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略了大半個中國,為什麼和印度打一仗就撤退了?印度真那麼強?

2020-12-12 騰訊網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左傳·宣公四年》:初;楚司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殺之!是子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費殺;必滅若敖氏矣。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近代日本用狼子野心來形容在合適不過。

日本只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小島國,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雖然迅速走上強國之列,但在改革時期,資源消耗的太快,國內矛盾突出,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日本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自從這次戰敗,日本便開始肆無忌憚的掠奪中國資源。

但他們的野心是整個中國,乃至整個世界,想要徵服世界,佔領中國只是第一步,為此日本在1929年的經濟危機影響下,策劃了「九一八事變」,不到半年,東三省全面淪陷,14年的抗日戰爭正式打響。

在這14年當中,日本的戰場,並不只有中國,日本轟炸美國珍珠港,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又攻入了緬甸,然而不管日本是在太平洋發動戰爭,還是在東南亞發動戰爭,日本就是不攻打印度。

當年我國應邀訪問印度的時候,聖雄甘地還勸我國停止抗日,不要繼續堅持非暴力不合作的理想。這話對印度來說是非常適合國情的,因為他們本就沒有遭受過多少戰爭,根本不了解法西斯的殘忍,一位猶太學者還寫信給他,問他知道集中營嗎?

聖雄甘地自然是不知道的,因為二戰時期,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人沒有集中營的概念,只是利用宗教讓印度屈服,唯一一次最大的抗爭,是英軍用豬油塗子彈,結果英國跟印度和談,給了印度更多得到權益。

要是換做德國和日本,別說是豬肉塗抹子彈,讓印度人吃豬肉都是有可能的,印度在二戰是生活在「和平」當中,其實日軍打過一次印度,但也僅僅只有一次。那麼日本為什麼不全面攻打印度呢?

第一:日本是有可能攻打印度的,英屬殖民時期,英國佔據了可不只有印度,日本打進緬甸的時候,英軍就認識到了日本的強大,為了抵抗日本,就請求我國的援助,我國為了保衛「大後方」,派出了遠徵軍。

印度並不是前線,遠徵軍和英軍協同合作,將日本擊潰了,在印度蘭伽,還修建了中國抗日遠徵軍烈士公墓,這200餘座墓碑就是中國遠徵軍抗日的最好證明。我國守住了印度,印度卻恬不知恥想要侵犯我國,真是一個白眼狼。

第二:印度的地界也非常大,日本並沒有更多的兵力去攻打印度,日本的主力部隊都投放在太平洋、中國戰場,兩線進攻已經非常艱難了,要是繼續在印度投入兵力,被洗腦的印度人肯定會反擊,這對日本來說不是好消息。

第三:就是位置和資源,印度南面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想要運送兵力最快的就是海上運輸,可美軍又佔據著制海權,而且日本進攻東南亞是為了以戰養戰,印度的資源十分貧瘠,佔領印度,又費力,又拿不到多少好處。

