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第四代勝達「最美的時光」之旅

2020-12-24 大眾網汽車頻道

  「時光」是個很有意思的詞,明明是兩個頗具流逝感的字,合在起來偏偏凝滯起來了。所以,接到北京現代這次「最美的時光」活動的邀請後,我很認真地想了很久,如何能把這種凝滯感表現出來。思來想去,我選擇了上世紀的攝影技術——膠片。這個已經被一眾文青奉為情懷最佳表達的古舊技術,再沒有比它更能記錄這次時光的旅行了。

(相機:Contax TVS  膠捲:Kodak Super 200)

(相機:Contax TVS  膠捲:Kodak Super 200)

  旅程是在位於潤華汽車的北京現代潤寰店開始的。一上車,按下一鍵啟動,倒著實被儀錶盤上的提示詫異了一下。上面赫然顯示著「沒有檢測到鑰匙和指紋」。這才想起來,這一代的新勝達的啟動鍵已經集成了指紋系統。指紋識別在現在已經不是什麼高科技了,但是被應用在車輛的啟動識別上,這還是頭一次。科技的創新就是這樣,有時候並不是需要多麼高的門檻使然,而是比別人多一點的用心。

(相機:Contax TVS  膠捲:Kodak Super 200)

  同樣用心的,還有變道時儀表屏幕上對盲區的監控畫面,這是由後視鏡的攝像頭提供的。而同時工作的,還有盲點防碰撞主動剎車系統、車道保持系統以及側後方來車的提醒。韓系車輛的設計總能帶出亞洲人的細膩,不經意間貼心備至。一路上我總能想起韓劇裡的媽媽角色,絮絮叨叨卻無微不至,滿是慈愛。

  不得不多說幾句車道保持的功能,似乎在智能駕駛概念風靡的當下,這個功能不算太稀奇。但體驗到這功能的便利,這是第一次。我遙記也曾經嘗試過某豪華品牌的同樣功能,然而彼時生硬的急剎和粗暴的轉向幹預,讓駕駛者油生敬畏,早早的便關之大吉了。此次試駕新勝達,打開車道保持和自適應巡航之後,在細膩的剎車及轉向力道下,雙手雙腳已然不需要多做什麼,體驗也非常舒適。筆者曾大著膽子將駕駛的權力全部交給勝達,自由地放飛了自我。而新勝達也完美地回應了我對他的信任,平穩地馳騁了數十公裡。若不是考慮到交通法規的要求,我還真考慮讓勝達自己去駕駛全程,自己樂得逍遙自在。

  從濟南到碧山,全程近一千公裡。也許是前一天晚上睡覺太晚,在駕駛了啟程後的200公裡後,便將旅途交給了同車的其他老師,自己則安心在後排座椅上呼呼大睡。一覺醒來已是深夜,車窗外漂著大雨。便驚詫自己能在一路的顛簸中睡得如此沉,這或許要感謝新勝達出色的靜音和座椅吧。

(相機:Nikon N90S  膠捲:Kodak Ektar 100)

(相機:Nikon N90S  膠捲:Fuji XTRA 400) 

  驚豔則出現在第二天清晨。窗外大亮,雨卻仍然下得歡快。懶洋洋地走出陽臺門,一個懶腰尚沒伸完便定在了半空。眼前是怎樣的秀美如畫——接連起伏的山巒隆在遠處,鋪濃疊淡的雲霧從山中生出,宛若水墨,飄渺不絕。近處則是一片翠綠,平坦如地毯。一條路將青山與翠綠劃開,形成了天然的分界線。曾經很想知道徽派建築白牆青瓦清淡風格的由來,突然悟到,在這樣濃洌到豔美的自然渲染下,任何的人工色彩都無法與之抗衡。想來也只有對比強烈的青白色,才能與這鬼斧神工稍稍較量一下吧。

(相機:Nikon N90S  膠捲:Kodak Ektar 100) 

(相機:Contax TVS  膠捲:Kodak Super 200)

(相機:Contax TVS  膠捲:Kodak Super 200)

