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直接向中國開戰!美智庫向拜登建議:遏制中國還得用軟刀子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質量發展和國際影響力的日益提高,深陷新冠疫情影響的美國愈發不安,美國智庫長期主張通過各種方式遏制打擊中國,維護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在和平與發展成為主旋律的當今國際社會,大國之間爆發熱戰的可能性很小,因此美國主要還是會通過各種軟刀子來襲擊中國。
-
美智庫鼓吹以琉球島鏈鎖中國海軍 支招美日聯合
9月13日出版的《參考消息》刊發文章《美智庫鼓吹以琉球島鏈鎖住中國海軍》,原文如下:舉例而言,中國駐紮在琉球群島眾多小型港口的 「022型隱形飛彈艇」能夠抵禦日美聯軍,與此同時,解放軍將擊退臺灣海軍,並向陸地目標猛烈開火。此外,來自琉球群島及中國沿海的小型快艇及機動飛彈將阻斷南北方向海上通道,令駐紮在日本的日美聯軍無法合作,來自東亞或東南亞的增援力量也無法到達。島嶼戰咯為中國帶來的絕不僅僅只是軍事利益而已。
-
美最高將領:要靠它們牢牢遏制中國,但不要和中國開戰
圖為英國航母有消息稱,未來中國周圍可能很快就會有外國航空母艦瞄準。如英國正計劃最早於2021年向西太平洋地區派遣航空母艦打擊小組,與此同時,印度正在關注第三艘航空母艦的建造計劃。難道說是「由於中國反艦彈道飛彈的發展,使得美軍打消了繼續挑釁中國的想法嗎?」並沒有這麼簡單。在美國海軍學院的國防論壇華盛頓在線研討會上,米利表示,五角大樓需要規模更小、能力更強的部隊,在亞洲各地更廣泛地部署遠程飛彈,以遏制美國的頭號對手。毫無疑問,頭號對手暗示的就是中國。
-
還挑釁大陸?美官員建議拜登深化臺美關係,公開軍演向大陸展決心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日前報導,美國總統大選即將拉下帷幕,民主黨拜登將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對此,美國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著名「親臺」美國官員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近日在官網發表了一篇文章,裡面清楚的分析了現在印太地區的問題,並向拜登提出了多項對臺建議。
-
兩岸若開戰,拜登會派兵救臺?島內風向變了,蔡英文收到絕望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該法案在1260條和9724條中涉及臺美關係。其中,1260條主要表達美國國會對確認所謂「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為美臺關係基石的意見,1260A條涉及對臺軍售,1260B條涉及美臺醫療安全夥伴關係,而9724條則是保障臺灣民眾在國際金融組織的公平僱傭規範。
-
拜登正式當選,但看美在我周邊基地建設,遏制中國戰略不會改變
【秦安點評】今天,外交部就拜登正式當選美國總統答記者問。中國自然希望有好的對外關係。但我們必須看到美國遏制中國戰略的延續性。從這些情況也可以看出,無論是川普,還是拜登,我們都需要做好戰鬥準備,以強大的國防實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其一、鞏固一島鏈基地群建設一島鏈基地群以駐日韓現有軍事基地為支撐,依託美日、美韓軍事同盟,突出一線地區快速反應能力建設。
-
美軍上將:不想與中國開戰,但與美國開戰的國家會輸得很快
最近美軍上將就此問題發表了看法,其中最核心的一點是,米利認為現在美國不適合跟中國大打出手,在這個時期應該做的是保持對華優勢,同時,他也強調,任何跟美國開戰的國家都不會討到任何好處。現在中國在機器人領域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在5G領域和人工智慧領域也有不少成就。美國不少專業媒體都報導表示中國已經在AI技術上處在世界最前沿,更讓美國擔憂的是中國在5G領域已經領跑,儘管現在美國在全力對中國5G領域的企業,比如華為進行打壓,但是這反倒刺激了中國企業在科研技術上加強自主創新的決心。
-
未來4年,拜登還得把臺灣「捧」在手心?
對於臺灣問題,不管是川普還是拜登,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他們都會在臺灣問題上做文章,以此遏制中國的發展。美國加強對臺善意美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發布相關國會報告,在提及所謂「臺美經濟合作」問題時,表示今年出現了進展,同時建議提升所謂「美國在臺協會」的處長位階,將其改為由總統提名,參議院同意。
-
...還威脅禁止中國公司在美上市,外交部回應!拜登對華政策最新表態...