或許正式因為如此,英軍也不想用武力徵服他們,而是利用信仰分化印度,作為一個宗教大國,簡簡單單就因為宗教爆發了多次戰爭。

相關焦點

  • 日本侵略中國14年,為何日本只和印度打了一仗,就老實撤退了?
    二戰作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戰爭,一共波及了61個國家和地區,而在亞洲,中國更是作為反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戰場,展開了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這不由得讓人感到好奇,亞洲另外一個國家印度,在當時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同樣參加了二戰,當時更多時間,只不過是作為修養補給的後勤基地,而日本雖然推進到了印度的家門口
  • 日本外國侵略,結果跟印度沒打多久,就撤退了?
    ,義大利,德國在二戰中統統被稱之為軸心國,正是因為這三個國家在二戰期間無休止地向外擴張,被掠奪土地的國家一個個都民不聊生,而在亞洲的話,日本便是充當了那一位劊子手,不光是中國,光是亞洲被日本侵略過就達到了30多個,還有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都有被日本入侵過的足跡,可見日本在二戰時期是犯下了多大的罪行。
  • 日本侵略中國14年才被趕跑,為什麼只在印度只打一場仗匆忙撤離?
    說起二戰,對於中國很多現在年輕人來說。可能印象不太深刻,包括小編我,對於二戰的殘酷,我體會不到,能夠了解的也是從課本和家裡老人得來的,二戰中,日本人在我國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侵略戰爭,到1945年結束,我國的國土你敢說哪一處沒有牽連的?
  • 日本在二戰中也入侵了印度,為何只打一場戰爭,就灰溜溜的撤退!
    「大東亞共榮圈」是日本人在發動侵略戰爭時的一個口號。他們為了掩蓋自己侵略的罪行,妄想東亞人民都處在帝國主義的壓迫中,他們的任務就是解放東亞人民。日本人覺得應該先佔領朝鮮,然後佔領東北,再佔領華北,華中,華南,然後進入到東南亞,徹底解放黃種人,實現整個東亞的共榮。
  • 二戰時期日本攻打亞洲這麼多國家,為什麼唯獨不敢打這一國家!
    日本發動戰爭原因也很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本土的資源比較少,遠遠不夠一個有野心的國家發展使用。二戰時期日本攻打亞洲這麼多國家,為什麼唯獨不敢打這一國家!「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要想弄明白日本為什麼不打印度,首先要弄明白日本打印度能夠得什麼?日本打中國是因為他想佔領亞洲,日本打東南亞是因為他需要東南亞的資源,那麼日本打印度有什麼呢?
  • 日軍侵略印度第一仗:10萬大軍一戰即潰,撤退道路成「白骨街道」
    日本攻打印度的第一仗,是日本陸戰歷史上遭遇最慘重失敗的英帕爾戰役。這場近10萬日軍參戰的大兵團戰役,硬生生被一個愚蠢的司令官打成了一場戰爭史上的笑話。這個愚蠢的指揮官叫牟田口廉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戰爭狂人,外號「小東條」、「鬼畜牟田口」。
  • 中印戰爭,中國打到印度什麼地方印度的損失有多慘重
    中印戰爭,中國打到印度什麼地方?印度的損失有多慘重?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禮儀之邦,我們講究文明,與其他各國友好相處。儘管我國一直以禮待人,但總有一些國家挑釁我們。例如日本,印度,日本侵略我國,試圖霸佔全中國,但在四萬萬同胞的提抗下,日本完敗。印度總是挑釁我國,為此我國發起對印自衛反擊戰。
  • 揚言3個月拿下中國的日本,為何不敢入侵印度?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威脅要在三個月內接管中國,並立即對中國發動了長達14年的侵略戰爭,給中國造成了嚴重損失。中國軍隊和人民同心協力,同日本軍隊進行了多次鬥爭,但日本軍隊繼續增加兵力,侵略中國。然而,在印度戰場上,日本軍隊只與印度軍隊打過一次仗,戰後不會入侵印度。
  • 希特勒指名讓日本打印度,日本率10萬精銳打了一仗,給希特勒氣暈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到中後期,戰場已經擴大化,不再局限於歐洲,整個東亞和東南亞都成了軸心國的重點侵略對象。 主要是中間隔著中國,加上那會日本對美國珍珠港發動了偷襲,捲入太平洋戰爭的美國自然也不會讓日本順利通過馬六甲海峽。所以,10萬日軍如何運送到印度,讓日軍高層犯了難。 終於,1943年,在二戰臨近結束的時候,日本還是決定硬著頭皮從緬甸戰場上通過陸路往印度行軍。這一年,日軍司令官牟田口廉帶著這10萬日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 中國手中握著印度的一個「軟肋」
    我們今天來聊一聊我們的鄰居三哥家的印度,這個國家雖然和我國接壤但是長期以來和我們都是各種不對付,甚至在上世紀60年代初還和我們幹了一架,最後的結果當然是打到他們喊爸爸,當年那一戰可謂是直接把印度這個國家打到直接丟失了國家自信,至今都沒有恢復過來。
  • 印度這個少數民族,800年前從中國遷徙過去的,一直想獨立建國!