  與宏村的秀美,西遞的婉潤不同,碧山給人的感覺多是不加粉飾的質樸。也無怪於陶淵明會將碧山作為棲息地定居下來,還將其命名為「守拙園」。不來碧山,著實是不知道那個「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的陶大詩人於官場「退燒」之後,竟是隱於此處。「守拙園」的布局極為隨意,絲毫不拘泥於中國古建築的制式,廊庭屋坊依勢而落,隨意中章法井然,可謂大巧若拙,「守拙園」 其名不虛。

(相機:Contax TVS  膠捲:Kodak Super 200) 

(相機:Nikon N90S  膠捲:Fuji XTRA 400) 

  如果說雨霧彌繞的碧山,似乎還有輕施粉黛的遮遮掩掩;那麼天晴後的碧山,則把這種質樸展現盡致了。來到碧山的第二天,雨便停了。在此時的碧山開車是眼目的享受,路旁倒映著雲朵的水田,依然色彩濃厚,邊界明利,像一幅用幹畫法創作的油畫。不時被驚起的白鷺(其實我也不知道是什麼鳥類,姑且這麼稱呼它們吧),成了這幅畫最引人矚目的點睛之筆。鷺鳥的幾聲清鳴,蕩在半空,在山之間來回跳躍,讓情緒也被勾起來。初夏的陽光還是有些烈的,卻被不知來處的徐風吹走了芒刺,變的也沒那麼灼熱難耐。

(相機:Contax TVS  膠捲:Kodak Ektar 100) 

(相機:Nikon N90S  膠捲:Fuji XTRA 400) 

  在這樣的環境開車,沒有一輛SUV是很痛苦的。所幸勝達的四驅和動力足夠強大,我們也便泰然自如地駛進這片有待開發的山巒。一下車,山主人便熱情的迎在門口。主人的家便建在山腳下,打開屋子的後門,一條山路便露了出來。山路崎嶇,陡峭盤結,一幹正直壯年的小夥子和姑娘們,爬得虎籲嬌喘,香汗淋漓。據山主人介紹,此山的山路是他用兩年的時間開發出來的,難以相信這是一位年逾五旬的老者所為。看我們疲憊難當,半山腰上,主人熱情地為我們煎茶解乏。不知道是深山多好茶,還是我們真的渴了。甘洌的山泉水泡出的毛尖,真是爽口。

(相機:Nikon N90S  膠捲:Fuji XTRA 400) 

(相機:Nikon N90S  膠捲:Fuji XTRA 400) 

  可別以為山村多野漢,莫忘了這是在徽州,曾經承包了培養天下才子重任的文墨寶地。比如在這裡,就有「最美鄉村書屋」之稱的碧山書局。書局不大,貨品倒一應俱全。書籍、紙墨乃至傘帽包帶,各成趣味。一旁的牛圈咖啡館與書局互為鄰裡,無論是小憩還是靜思,甚至簡單打卡,這都是一個好地方。想明成化年間,徽商以資本之巨,曾稱雄商界數百年。這一間小小的書屋,就足夠看到徽人在經商的積澱和天賦。對比起來,同樣是文化之源,齊魯多醇厚,徽州多靈機。

(相機:Contax TVS  膠捲:Kodak Ektar 100) 

 

(相機:Nikon N90S  膠捲:Kodak Ektar 100) 

(相機:Nikon N90S  膠捲:Kodak Ektar 100) 

(相機:Contax TVS  膠捲:Kodak Ektar 100) 

  這個書屋原本是碧山小鎮的一座祠堂。祠堂是來徽州繞不過去的景點,令人驚喜的是,碧山的祠堂少見取悅遊人的刻意修葺,大都保存著時光最初的刻痕。手扶在布滿皺紋的牆垣上,似乎可以在時光中的古人遙遙神往。原本以為,這樣的書屋應當是為旅行者所開辦的,但實際上,最多來光顧的竟是碧山當地的村民。徽州的文墨之氣,令人敬佩。從未想過,古銅色的皮膚,粗藍布的衣服,在白色書籍的映襯下,竟然也與窗外的景色一樣,安靜悠然。

