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中國未來的前途關係人類的前途,文化的根絕不能斷

2020-12-19 騰訊網

我從小到現在,感覺到中國文化是個大問題,尤其是現在,文化沒有根了,所以我提倡重新讀書。在我的觀念裡頭,現在三四十歲左右的人都沒有希望了,文化要靠新的一代才行。如何建立中國文化跟人類的文化(還不是世界的文化)合流,開展人類未來的前途,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在我的觀念裡,中國未來的前途關係人類的前途。

到了近一二十年感到我們自己的文化沒有根了。要說接受西方文化,也沒有好好接受,也不懂。事實上,西方文化可以給我們做一個很好的參考。我常常感到,國家亡掉了不怕,還可以復國,要是國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遠不會翻身了。一個國家、社會的興衰成敗,重點在文化,在教育。

我們知道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國家不怕亡國,亡了國還有辦法復國,如果文化亡了,則從此永不翻身。試看古今中外的歷史,文化亡了的民族而能翻身的,史無前例。所以對於文化重建的工作,我們這一代的責任太重大了,絕不能讓它在我們這一代的手中斷送掉。

孔子說了他擔憂的四點:「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也是每一個人和任何一個歷史時代的通病,尤其碰到衰亂的世局,任何一個國家社會,都可能有這四種現象出現。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怕亡國,因為亡國可以復國。只要有決心,有勇氣,就能把國家光復回來,沒有什麼可怕。尤其我們這個民族與眾不同,歷史上已經有好多次復國的經驗,就是因為我們有悠久深厚的文化,國雖亡而文化猶存。最怕是把自己文化的根挖斷了,就會陷於萬劫不復。這裡所記孔子的感慨,也就是擔憂人文文化迷失了的後果。我們再看古今中外的歷史,一旦國家文化亡了,即使形態存在,但已動搖了根本,難以翻身,這是一定的。猶太人雖然亡了國,他立國的文化精神,始終建立在每一代猶太子民的心目中。文化看起來是空洞的,但它是一個國家民族的歷史命脈,孔子在這裡不談國家政治而談人文文化,實際上這正是民族歷史的重點。國家天下,盡在其中。

南師講「民族文化的根不能斷」來自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00:0000:42-----------

中國自南北朝到清代,歷史上經過好幾次外族的進攻,為什麼中華民族始終站得住?就是因為文化的力量,進攻的民族反被我們的文化同化了。有個哈佛大學的教授來問我,說世界上許多國家亡了就亡了,永遠起不來了,只有中國經過了好多次的大亡國,都沒有垮,永遠站得起來,是什麼原因?我回答說,關鍵在「統一」這兩個字,就是思想、文化、文字的統一。因為文字、語言、文化的統一,所以維持幾千年而不亡,尤其是文化的力量,比什麼都強,那是無形的。因此文化不能亡,不能挖根。我們有些國人,自己去做文化挖根的工作,這是自取滅亡的事情。

文化是人類民族的靈魂,尤其是一個國家民族,切不可自毀靈魂、但取軀殼地糟蹋文明,更不可自毀千秋的文化大業,而偏取後世的一家之言,便當作金科玉律。那是必有自懺孟浪,後悔莫及的遺憾啊!

我們老祖宗幾千年的中國文化快要斷根了,命若懸絲,國家民族文化的生命像一根絲一樣吊住,很脆弱很危險了。要怎麼培養它,把它重新接起來?「承先啟後,繼往開來」,這是現在青年同學們的責任,因為我們老了,寄望在你們身上。

我常說,一個國家亡了不怕,是可以復國的;最怕自己國家民族的文化整個亡掉,那就翻不了身了。諸位青年同學千萬要注意,將來的時代,我們的文化要你們年輕一輩去挑啊,不能使自己國家民族的文化種子斷絕。最嚴重的是文化精神沒有了,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的根一旦喪失,那就真完了。

《孟子與離婁》(東方出版社)

