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榕城,有許多家「老牌」小吃店,這些小吃店保存至今,少則十幾年,多則上百年。
時間是檢驗口味的終極標準,
經過了幾代人的淘洗,
還能屹立至今的店鋪,
吃過的我們一起來回味,
沒吃過的,你還不快去排隊?
聚春園
始於1865年
"聚春園"始創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坐落於福州市區王者之地東街口,是福建省現存年代最悠久的歷史名店,馳名中外的"佛跳牆"就源於聚春園。
佛跳牆是福州一道集山珍海味之大全的傳統名菜,被各地烹飪界列為福建菜譜的「首席菜」,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
關於佛跳牆,民間流傳和學者研究有多種典故,據說,唐朝的高僧玄荃,在往福建少林寺途中,傳經路過「閩都」福州,夜宿旅店,正好隔牆貴官家以「滿壇香」宴奉賓客,高僧嗅之垂涎三尺,頓棄佛門多年修行,跳牆而入一享「滿壇香」。「佛跳牆」即因此而得名。
店裡除了佛跳牆,還有涼拌魚唇、南煎肝、翡翠荔枝肉、 雞湯汆海蚌等特色福州菜,不過有些菜品菜單上沒有,只有經常來吃的老食客才知道。
招牌:佛跳牆、荔枝肉、雞湯汆海蚌
地址:東街2號,海峽影城對面(肯德基,新華都旁)
依海肉燕老鋪
始於1869年
依海肉燕源自清代同治年間(1869年),前身是由福州人王世統在臺江區海防前延平路(今白馬南路大廟新村)開設的「聚記清水肉燕店」。是福州最富盛名的小吃老鋪,同時也是福州肉燕的著名品牌之一,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悠久歷史。
他家是現做現賣,肉餡是他家的特色,使用了豬肉和荸薺,還放了蔥。吃起來口感更脆一些,微微的清甜,很香,適合愛吃小餛飩的顧客。
他們家也有禮盒裝的,可以買回家直接煮。
招牌:肉燕、肉絲
地址:澳門路5號(近道山路)
同利肉燕老鋪
始於1876年
同利肉燕老鋪創始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至今已傳承五代,歷經三朝,即是福建老字號,也是中華老字號。福州應該無人不知,無論什麼時候去都能看到門口大排長龍。
同利肉燕圓頭散尾,形同飛燕,入眼如潤玉翡翠,入口則滑嫩清脆,其口感和形狀均不同於餛飩。因此,在福州有"同利肉燕,百吃不厭"之說。
他們家還有包裝好的禮品裝,外地客人來必買,本地人風俗習慣逢年過節餐桌上也少不了這一碗。
招牌:肉燕、魚丸、全家福
地址: 澳門路3號(林則徐紀念館對面)
木金肉丸老鋪
始於1910年
木金肉丸老鋪源於1868年(清同治七年),姚木金祖父在福州南后街澳門路開設榯粿店,到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1910年18歲的姚木金正式傳承其父親經營的榯粿店。同年在福州南后街澳門路45號創建「木金肉丸」金字招牌。
門口大叔有的時候會用福州話叫賣,其製作的木金囥餡肉丸晶瑩透亮。店內裝修很古樸,古色古香的,椅子還都是過去傳統的那種板凳。
