個新設職位人選,且均直接與中國相關。從政府卸任後,63歲的坎貝爾就經營著諮詢公司「亞洲集團」(Asia Group),並為拜登的民主黨競選活動提供了建議。他還是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的聯合創始人。2016年,坎貝爾出版《重返亞太——美國亞洲理政的未來》一書,概述了他的亞洲策略。書裡主張鞏固現有聯盟,與印度和印尼等國建立更緊密關係,以應對中國崛起。
  • 張維為:世界將以更快的速度向東方、向中國、向社會主義傾斜
    我們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是國家高端智庫,中央對高端智庫的要求,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在遇到國內外重大事件的時候,要能拿出一錘定音的意見。中央廣泛聽取各個智庫的意見,問計於民,問計於專家,最後民主集中,做出決定。現在我給大家匯報一下我們這一兩年做出的幾個判斷。
  • 兩岸若開戰,拜登會派兵救臺?島內風向變了,蔡英文收到絕望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該法案在1260條和9724條中涉及臺美關係。其中,1260條主要表達美國國會對確認所謂「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為美臺關係基石的意見,1260A條涉及對臺軍售,1260B條涉及美臺醫療安全夥伴關係,而9724條則是保障臺灣民眾在國際金融組織的公平僱傭規範。
  • 美軍上將:不想與中國開戰,但與美國開戰的國家會輸得很快
    最近美軍上將就此問題發表了看法,其中最核心的一點是,米利認為現在美國不適合跟中國大打出手,在這個時期應該做的是保持對華優勢,同時,他也強調,任何跟美國開戰的國家都不會討到任何好處。現在中國在機器人領域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在5G領域和人工智慧領域也有不少成就。美國不少專業媒體都報導表示中國已經在AI技術上處在世界最前沿,更讓美國擔憂的是中國在5G領域已經領跑,儘管現在美國在全力對中國5G領域的企業,比如華為進行打壓,但是這反倒刺激了中國企業在科研技術上加強自主創新的決心。
  • 官媒:中美一旦開戰中國打到底的決心遠遠高於美國
    報告以2015年至2025年為研究期限,認為隨著中國軍力的提高,一旦美中開戰,美軍並不能確保戰爭按自己預料的方向發展,也不一定能夠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時間越接近2025年,美軍獲勝將更困難,但這不意味著中國會贏得戰爭。報告認為無論中美打什麼樣的戰爭,中國的損失都會更大,而且這種損失不僅是軍事上的,還包括經濟和政治上的。比如美國GDP會下降5%至10%,而中國將下降25%至35%。
  • 謹防美政客低當量核武器攻擊我南海諸島的五點建議
    這也是秦安戰略智庫之前研究中,列出美國政客可能鋌而走險,發動戰爭的兩大觸發條件。美國對我發動戰爭,不外乎直接開戰和代理人戰爭。就在昨天,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出,中印邊境兩國軍隊已在多地實現脫離接觸。由此來看,美川普政府慫恿印度往前衝,做其戰爭代理人的如意算盤正在走向失敗。為此,美只有對我直接開戰,才能實現美國政客的預定目標。
  • 英智庫炒GDP超美,意在挑撥中美關係
    中國GDP超美這是早晚的事,任誰都清楚。根本不需要智庫來研究。在中國經濟已經恢復正常而美國前景難定的情況之下提前超美,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根本沒有什麼好研究的。英國智庫如果不是為了拿錢混飯吃,就一定是別有用心。英國人很清楚,美國就是怕中國超越。放棄合作共贏來強力打壓中國,也就是怕中國實現超越。
  • ...還威脅禁止中國公司在美上市,外交部回應!拜登對華政策最新表態...
    華春瑩表示,我還沒看到你說的最新報導。此前有消息披露過,美國政府可能會對中國共產黨員採取入境限制措施。世人看得非常清楚,這是美國內一些極端反華勢力出於強烈意識形態偏見和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升級對中國政治打壓的行為。中方對此堅決反對。華春瑩強調,美國政府做法完全不符合美自身利益,只能讓美國自詡的開放、自由形象和制度優勢在世人面前進一步削弱。
  • 美軍最高將領:不想與中國開戰,但與美國開戰的國家會輸得很快
    自從川普落選之後,一直有聲音猜測川普為了連任,很有可能會對外發動戰爭,而在近日根據環球網報導,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在研討會上指出一個重點,那就是不想跟中國開戰。米利清楚地意識到跟中國開戰並沒有什麼好處,但是米利表示如果對手國家想要向美國開戰的話,那麼將會輸得很慘,這也是在對中國放狠話。美國不願開戰出於利益考慮米利直接表示如果跟美國開戰的國家會輸得很慘,既然可以贏,那為何美國不向中國開戰呢?
  • 獨家:美國重建第一艦隊無法遏制中國崛起
    前言美國海軍研究協會網站(USNI)11月18日報導,美海軍部長Kenneth Braithwaite表示,他將在印度洋和太平洋鄰近地區重建第一艦隊,重點是全面加深印太地區盟國之間的軍事聯繫,以達到遏制中國崛起的目的。遏制而不是合作,美國海軍第一艦隊能夠遏制中國崛起麼?
  • 拜登拿釣魚島挺日本,還想一起欺負中國?我海警有權開火
    在此之前,許多人已經意識到,無論誰登上總統寶座,美國政府對中國的遏制戰略總體上是不會改變的。只不過,人們沒有想到的是,上任不足兩個月的日本首相菅義偉會這麼積極,而拜登還沒上任,也急吼吼地向日本就釣魚島問題表態。 一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拜登12日在與日本首相菅義偉舉行的電話會談中聲稱,釣魚島是《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的適用對象。
  • 美軍最高將領:勝過中國,但不要和中國開戰
    天天軍情,有這些事值得關注——美軍最高將領:要靠它們勝過中國,但不要和中國開戰!美軍參聯會主席馬克米利據法新社4日報導,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當地時間3日宣稱,如果美國軍方要保持住對中國的優勢,就需要全面「擁抱「機器人(武器)和人工智慧。但這位美軍最高將領也表示,「我不是說會與中國開戰。我是說,我們希望防止與中國開戰。」
  • 美四星上將稱與美國開戰國家會很快輸,為何又說不願與中國開戰?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少戰爭都能看到美國大兵的身影,原因就在於美國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戰爭販子,為了鞏固其霸主地位,常常挑起戰爭,甚至直接派出美軍參戰。美國之所以會如此肆無忌憚的參與多場戰爭,原因不僅僅在於其背後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還和美國的戰略選擇有一定關係,不難發現,美國選擇的作戰對象幾乎都是軍力弱小的國家,一定程度上能讓美國的投入和損失降到最低。
  • 看看戰爭給美國帶來的收益,就知美對華有開戰衝動,中國必須警覺
    近來,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在各方面對中國進行持續打壓,使得媒體上一直熱議中美是否會發生衝突。一直以來,美國喜歡戰爭,因為戰爭給美國帶來巨大收益。科索活戰爭就大大拉動了美國經濟,尤其是讓美軍工企業賺了大錢並快速發展起來,戰爭中軍工企業的股票大都上漲25%,軍工廠每天超負荷工作,軍火生產帶動了材料工業、化學工業、機械工業、和電子工業的大發展和大贏利。此外,美國企業在科索活戰後重建中牟取暴利。想炸那,美國高層說了算,如果在目標選擇前與土木工程公司達成默契,戰爭中就儘量轟炸那些橋梁、公路、鐵路等,戰後重建中這些公司就會拔得頭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