相關焦點

  • 南懷瑾老師對人類文化來源的獨特見解
    這四大文化體系有一個共同的原則,就是注重因果律。再進一步研究,為什麼這四大古國文明都有這個共同點呢?那就要注意上古以及遠古時期了。這也就是說,上一個冰河時期的人類,可能文化已經發展到最高智慧的共同結晶了。在人類文化達到最高智慧的冰河期時,地球毀了,剩下來少數的人類,則把先民文化結晶的一點原則留傳下來。
  • 孔丹憶南懷瑾:他是中國文化的守望者
    2018年,是南懷瑾先生誕辰100周年。為紀念先生百年誕辰,鳳凰網佛教特別策劃紀念專題《百年南師:為蒼生立心的繼往開來者》,以此緬懷南懷瑾先生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接續中華民族文脈所做的貢獻。本文系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中信集團原董事長孔丹先生的紀念文章《中國文化的守望者》,文章由南懷瑾學術研究會、南懷瑾文教基金會提供,全文如下:
  • 學習美發在未來有前途嗎?
    中國的人口基數非常龐大,每個人都要剪頭髮,所以美發的市場是很龐大的;而且做美發也不容易失業,技術學好了,全國各地那麼多美髮店,找工作也是非常容易的創業也簡單,開店的成本比其他行業要低許多目前中國的發展非常迅速,未來美發行業的價格上升空間也是非常巨大的;現在人們對自己的形象越來越看重,技術學好了,在未來也是非常吃香的。
  • 學日語有前途嗎?就目前狀態的分析
    學習日語的小夥伴們腦子裡面肯定會想「學日語有前途嗎?」「學日語在國內有什麼用?」「學日語有什麼出路?」等等所有問題就一股腦的出現了,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學習日語很迷茫,今天日本村外教網分享現在學習日語有沒有前途,讓你心裡有個譜。
  • 錢途=前途?專業的選擇,是否會對你的未來一錘定音?
    錢途=前途?專業的選擇,是否會對你的未來一錘定音?每年高考結束,相信我們眾多學子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會迎來令人更緊張的估分和報考階段。往往這時,我們總會看到一些文章推薦「文理科報考大學TOP10,就對有前途!」「月收入較高的50個主要本科專業」。
  • 前途似錦東二村 書寫鄉村振興新故事
    上世紀50年代末,東二村因中國文壇著名作家歐陽山著作的中篇小說《前途似錦》聞名全國。小說人物取材於南海東二社區,對當年的農業合作化作了典型的反映。上世紀80年代初,歐陽山帶著日本翻譯家再次到訪東二,參觀他創作和實踐生活的地方。上世紀80年代末,80多歲高齡的他三訪東二村,看著一座座嶄新的高樓,他無限感慨於這裡喜人的變化,印證了他的小說《前途似錦》。
  • 農村俗語:「門前有阻,前途未卜」,門前有阻和前途有啥關係呢?
    有句農村俗語叫做:「門前有阻,前途未卜」,下面就來看一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門前有阻,前途未卜」?意思就是房子的大門前面有高山或者高大的建築物,或者是地勢高。這樣不僅會影響視線,而且會阻擋陽光,導致房子裡比較陰暗潮溼。另一方面說的就是門前如果有高山阻擋,就會影響一家人的運氣,前途未卜的意思就是事業不順。
  • 中國第17座萬億城市誕生,再次跟江蘇平起平坐,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現在中國各城市的發展都很出色,特別是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 現在在這麼多城市中,16個城市順利進入萬億俱樂部,每個地方的實力都很強,特別是北京和上海,經濟總量已經達到3萬億,中國第17個兆城市誕生了,再次和江蘇平等地坐在一起,你知道將來的前途是有限的,在哪裡嗎?
  • 2016中國最安全城市出爐香港第一 葉檀談最無前途的十個城市
    2016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行榜 一個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是一個城市整合自身經濟資源、社會資源、環境資源與文化資源參與區域資源分配競爭及國際資源分配競爭的能力。《GN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涵蓋經濟、社會、環境、文化四大系統,由包括綜合經濟競爭力、產業競爭力、財政金融競爭力、商業貿易競爭力、基礎設施競爭力、社會體制競爭力、環境/資源/區位競爭力、人力資本教育競爭力、科技競爭力和文化形象競爭力等在內的10項一級指標、50項二級指標、216項三級指標構成。
  • 中國「最有前途」城市,人口數量有望超千萬,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現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變化,但在一般發達的城市總是能看到很多人口,也有人逐漸直接定居過長期的生活, 現在說到人口多的城市,應該還是北上廣深等,經濟實力也非常強, 但是,今天說的是中國最有前途的城市,人口預計會超過千萬,會成為你的故鄉嗎,中國」最有前途「城市,人口數量有望超千萬,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 南懷瑾生前驚世預言:將來手提老鼠弘揚佛法