如今,木金肉丸店不止賣木金肉丸,還有煎包、馬蹄糕、芋泥、糯米雞、酸辣粉、元宵、筒骨湯、線面、白涼粉、綠豆湯、銀耳湯、花生湯、鮮草凍、酸梅湯等。在他們家吃各種小吃,吃的是一種情懷。
招牌:肉餡湯圓、元宵、湯圓
地址:南后街91號(永和魚丸旁)
老伊海拌粉幹
始於1912年
始創於1912年,堅守原味、堅持純手工製作的福州百年老店,原來開在海峽影城背後的小巷子裡,後遷址,環境更加乾淨整潔。
拌粉幹必點,用豬油拌的,吃起來特別香,彈軟適口的粉幹裹滿調料以後一碗不夠吃。
各種燉罐價格也不貴,料也算實在,沒有味精倒顯得湯清味淡。還要試試招牌的海蠣煲,用生炊的做法,螺絲刀現開現撬,海蠣飽滿香甜。
招牌:拌粉幹、拌牛百葉、海蠣堡、海蠣豆腐湯、生炊海蠣
地址:道山路88號(婦幼保健院旁)
醉仙樓
始於1923年
福州傳統糕點的老品牌之一,醉仙樓的前身是1923年由醉仙樓的創始人蘇登俊在南門地城邊街地帶開設的醉仙閣美食店,供應芋果、油煎餅等,夏天的八果年糕、尾梨糕、馬蹄糕清涼時果。
以前小時候放學吃個馬蹄糕,芋果,紅糖年糕,綠豆糕,花生糕,黃米糕,雪片,燒賣,雪菜肉絲光餅,蒔果等等,那個高興勁兒就跟過節似的。每次來這家店就感覺回到了童年,這不光是一家老店,也是幾代人兒時的見證。
招牌:禮餅、馬蹄糕、豬油糕、黃米糕、肉丸、萬子餅、杏仁酥
地址:烏山支路26號烏山苑(冠亞大洋晶典對面)
老滷醬鴨店
始於1924年
老滷醬鴨店由創始人林德興創辦於1924年,因有前清御廚傳授醬滷秘方而聞名,在海軍戰艦上做大廚的林德興回鄉後在南后街創辦了滷味店,因為手藝精湛成了遠近聞名的「老滷伯」。
「老滷」的名氣大,跟創始人林德興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林德興雖然沒正經上過幾年學,但他把五行八卦的原理和醬鴨聯繫在一起。考慮到鴨質的不同、火質的區別、溫度的差異、調料的變化這四種因素,根據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剋原理,林德興琢磨出了四種因素的最佳搭配關係。比如說,醬滷秋天的鴨子該用什麼燃料,鍋灶的溫度又該掌握在多少攝氏度,都是很有講究的。這樣做出來的鴨子,色澤豔麗、肉香骨酥,嘗過的人都說好吃。
招牌:醬鴨、鴨胗、鴨心
永和魚丸
始於1934年
曾經一提到魚丸絕對會想到永和,永和魚丸店由劉二俤於1934年創辦,是福州市現存最老的魚丸品牌。1934年劉二俤在塔巷口(今817北路410號)開魚丸店,為紀念他在中國臺灣永和縣的經歷,稱「永和魚丸店」。
魚丸外皮用魚肉剁茸加甘薯粉純手工製作,內頭包豬肉大蔥餡。價格實惠,一碗全家福下去就能飽肚。
有很多外地遊客來福州都是要來嘗一嘗他們家的魚丸的,不過也有些老福州說現在的味道不如以前正宗了,不過解解饞是沒有問題的。
招牌:魚丸、魚滑、魚卷、鰻魚湯、魚面
地址:南后街89號
安泰樓
始於1896年
福州安泰樓是一座創辦於清朝光緒年間(1896)的酒樓,是一家百年老店,因擇地於唐代安泰古橋之畔,今吉庇路39號,故名安泰樓。
福州安泰樓還曾獲得中國烹飪賽的最高獎「中國名宴」和「金廚獎」,還被冠以「中華名小吃」的稱號,是福建老字號。安泰樓有上百種福州特色小吃,絕對是吃貨必備!