(相機:Contax TVS  膠捲:Kodak Ektar 100) 

(相機:Contax TVS  膠捲:Kodak Ektar 100) 

  碧山人的淳樸,也好像並沒有也被時光改變。走在田間,偶遇一家四口,看樣子應該是祖孫兩代。老人身穿土布衣服,兩人一邊聊著家常,一邊忙活手中的活,兩個孩子則在一旁玩耍。看到手拿照相機的我,便熱情地邀請給自己家的孩子拍照,絲毫沒有城市人對肖像權的忌憚和吝嗇。待拍畢,也並沒有索要照片的意思,似乎被拍照的這件事情本身就值得開心一陣子。質樸之無華,恍若回到了80年代。

(相機:Nikon N90S  膠捲:Fuji XTRA 400) 

(相機:Nikon N90S  膠捲:Fuji XTRA 400) 

  可惜的是,原本兩天的「最美時光之旅」,我因為工作單位臨時有事,半途匆匆告退。為了節約時間,返程自然選擇了當下最便捷的高鐵。相比5個小時的無聊旅程,我其實更懷念去程時與勝達的20個小時。想想在沒有汽車的時代,出行其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這900公裡的路程,要經歷半個月多的顛沛勞頓;而高鐵如此便捷的方式,帶來的則是無趣乏味的體驗。唯獨開車出行,讓旅途中的時光趣味盎然,令人迷戀,這大概就是一輛好車的價值所在吧。

(相機:Nikon N90S  膠捲:Kodak Ektar 100)

 

  我曾經很仔細的研究過「勝達」這個名字的含義——「勝利到達」的意思嗎?我覺得並不是。《說文解字》中,「勝」字的最初指美食的原味,而「達」字,則是大道通暢。如此說來,「勝達」的含義,應該是「暢快地享受駕駛本身的樂趣」吧。

  從這個意義來講,「勝達」確實做到了。

  所以,「最美的時光」,其實從一啟程便到了。(文/圖 唐克)