    (大陸版《漫談中國文化:金融.企業.國學》P43頁) 對婚姻制度和家庭的預言 我預言過,二十一世紀起,不止中國,整個世界都沒有婚姻制度了,將來都是拍拖一下就好了,沒有家庭了。(臺版:《二十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上P168) 未來沒有家,也沒有夫妻制度,生活都亂了。所以講女性的教育,與帶孩子的關係問題,實在太嚴重了。
  • 南懷瑾老師:讓他三尺又何妨
    所以我經常罵青年同學們,一個小團體內人與人之間,心都不能平下來,都不能相處得很好,還能有前途?所以一家、一個團體、一個小單位你真能做到「仁」,真合群,從此就「一國興仁」。譬如住在一個地方,村莊鄰裡住了這麼一家人,大家慢慢都受了影響,起了一個領頭的作用。
  • 滕文生: 儒學文化的特性與前途
    它在給人類帶來巨大利益與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弊端與難題。例如,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物慾追求奢華無度,個人主義惡性膨脹,社會誠信不斷消減,倫理道德每況愈下,人與自然關係日趨緊張,等等。       要消除和解決這些弊端與難題,不僅需要運用人類社會今天創造和和發展的各種智慧與力量,而且需要運用世界各種文明以往所積累和儲存的一切智慧與力量。
  • 環球網「報名大廳」:新東方前途出國現金優惠
    用戶通過環球網教育頻道、知更鳥網登陸平臺選擇機構下方「我要報名」,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培訓機構的線上、線下課程,通過平臺報名將有專業的諮詢老師服務於每一位學生、家長,為學生解決選課等問題。新東方前途出國是新東方旗下從事出國留學服務的專職機構,創辦於1996年。
  • 南懷瑾:東西方人文文化將要同臨崩潰,新的人類文化尚茫然無據
    但是東方各國,在傳統保守文化的情感中,認為人生倫理、社會秩序、道德觀念、生活方式等一切突變中的亂象,都是受到西方文化影響的關係,所以厭惡甚而鄙棄西方文化;其實,這是東方人,或者說,貴我兩國自己被西方文化物質文明的形態衝昏了頭,自己放棄、忘卻了東方固有文化的傳統精神;換言之,也就是自己拋棄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才有今天的窘態。
  • 臺灣學者的舊文又火了:中國的前途不在臺灣在大陸
    文章全文如下:顏元叔打開天窗說亮話,中國的前途不在臺灣(什麼叫做「臺灣經驗」?可笑!),中國的前途不在港澳,不在海外華人,不在舔洋人後跟的小丑,中國的前途在中國大陸,在那13億心含「鴉片戰爭」之恥,心含「八年抗戰」(註:現在是十四年抗戰)之恨的中國人身上!
  • 初中畢業上航空學校有前途嗎
    現在很多家長和學生的認知還是停留在比較基礎的認識上面,比如高考了要報考學校,就會擔心「我報這個學校能就業嗎」、「未來有沒有前途啊」這些問題上面,但真正的決定學生前途的不是你上的什麼大學,而是你學習的專業及將來的就業、個人的提升等決定的,所以對於剛開始「初中畢業上航空學校有前途嗎」這個問題來說
  • 港報評論:兩朝模式絕不能搬來處理兩岸關係 - 東方網
    峰會將推動北南關係的發展,有利於朝鮮和韓國改善各自的外部環境,以便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峰會及半島局勢的緩和,也符合中美日俄等國的利益,受到了各方一致的歡迎。應該說,北南峰會對朝鮮和韓國是「雙贏」,對其他國家也是「全贏」。在人類迎接新世紀之際和韓戰爆發五十年之後,朝鮮半島形勢的變化發人深思、意義深遠。北南峰會,首先是符合朝鮮半島人民的利益。
  • 劉結一:祖國是臺灣同胞的篤定依靠,更是臺灣前途所在
    劉結一:祖國是臺灣同胞的篤定依靠,更是臺灣前途所在 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12月9日以視頻連線方式在廈門市和臺北市同步舉行。
  • 南懷瑾曾多次評價自己一生:一無長處、一無所是
    在最後的時光裡,南懷瑾對教育問題的感慨,讓許多人記憶很深。他說,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初期威脅人類最大的是肺病,二十世紀威脅人類最大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紀威脅人類最大的是精神病,「我發現很多年輕的孩子們精神都有問題了,歸結起來是教育的問題……」據說,南懷瑾說起這段話的時候,情緒激動,頻頻跺腳。而這個觀點,他在最後一次公開課中再次提到,並由此倡導女性要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