馬蹄糕
紅豆糕
牡蠣煎蛋
鍋邊
招牌:千頁糕、鍋邊、肉丸、芋泥、雪裡蕻光餅、白年糕
地址: 吉庇路39號安泰黃金廣場(近安泰樓)
耳聾伯元宵店
始於1906年
福州耳聾伯元宵店,始創於1906年清光緒年間,歷經100多年、四代傳人,現在已經成為臺江乃至福州人的美食記憶的一部分。
人稱「耳聾伯」的創始人林貴芳,最初擔著扁擔在臺江走街串巷地賣元宵,民國時開了店,後來被迫關了門。1955年,林貴芳在聚福樓(現在的福州青年會所在地)當師傅, 不久之後就在蒼霞新村重新打開門面。一家傳統老店,無意中也記錄了這個國家百年來的風風雨雨。
曾經繁華的上下杭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繁華。但是老店耳聾伯,依然吸引著愛吃的朋友前往品嘗。
在沒有冰箱的年代,為了達到保鮮的效果,林氏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傳人曝曬白丸子,蒸乾米漿內的水分。現在,他們又改進了工藝,用熟米漿,讓白丸子更有嚼勁,吃起來更加彈牙。寒冷的冬天吃著熱氣騰騰的元宵,皮軟肉鹹,舒服極了。
招牌:元宵、芝麻米時
地址:蒼霞新城南園路64號(近隆平路、蒼霞新城對面)
沒牙伯花生湯店
始於1937年
沒牙伯對於土生土長的老臺江人是無人不知曉的。沒牙伯花生湯店是福建老字號,是創辦於1937年的老店,歷經三代人。店面不大,卻名聲在外,總處於客滿狀態。
花生湯甜度控制得很好,花生軟爛,入口即碎,所謂「沒牙伯」的寓意,就是沒有牙齒的老人家也可以吃。
花生湯呈現乳白色,喝一口甜入心田啊。花生酥爛到完全不用咬,抿一下就碎了,甜了怎麼辦?來口藕粉解膩。吃起來非常清爽,略略有點清甜,感覺像把口中不甜膩的味道都帶走了,是花生湯的最佳搭檔。
芋泥一小碗4元,藕糕2.5元一份,花生湯一小碗3.5元,糯米飯一份2元,吃到撐炸也不會超過二十元,就是這麼實惠便宜。
招牌:鹹南炒米、萬字糕、酥糖、麻芝、菜頭餅、桔紅糕
地址: 老藥洲路23-6號(近古街)
土伯撈化
始於1942年
土伯撈化店是創辦人鄭依土於1942年開始經營。1999年被國內貿易部授予「中華老字號」,2001年全國名牌聯創組委授予土伯撈化店「中華百年老鋪」,目前「土伯撈化店」又被定為福州市旅遊定點傳統風味小吃店。
店面很普通,但是一看就是老店的樣子,海鮮以及肉類可以單點加料也可以點套餐,食物都很新鮮,要加蝦油和醋,吃起來才比較鮮美。
招牌:豬血撈化
地址:交通路福建醫大對面/鼓樓區西洪路201號(近西洪小區)
林依嫩名牌豬血化
始於1970年
上世紀20年代,林依嫩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做豬血化的買賣。1970年,林依嫩在學軍路租下店面,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後來,店面先後由長子林祺麟和孫媳陳燕芳繼承,牆上還掛著獲獎的獎狀。
雖然都是撈化,但這裡的撈化和別處的不大一樣,撈化裡是沒有料的。湯頭裡也已經有了味道。撈化裡的興化粉,透露著濃濃的古早味,沒有現代加工帶來的Q彈,卻越嚼越有味,而且粉和內臟是分開裝的~
還有他家的蝦油一定要嘗一下,正宗虎糾味。
地址:臺江區學軍路102號
招牌:豬血、大腸頭、豬血化、羅漢肉、撈化面
百餅園
50多年老店
百餅園,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當時還只是家庭式作坊。目前百餅園是福州地區範圍內生產傳統糕點品種最豐富、產量最大的糕點企業,堅守傳統手工式生產,大膽嘗試半機械化生產。
布滿芝麻的禮餅是小時候的最愛,長大後仍然會不時去買上一兩個,餅皮有點酥脆,餡料偏甜,夾著肥而不膩的肥肉,香甜軟糯的蜜棗,還有叫不上名的佐料,切成小塊,沏上一壺茶,享受悠閒的下午時光也不錯。
還有帝王酥,個頭特別大,裡面餡料巨足,有麻薯豆沙肉鬆和鹹蛋黃,麻薯糯糯的一塊口感超級好,豆沙不甜膩吃起來比較清爽,整個酥吃起來太滿足了,才七塊錢一個,簡直性價比之王。
招牌:禮餅、芋泥酥、綠豆餅、花生糖、白玉卷、狀元餅、鳳梨酥
地址:鼓樓區 南后街
食通天
十九年的老店
說起食通天估計沒有幾個福州人不知道,開了十九年的老牌私房菜,名氣大了還是那麼小小的一間,樓梯還是那麼窄,連地板桌椅都鍍著厚厚的一層年代感,但任由周遭店鋪換了又換,公路修了又改,它還是在。
店裡的招牌菜,燒紅的春雞,皮酥肉香,底下鋪著新鮮的菜葉,嚼著肉汁噴香,好吃到停不下來。還有菠蘿咕嚕肉和芒果蝦仁,都是很地道的福州菜。
招牌:黃瓜魚、燒春雞、一桶天下
地址:仙塔街41號(武夷大廈斜對面)
本文轉自:福州潮生活 若侵權請後臺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