    在印度東北部住在一群40萬人口的特殊少數民族——那加人。為什麼說那加人很特殊呢,因為他們跟印度人長的一點兒都不一樣,反到是長的很像中國人!他們也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印度人,對印度這個國家根本沒有認同感,所以一直想獨立建國,由於人數太少想獨立建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 同樣是被侵略,為什麼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近200年而中國沒有?
    十八世紀中期,葡萄牙殖民者逐漸退出印度,而與此同時英國和法國進入印度。 1757年6月23日,英軍與孟加拉王公的戰爭爆發,英軍擊潰孟加拉7萬大軍,史稱「普拉西戰役」。
  • 印度山地部隊真的是「世界第一」?實力可圈可點,原來真不容小視
    印度最近在邊界上頻頻增兵,不僅部署了大量的武器裝備,而且還派出了大量的精銳士兵,其中不乏一些在世界上大名鼎鼎的「世界第一山地部隊」。那麼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要問了,印度的山地部隊難道真的有這麼厲害嗎?雙方都有損失,從這方面來看,說明印度的軍隊還是有一些山地作戰經驗的,位於巴基斯坦的邊界線有一部分是沿著喜馬拉雅山脈的,這種地勢十分險惡,而為此印度還專門訓練了一直20萬人規模的山地部隊來確保這些地區的安全。在經歷過了六十年代那場戰爭後,更是驗證了印度這部分軍隊的實力和訓練水平。
  • 印度那麼大,為什麼輕易就成了英國殖民地?
    一個物產豐富,歷史悠久的可以媲美中國的地區,為什麼輕易就成了英國殖民地?歷史總是沒有那麼簡單,讓我們逐一分析。大英帝國的掌上明珠:英屬印度17世紀的英國在資本主義大發展的同時,還進行了積極的殖民擴張。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北美殖民地),非洲大陸以及澳大利亞都先後成為英國殖民地,還有南亞。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印度地區。
  • 為什麼斯裡蘭卡不屬於印度?
    大家要是看世界地圖的時候會發現一個情況,那就是印度邊上有個國家叫做斯裡蘭卡,並且之前都是英國的殖民地,那麼為啥斯裡蘭卡沒有成為印度的一部分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這兩夥人根本不是一路子。在英國人侵略斯裡蘭卡的時候,荷蘭人已經在斯裡蘭卡搞殖民地了,當然他也是從葡萄牙人手中搶來的。
  • 同樣是遭到了英國的侵略,為什麼印度淪為了殖民地?
    說道中國的近代對外侵略戰爭,只能用屈辱二字來形容了。鴉片戰爭時,面對四千多的英國遠徵軍,幾十萬的清軍被打的潰不成軍,又是割地又是賠款的,想到真的是莫名的感覺是屈辱了。即便是這樣當時的中國也是組織了力量進行了反擊,讓西方的列強不能完全的奴役中國,還能保持著中國能夠收復自己土地的能力,同樣是面對著英國的侵略,為什麼印度卻是一敗塗地,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印度淪為殖民地還得從十八世紀中期,葡萄牙殖民者逐漸退出印度,這時候英國和法國也同時的進入了印度。由於此時的英、法之間一直在歐洲互相的爭鬥,在印度也是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 中原沒有大象,也沒有用大象打過仗,所以中國象棋是印度發明的?
    中國象棋是我國傳統棋類益智遊戲,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二人對抗性遊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中國象棋是中國棋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象棋主要流行於華人及漢字文化圈的國家,象棋是中國正式開展的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
  • 日本和中國打了14年,和美國打了4年,為啥打一次印度就放棄了?
    日本和中國打了14年,和美國打了4年,為啥打一次印度就放棄了?眾所周知,在二戰的歷史中,日本絕對是非常強悍的一個存在。自從1931年9月18日,日本入侵中國開始,日本就在亞洲掀起了狂風暴雨。大家都知道,中國和日本在二戰前後打了將近14年。
  • iPhone工廠被打砸燒:印度想取代中國製造,沒那麼容易
    此次打砸事件背後,暴露了印度製造的哪些問題?為什麼說,印度想取代中國製造,沒那麼容易?01印度工廠遭打砸緯創集團總部位於中國臺灣,前身是宏碁電腦下屬的DMS部門(設計、生產和服務部門)。與此同時,緯創在印度開設工廠。截至目前,緯創在印度已經開設了三家生產工廠。除了為蘋果代工智慧型手機,還將部分個人電腦、物聯網、醫療和雲服務業務轉移到印度。這次被打砸的工廠,位於班加羅爾Peenya工業區,佔地17.4萬平方米。這家工廠是緯創專門為蘋果興建的,主要用來生產和組裝 iPhone SE。
  • 揚言三個月拿下中國的日本,為何不敢入侵印度,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揚言要在三個月內拿下中國,隨即便展開了為時14年之久的侵華戰爭,中國遭受了嚴重的損失。中國軍民眾志成城,與日軍浴血奮戰,將日軍數次擊退,但日軍依舊不斷增加兵力,入侵中國。可是,在印度戰場上,日軍只與印軍交手一次,此戰以後就不再入侵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