華春瑩表示,我還沒看到你說的最新報導。此前有消息披露過,美國政府可能會對中國共產黨員採取入境限制措施。世人看得非常清楚,這是美國內一些極端反華勢力出於強烈意識形態偏見和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升級對中國政治打壓的行為。中方對此堅決反對。華春瑩強調,美國政府做法完全不符合美自身利益,只能讓美國自詡的開放、自由形象和制度優勢在世人面前進一步削弱。
-
「拜登明白只有一個中國,首都在北京」
延伸閱讀拜登兩項新任命,都和中國直接相關隨著川普政府臨近「散夥」,拜登團隊人選引發外界關注。外媒注意到,拜登已經連續定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中2個新設職位人選,且均直接與中國相關。拜登過渡團隊發言人表示,羅森伯格將向另一位歐巴馬政府資深人士——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匯報工作。周三,坎貝爾已被任命為拜登的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政策高級協調員。《華盛頓郵報》則指出,坎貝爾的職位也是新設的。
-
英智庫炒GDP超美,意在挑撥中美關係
中國GDP超美這是早晚的事,任誰都清楚。根本不需要智庫來研究。在中國經濟已經恢復正常而美國前景難定的情況之下提前超美,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根本沒有什麼好研究的。英國智庫如果不是為了拿錢混飯吃,就一定是別有用心。英國人很清楚,美國就是怕中國超越。放棄合作共贏來強力打壓中國,也就是怕中國實現超越。
-
美四星上將稱與美國開戰國家會很快輸,為何又說不願與中國開戰?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少戰爭都能看到美國大兵的身影,原因就在於美國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戰爭販子,為了鞏固其霸主地位,常常挑起戰爭,甚至直接派出美軍參戰。美國之所以會如此肆無忌憚的參與多場戰爭,原因不僅僅在於其背後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還和美國的戰略選擇有一定關係,不難發現,美國選擇的作戰對象幾乎都是軍力弱小的國家,一定程度上能讓美國的投入和損失降到最低。
-
美國情報高官發文,無端指責中國,中方回應:遏制中國註定失敗
對此言論,中國駐美大使館12月4日發文回應,文章中充滿著對事實的歪曲,美方中的一部分人,腦中仍存在著根深蒂固的冷戰思想,在看待他國時攜帶意識形態偏見,任何遏制中國、阻止中國與世界各國發展與合作的行為,註定會失敗。
-
美軍最高將領:不想與中國開戰,但與美國開戰的國家會輸得很快
自從川普落選之後,一直有聲音猜測川普為了連任,很有可能會對外發動戰爭,而在近日根據環球網報導,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在研討會上指出一個重點,那就是不想跟中國開戰。米利清楚地意識到跟中國開戰並沒有什麼好處,但是米利表示如果對手國家想要向美國開戰的話,那麼將會輸得很慘,這也是在對中國放狠話。美國不願開戰出於利益考慮米利直接表示如果跟美國開戰的國家會輸得很慘,既然可以贏,那為何美國不向中國開戰呢?
-
獨家:美國重建第一艦隊無法遏制中國崛起
前言美國海軍研究協會網站(USNI)11月18日報導,美海軍部長Kenneth Braithwaite表示,他將在印度洋和太平洋鄰近地區重建第一艦隊,重點是全面加深印太地區盟國之間的軍事聯繫,以達到遏制中國崛起的目的。遏制而不是合作,美國海軍第一艦隊能夠遏制中國崛起麼?
-
官媒:中美一旦開戰中國打到底的決心遠遠高於美國
報告以2015年至2025年為研究期限,認為隨著中國軍力的提高,一旦美中開戰,美軍並不能確保戰爭按自己預料的方向發展,也不一定能夠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時間越接近2025年,美軍獲勝將更困難,但這不意味著中國會贏得戰爭。報告認為無論中美打什麼樣的戰爭,中國的損失都會更大,而且這種損失不僅是軍事上的,還包括經濟和政治上的。比如美國GDP會下降5%至10%,而中國將下降25%至35%。
-
拜登拿釣魚島挺日本,還想一起欺負中國?我海警有權開火
在此之前,許多人已經意識到,無論誰登上總統寶座,美國政府對中國的遏制戰略總體上是不會改變的。只不過,人們沒有想到的是,上任不足兩個月的日本首相菅義偉會這麼積極,而拜登還沒上任,也急吼吼地向日本就釣魚島問題表態。 一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拜登12日在與日本首相菅義偉舉行的電話會談中聲稱,釣魚島是《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的適用對象。
-
美上將:不能小看中國威脅,可能一覺醒來,已對臺灣傾瀉大量飛彈
美上將:不能小看中國威脅,可能一覺醒來,已對臺灣傾瀉大量飛彈隨著川普默認大選結果,拜登團隊也開始順利的權力交接,外交開始猜測,拜登執政是延續歐巴馬的外交策略,還是走出一條新路。無論拜登實行什麼政策,美國對華的遏制也不會改變,12月3日的時候,美國上將斯坦利告訴媒體,不能小看中國威脅。近年,中國的軍事力量發展迅猛,超乎美國的想像。因此,遏制中國的舉措,不能停止,也不能放緩,一定要防止臺灣被「佔領」。臺灣對於美國來說非常重要,事關整個亞洲的布局,希望美國不要錯失良機。
-
美軍最高將領:勝過中國,但不要和中國開戰
天天軍情,有這些事值得關注——美軍最高將領:要靠它們勝過中國,但不要和中國開戰!美軍參聯會主席馬克米利據法新社4日報導,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當地時間3日宣稱,如果美國軍方要保持住對中國的優勢,就需要全面「擁抱「機器人(武器)和人工智慧。但這位美軍最高將領也表示,「我不是說會與中國開戰。我是說,我們希望防止與中國開戰。」
-
美軍上將:美國雖已「身經百戰」,但絕不能與中國開戰
許多人都認為中國要想徹底「奪權」,則必須用一場戰爭徹底打垮美國。 根據《參考消息》12月29日報導: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2月23日發表布魯金斯學會對美國陸軍上將、第二十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的訪談文章。馬克·米利認為,中美關係仍將是困難和複雜的,但不會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