相關焦點

  • 盈香生態園:山月隨人歸,花海賞燈節
    中秋佳節,在廣東打拼的新廣東人不能回家賞月的就來佛山盈香生態園吧,這個位於高明西安的生態園,因山水之秀美被遊客稱之為「小九寨」。生態園是廣東著名的純自然生態賞月之地。月色純淨靜美,風景秀麗,散發出田園之氣息,瀰漫出鄉村月色特有靜謐。晚色將秋至,長風送月來,中秋節的盈香生態園,月色如此純淨,夜色如此靜謐。
  • 第四代勝達,讓過年回家的路更享受
    今年4月份正式上市的第四代勝達,大空間、高顏值的全新突破過年回家陪你走一趟,有些過分合適了。    到底合適在哪?細品品。    Tip1:全新設計理念打造前衛造型,開回去很有面    如果你對勝達的外觀印象還停留在傳統層面上,那第四代勝達絕對能給你眼前一亮的感覺,因為這次的外觀設計上,第四代勝達採用了現代汽車全球最新設計理念「Sensuous Sportiness」(感性運動),整體走前衛動感風,兼具時尚與大氣。
  • 第四代勝達駕臨廣州 為何說它是最值得買的大型智能SUV?
    4月29日,「摯愛·智達」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廣州區域試駕會熱情啟幕。繼4月13日,於三亞燃擎上市後,歷經三代變革,勝達車型持續積澱榮耀基因,在全球範圍內累計收穫450萬份用戶信賴。4月13日,在「黑科技」「大六座」的品質加持下,第四代勝達強勢登陸中國市場,引發市場關注,也被譽為「最值得買的大型智能SUV」。
  • 唐詩三百首|03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譯文 傍晚從終南山上走下來,山月好像隨著行人而歸。
  • 李白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人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 李白的一首靜美詩詞,縱情歡飲,讀來使人忘憂
    我們離那個車馬很慢的年代越來越遠,那些古老的印記也逐漸消弭,然而詩詞卻似有穿越時光的能力,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和韻味繁盛至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詩詞的美妙似動人的樂曲,悠揚婉轉直扣人心,它能讓人心沸騰澎湃,亦能讓人心靈寧靜。讀詩是一種修行,更是一種享受,讀詩可以讓你身處鬧市卻心在田園,讀詩可以讓你感受那些可意會難言傳的美與感動。
  • 【讀唐詩】74《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李白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譯文 傍晚從終南山上走下來,山月好像隨著行人而歸。
  • 幼兒學唐詩之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作者: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
  • 讀李白《下鍾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感受詩人忘卻世俗煩惱之情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這是唐朝時期最富盛名的詩人李白題下的一首詩篇。全詩豪邁不羈、瀟灑不已,很符合詩人一貫來的風格,神採飛揚,意興遄飛,意境開闊,卻又透出清俊之氣。在這首詩中,詩人主要描寫了自己為了排遣心中的煩憂,前往鍾南山上散心,回來的路上遇到了以前結識的好友斛斯山人,應山人的熱情邀請,詩人與他一同前往隱居的所在,一同暢飲美酒、談論事情,一起高聲縱歌,欣賞美景。
  • 中國詩詞大會:李白下終南山到山人家,長歌吟松風,展現溫暖一面
    人生不但要有崇高的追求理想,更應該會充分享受隨意散淡的午後時光。人不能一直緊緊繃著,應該有張有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迅速直接的抵達自己的人生幸福!李白就寫過這樣的一首田園詩,非常的具有陶淵明的風格,又有孟浩然的隨性,是非常真實又完整的記錄了,他的那種散淡時光的生活。
  • 點評本次第四代現代勝達在臺北車展上綜合表現如何
    現代在本次2020車展上,正式發布全新一代勝達,由集團設計總監LucDonckerwolke引領設計團隊操刀,外觀優雅而修長的健碩身型,為勝達展現前所未有的豪華氣質,內飾以高級真皮包覆與乘坐視野遼闊的海灣控臺造型,加上便利功能功能優先的設計思維,讓TheAllNew勝達問世便在國際間擁獲眾多肯定
  • 讀李白的《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有感,他拿春事換禪意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正如他筆墨娟秀鋪陳的如下句:「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讀來極是清幽靜美,讓人神往終南山的靈秀避世的旖旎風光。冶豔豐盛,壯烈繁華,那是屬於年少時光的。現在要的,是寧靜安穩,柴米油鹽醬醋茶,不孤高不清絕,立於世俗之外。滾滾紅塵又如何?千軍萬馬又怎樣?皆是剎那繁華,不過爾爾。李白之於月,是有著獨特情懷的。月,潔白無瑕,不染汙垢,亦不合汙同流。
  •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北侖「三山」,寧波唯一入榜,2020年...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白沙鄉白沙港村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華埠鎮金星村三山村圖:恆榮文化老北侖人慣用
  • 記憶法記憶古詩文之《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 ] 李白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5、宿:留宿6、置酒:擺酒席7、碧山:指終南山。8、下:動詞,下山。9、卻顧:回頭望。10、徑:小路。
  • 「古詩賞析」《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感遇·江南有丹橘》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賞析」《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感遇·江南有丹橘》第一篇:《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作者:「唐」李白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詩以「暮」開首,為「宿」開拓。相攜歡言,置酒共揮,長歌風松,賞心樂事,自然陶醉忘機。這些都是作者真情實感的流溢。此詩以田家、飲酒為題材,很受陶潛田園詩的影響。然陶詩顯得平淡恬靜,既不首意染色,口氣也極和緩。如「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等。而李詩卻著意渲染。細吟「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 我譯唐詩三百首 李白之《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今天看看這首《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傍晚的青山《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唐.李白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仙山雲霧渺我和主人『斛斯山人』寒暄過後,又休息了一下。然後,主人準備的美酒和美食就陸續的上來了。我們一邊賞著月聊著天,一邊頻頻相互舉杯敬酒。好不快活。